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

時間:2022-07-12 16:09:51

導語:現代教育技術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教育技術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

識字教育為小學語文的主要教學內容,其實施對中小學生的閱讀、學業以及發展等都有一定的重要性。從目前情況來看,小學語文較為困難的部分就是識字教育,為使小學低年級識字的課堂教學效果實現真正的提升,本篇將著重剖析在小學低年級識字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針對怎樣有效提升小學低年級識字課堂效果展開了探討,為小學教師提供理論參考。所謂的“現代教育技術”,即“利用現代教學理論和現代計算機技術,通過對教與學之間的工作流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研究、使用、管理與評估,以實現教育課程的優化”。與傳統教育技術與方法相比,現代教育技術的最大優勢主要在于局限性的降低。“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最重要的原因便在于漢字音義的二維特征,從傳統觀念來看,漢字固然存在規律,但練習才是識字的重中之重,要求教師拿出大量時間去引導學生識字,再通過日復一日的訓練使學生記住漢字并學會運用,而現代教育技術的融入恰好能夠縮短這個過程,實現效率的提升。

一、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在效率方面的現存問題

(一)識字教學方法落后

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有限的年齡階段,在此年齡階段內,學生的學習水平往往與教師存在直接關聯,這一點是眾所周知且毋庸置疑的問題。若教師以學生樂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更能令學生形成一種“記憶引導”,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節省后續的漢字教學復習時間。這無疑是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有效方式,但是就目前而言,許多教師仍遵循傳統的識字教學方法,認為“以前的小學生都能夠利用這種識字方法認字,那么新一代的小學生也能夠做到”,但是相對而言,語文教師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核心素養的融入,當代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實則高于新課改前的小學生,如此一來,分給學生識字的課時量大幅度減少。但是,教學任務是固定的,為了完成新課標所規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只能相應地縮短識字教學的時間,以更直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導致教學效率難以實現真正提升。

(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是一代科學偉人站在其自身角度上對學習起點所作出的論述,以興趣為動力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這也恰好是當今教師所缺乏的能力。對于認知能力有限且好奇心強的小學生而言,單純的重復練習正是抹殺其興趣與積極性的根本原因,許多教師只知傳授漢字,卻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對漢字及其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一旦學生喪失興趣,后續的識字教學便成為單方面灌輸,其效率自然止步不前,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識字教學氛圍不佳

課堂氣氛的重要性無須多言,好的課堂氣氛不但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更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但是,一旦涉及識字教學,語文教師便往往會忽略營造氛圍的重要性,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不能停止教學,因而只能繼續完成所有的漢字教學,通過日復一日的聽寫與練習積累來“查漏補缺”與“亡羊補牢”。教師自認為教學內容新穎,學生能夠接受,但實則對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級小學生而言是一種困難,兼之教師往往并未采用活躍氣氛的有效手段,從而造成了較差的識字教學效果。

(四)師生之間缺乏互動

教學實則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而缺乏互動正是傳統“中式課堂”的通病所在,雖然新課改后該類問題有所緩解,但仍未達到預期效果。在識字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忽略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1)小學課堂學生人數較多,教師難以顧及所有學生的感受與狀態;(2)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并不是班主任,平時除了課堂外幾乎沒有與學生進行接觸的時間,對學生的了解不足;(3)許多教師觀念落后,不知如何有效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也不知如何在教學中與學生構建平等的關系。不管什么原因,其最直接后果都是在識字教育課程上,老師與學生、學校與學生之間缺少了相互溝通,對學生今后的學業和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降低了識字教學的效率

二、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識字教學資源庫資源庫

可以說是現代教育技術的核心所在,一旦資源庫構建完成,后續教學的難度將會實現最大幅度的降低。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來說,資源庫的構建應當以培養學生興趣、營造積極的教學氣氛同時實現識字目的為主,總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百度云盤等互聯網軟件工具建立數據庫。數據庫內的資源分成兩類:一類是教學方法資源,一類是識字自學資源。一年級上學期共需要認識 380 個漢字,將 380 個漢字分門別類,每一個漢字都通過互聯網搜索出相關的教學以及記憶方法,如“回”字,其中一個教學方法是通過字形來教學,這是比較常規的教學方法:一個大“口”里面套一個小“口”就是“回”;同樣地,也可以利用字謎來教學,即“格外大方——回”。將教學方法都總結在“回”字的分類后,每次識字教學前,教師都可以對本節課需要講授的漢字進行總結,隨后通過搜索來找到相應的方法,簡化教學過程的同時增強識字課堂的趣味性,以此提升識字教學的效率。而在識字自學資源方面,教師可以搜集部分學生樂于接受的資源,如《火星娃學漢字》,該動畫片既囊括了學生愿意觀看的“動作”過程,又在觀看的同時做到識字,后續教師布置作業時可以以此取代漢字預習與復習,強化學生對漢字的記憶。通過建立識字教學資源庫,教師能夠有效緩解識字教學中存在的“方法”“興趣”兩大問題。

(二)編寫游戲化識字教學程序

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受年齡限制,稍顯晦澀的教學便足以令學生喪失興趣,而為了激發其識字興趣,最有效的方法便是開展游戲化識字教學。其中比較有效的策略便是編寫游戲化識字教學程序,將普通游戲的內核更換為識字方面的內容,如此一來,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則能夠在潛移默化間掌握漢字。能夠應用在識字教學中的游戲內容較多,而經過教學實踐測試,比較受低年級學生歡迎的識字游戲主要為飛行棋、吊小人以及“你畫我猜”等。以“你畫我猜”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工具為學生創造“你畫我猜”的條件,可以將漢字編作詞組,通過詞組由一名學生在課前利用多媒體工具完成繪畫,隨后由其余學生進行猜測,猜出的答案可寫在紙上發送給教師,以此完成游戲。以漢字“大”和“米”為例,教師為學生提供詞組“大米”,學生可能會畫出“一碗飯”,該類詞組的猜測難度并不算大,學生能夠輕易猜出。經過這個過程,學生不僅在漢字與圖畫間建立了一種聯系,更在猜測答案時書寫了一遍,對漢字的記憶得到了雙重強化,這無疑為教師節省了后續的練習、復習時間,使識字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這就是游戲化識字教育的經典例子,通過采用游戲化識字教學就可以有效解決在識字教育中出現的“方法”“興趣”以及“氛圍”三大問題。

(三)搭建一對一識字教育平臺

基于現代教育技術,搭建一對一識字教育平臺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同時也是在提升識字教學效率方面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所謂一對一識字教育平臺,即通過搭建“教師—學生”或“學生—學生”的平臺來對學生在識字方面存在的問題或識字方法進行解答與分享,這種平臺可以是線上的,也可以是線下的,具體操作方法應比較簡單,需要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當小學生有了問題后,可以在平臺內建立“房間”,房間名則是以漢字為主,如“如何能夠記住‘魚’字”。當建立了平臺后,無論教師還是其余學生都能夠以“賓客”的身份進入房間,對該學生實施二次教學或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這種策略對部分小學而言可能難以實現,但即便如此,教師也可以在教室內建立識字答疑處,引導學生以便簽的形式提出疑問并將便簽貼在答疑處,教師可隨時根據便簽背部的內容找到相應的學生并為其答疑解惑,于潛移默化間促進學生對漢字的掌握,并實現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一對一識字教育平臺的構建能夠有效緩解識字教學的“互動”問題。綜上所述,現代教育技術能夠為識字教學提供有效幫助,令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經過調查與總結發現,目前的小學識字教學中主要存在教學方法落后、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教學氣氛不佳以及缺乏互動等問題,面對該類問題,教師可以結合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建立識字教學資源庫、編寫游戲化識字教學程序、搭建一對一識字教育平臺等措施,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提升識字課堂的教學效率。

作者:王瑞雪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紫金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