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青貯飼料飼喂肉牛的育肥效果

時間:2022-07-11 17:18:07

導語:不同青貯飼料飼喂肉牛的育肥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提高集約化肉牛養殖場的育肥效果和飼養收益,以西門塔爾牛與本地黃牛雜交一代公牛為飼養對象,研究白銀市平川區不同農作物作為青貯飼料的可能性和飼喂效果,以期獲得燕麥草、苜蓿草等優質高價飼草的替代品,在節約飼養成本的同時,實現當地農作物秸稈的資源化利用。試驗設置3個青貯處理,分別為菊芋+全株玉米青貯、巨菌草+全株玉米青貯和全株青貯玉米,對西雜牛進行飼喂試驗。結果表明:菊芋+全株玉米青貯試驗組混貯飼喂肉牛的日增重、屠宰性能和經濟效益均最高。

關鍵詞:菊芋;巨菌草;全株玉米青貯;肉牛優質

粗飼料在反芻動物飼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青貯可有效解決反芻動物春、冬兩季粗飼料匱乏問題,實現飼料常年均衡供應。近年來,白銀市平川區為了調整農業結構種植了大量菊芋,同時引進巨菌草改善區域內沿黃河灌溉地帶土地鹽堿危害及水土流失問題。菊芋莖葉中含有的蛋白質高于大多數牧草,其中的菊糖可調節腸道菌群結構,從而提高動物免疫力。在奶牛飼料中添加10%的青貯菊芋秸稈,可以提高奶牛的乳脂率[1]。巨菌草對環境適應性強、生長快、生物產量高、適口性好,其中的干物質、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無氮浸出物和灰分等營養成分含量與一般禾本科植物黑麥草、蘇丹草、甜高粱及玉米草等相當[2-3]。將巨菌草制作成青貯飼料,不僅能開發飼草資源,還能緩解飼料短缺問題。目前,菊芋和玉米混合青貯及巨菌草和玉米混合青貯對肉牛的飼喂效果鮮有研究。為降低肉牛飼養成本,本文通過試驗研究不同混合方式制作青貯飼料飼喂肉牛的育肥效果。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設在白銀市平川區春苗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研究對象為西門塔爾牛與本地黃牛雜交一代公牛,選擇14月齡的雜交一代公牛,試驗牛只初始體重無顯著差異,健康狀況和發育狀況良好,育肥90d后出欄屠宰。試驗所需菊芋、巨菌草、青貯玉米和精飼料在當地收購,青草為當地刈割(2~3cm)。根據肉牛體重及日增重變化,合理配置日糧,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1.2試驗設計

2021年9—11月開展試驗,整個試驗期分為兩個階段,包括15d的預飼期和75d的正試期,總共90d,共設3個處理。處理1:育肥牛飼喂菊芋+全株玉米青貯;處理2:育肥牛飼喂巨菌草+全株玉米青貯;處理3:育肥牛飼喂全株玉米青貯。每組20頭體重相近的西門塔爾牛與本地黃牛雜交一代公牛,并分別進行編號。整個育肥過程中,固定專人負責飼養,并定時飼喂。飼喂前,認真清掃水槽,保證日糧及飲水的清潔衛生,做好牛舍通風換氣,并定期清理,保持良好的肉牛育肥環境。在飼喂過程中觀察育肥牛健康狀況并作相應記錄。

1.3測定項目

在育肥試驗開始時,對所有牛只稱重,記錄初始體重,中期體重為育肥45d牛只的體重,起始體重和中期體重用于統計分析育肥前期試驗牛只增重情況,育肥90d出欄屠宰時,記錄結束體重,中期體重和結束體重用于統計分析育肥后期和全期增重情況。每次測定體重時,在上午對育肥牛進行斷水和斷食,持續時間為12h,確保育肥??崭?。整個育肥期間,每月測定1次所有試驗牛只的干物質采食量。育肥結束后將試驗牛只統一禁食24h后屠宰,屠宰后測定每頭試驗牛只的胴體重、凈肉重和眼肌面積,并根據測定數據計算屠宰率和凈肉率。

1.4數據分析

運用Excel軟件對測定育肥牛的增重、干物質采食量、胴體重、凈肉重等數據進行初步整理和統計,并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不同處理間的同一指標進行差異性分析,最終結果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青貯料對肉牛體重的影響

由表2可知,試驗肉牛經過90d育肥后,在3個處理中,處理1肉牛末體重最高,顯著高于其他兩個處理,處理2顯著高于處理3;3個處理日增重差異極顯著,處理1日增重為1.67kg,為最高,處理3日增重為0.98kg,為最低。結果表明,菊芋和巨菌草分別混合全株青貯玉米飼喂肉牛,均能顯著提高肉牛日增重。

2.2不同青貯料對肉牛屠宰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知,3個處理組的屠宰率分別為54.65%、51.49%、50.63%,凈肉率分別為35.18%、33.96%、33.86%,處理1、處理2的屠宰率和凈肉率均比處理3高。處理1的眼肌面積最大,處理3的眼肌面積最小。

2.3不同青貯料對肉牛育肥效益的影響

由表4可知,3個處理中,處理3增重收入最低,處理1增重收入最高,分別為每頭牛31.36元/d、53.44元/d,兩個處理間相差22.08元/d;處理1比處理2增重收入高11.84元/d。養殖效益處理1最高,每頭為3.66元/d,處理3最低,每頭虧損8.39元/d。結果表明,菊芋+全株玉米混貯后飼喂肉牛,養殖效益較好。

3討論

試驗研究表明,相較于處理3(對照組),處理1(菊芋+全株玉米青貯)和處理2(巨菌草+全株玉米青貯)均能夠提高肉牛的生長性能,但處理1的效果更明顯。這是因為菊芋中含有功能性寡糖,其塊莖中的菊糖在胃腸道中充當益生元,改善腸道內環境,同時對血糖、脂質代謝和蛋白質代謝均有調控作用。作為生物活性物質,菊芋莖、葉、花中的黃酮類、酚酸類、萜類以及少量的甾醇類、氨基酸和多糖等化合物,經大量動物臨床試驗表明,具有抗氧化、抗炎殺菌以及對多種腫瘤細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楊燕云等[4]在菊芋全粉益生元發酵飼料對仿刺參生長性能、非特異性免疫及腸道微生物的影響中發現,菊芋全粉通過提高腸道菌群豐富度和多樣性來保障腸道微生物菌落的正常結構。楊立杰等[1]在研究菊芋秸稈對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中發現,在奶牛日糧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菊芋青貯莖稈,可以提升奶牛血清和乳汁的抗氧化能力,同時提高乳脂率。巨菌草作為一種非常規飼料原料,在適應性和生物產量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青貯后廣泛應用于畜牧業生產。有研究表明,對于育肥牛,青貯巨菌草具有與青貯玉米和青貯高粱相當的增重效果;對于育肥羊,相較于青貯玉米和青貯高粱,青貯巨菌草能顯著提高育肥羊的日增重[5]。但李旭靜等[6]研究發現,與玉米青貯相比,巨菌草青貯降低了綿羊的生產性能,與本試驗結果不符,這可能與巨菌草的最佳刈割時間有關。丁銘等[2]通過分別測定不同時期巨菌草的營養成分發現,隨著種植時間的延長,巨菌草的粗蛋白含量逐漸減少,而粗纖維含量逐漸增加。具體的效果還需進行進一步飼喂試驗。粗飼料與精料的合理搭配和營養水平決定了肉牛的胴體性能。菊芋、巨菌草及玉米等青飼料經過不同方式混貯、單貯技術手段處理后,改善了飼草的適口性,更有利于肉牛消化吸收,確保肉牛更好地生長發育,降低肉牛飼養成本,提高養殖效益。在菊芋+全株玉米青貯、巨菌草+全株玉米青貯、全株玉米青貯3種不同青貯形式的青貯飼料中,菊芋與全株玉米青貯飼喂肉牛后,顯著提高了肉牛的日增重、屠宰率及凈肉率,增加了養殖經濟效益。

4結論

菊芋和巨菌草對畜牧業均表現出潛在的利用價值,但菊芋、巨菌草用在肉牛粗飼料的案例少,仍需進一步研究,為新型飼草料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養殖節糧提供參考。

作者:蔣東平 單位:白銀市平川區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