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資金流動對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影響

時間:2022-07-13 11:42:23

導語:談資金流動對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資金流動對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影響

摘要:面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變化和內部經濟結構調整,以新的視覺研究資金流動變化對促進經濟轉型和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闡述資金流動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理論,運用經濟模型和風險指標分析方法對佛山市資金流動與經濟發展相互關系進行研究,分析資金來源與運用結構和質量,從優化資金流動的角度提出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資金流動;區域經濟;金融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1資金流動與集聚相關理論資金是影響

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學術界關于資金流動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與作用有不少論述。俄林《區域間貿易與國際貿易》(1933)比較利益理論,認為地區間資金等要素流動源于供給差異及其價格差異,由于區域比較優勢和規模經濟差異的存在,便出現了資金等要素的流入流出。因此,資金流動主要是由于資金的逐利性,使資金從一個經濟單位或區域向另一個經濟單位或區域的轉移;區域經濟狀況是由資金等資源要素在一定的地理空間范圍內的分布狀況決定的。以羅斯托的經濟起飛理論為代表的現代經濟發展理論,強調了資本積累和流動對于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楊曉麗(2010)認為,區域資金流動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由于資金流動的驅動機制不同、目的不同,對區域經濟增長形成不同影響效應。徐諾金(2005)提出區域金融生態環境決定資金等生產要素資源的配置,良好金融生態環境,會形成資金在區域的集聚效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金融生態惡化,形成資金外逃。當前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氣候環境也構成金融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陳雨露(2019)認為,需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從而防范環境和氣候因素給金融機構帶來的風險。從國家來看,通過財政、金融等宏觀政策支持低碳循環綠色發展,能抑制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的威脅。佛山市作為廣東第三大城市,位于珠三角腹地,是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城市之一,具有良好地緣優勢和區位優勢,經濟活力強,市場化程度比較高,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較高,人文歷史悠久,佛山市在社科院《2020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被評為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第14位、環境韌性競爭力排名第8位。佛山市是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因此,對資金集聚效應明顯,有助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和實現高質量發展。本文基于上述相關研究成果,結合實際對佛山市資金流動與經濟發展建立經濟模型進行計量分析,并著重對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結構、質量等風險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使研究得以深化。

2佛山市資金流動與經濟發展實證分析

2.1變量的定義與數據選取

根據上述理論分析,我們把支撐佛山市經濟增長的資金流分為銀行信貸資金、地方政府財政資金、利用外資和資本市場融資等方面。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為基礎,以佛山市國內生產總值(GDP)為被解釋變量,以人民幣貸款余額(DK)、地方政府財政支出(一般公共預算支出ZC)、利用外資(WZ)、資本市場融資(股權、企業債券ZB)為解釋變量(見表1),對2003-2020年經濟增長與資金流動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

2.2模型的建立與檢驗

假定區域生產函數為GDP=CX1αX2βX3γX4δ,對生產函數方程取對數,建立模型如下:lnGDP=lnC+αlnDK+βlnZC+γlnWZ+δlnZB對模型進行回歸分析,剔除通不過檢驗的變量,結果如下:lngdp=2.748+0.9561lndk+0.5941lnzc+0.123lnwz-0.7588lndk(-1)(3.47)(3.21)(2.86)(2.67)(-2.41)R2=0.984DW=1.993回歸結果顯示,方程顯著性較好,模型擬合優度較高。人民幣貸款余額(dk)、地方政府財政支出(zc)、利用外資(wz)對GDP的彈性分別是0.9561、0.5941和0.123,與被解釋變量GDP成正相關關系,即人民幣貸款余額、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和利用外資每增加1%,GDP將分別增加0.9561%、0.5941%、0.123%;人民幣貸款余額滯后一期則對GDP的彈性是-0.7588,與被解釋變量GDP成負相關關系,即前一期人民幣貸款每增加1%,GDP將下降0.7588%。總之,銀行信貸對GDP貢獻最大;其次是政府財政;然后是外資,資本市場由于較早期利用不夠,數據不連續且數額小,未能反映其作用。

3佛山市資金流動與經濟發展風險指標分析

從上述資金流動與經濟發展相關理論和實證分析來看,區域經濟發展與銀行信貸資金、地方政府財政資金、利用外資和資本市場融資密切相關。以下再從佛山市經濟發展指標與資金流動結構指標來分析資金流的質量與效率問題。

(1)金融市場上間接融資(信貸)與直接融資(資本市場融資)關系方面。一是佛山市間接融資(銀行信貸)占GDP比重過高,銀行承擔風險過大。2018-2020年銀行信貸占GDP比重,佛山市年均值為116.21%,全國為163.04%,廣東為158.17%,佛山雖然比全國、廣東要低,但仍比主要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要高,如美國同期此比例為115%,日本為84%。二是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失調。2019年、2020年佛山市銀行新增信貸1715.56億元、2292.82億元,同期企業從資本市場融資437.52億元、930.91億元,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之比分別為3.92∶1、2.46∶1。間接融資比例過高,使大量風險集中在銀行體系。早期國有商業銀行(信用社)通過剝離不良資產,實施股份制改造(上市)后,不良貸款率已大幅下降,但由于近年來銀行信貸有所擴張,加之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以及2020年以來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小微企業經營效益不景氣,使銀行不良貸款率可能出現抬升,影響區域經濟良性發展。

(2)地方政府財政實力和借債能力方面。2020年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為對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采取較為寬松的財政金融政策,政府杠桿率(債務余額/GDP*100%)上升較快。但從佛山市政府來看,總體債務負擔較輕,風險可控。一是2020年佛山市政府杠桿率為14.12%,僅比2019年上升1.20個百分點,比公認發展中國家債務警戒線60%低45.88個百分點,而2020年我國政府債務杠桿率為45.6%,日本、美國分別為226.60%、122.80%。二是佛山市政府借債率(當年債務收入/地方財政收入*100%)大幅下降。2009年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佛山市區兩級政府強化鐵公基礎設施通過融資平臺大量舉債,當年政府借債率達52%,而2020年政府借債率僅為12.15%,比國際警戒線10%高2.15個百分點,避免了舉債年份過于集中和短期本息償還壓力過大;主要是近年來佛山按照國家“開前門、堵后門”的思路,加強了政府債務和隱性債務風險管理,避免違規舉債。但受經濟下行及房地產稅收下降影響,地方政府財政實力有所下降,2020年佛山市稅收收入同比下降2%。但佛山還需改善財政支出結構,提升農業和民生、福利保障支出;改進、創新財政支出管理方式、方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3)利用外資增速和外資依存度(利用外資/GDP*100%)方面。一是受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影響,佛山市實際利用外資不夠,近年出現負增長。比如2015年以前,佛山市利用外資總體呈增長勢頭,2007-2017年期間,實際利用外資達100億元人民幣以上,但2018年以來,每年利用外資下降到50億元以下,降幅6成以上。二是外資依存度逐年下降,低于廣東、全國平均水平。佛山市2015年外資依存度為1.83%,2020年下降為0.42%,2018-2020年年均為0.45%,低于廣東1.5%、全國1.0%的平均水平。三是引進外資質量不高。引進高新技術產業的外資企業較少,房地產業利用外資比重偏大,佛山市外資主要投資在房地產業和制造業,如制造業占比由2012年的70.1%下降到2020年23.67%,而房地產業占比卻由2012年的22.5%上升到2020年的44.32%?;A部門和薄弱環節投資不多,如2012年底投向農、林、牧、副、漁業的只有2萬美元,投向交通運輸和郵電業的只占0.20%。

(4)資本市場利用方面。一是佛山上市公司數量少,資本市場融資額絕對數值小。截至2020年,佛山轄區境內外上市企業56家,而經濟實力與佛山相當的江蘇無錫市,就有上市公司162家,GDP不到佛山三分之一的珠海市,也有上市公司38家,同時,部分上市公司IPO后沒有再融資,未能很好地利用資本市場平臺。二是經濟證券化程度(上市公司市值/GDP*100%)不高。2012年末,佛山經濟證券化程度約為27%,而深圳、珠海的證券化程度均已超過80%。2020年牛市行情,佛山市依靠美的集團、海天醬油兩大消費白馬股大幅拉升市值,2020年佛山證券化程度達到186.34%,但仍然分別低于深圳、珠海405.33個百分點和6.1個百分點。經濟證券化程度偏低,說明佛山資本市場發展不足,未能利用資本市場充分融資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總之,無論是上市公司的數量還是融資水平,都與佛山的經濟規模和綜合實力極不相稱。從以上佛山資金流結構分析來看,存在資金來源結構比例不夠合理,部分資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等問題。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但與資金數量有關,還跟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結構、質量有關,只有改進資金使用質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才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4改進資金流動促進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對策

在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要發展多元化金融業態,建立現代金融體系;綜合運用貨幣信貸、財政和對外貿易等政策,優化資金來源和運用,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1)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發揮好金融市場的資金動員和優化配置功能。以維護金融信用為重點,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營造“資金洼地”,吸引資金有效流動和集聚,提升地區經濟競爭力。重點優化銀行信貸市場,發展綠色信貸,從重規模到重質量轉變,著重強調為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支持技術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辦好貼現和再貼現業務,改善貸款的企業結構不合理問題,優化貸款結構,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和信貸市場運行效率,降低銀行風險。

(2)優化財政資金支出結構,用好、用活財政資金。佛山財政實力較強,債務規模風險較小,在做好存量隱性債務消減,建立多部門地方債務協同監管體系基礎上,可以適度舉債加大財政對經濟金融的高質量的配套支持力度;發展綠色財政,科學安排財政生產性支出和消費性支出,強化重要產業和領域的財政投資,大力發展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低碳節能項目;加強公共基礎設施、農業基礎和科技進步與發展的投入;健全佛山市金融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佛山金融產業發展;促進創業風險基金、產業投資基金、擔?;鸷椭圃鞓I轉型發展基金的發展,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形成佛山新的資本力量。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外資規模,提升外資質量。佛山要發揮地緣優勢,充分發揮外資潛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配套法規政策的完善,如保護外商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促進投資便利化,優化引資軟、硬環境;完善利用外資政策,促進民間投資增長,使經濟轉到自主增長的軌道上來,促進GDP最優增長;隨著國際分工和全球產業布局變化,優化外商投資的產業結構,鼓勵外資流入新興、高新技術制造業和服務業,采取措施,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引進,提升外資綜合效益。

(4)打造“佛山板塊”,發揮資本市場潛力,增加直接融資對GDP貢獻度。要改變企業過度依賴銀行信貸的現狀,大力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加快企業上市的步伐,按照多渠道、多形式、多市場推進的思路,采取境內與境外、主板與創業板、科創板等并舉的方針,大力培植上市后備資源,加速企業上市,鼓勵企業發行債券,撬動民間資本,增加資金來源。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爭取再融資,增強上市企業的規模優勢,通過資金集聚帶動佛山支柱產業、綠色產業的發展。

作者:凌啟元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佛山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