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課堂教學管理優化策略

時間:2022-06-08 08:44:27

導語:計算機課堂教學管理優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課堂教學管理優化策略

摘要:信息時代的到來,推動了各行各業的健康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也愈發嚴格。各個院校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改革和優化計算機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管理質量,保證計算機教學的高效開展,為社會輸送更多優質計算機人才。文章探討職校計算機課堂教學管理現狀,并提出相應解決策略,旨在促進職校計算機教學事業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職校;計算機課堂;教學管理

計算機是我國教育體系之中不可或缺一門學科。學生們在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不僅僅可以掌握相關技能,提升操作水平,還能夠培養自身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促進學生多的全面發展。在職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氛圍枯燥,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計算機教學質量遲遲得不到提升。因此,必須要及時優化教學思路,改進教學管理方法,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有效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

1職校計算機課堂教學管理現狀

1.1缺乏清晰的定位

職校和普通高校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高校主要為我國輸送科研型人才,職校則重點培養技能型人才[1]。所以職校的計算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不僅僅要為學生們講解理論知識,還要帶領學生們開展實踐活動,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之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的學校計算機教學實踐課程較少,學生們缺乏良好的實踐操作空間,導致學生的計算機水平無法有效提升。

1.2教學手段單一

時代不斷發展,計算機教學也需要進行相應改革。有的計算機教師較為傳統保守,仍舊沿用過去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式進行授課[2]。教師將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沒有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學習需求,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收計算機教師的內容輸出[3]。教學手段的單一,往往是計算機教師在講臺上進行理論輸出,一節課涉及的內容過多,沒有考慮學生的感受,學生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將這些知識點全部消化。所以在很多職校學生眼中,計算機是一門晦澀難懂的課程,對計算機課堂產生逃避心理,走神發呆、逃課的現象比比皆是,嚴重影響計算機教學質量。

1.3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參差不齊

職校的生源來自全國各地,有的地區經濟發達,教學水平先進,學生的計算機能力較強;有的地區位置偏遠,經濟落后,教育質量不高,學生計算機能力較弱,甚至都沒有系統化接觸過計算機[4]。學生們計算機使用能力參差不齊,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很難統一完成教學目標。

2提高職校計算機課堂教學管理的重要對策

2.1學習先進理念,轉變教學思路

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管理質量,需要計算機教師先從思想入手,擺脫原先落后的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學習先進理念,轉變教學思路[5]。素質教育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計算機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參考,開展教學活動。只有這樣,計算機教師才能夠不斷優化和創新教學方式,探索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促進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

2.2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策略

計算機這門學科,考查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踐水平,要求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之中,逐步培養綜合素養,提升計算機技能。計算機教學涉獵廣泛,教學內容豐富,知識點密集[6]。計算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確保教學手段多元化。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愛好,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制定科學的教學模式,提升計算機教學質量。

2.3擺脫傳統束縛,改革教學模式

計算機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借鑒先進的教學案例,嘗試構建多元化的教學體系,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計算機課堂氛圍。比如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翻轉課堂等,這些教學方式在我國的教育領域之中得到廣泛普及,并取得良好成效。適當在計算機課堂中引入多種教學手段,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升。職校的目的就是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所以,在計算機教學之中引入項目教學法,帶領學生們參與項目,讓學生們親身實踐,不僅鍛煉他們的計算機技能,而且幫助他們有效鞏固計算機知識。計算機教師在應用這一教學方法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創設合理的實踐項目。如果實踐項目過于簡單,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提升;過于復雜,學生的自信心會倍受打擊。所以,項目難度適中便于提升學生探究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同時,完善評價體系,從多個角度出發,對學生的項目過程展開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習基礎、學習態度、實踐水平等,保證評價的客觀與公平,便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在項目完成后,教師帶領學生們進行課堂反思活動,讓學生們暢所欲言,談一談在項目實踐過程之中遇到的問題,產生的感想。及時接收學生的反饋,便于教師優化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開展項目教學,對于鍛煉學生的實踐水平,提升教學效率有著重要意義。合作教學法也是當下教育領域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開展合作教學法,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改善教學內容。參考學生的意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習能力、個性發展、學習需求、操作技能等多個角度考慮,展開合理分組,保證每個小組的均衡性。通過小組合作,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活動,小組成員之間的思維產生碰撞。大家在溝通的過程之中,能夠有效消化他人觀點,及時改正或者完善自我知識體系,有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便于學生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小組合作的主體是學生,所以計算機教師不可過多地參與學生的討論活動。只有當學生們出現問題,需要幫助時,教師再進行適時的引導。小組合作對于提升學生個人素養和學習能力,有著積極意義。個體差異性是計算機教師制定教學策略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生長背景和學習環境,他們的學習能力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在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可采用一刀切的模式統一教學。計算機教師可借助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分層教學顧名思義,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分為不同的層次,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分成4個等級:計算機水平高超、計算機水平良好、計算機水平一般、缺乏計算機基礎。按照不同的等級,為學生們設置相應的教學任務,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們消化計算機知識,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在期末考試的時候,也需要進行分層考核,保證教學的客觀性。通過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共同進步,提升教學效率。構建多元化教學體系,結合不同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創新教學模式,是計算機教師需要掌握的基礎技能。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堂之中,有效地吸收計算機知識,提升計算機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職校開展計算機教學,必須要與時俱進,結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理念,制定科學的教學體系。以教學目標為指引,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的知識理論體系,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熊立春.試論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J].數字通信世界,2021(3):275-276.
[2]李海霞.基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高職計算機教學實施路徑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1(4):186-187.

[3]李成.人工智能和“互聯網+”背景下計算機教學改革與創新[J].科技風,2021(15):83-84.

[4]陳紅梅.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和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分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6):247.

[5]劉靜.淺談基于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策略[J].數字通信世界,2020(6):281-282.

[6]蔣姍莎.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創客教育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56-58,63.

作者:吳江 單位:江蘇省儀征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