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五常法護理模式對護理質量的作用

時間:2022-06-15 09:22:01

導語:應用五常法護理模式對護理質量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用五常法護理模式對護理質量的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五常法護理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中對護理質量提升的作用。方法研究對象采取在2018年9月—2019年5月間在我院收治的45例(n=45)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作為對照組,采取在2019年6月—2020年1月間在我院收治的45例(n=45)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作為研究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采用五常法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對檢查過程中的滿意程度、檢查室管理情況以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患者對檢查環境、器具的整潔程度、醫生操作的專業性以及護理細心程度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施行“五常法”護理前后對檢查室中的檢查用品過期率、儀器設備完好率以及檢查室環境進行院方評估,實施后,檢查室中的無菌用品的過期率低于是實施前、儀器設備完好程度以及環境整潔情況均優于實施前;研究組中發生患者投訴、檢查感染、醫患糾紛的事件數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消化內鏡護理中應用五常護理模式可以顯著提高護理在檢查過程中的滿意度,提高檢查室的管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對護理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消化內鏡護理;五常法護理模式;護理質量;臨床應用

由于現在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壓力增加,快餐文化越來越盛行。但飲食不規律、長期食用垃圾食品以及刺激性食物等原因,導致我國臨床上,患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數越來越多,年紀也越來越年輕化。消化內鏡主要包括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小腸鏡或者膠囊內鏡等,主要是對消化系統進行病變檢查,了解消化道內情況,屬于侵入性檢查。為了避免發生檢查過程中感染、創傷等不良事件的發生,加強對消化內鏡檢查的醫療管理、提高醫生操作的規范性與專業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分析探究了五常法護理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中對護理質量提升的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采取在2018年9月~2019年5月間在我院收治的45例(n=45)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作為對照組,采取在2019年6月—2020年1月間在我院收治的45例(n=45)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作為研究組。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38.7±3.21)歲,上消化道內鏡檢查28例,下消化道內鏡檢查17例。研究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27~66歲,平均年齡(38.2±3.01)歲,上消化道內鏡檢查27例,下消化道內鏡檢查18例。兩組研究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具體操作如下:在檢查前對患者進行健康宣貫,檢查體位糾正,飲食干預。研究組:采用“五常法”護理方法,具體操作如下:(1)常組織。制定“消化內鏡護理管理規范”等相關文件,對消毒間以及胃腸鏡診療室等區域內存放的物品種類以及數量進行規范,檢查用品根據檢查中使用的必要性進行分區存放,規定出“必需品區”與“非必需品區”,同種類的藥品及耗材避免放置多種類,做好分區管理,明確標識,避免出現混淆使用,物品的擺放要遵循拿取方便的原則。每日接受診療后對室內的檢查用品進行查點核驗,及時進行數量補足,對檢查內鏡的復檢進行檢查,觀察其完整度以及損傷情況,對備用附件的完整性進行檢查。檢查過程中進行雙人核驗,并簽字。(2)常整頓。制定周巡檢與月巡檢要求,根據相關文件要求檢查物品的標識、數量、清潔程度、環境衛生以352及檢查記錄跟蹤情況等方面。如放置治療車內的物品是否得到有效的固定,標識是否明確,儲物柜內物品的分層放置,是否符合醫生以及護士取放的便于操作性以及是否符合使用頻率。物品的種類、有效期是否符合規定等。并根據檢查情況定期組織整頓會議,總結不足并提出整改方案。(3)常清潔。對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要制定清潔方法以及清潔頻次的規定,規范操作人員手清潔方法。①接診前,對檢查室內的設備和儀器進行清潔;②保證工作臺面、儀器設備、地面工作區的清潔,對檢查過程中產生的痰漬、血漬應進行及時清理;③結束接診后對儀器設備采取三步清潔法進行清洗,純化水———消毒液———純化水;④每日的檢查完成后,以清水擦拭電腦臺面、治療車、檢查室儀器,將保養登記完成,保證次日儀器使用狀態正常;⑤空氣消毒機內部的過濾器清潔工作需每周完成,并做登記;⑥對保潔員實施督促,讓其清潔外周環境的衛生,遺留垃圾的清掃應及時,需保證等候區衛生;⑦護士長每日實施檢查和登記;⑧洗手池旁可張貼“六步洗手法”,確保手部衛生,器械清潔間可以張貼器械清潔流程圖,為規范操作提供保障[1-2]。(4)常規范。由科室組織評估小組,一般由資深主治醫生、護士長、行政人員主成,定期對科室的組織、整頓以及清潔工作的完成度進行評估,對不規范的地方提出問題,并限定整改日期。(5)常自律。科室定期舉辦消化內鏡護理相關內容的培訓講座,提高醫護人員的護理意識以及專業程度。根據對消化內鏡檢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定期對相關文件進行內審,不斷完善規范,真正實現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夯實理論。可以樹立護理標桿人員,分享護理經驗。1.3觀察指標及標準判定1.3.1檢查過程中的滿意程度采取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兩組患者進行檢查過程滿意度的調查,共分為檢查環境、器具的整潔程度、醫生操作的專業性以及護理細心程度四項,各項滿分60分,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1.3.2檢查室管理情況施行“五常法”護理前后2個月內,每周對檢查室中的檢查用品過期率、儀器設備完好率以及檢查室環境進行院方評估。1.3.3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統計施行“五常法”護理前后發生患者投訴、檢查感染、醫患糾紛的事件數量。1.4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5.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表示為均數±標準差(SD)。兩組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n)和百分比(%)描述,數據組間差異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滿意程度的比較究組患者對檢查環境、器具的整潔程度、醫生操作的專業性以及護理細心程度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五常法”實施前后檢查室管理情況的比較實施后,檢查室中的無菌用品的過期率低于是實施前、儀器設備完好程度以及環境整潔情況均優于實施前。(見表2)。2.3兩組患者發生不良事件的比較研究組中發生患者投訴、檢查感染、醫患糾紛的事件數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消化內鏡廣泛的應用于消化系統中的檢查與治療中,將患者病灶部位的具體情況變為可視化,增加直觀程度,可以輔助醫生對患者病情做出正確診斷結論以及治療方案的制定,但是在臨床檢查中,該項檢查方法屬于侵入性檢查,通過患者的腔道將內鏡送入檢查部位,如食管等[3-4]。由于該檢查方法的特殊性,對醫生的操作技巧以及設備的完整程度、清潔程度以及檢查環境的清潔程度具有較高的要求。常規的護理方法不具有規范性,無法滿足該檢查方法對環境以及設備的要求[5-6]。目前,“五常法”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科室中,作為規范管理以及持續改進的一種管理手段[7-8]。在消化內鏡檢查中“五常法”也得以有效的應用。“五常法”包括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五部分。在常組織中,通過制定相關的管理規定,將檢查過程涉及的物品擺放、數目、種類以及設備的要求進行詳細嚴格的規定,使其流程化,操作人員在執行過程中避免了由于不同人員的主觀性造成的人為失誤,統一了行為標準。在常整頓中,基于常組織的基礎上,增加了巡檢工作,明確巡檢周期以及巡檢內容,可以保證操作人員標準的保持度,降低惰性,也可以更好的發現風險點。在常清潔中,明確規定了對操作環境、設備、用品以及洗手的清潔方法以及步驟,避免了由于清潔流程不明確而引起清潔不到位等事故的發生,避免檢查感染事件的發生,并將區域規劃到個人,明確責任。在常規范中,定期的由科室外評估小組進行評估,可以更好的發現清潔、管理盲區,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在常自律中,通過定期舉辦培訓,持續性的提高操作人員的管理意識以及護理水平。在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對檢查環境、器具的整潔程度、醫生操作的專業性以及護理細心程度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施行“五常法”護理前后對檢查室中的檢查用品過期率、儀器設備完好率以及檢查室環境進行院方評估,實施后,檢查室中的無菌用品的過期率低于是實施前、儀器設備完好程度以及環境整潔情況均優于實施前;研究組中發生患者投訴、檢查感染、醫患糾紛的事件數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在消化內鏡護理中應用五常法護理模式可以顯著提高護理在檢查過程中的滿意度,提高檢查室的管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對護理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海艷."五常法"護理模式對提高消化內鏡護理質量的影響[J].養生大世界,2021(14):184.

[2]李學英."五常法"護理模式對提高消化內鏡應用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1,27(2):187-188.

[3]楊翠苓,賈光環,何春紅."五常法"護理模式對提高消化內鏡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23):208.

[4]李娟,符鴻香.分析五常法護理模式在提高消化內鏡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31):23.

[5]孟艷,于秋陽.無縫隙對接護理在提升急性消化內鏡護理效率的作用分析[J].飲食保健,2019,6(8):156-157.

[6]徐春梅."五常法"護理模式對提高消化內鏡護理質量的效果探討[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2):149-150,164.

[7]程娟.觀察分析五常法護理模式對提高消化內鏡護理質量的效果[J].智慧健康,2021,7(6):104-106.

[8]岳躍明,吳江,馬秀英.應對"五常法"護理模式對消化內鏡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飲食保健,2021(6):160.

作者:陳瑞華 單位: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