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分析

時間:2022-09-28 08:39:04

導語: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分析

摘要:現如今在建筑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應用了大量新型的技術。BIM技術是一種以三維數字基礎為核心的技術,在建筑行業中,又被簡稱為建筑信息模型。在如今的建筑行業中,通過BIM技術可以使在建筑中各個階段的時間和數據之間實現一定的交互,進而能夠形象具體地展現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這種便捷性也因此而被廣泛地應用于建筑行業的不同階段。在建筑成本的管理流程中通過使用BIM應用技術,能夠降低一定的成本,進而便于開展成本管理工作。對此,本文淺析以BIM技術為基礎的建筑工程成本分析,望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BIM技術;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目前,國內經濟的穩步提升使建筑行業日益發展。在開展建筑工程的建設時,不管是施工還是建筑的一方都希望通過此次工程項目能夠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對于成本的管理尤為關鍵。一個建筑企業要想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首先就要在成本管理上進行合理的控制,這不僅能夠反映出施工方的技術水平,并且也能夠看出該施工企業內部的管理,還與最終的項目施工質量密切相關。BIM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可以讓建筑過程中的各個部門進行緊密的聯系,進而提升項目的成本管理標準,從內部的控制上合理把控成本,推動國內建筑行業的發展與進步[1]。

一、BIM技術的概念及內涵

BIM技術是建筑物信息系統模型,BIM技術主要是在施工過程中基于一些建筑關鍵信息系統數據來實現模型的建立,并通過利用數字信息化技術來將建筑的實際信息內容加以標示,具備了模擬性、方便、直覺性等特點,因此BIM技術已是目前建筑工程行業中一種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在施工過程中使用BIM技術,就可以更高效地處理好施工資訊以及資訊收集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問題,從而來提高房屋建筑的整體品質,也可以和其他建筑軟件進行連接訪問,互相進行數據的分享,進而對建筑中的信息參數進行設計與校準[2]。

二、BIM技術的相關功能

從日常的實踐中可以看出BIM技術有很多種功能特性,協調性、可視化、模擬性以及精準性是其主要的特性。其中協調性主要表現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將各種建模中出現的參數進行合理的協調,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反復設計,進而提升了施工的效率;可視化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的每一個步驟以及包括細節都能通過這種技術展現在大家面前;模擬性主要表現在通過三維模擬技術對施工的過程進行實時的模擬,讓參與施工的工作人員能夠對施工的過程進行詳細的了解,進而便于開展后期建筑工程過程中的管理制度,這種技術在四維模型中,能夠將整個建筑施工的用料進行直觀的展示,各個環節的管理方式都能夠通過數據直接地表達出來[3]。BIM技術的運用,不但能夠精準地預算整個建筑施工的總費用,還能對建筑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初步的預估,這樣能夠使整個工程在后期的施工管理過程中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以往建筑過程中很難控制成本的原因

(一)信息量巨大

由于建筑工程在建筑時間上相對較長,并且規模較大,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用到各種各樣的施工材料、設備,并且整個工程也需要眾多的相關施工人員,還有很多家負責不同項目的專業施工團隊,與此同時還需要后期一些其他費用的支出。以往建筑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方面,想要做到各個項目的費用都能夠做到精準地計算,相當有難度,對于這個施工量較大的建筑工程開展以往模式下的成本管理會存在不小的難度。

(二)施工過程中的部門與崗位較多

在建筑工程進行成本核算,需要對整個建筑項目的工程量、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施工現場的工作進度以及其他相關建筑的支出等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考量。對于以上施工過程中所談及的內容,都要與施工過程中的所有部門進行及時的溝通,并且要對所有的部門所提供的數據進行總結,進而最終計算初始建筑項目實際的成本。假設在匯總數據過程中,有任何一個部門的不配合,或者虛報數據都會使最終的成本核算造成時間上的拖延或者數據上的失真[4]。

(三)材料的消耗以及資金的支付

在建筑工程中的材料上,由于建筑施工單位的工程質量體系不健全,會導致建筑材料的供應商之間在付款要求上達不到統一,結果出現了材料款混亂、在材料管理過程中有漏洞、不能對每一份材料的入庫和出貨情況進行真實的記載,以及對建筑材料實際應用狀況的不了解、外包企業和專業分包的費用問題,同時也會發生付款要求上達不到統一的現象。甚至有些在初期沒有對施工價格進行明確的規定,就安排進場進行施工,這些都給后期的成本管理上造成了不小的隱患。

四、BIM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應用

(一)工程量的計算

在建筑工程行業還沒有大量地采用信息化技術之前,對于工程量的計算主要都是靠傳統手工計算,當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工程量計算出來以后,造價的人員要根據預算定額和當時市場的情況進行預算書的編制。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下,相關造價人員的工作量相當大,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其準確性還有待商榷。不但如此,一旦相關的造價人員在哪個工程項目的環節出現了問題,對于后期的審核也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5]。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在相關的建筑領域出現了很多造價軟件,相關造價人員通過信息技術運用這些軟件可以快速地建模,完成建筑工程量的計算,與此同時,可以直接套用相關的軟件進行造價的計算,這能夠使成本管理工作變得更加便捷,進而提升相關造價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工程量的精準度。但是。相關的技術軟件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在工程量的統計方面,仍然在采用人工傳統的方式,并沒有完全的實現信息化。在建筑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建筑類型的多樣化,在結構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形式。只依靠人工來進行如此大量的工作作業,早已無法適應建筑行業的新發展趨勢。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隨著三維算量軟件的誕生,正好能夠解決當下建筑行業的需求。在三維算量軟件中可以應用BIM技術,這項技術可以針對當下施工流程中的具體要求,形成最適合于施工現場實際狀況的BIM模式,并對模型中的每個結構進行屬性層面的定義,這樣不但能夠對建筑過程中的每個結構加以區分,而且還能夠方便后期進行構建層面的管理。在發現問題或是數據上有誤時可以進行及時的修正,為后期的設計改進提供了必要的便捷,在建筑模板建立以后,要利用軟件進行建筑各種構件間的增減,從而實現對建筑整體工作量的計算,把已經計算統計好的建筑實際工作量直接導入造價軟件的流程當中,從而實現量和價之間的交互,最后形成建筑報表。這種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還能節省大量的時間,為后期的相關造價人員提供了更多進行核對的時間,進而在數據方面提高了準確性。

(二)減少設計錯誤

BIM模型在建筑工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在建模之后能夠進行現場模擬的施工和碰撞實驗。通過模擬能夠避免在實際的過程中出現危險,還能夠避免在后期出現改線、返工以及工程質量上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施工的成本實現節約的作用。除此之外,相關的施工管理人員通過模擬優化后的方案,對現場使得施工進行模擬和交底,便于后期施工的開展,也有助于讓各個相關項目的負責人更加透徹地了解設計方案,提升了各單位之間的溝通與協調[6]。

(三)0BIM在前期成本預測中的應用

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初期,就可以采用BIM技術。在對建筑投中標之后,招標方就必須提交相應的清單和施工時的相關圖紙,而投標方也必須預估建筑的總體費用。在此過程中對清單的準確性也有著很大的需求,從以往的施工情況看,有不少項目在開始的費用上和最后實際的花費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樣會大大超出了初期成本的預算。BIM技術則與之有所不同,其可以通過數據庫擁有構建及標準的數據粒度。可以更精確地把控建筑施工流程中的每一階段,同時也可以更快速精確地提取在不同階段中所需要使用到的各項數據,從而提高了在施工前期成本管理預測中的能力準確性[7]。與此同時,還能夠減少在設計流程中因為各個專業之間的不同而產生的問題。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初期,通過這種項目,通過利用其內在的數據庫與之聯系,就能夠對整個項目的工作量做出更為迅速、準確的計算,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大大提高工程預算的準確性。而且,在成本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這項技術還能夠從項目初期的數據上,給出更為準確的數據。

(四)BIM在項目中標后成本計劃中的應用

當建筑項目在中標之后,就可以在最初期的成本規劃當中,使用BIM技術。當項目中標以后,施工單位的招投標方需要按照中標的預算和相應的施工單位總體規格,來配置在施工過程需要用到的人員、材料和所采用的施工機械設備等。不過往往還會出現與實際預算的成本有一定差異的情況,從而導致了預計費用和實際最終的費用之間沒辦法很好的清算。在預計費用的實際處理過程中,把BIM技術使用在其中就會讓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所應用到的相應建筑設備、材料等都能運用這種技術提供準確的數據。在開展建筑工程時,這種技術與實際工程施工二者協調起來,通過三維可視化的功能來對整個施工項目先進行初步的模擬,然后再與實際的信息、施工情況進行比對,確保在實際的過程中相關的施工單位能夠參考模擬施工時的情況,及時地發現潛在的問題,并根據現場實際的問06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解決對策。綜上所述,通過這項技術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和安全等方面出現的問題,還可以優化工程設計進而減少在施工過程中返工以及后期修補的情況,同時在建筑周期上也進行了合理地壓縮,進而使得整體建筑的施工成本進行了明顯的下降。

(五)運用BIM控制工程過程成本

在開展建筑工程施工時,在控制成本方面可以采用BIM技術。總的來說,可以從以下兩個層面來進行討論:第一,在內部結算上,通過使用這種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建筑材料的采購成本進行控制,這樣能夠降低采購量,使其控制在預算的范圍之內,避免了由于預計的收入大于實際的支出的情況;第二,對領料方面進行一定的限制,這種技術能夠對材料的管理上進行一定的控制,項目建筑項目實施是限額領料。通過BIM這種技術,能夠根據特點的時間節點來預測實際施工過程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與此同時,能夠通過現場所采集到的實際數據進行迅速的分析,將施工過程中的實際數據提供給后臺相關的控制管理人員,進而確保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相關材料人員與施工人員能夠在預期規定的工作量內去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在控制成本的同時還避免造成浪費。

(六)運用BIM輔助期中成本核算

在工程成本管理的輔助階段可以使用BIM技術。就當前的工程狀況而言,在核算時候,往往只能對施工成本的節點做出很簡單的分析。對一些在時間上跨越很大的工程項目成本,經濟運行階段占整個建設項目總工期的比例并不會做出很精確地測算,對工程項目的盈虧點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通過采用這種技術,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所提到的一系列問題。在這種技術的數據庫中,對建筑工程的任何一個時間節點中所涉及的建筑信息數據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快速顯示出來。與此同時,還可以實現各個數據的比對,在這里也就包含了各項報價、合約、規劃和建設方面的信息消耗量。另外,BIM技術還可以針對建筑的施工過程中材料消耗量檢查是否超標。整體項目到某一個時間段為止是否出現盈虧進行一個精準的把控,這樣有助于控制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的風險成本問題,便于后期開展的項目管理工作。

(七)運用BIM輔助竣工結算

在建筑的實際竣工結算流程中,同樣也可使用BIM技術。建設竣工核算是施工成本管理中的關鍵,是全部工程項目綜合成本的重要環節。在竣工階段,因為各種工程項目核算的工作量都相對較多,在以往對于完成工作量的核定時,基本上都是使用圖紙來對各種建構進行比較實際的分析,但是這種核算方法,有時候會由于實際圖紙的臨時變更以及保存過程中的不當造成的圖紙損失。而缺少一定的準確性。BIM技術的應用能夠讓整個建筑工程中的每個建構都能夠通過二維、三維、定位、數據進度以及成本等進行實時數據的顯示。在項目工程的設計與施工階段,這種技術模型也會跟著實際的施工情況進行實時的變動。與此同時,還能實現在實際過程中各項信息的實時數據進行隨時的錄入與更新。當建筑工程到竣工時期時,這種模型能夠將施工過程中用到的全部數據都記錄下來,通過對這種技術模型的探索,相關的建筑部門能夠查找到要看到的任何數據,進而提升建筑項目工程竣工結算的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項目結算的成本達到了節約的目的。

結語

在建筑產業的發展過程中,BIM技術被廣泛普及,借助這項技術可以把在施工流程中的管理過程進行更加深入的信息化建設。BIM技術可以給工程項目的實施帶來一定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對工程項目在決策與執行各方面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建筑工程中,成本管理是其關鍵。并且對于項目成本的管理工作始終貫穿整個工程之中,將這種技術靈活地運用在成本管理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提升成本管理工作效率,進而更好地促進國內建筑行業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德山.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系統[D].安徽大學,2014(1):35.

[2]侯江峰.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工業大學,2014(9):1.

[3]晏志青.BIM技術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分析[J].中國房地產業,2017,000(022):172.

[4]李麗萍.BIM技術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分析[J].中國房地產業,2018(19):1.

[5]劉俊平.BIM技術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分析[J].中國標準化,2018(18):2.

[6]于雅彬.BIM技術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分析[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7(22):00260?00261.

[7]謝保兵.BIM技術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建筑與裝飾,2019(7):2.

作者:李輝 單位:秦皇島超信建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