翻轉課堂在老年病學臨床帶教的應用

時間:2022-05-11 11:31:19

導語:翻轉課堂在老年病學臨床帶教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翻轉課堂在老年病學臨床帶教的應用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PBL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老年病科實習生中的應用,探討該教學方式的教學效果。方法以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實習的中醫學專業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法,實驗組采用基于PBL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以考核成績和問卷調查2種方式對2組進行教學效果評價。結果應用不同教學方法后,實驗組學生的考核成績較對照組高,實驗組問卷調查中各項內容滿意人數也較對照組多,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PBL的翻轉課堂能明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合作、分析和解決問題及溝通表達等多方面能力,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關鍵詞:PBL教學法;翻轉課堂;老年病學臨床帶教

醫學本科生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時期,是從學生向臨床醫生角色轉變必不可少的關鍵階段。高質量的臨床實習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專業理論知識,同時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建立臨床思維能力,增強獨立工作能力[1]。翻轉課堂和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近年來國內外教育研究的熱點。翻轉課堂,即反轉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革新與改進,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2]。PBL是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強調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實際問題及交流表達能力。國內多數醫學院校實施了PBL教學法,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教學效果[3-5]。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病學教學在臨床教學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教學質量的好壞關系到醫學人才的培養質量,是培養高素質的,能迎接現代醫學挑戰的老年病醫生的關鍵。本研究擬通過在老年病科本科實習生的臨床教學中開展基于PBL的翻轉課堂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并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實習的2016、2017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實習生40名,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0名。對照組采用傳統講授教學法,實驗組采用以PBL為基礎的翻轉課堂教學法。

1.2研究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講授教學法。由教師課前查閱資料,準備教學內容,制作課件進行授課,對即將接觸的臨床案例涉及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并設計思考題和病例分析題。學生課上進行討論、提出問題,教師予以答疑。1.2.2實驗組采用基于PBL的翻轉課堂教學法。課前教師查找老年病醫學相關病例資料,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整理成PBL病例,在網絡電子平臺上發布教學目標、PBL病例、思考問題及學習資源,學生以小組為單位(4~7名/組)通過觀看網絡慕課、查閱書籍與文獻等方式自主學習,尋找答案。課上教師組織小組針對預先發布的臨床病例及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最后,教師進行答疑與點評。課后學生進一步查閱資料深入學習,就病例討論及問題完成相應報告。

1.3評價方法

臨床實習教學結束后,對2組學生進行出科考核,考核總分為100分,考核內容包括理論知識考試(40分),實踐技能考核(30分,包括望、聞、問、切),病例綜合分析(30分)。同時對2組學生進行匿名問卷調查,獲取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包括5項內容: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文獻檢索能力、加強專業知識掌握、提高聯系實際能力、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每項內容以10分制計分,10分為最高,1分為最低。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服從正態分布且方差齊,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本研究向2組學生共發放問卷40份,全部有效回收。調查結果顯示,與對照組學生相比,實驗組在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文獻檢索能力、加強專業知識掌握、提高聯系實際能力、提高臨床思維能力5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出科考核成績比較

考核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理論知識考試、實踐技能考核及病例綜合分析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與增齡相關的老年性疾病亦有所增長,因此老年病學臨床帶教在臨床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醫老年病科臨床實習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在臨床實踐中提升中醫綜合診療辨證論治技能,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成為能夠從事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高素質技能型臨床中醫學人才;在“互聯網+”背景下,通過任務驅動引入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既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其臨床綜合診療思維能力,并能夠進一步提升中醫老年病科臨床實習的教學質量,更新臨床帶教的教學觀念。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授為中心,教師只是被動式向學生傳遞知識,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欲望被抑制,導致學生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及主動性。傳統的臨床帶教往往教學手段較單一,不僅使學生缺乏小組合作、討論互動的機會,也缺少了對臨床實踐主動分析和獨立思考的鍛煉。而老年性疾病有諸多自身特點,如老年患者多合并多臟器功能不全,注重知識點的講解,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差,常感覺無從下手。中醫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培養和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中醫辨證論治能力是臨床教學的根本目標。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中心,啟發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自主學習者,這與翻轉課堂的理念不謀而合。在“互聯網+”下基于任務驅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先進性,改變了過去由教師主講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挖掘并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臨床能力。本研究創新點是在中醫老年病學臨床實習中應用以任務為引導、互聯網為支撐的翻轉課堂,開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新模式,培養學生綜合辨證施治能力;同時運用現代教學理論為指導,提升臨床帶教信息化素養,從而使教師、學生共同成長。通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實施的本項研究,我們發現采用基于PBL的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相比傳統講授法有著顯著不同的效果:無論是從考核成績還是學生課后的教學評價來看,教改實驗組均優于傳統對照組。基于PBL的翻轉課堂教學以臨床典型病例為切入點,以問題為基礎,激發學生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學生通過對問題的研究與思考、討論與交流,不僅提高了解決問題能力和文獻檢索能力,更增強了臨床思維的整體構建。此外,基于PBL的翻轉課堂對學生提出挑戰的同時也對帶教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領者,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來確定具有典型教學意義的臨床案例和討論方向。通過教學的實施,教師的知識也能得到更新、教學方法得到改進、教學能力不斷得到提升。為保證教學質量,擬于今后的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包括提供更多優質的教學課件、教學視頻、教學病例分析討論題等等。利用平臺中的大數據統計,督促學生們學習課件、視頻學習以及作業完成情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課后教師通過微信平臺布置作業和病例分析題,學生可以在騰訊會議課上線上完成課后作業和病例分析題,以達到鞏固和拓展知識的效果。同時,鼓勵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廣泛閱讀古籍,遇到有疑惑的問題可以線上提出供師生們討論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綜上所述,本研究將基于PBL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老年病科的臨床教學工作中,不但有助于培養醫學生臨床思維的整體構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促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中醫老年病學教學質量,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紅軍.醫學本科生臨床實習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3):613-616.

[2]楊春梅.高等教育翻轉課堂研究綜述[J].江蘇高教,2016(1):59-63.

[3]肖鳳,胡煜輝,王霞,等.臨床醫學專業PBL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8,20(2):105-107.

[4]王明波,秦茹俏.PBL法在創傷骨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4):31-32.

[5]王愛香,鄭麗華,常英枝.PBL結合標準化病人在婦產科臨床實習中的應用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5):92-93.(12):122-123.

作者:杜文婷 杜文嬌 顧耘 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老年科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醫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