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光機電一體化教學探討

時間:2022-09-13 08:48:37

導語:職業院校光機電一體化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院校光機電一體化教學探討

摘要:隨著智能制造的推進,傳感器被大量應用到現代關鍵技術領域,如何在職業院校開展光電技術教學是目前的重要研究課題。從職業院校的特點出發,以學生為中心,建立真實情境模擬,對如何開展一體化教學進行討論。

關鍵詞:職業院校;光機電一體化教學;智能制造;核心職業素養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要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動,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構筑人才培養科研創新高地。作為人才培養基地和技能更新的主陣地,職業院校擔負重要的知識更新和技能提升任務。智能制造會在新時期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而光電技術是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下面就如何開展好光機電教學展開分析。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是一種集光電技術和信息學技術以及其他綜合機電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技術。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引導了現代工業技術新的變革,激發了工業體系的飛速發展,它是科學發展的必然產物,在工業4.0設計和智能加工制造中的應用尤為顯著。現代工業技術在創新和環保方面的要求更高,光機電技術的發展方向趨于綠色化,技術拓展面廣,開發的潛力巨大。光機電一體化在特征上涵蓋了機電技術的所有內涵,豐富和擴充了光學和光纖通信技術,已經成為現代化職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

1職業院校本體分析

職業院校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應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基礎教育、生產實踐教育各環節,加強系統謀劃和頂層設計;推進創業創新,加強思想培養,建立家、校、企聯合培養機制,完善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和綜合職業能力,實施質量提升工程,充分發揮學校教學主體功能,構建職業培養新機制。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經濟體系正在發生新的變化,疫情的影響加速了國內行業整合和專業建設。為了實現經濟破局,我國正在加速構建以國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這一新發展形勢將對人才培養和專業規劃產生新的影響,也對各職業院校建設成人才培養高地提出更高要求。職業院校對于光機電課程的開展較晚,研究開發的能力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學組織的開展。職業院校要從自身本質出發,研究適合自己的教學內涵。職業院校的學生以初中生為主,部分為高中學生,從學生的質量管理上看,教學內容起點要低,應用性要廣,項目要針對學生進行設計,管理要符合企業質量認證。職業院校的教師雖然很多是“雙師型”教師,但教師的企業實踐能力還是不足,缺乏現代工業技術的淬煉,要上好光機電課程,必須進行深入研究,積極到企業去實踐,才能更好地進行課程教學。職業院校的本職工作是培養更多符合現代技術標準的技術人才,在學校的規劃發展上,要加強前沿技術的研究和投入,從頂端規劃和設備更新上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投入足夠的財力和人力進行設備采購和教具研發,從而更好地服務光機電課程教學。

2課程地位確立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建立新發展理念。課程體系建設要符合經濟發展要求,順應教學改革的新動態,建立新業態。堅持創新理念,統籌發展,統籌學校、專業、企業三大結構,統籌改革、創新、科技三大動力,將行業理念和專業技術融入課程建設中去。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涵蓋了機械技術和微電子技術,融合了智能控制和綠色發展技術,在現代工業體系中的地位突出,也是未來智能控制的發展導向,可見其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重課程開發,強化工學一體的教育理念,重視職業能力的發展,尤其是注重綜合職業素養的培養。在光機電課程開發和教學管理中要突出綜合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強調職業技能和職業修養的專業養成。要強化課程的核心地位和發展方向的導向作用,夯實工學結合的教學理念,在專業能力、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創新發展上不斷更新完善,建立科學的教育模式。

3一體化教學體系建立

職業院校的教學體系大部分是建立在工學一體化的基礎上的,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導向是學生的職業發展,基礎是學校教學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操縱者是教育管理者和職業院校的學生。從德國雙元制得到啟發,我國的一體化教學在不斷更新和發展,制度不斷完善,投入不斷增加,人才體系越來越成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教學體系的成長。

3.1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核心地位

教學的發展一切都是圍繞學生展開的,教學體系的完善也是通過對學生的教學來實現目標的。一體化教學就是要指導學生走上成功的道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在學校教學中,教育涵蓋了知識培養和技能訓練以及行為導向的內容,最終目標是為了學生的成長和人生價值的實現。教學能否成功,關鍵在于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否得到體現,是否以學生的人生規劃為主線進行一系列教學體系改革。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技術工人,學校也就實現了教學的本體價值。

3.2樹立人生價值導向

教育的目標是成才,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學校承擔了很重要的角色,教學體系要完整地包含學生的發展。教育改變認識,技能實現夢想,優質的一體化教育體系會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成長機遇,針對性的專業建設會讓學生內涵更加豐富,技能更加熟練。一體化教學要以人為本,倡導學生終身學習,不斷成長,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正確的人生導向可以讓學生的人生道路寬闊而平坦,成長更加迅速有效。

3.3校企融通,實踐發展

職業院校的特色是入校即入企,學習即工作。一體化教學要建立就業導向機制,教學中融入企業6S管理,以行業標準來進行技能和素養考核,讓學生更快地融入現代企業管理機制中去。德國雙元制的管理模式就是以職業為基礎,以就業為前提,校企融通的教學管理是以企業為主體的,企業要承擔學生的部分教育課時。從目前國內教育的發展來看,由于體制的問題存在,企業更多的是起到指導作用,很少投入學校教學中來,沒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先導作用,教育中總是靠學校的自我探索去實現,這樣就限制了一體化教學改革的發展。在改革過程中要出臺相關政策,加強企業引領、行業先導,從實踐中提取工作任務,進行企業鑒定,從而更好地促進一體化教學發展。

4探索教學新模式

教學要創新,要打破舊傳統,建立新常態,要凸顯內涵式發展模式。當前,一體化教學改革如火如荼進行,破而后立,如何改,怎么改,改什么,成為教學探索的主體,新目標、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教學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積累。與此同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滿意的人生規劃、更可靠的專業職稱、更豐富的思政理念等。教學改革要乘勢而上,推動教學發展從口號建設轉向內涵式發展,既要注重專業技能、道德品質、意識形態等“硬核”的發展,也要注重人文修養和職業素養等“內核”的提升,讓創新成為教學改革的主動力。職業院校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學生成長的方向是明確的,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在學中做、做中學,實現工學一體化教學。

4.1企業任務引領

職業院校學生偏向于實踐,教學中可以弱化理論分析,強化專業實踐,任務設立上以企業真實任務為載體進行引領,教學效果更好,目標更加明確,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和現實更加貼近,更好地服務于就業。教學任務的設立要符合新技術的要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換位思考,以學生的認知替換教師思維,更加有效地實施一體化教學。

4.2工學一體化教學

光機電一體化課程中,理論和實踐密不可分,生活實踐的提煉需要由豐富的專業知識做基礎。讓學生了解光電技術,應從接近開關的認識開始,了解現實生活光電開關等器件實踐應用,可以更好地加強知識理解和拓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索創新精神,讓學生去主動探索,發掘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有了能動性,學生會越來越成熟,成長也會越來越快。

4.3大賽引領

競賽已經成為時尚,世界競賽、國家競賽、地區競賽和行業競賽的開展極大地刺激了專業發展,智能制造領域,光電技術成為主導,也是目前競賽團隊研究的核心戰略。專業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技能提升,在教學中適當引進比賽機制,以賽促教,以賽促練,以賽促學,通過大賽提升專業地位,提升理論修養,完善職業素養。大賽機制的引領,可以讓更多的學生重視技能學習,促生知識增長和專業提升,強化學習效率。

4.4優化體系建設

光機電課程涵蓋了豐富的專業知識,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往往在三年級以上開始課程學習,前期的體系建設非常重要,要打好學習基礎。譬如夯實繼電器控制基礎,強化電機線路設計和認識,豐富機床線路訓練和排故演練,深化PLC基礎學習和編程訓練,延伸變頻器、伺服電機、步進電機的知識學習。課程體系建立上要循序漸進,要有側重點,可適當弱化基礎理論的學習,要強化專業理論提升和技能培養。強化工作任務的認識和分析,通過步進分析、層級遞進,讓學生的專業不斷成長,成為一名合格的技術工人。

5結語

光機電一體化教學的路很長,需要在發展中探索求新。在企業生產中,隨著光電技術的應用,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學校教學的任務越來越重,教育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走入學校簡單,更重要的是融入企業,踏上社會。教學一6S體化模式建立,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融入新學習,投入新工作,建立新目標。通過就業導向,引入反饋機制,及時修改和完善教學分歧,構建標準化教學環境、真實化教學情境,減少教學的成本,增加人才的產出,更好地實現學校教學的目的和價值。筆者堅信,只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著眼于提高學生核心職業能力和核心職業素養建設,發展高質量和人民滿意的教育,就一定能指引學生前進的航向,引領教學發展給職業教育帶來更多榮譽感、成就感和獲得感,一定會辦成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殷際英.光機電一體化實用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2]蕭澤新.光機電一體化系統及應用[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于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