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群教師教學探討

時間:2022-06-19 09:23:10

導語: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群教師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群教師教學探討

摘要:在學院雙高計劃“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的背景下,咸陽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檢測維修技術專業群遵循“建優平臺、建強隊伍、建好模式”的思路,依托與德國F+U薩克森職業培訓學院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恒豐集團的校企合作項目等,創新實踐中德聯合、校企融合、賽教耦合“三合”教師培養模式,有效提升了專業群教師教學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

鍵詞:“三合”模式;教學能力;校企融合;教師培養

1“三合”教師培養模式實施背景

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即是“雙高計劃”的改革發展任務,更是專業群建設的重要目標。一支“高水平”的雙師隊伍是創新模塊化教學模式、深化教材與教法改革、推動課堂革命的關鍵是由教學能力強、研發經驗足的骨干教師,發展潛力大、業務基礎牢的青年教師以及行業企業大師名匠、技術能手共同組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群教學團隊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教學團隊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先進教學理念缺乏、企業技術能手缺乏、教學改革創新性缺乏、信息化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等。

2“三合”教師培養模式具體做法

依托與德國F+U薩克森職業培訓學院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習借鑒德國教師培訓體系,開展中德聯合教研活動、海外培訓項目,提升教師教學、教研能力,拓展國際視野;依托校企合作項目,扎實推進教師下企業實踐活動,引進企業人員進行兼課,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將教學能力比賽方案要求作為日常教學標準,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形成了中德聯合、校企融合、賽教耦合的“三合”教師培養模式。具體做法如下。

2.1中德聯合倒逼教師能力成長

德國教學計劃中設計的教學項目涉及的技能要求較為廣泛,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中德合作背景下,提升專業群教師教學能力,有如下舉措。1.搭建培訓體系搭建校本培訓、省級培訓、國家級培訓、海外研修“四級遞進”的教師培訓體系;積極鼓勵教師參加“1+X”相關技能等級證書考評員培訓、汽車行業企業組織的雙師型師資培訓等;從教學理論方法、專業實操技能、信息化教學三個方面實施多類培訓,形成了分層分類多維的教師能力發展框架體系,全面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和能力。培訓體系建立以來,教師年均參加各級各類培訓20余次,每位教師年培訓超過400學時。專業群10余人次取得1+X“商用車銷售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評員資格以及1+X“智能網聯汽車檢測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評員資格。2.開展教學研討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積極組織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加強課堂教學工作主陣地建設。一方面組織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開展示范公開課,另一方面定期開展中德合作項目聯合教研活動,針對專業課程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實施、評價目標達成、反思改進措施等方面進行深入的交流研討,確保中德合作課程按照德方統一要求開展教學,同時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3.拓展國際視野依托中德合作項目,先后選派9名優秀教師參加了德方組織的“TrainTheTrainer”培訓,培訓分為教育教學與專業技能兩方面。教育教學部分培訓旨在讓老師們吸收借鑒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先進理念與成功經驗,學習考察汽車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架構、教學模式、專業教學方法,提升專業建設水平,提高參培教師專業教學能力;專業技能培訓旨在學習德國汽車產業、汽車維修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鍛煉參培教師實操技能。通過為期一個月全面系統的培訓,可以有效提高專業群教師專業技能、教學水平、國際視野。

2.2校企融合促進“雙師”團隊建設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而校企融合則是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有效途徑[5]。專業群建設中依據師資隊伍建設標準,把數量充足、專兼結合、結構合理、協同互補的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予以夯實。主要做法如下:1.選派優秀教師下企業鍛煉依托校企合作項目,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群每年至少選派10名教師參加汽車企業實踐鍛煉。專業教師進入合作企業,進行專業生產實習和操作技能訓練,學習企業先進經驗的同時,提升了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2.聘請企業技術骨干來校兼課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優勢,聘請汽車企業的技術人員及能工巧匠來校擔任兼職教師,并與校內專業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共同參與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建立企業兼職教師信息庫,并邀請汽車企業技術骨干來校交流,共建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協同開展專業群人才培養、教科研項目研究和社會服務;將企業技術骨干聘為兼職教師、兼職專業帶頭人,通過協作交流加快企業兼職教師提升教學能力、校內教師提升專業技能,校企共建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專業群現有企業技術骨干7人,年均課時量超500課時。企業技術骨干的到來,不僅帶來了最新的生產技術,而且優化了專業群教師結構。

2.3賽教耦合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比賽是對教師綜合實力的考察,更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主要手段[6]。專業群緊跟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最新政策,解讀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方案,深入分析職業教育教學的新政策、新調整,引導教師將教學能力比賽方案要求作為教學標準,探索出賽教耦合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新路徑。1.構建專業群教學比賽機制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國家、省、校三級教學能力比賽機制。在學校“三級”教學比賽機制的基礎上,延伸搭建國家級、省級、校級、專業群“四級”教學比賽機制。組織專業群中青年教師定期開展教學能力比賽,教師互聽互評,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為校賽選拔優秀參賽團隊。2.一體化推進日常教學與比賽日常教學中,引導教師堅持高標準,時刻按照教學能力比賽的要求開展教學。在教學內容處理上,及時將課程思政、勞動教育、1+X證書制度等元素融入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標準;在教學手段上,鼓勵教師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如:大數據、VR、AR技術等;在教學方法上,鼓勵教師結合課程內容及特點,靈活運用講授法、案例教學法、探究式、研討式、辯論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通過賽教耦合,專業群內教師綜合素質和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不斷提升。

3“三合”教師培養模式實施效果

通過“三合”教師教學能力培養模式的搭建與實施,專業群建立起一支由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專兼職教師組成的“雙師型”教師教學團隊,專職兼職教師比例為1.2:1,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95%,“境外支持”德國教師3名,形成了“企業技師+學院‘雙師’素質教師+德國教師”的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有效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以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團隊協作等能力;有效提升了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質量。專業群師生參加各項技能大賽屢獲佳績,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汽車檢測與維修比賽以及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等國家級大賽獎項4項;獲得陜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汽車檢測與維修比賽等省級獎項11項。在教學質量評價中,專業群學生滿意度達到92%以上。新時代職教背景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通過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群的探索與實踐發現,深度推進實踐中德聯合、校企融合、賽教耦合,將成為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謝賓,鄧映峰.新時代背景下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14):68-72.

[2]宋殿輝,曲微.高水平民辦本科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1(28):106-107.

[3]陳露,朱麗芳.校企合作打造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團隊途徑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1,12(11):98-99.

[4]熊發涯.德國巴符州職業院校教師進修方式對辦好我國高職教育國培班的啟示[J].教師教育論壇,2014,27(7):21-24,69.

[5]何靜.高職院校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實踐初探[J].科技資訊,2012(26):224.

[6]鄔思輝,丁冬梅.略論中職《藥物制劑設備》課程教學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11(S1):66-68.

作者:吳珊 王娟 賴展翅 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