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傳統體育新時代價值及實現路徑
時間:2022-06-21 09:29:02
導語:民族傳統體育新時代價值及實現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下云南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具有特色鮮明的新時代價值:推動鄉村文化建設、產業深度融合、綠色生態發展、邊疆繁榮穩定、鄉村治理能力提升。但在鄉村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雙重制約下,其發展面臨供給側結構性矛盾、內生動力不足、村民全面發展受限等困境。發展云南民族傳統體育要堅持政府主導,整合資源,統籌推進制度建設、文化建設、人才建設,深化民族傳統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鄉村命運共同體,培養和激發村民全面發展的素質能力,實現云南民族傳統體育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云南民族傳統體育;鄉村振興戰略;困境;高質量發展
1云南民族傳統體育的新時代新價值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的總要求,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階段性謀劃。因此,結合云南省的邊境線長、民族眾多、民族體育活動豐富等優勢特點,統籌推進云南民族傳統體育建設具有現實意義,它為云南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思路、新平臺、新載體和新抓手。從文化、產業、生態、安全、組織五個維度來評價,加快推進云南民族傳統體育建設為鄉村文化建設、產業深度融合、綠色生態發展、邊疆繁榮穩定、鄉村治理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價值。
1.1推動鄉村文化美美與共、共同發展
文化是鄉村振興的靈魂,也是鄉村振興彰顯地域性和文化性雙重價值的重要資源。云南各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節日慶典中創造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民族體育活動,這些活動具有極為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民族心理和文化傳承中有著獨特的內涵。因此,民族體育是推動鄉村文化美美與共、共同發展的重要“助推器”,一是鄉村文化融入民族和體育兩個特色文化符號,文化內涵進一步彰顯;二是促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樹立鄉村文明新風尚;三是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不斷賦予民族體育新時代內涵,為文化強國建設提供優質載體。
1.2助力鄉村產業結構升級調整
云南在鄉村振興中融入民族、體育、旅游等元素,不僅在全國獨樹一幟,還為鄉村產業結構升級調整開辟了新路徑。長期以來,云南的鄉村產業結構較為單一,以發展農業為主,二產、三產層次不高、基礎不牢固。民族體育為鄉村經濟結構轉型提供了抓手,也為云南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提供解決方案。
1.3推進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作為少數民族經過多年傳承下來的民族瑰寶,具有原生態、民族性、傳統性等特點。一方面,民族傳統體育不僅能滿足村民文化活動的需求,還能推動旅游、手工制品、文創作品、研學、度假、養生等綠色產業發展融合與發展。另一方面在鄉村建設民族傳統體育展示基地,促進鄉村體育事業的發展,通過打造體育賽事活動帶動村民轉變生產生活方式,積極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1.4促進邊疆繁榮穩定、安定團結
云南與越南、老撾和緬甸三國接壤,邊境一帶正是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地區,有16個少數民族、1種人跨境而居。在邊境民族地區其特征表現為山水相連、同宗同源、習俗相近。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作為跨境民族在生產、生活、節慶、祭祀等活動中保留下來的活動載體,搭建了邊境各民族之間交流互通的橋梁,促進了邊疆繁榮穩定,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5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滿足農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云南民族傳統體育建設在實現文化、產業、生態、安全的同時,也具有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作用。
2云南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困境
2.1供給側結構性矛盾突出
云南民族傳統體育作為自然、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資源,面臨著供給質量和供給效率低下,效益低、周期長,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供給側結構性矛盾突出。一方面,產出質量和數量低下,主要體現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受外來文化的侵蝕,村民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在村莊建設、場館建設、體育設施建設等方面,忽略了與古村落、山水自然的協調統一,忽略了鄉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另一方面,未能結合消費者需求,供給效率低下,主要體現在云南民族體育發展過程中,同質化較為嚴重,差異化不明顯。
2.2內生動力不足,村民發展受限
云南民族體育在發展過程中受鄉村自身內部軟硬件條件影響較大,存在內生動力不足的現象,鄉村民族體育文化符號不明顯。如今,具有文化認同與符號價值的民族民間體育文化面臨消失的風險。鄉村民族體育文化商業化、利益化和現代體育的沖擊,鄉土氣息不再濃厚,民族特性不再原生,群眾參與度很低,青年人不愿意學習傳承,面臨被現代體育逐步取代,甚至是消失的境地。
3云南民族體育發展路徑
3.1政府主導,統籌推進云南民族傳統體育建設
3.1.1健全云南民族傳統體育體制機制政府應在云南民族傳統體育建設與發展中建立協調機制,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落實激勵和問責機制。首先,政府應主導建立協調工作機制,民族傳統體育建設跨領域、跨部門、跨學科較強。其次,制定完善的政策為云南民族體育發展發揮導向、監督、問責等作用,進一步修訂細化《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為云南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保護與開發提供政策依據。制定鼓勵和引導政府、企業、村民等多方參與的政策文件,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創造性,進一步整合民族傳統體育資源,發揮其最大效能。3.1.2整合資源,協同推進民族傳統體育政治、文化、人才建設在云南民族體育建設過程中,政府除了發揮政策導向性作用外,還應發揮在資源整合方面的主導作用。一是構建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它是實現云南民族體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提,需要政府、企業、村民共同作用,協同發展,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二是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生態系統。民族傳統體育具有民族性和體育性雙重符號,它既是人類體育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文化強國、體育強國的必然要求。三是構建民族傳統體育特色教育和人才體系。政府進一步統籌整合社會資源,在民族自治州、縣、鄉構建民族傳統體育特色教育和人才體系。
3.2深化云南民族傳統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壯大鄉村新產業新業態
聚焦云南民族體育核心要素,融合旅游、文化、康養、醫藥、手工業等產業,通過資源重新配置開發出新業態新產品,擺脫鄉村產業單一、資源分散、供給能力弱等問題。同時,還可以融合美麗鄉村、體育小鎮建設,打造集民族體育賽事、旅游、研學、全民健身為一體的云南鄉村特色民族體育產業綜合體。其次,推動云南民族傳統體育高質量發展。政府、企業、村民在民族體育融合美麗鄉村的建設中,應堅持協調性與差異性并重、短期性和可持續性并重、保護與開發并重原則。
3.3構建鄉村命運共同體,實現云南民族傳統體育高質量發展
3.3.1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促進云南民族傳統體育良性發展云南民族體育的發展不僅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監督檢查、項目引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還需要企業在旅游資源開發、房地產開發、體育小鎮開發、手工制品等產業發揮協調推進作用。3.3.2培養村民全面發展能力,激發云南民族傳統體育內生動力所謂村民的全面發展能力,就是指村民的道德、智力、體力、才能等方面得到整體提升。一方面,村民主動參與到民族傳統體育產業中來,既增加了家庭收入,提升了生活品質,又提升了村民的綜合素質能力,進一步增強村民對本民族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另一方面,村民的全面發展是云南民族傳統體育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村民的全面發展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促進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全面提升,從而形成云南民族傳統體育利益共同體。
作者:張海軍 單位: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科研管理中心
- 上一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況
- 下一篇:社區教育融入社區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