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整合下農村黨組織運用能力的提升

時間:2022-07-12 16:04:42

導語:利益整合下農村黨組織運用能力的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利益整合下農村黨組織運用能力的提升

摘要:利益整合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一項重要能力,對于維護農村穩定、鞏固執政地位至關重要。利益整合不能僅靠物質層面的改善,還應當依托全媒體在農民的意識上下功夫,構建有利于利益整合的輿論環境。全媒體在營造利益整合的輿論氛圍、加強農民信心以及監督利益整合的過程效果顯著,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運用全媒體進行利益整合的過程中,還存在對全媒體環境的適應性不足、信息泛濫導致黨媒官媒公信力下降、黨員領導干部缺乏高水平的媒介素養等問題。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需要重視全媒體在利益整合中的作用、不斷完善全媒體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利益整合的監督功能、提高黨員隊伍運用全媒體進行利益整合的能力

關鍵詞:利益;整合;全媒體;能力改革

開放4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也大大提高,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正處于一個前有未有的戰略機遇期。然而,出于縮小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盡快實現現代化國家建構和推動社會發展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因而也無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矛盾,其中利益分化較大就是較為引人關注的焦點。利益分化過大不僅會導致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惡化,不利于構建和諧的社會關系,而且嚴重影響國家政治穩定,進而沖擊黨的執政地位。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充分發揮作為執政黨的利益整合功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助力實現共同富裕。在這個過程中,農業地位的基礎性和農民群體的廣泛性,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必須將農村地區的利益整合作為執政的重要內容,而農村基層黨組織起到關鍵性作用。利益整合是一個宏大的概念,其內涵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跟隨時代的變遷不斷擴展,由此也決定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進行利益整合時所采用的手段同樣需要與時俱進。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整合社會利益時不再僅僅依靠物質層面的方法,同時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轉移到構筑社會輿論環境上,促使農民接受整合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進而有利于實現利益整合在物質領域和意識領域雙重發力,有效減小農民的心理落差。

一、農村基層黨組織依靠全媒體實現利益整合的必要性

當今時代是全媒體時代,傳統媒介與現代媒介緊密結合,催生媒體發展朝著多元化的方向演變。媒體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打破了以往傳播時空受到制約的弊端,改變了傳統社會輿論的生產方式和傳播方式,使社會成員能夠更快地認識世界,進而推動國家治理模式發生巨大的變革。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實現社會利益的整合,必然要加快構建輿論引導形成新的利益格局,這對于解決利益分化過大問題具有基礎性作用。

1.全媒體有利于營造落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利益整合政策的輿論氛圍。任何一項政策的有效推行絕不是簡單地自上而下、層層推進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依托一定規模的政策宣傳,在輿論上制造一種合理化的傾向,使社會成員對政策的正義性持積極態度,這是任何一個政黨在推行政策時都應堅持的一貫功能定位。因為只有當社會成員首先切身了解政策的合理性和正義性,他們在接受官媒信息時才會更有針對性,從而避免無效信息的干擾。正由于此,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實施利益整合政策前,同樣需要在全社會營造出有利于政策推行的輿論氛圍,使農民在心理上認同執政黨制定的政策,并愿意配合其要求做出相應的行為。在全媒體時代,萬事萬物都能成為報道的對象,尤其涉及社會大多數人利益的政策出臺往往更是媒體爭相報道的重頭戲,這些報道既滿足了媒體對新聞價值屬性的追求,也有意無意地為執政黨政策的順利推行做足了“廣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輿情進行了摸底,使執政黨事先形成價值預期。從這點來說,新聞媒體作為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黨和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依托。全媒體的出現為農村基層黨組織有效表達利益整合主張、防范化解利益矛盾創造絕佳平臺,能夠使整個社會形成支持其政策的氛圍。

2.全媒體有利于加強農民對農村基層黨組織進行利益整合的信心。從本質上說,農村基層黨組織之所以要進行利益整合,不僅是因為利益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核心,更是由于利益整合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實現共同富裕、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關鍵。但是,這一目標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長期努力才能實現,這就需要一定的心理支撐。可見,要在全社會進行有效的利益整合,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使農民對其抱有信心,相信黨有能力在整合的過程中達到他們的心理預期,使其在農民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全媒體由于其覆蓋范圍廣、交互性強的特點,使傳播內容能夠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進而有效推動信息在全社會的流動,擴大受眾人數。正由于此,在全媒體的環境下,農村基層黨組織通過積極宣傳利益整合績效、把握媒體輿論導向,使農民能夠及時感知到執政黨利益整合的全過程,從而增強他們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信心,并且相信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利益整合效果會越來越好。這對于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權威、維護社會的政治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全媒體有利于農民監督農村基層黨組織利益整合的過程。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性質決定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屬性。因此,農民能夠參與農村治理的全過程,并通過不同形式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行為進行監督,把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轉化為各種意見與提案,這也是憲法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就現代社會而言,媒體監督已經成為國家監督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改善黨的領導,提高國家治理水平,及時獲知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益整合是一盤大棋,不是某個部門或者某個領導單獨的任務,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會影響整合的整體效果。全媒體的出現為農民意見的表達提供媒介平臺,使他們能夠隨時掌握農村基層黨組織利益整合的動態,及時建言發聲,從而既能使農村基層黨組織了解民意,并根據社會反饋及時調整政策,又能使農民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以防產生對執政黨的不滿情緒甚至引發社會矛盾。從這點說,全媒體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利益整合過程的監督,集中反映了基于政治權利的民主屬性和基于事實敘述的新聞屬性的統一。

二、利益整合視域下農村基層黨組織運用全媒體能力存在的主要問題

就當前而言,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媒體融合發展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謀篇布局,為全媒體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方向,極大地促進了媒體融合再上新臺階。同樣,農村基層黨組織在依托全媒體進行利益整合的過程中,既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樣還存在一些問題,這成為今后改進的重要方向。

1.農村基層黨組織對全媒體環境的適應性還存在不足。人類進入全媒體時代之前,由于缺乏多元化的信息來源渠道,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政治體系傳播的利益整合信息是農民知曉國家利益整合行為的唯一途徑,并且具有最高權威性,農民一般不會對其產生質疑。在這種情況下,執政黨和政府并不需要費多大精力就能創造出有利于利益整合的社會環境,實現高強度的利益整合。然而,伴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農民獲取利益整合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更加多元,各種信息不斷地沖擊著農民的大腦,使他們變得越來越難以僅聽一家之言就對某件事下判斷。執政黨當下已經不可能按照傳統的那套方法就能掌控整個社會輿情走向。為了更好地整合社會利益,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積極適應全媒體環境,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傳播手段和傳播方式。就當前而言,農村基層黨組織由于執政理念、全媒體技術以及傳播渠道上與社會現實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在適應全媒體環境時還表現出相對的滯后性,導致部分缺乏社會責任的民間媒體歪曲事實,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這對于農民及時準確地獲知利益整合的相關信息十分不利,影響利益整合績效。

2.信息泛濫的環境導致黨媒官媒公信力下降。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為農民自由發布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臺,也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全媒體時代,話語權威被削弱,去中心化現象已然呈現”,全體社會成員在自由獲取信息的同時,也面臨著信息泛濫的問題,尤其是那些錯誤的、有害的信息更是會對社會發展和個人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危害。這就對人們篩選信息、去偽存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村基層黨組織開展利益整合的過程,勢必會不間斷地對外發布相關信息,使農民能夠及時知曉整合情況,這本應是利好的事,有利于人民群眾與政府的交流。然而,當下由于部分媒體缺乏社會責任感,為了追求商業化利益,贏得更多的流量,擅自編造與官媒相反的言論,造成人們對官媒宣傳的內容持懷疑態度,嚴重的可能使農民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喪失信心。長此以往,既會使農民模糊對真實信息的追求,同時也大大削弱了官媒的權威,不利于農村基層黨組織對利益整合績效的宣傳。正是由于當前各種不良信息層出不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進行利益整合時絕不能忽視全媒體在引導社會形成正向信息的作用,否則即使錯誤信息得以修正,也會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留在農民心中。

3.黨員領導干部缺乏高水平的媒介素養。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利益整合的最大主體,其整合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黨員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的自身素質,而媒介素養是其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也強調領導干部要增強運用新媒體的能力,不斷提高媒介素養,解決好“本領恐慌”問題。就當前來看,部分農村黨員領導干部在利益整合的過程中,更多地只是將全媒體視為一種通信手段,并沒有深入思考如何構建較為完善的利益整合信息生產體系和傳播體系,以及如何鞏固黨媒官媒在信息傳播中的領導地位。更有部分黨員干部甚至嫌麻煩,根本就不愿學習全媒體的相關知識,因而無法準確把握當前媒體傳播的特點與方法,無形中就將輿論陣地讓給了非官方媒體,既喪失了話語主導權,同時也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媒介形象。領導干部只有補上媒介素養這門“必修課”,才能使黨媒官媒能夠有效表達自己的主張,才能走好線上的群眾路線。

三、利益整合視域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全媒體運用能力的提升路徑

全媒體在當今世界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執政黨和政府主導意識形態傳播、把握人心意義重大。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實現有效的利益整合,防止利益分化進一步加劇,同樣需要依靠全媒體營造有利的輿論環境,傳播正能量,防止部分別有用心的人或勢力大做文章。

1.重視全媒體在利益整合中的作用。全媒體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對于信息的接受也不再盲從官媒黨媒的權威,而是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在這種時代潮流下,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想更好地整合社會利益,宣傳本黨的政策主張,只能不斷適應新的輿論環境,將全媒體運用到利益整合的全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全媒體在利益訴求表達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社會階層利益結構的復雜性,提高媒體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體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應當牢牢樹立全媒體社會治理意識,積極利用多元化的全媒體平臺,增強利益整合政策推送的職責使命,不能因為社會存在部分無良媒體,就對整個全媒體產生排斥;要不斷加強全媒體信息化建設,推動媒體融合深化發展,提供更為廣泛的信息平臺;黨和政府要做大做強官媒,主動擔當起媒體領袖,對抹黑黨和政府利益整合政策的言論給予堅決反擊,有效引導輿論走向;積極推進網絡問政,及時回應農民最關心的利益問題,避免遮遮掩掩、問而不答,密切黨和農民之間的關系。

2.不斷完善全媒體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利益整合的監督功能。媒體監督是中國共產黨黨外監督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極大地拓展了監督的范圍和內容,對于及時反映社情民意、推動黨不斷提高執政績效意義重大。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農村地區最重要的利益整合主體,如果僅僅依靠黨內監督來評價其整合的實際效果,很容易陷入當局者迷的境地。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有必要依靠媒體輿論的監督,以此客觀評價自身的整合行為與效果。要加強職能部門與媒體的聯系,有效保障媒體的合理監督權,為媒體營造良好的監督環境;要不斷建立健全媒體監督的體制機制,積極引導媒體樹立相應的社會責任意識,為保障社會和農民的利益而發聲,督促政府將利益整合措施落到實處;要堅決打擊造謠、傳謠的媒體,引導媒體把握媒體監督的邊界,并形成相應的追責問責制度,維護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輿論傳播的主導地位。當然,媒體監督必須控制在適度的權限范圍內,否則就會出現“越權”的問題,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3.提高黨員隊伍運用全媒體進行利益整合的能力。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農村基層黨組織鞏固執政地位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想要適應信息化背景下利益整合的戰略部署,不斷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關鍵在于進一步提高我們黨員隊伍運用全媒體的能力。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推進利益整合的進程中,必須將黨員隊伍媒介素養和能力的培育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黨員隊伍要順應局勢積極轉變思維,樹立主動運用全媒體的觀念,運用多種媒介宣傳利益整合政策、搜集農民對政策的反饋信息以及回應農民的利益訴求;要積極開展專業的全媒體素質能力培訓,及時掌握最新媒體技術和應對輿情的方法,防止學習中的官僚主義,從而有效地依托全媒體平臺開展各項利益整合工作;黨員隊伍要主動走出去、沉下去,深入基層調研,真正做到扎根群眾,為群眾利益訴求發聲,不斷增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做到學以致用,從而體現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

參考文獻:

[1]夏康健.堅持黨的領導開創全媒體發展新境界[J].人民論壇,2021(09):58.

[2]郎勁松,李莎莎.論全媒體傳播體系的交往邏輯:主體性與主導性[J].現代傳播,2021(06):22.

[3]郭軍,韓小謙.全媒體時代我國意識形態話語傳播方式的創新轉換[J].編輯之友,2021(03):53.

作者:王馳 單位:川北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