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預防措施

時間:2022-09-28 08:52:02

導語: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預防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預防措施

摘要: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的日益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及質量越來越高,出行的頻率隨之增加,對于汽車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汽車行業發展的進程。作為家庭主要的出行工具,汽車在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行車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當前因汽車行車安全帶來的效能事故頻繁發生,安全行車問題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熱點話題。本文通過對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必要性進行分析,從車內外環境及駕駛員個體兩方面探討影響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應急處理預防措施

關鍵詞: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影響因素;應急處理預防措施

1引言

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人們實現了高質量生活,汽車成為了人們出行的主要效能工具,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性,但是同時也導致了很多交通事故的發生。最近幾年,為了滿足人們出行需求,我國加快了道路建設的速度,高速公路以其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費用低等優勢,成為了人們自駕出行首選方式,特別是在節假日期間,高速公路車流急劇增長,行車安全問題成為了社會關注的重點話題。基于此,本文通過對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借助給予的幾點建議,僅供駕駛員參考與借鑒。

2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的必要性

在家庭生活中,汽車已經成為了外出主要的代步工具,一方面是為了使當前家庭生活現狀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滿足了人們精神需求。對于家庭而言,汽車駕駛員安全行車關乎到的是家庭幸福以及生存。如果駕駛員行車時不重視安全問題,進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一方面會對自身造成較大的傷害,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飽受身體與心理上雙重打擊。[1]與此同時,駕駛員行車時存在不規范操作引發的交通事故,同樣也對其工作帶來較大影響,如果駕駛員本身就是大貨車司機,或者客運汽車司機,若行車過程中出現失誤,那么對自身身體、心理、工作都會造成不良影響,嚴重時可能危及到乘車人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因此,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是出于自身安全考慮,而且也關系到了他人生命,同時與社會和諧發展息息相關。

3影響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的因素

3.1駕駛員所處環境

3.1.1車內環境汽車駕駛員在高速公路行駛過程中的車內環境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車輛、車內人員兩個層面。其中車輛因素指的是汽車方向盤、輪胎等本身存在問題,換言之,如果汽車在高速行駛時,安全性能出現問題,例如制動不良、燈光失效、轉向失敗等等,此時極易發生交通事故。[2]車內乘坐人員同樣也會影響到駕駛員行車安全,例如乘坐人員與駕駛員探討話題,會分散其注意力,駕駛員行車出現不規范或者錯誤操作行為,或者在駕駛員行車途中與其發生爭執,導致駕駛員開賭氣車,雖然這屬于間接影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車內氛圍變得緊張,影響到駕駛員行車時的注意力及情緒。3.1.2車外環境汽車駕駛員行車時外部環境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建設與自然環境兩種。其中公路建設影響因素指的是高速公路設施是否完善、健全,設計是否合理,道路監督管理是否嚴格等,這都在很大程度上會對安全駕駛帶來影響。通常情況下汽車駕駛員對公路設施及警示牌非常熟悉,但是在道路監督管理方面,很多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在高速行車過程中會有明顯的僥幸心理,有些路段監管不夠嚴格,便會出現搶占應急車道,超速行駛等情況,無疑會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而在一些監督較嚴的路段,駕駛員會按照規范行駛,這充分體現了道路監管在行車安全環境中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目前針對自然監管環境是否會影響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行車安全,此方面的研究并未觸及,但是關于自然環境會對高速公路行車安全帶來較大影響,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例如雨、雪、霧、臺風等惡劣天氣,都會影響到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

3.2駕駛員個體因素

3.2.1生理上的影響因素人的感官包括聽覺、觸覺、視覺。如果汽車駕駛員在高速公路行駛時,身體出現了麻木,或者反應明顯遲鈍,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便會大大提高。[3]也可以說影響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的生理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例如駕駛員如果年齡較大,身體機能逐漸退化,感官能力衰退,必然會存在較大的行車安全風險。這也充分表明了,汽車駕駛員年齡大小是影響行車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行車過程中,判斷車輛時主要是以自我視覺為依據,視覺包含視野、視力與色覺,視力分為靜態、動態兩種形式,眼睛極易捕捉到靜態視力,但是眼睛是有局限性的,如果動態畫面幀數在30幀以上時,眼睛便無法捕捉到。如果人視力一直處于捕捉動態事物過程中,極易出現疲憊感,例如長時間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特別是一些貨車司機,高速行駛時要快速捕捉很多動態畫面,眼睛疲倦,處于疲勞駕駛狀態下,自然會提高車禍發生的幾率。視野指的是人能夠用眼睛所看到的區域,汽車駕駛員行車過程中,擋風玻璃要干凈,后視鏡要完好無損,這樣才能有一個好的行車視野,更有利于行車的安全性。色覺不好是不允許考取駕照的,但是如果駕駛員色覺較弱,便很難分辨標志以及燈示,行車隱患較大。汽車高速公路行駛安全中,駕駛員聽覺也是極其重要的影響因素,例如在轉變時如果聽到了對方車輛鳴笛聲,駕駛員便會快速做出反應,及時調整行駛的路徑,避讓車輛。汽車駕駛員員行車安全中,觸覺同樣是非常重要的,駕駛員雙手握著方向盤,腳要踩剎車油門,一系列的動作會通過神經傳輸至大腦,大腦進行綜合判斷以后,快速做出反應,對方向盤及時控制,保證汽車行車時的安全性。如果駕駛員出現了觸覺麻木,大腦便失去了刺激,動作慢,操作不及時。在對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行車安全生理影響因素的分析以后,便能夠充分體現出疲勞駕駛是行車中的第一殺手,在人感知能力出現問題時,必然會對駕駛員行車安全帶來較大的影響。駕駛員處于疲勞狀態下,對于外界失去了較好的感知力,聽覺、視覺、觸覺逐漸削弱,很難準確判斷行車時如何做到安全操作,針對突發事件無法及時做出反應,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會大幅度提高。3.2.2心理上的影響因素在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行駛過程中,心理也是影響出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駕駛員性格特點、情緒波動、意識、意志、注意力等等。[4]例如如果汽車駕駛員性格外向,接受事物的能力便相對強一些,感知力、自信力較好,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反應力更強;如果駕駛員性格內向,危機處理時能力會弱一些,但是很細心。汽車駕駛員情緒也會對行車安全有影響,如果駕駛過程中專注性較強,便不會有其他情緒,如果易怒,或處于傷心、興奮狀態下,情況會截然不同,對于汽車操控能力會帶來影響。駕駛員主觀意識主要劃分為駕駛、安全、交通規則遵守等意識,若駕駛員行車時懂規則、不超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駕駛過程中,頭腦時刻保持著清醒,行車會更加規范。意志也是駕駛過程中對于安全行車影響較大的因素,行車時不會受到乘坐者影響或干擾,遇突發事件反應速度,冷靜處理,同樣也能夠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

4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應急處理預防措施

4.1做到合理選擇汽車進出和車道

我國在建設高速公路時往往會在中央位置設置相應的隔離帶,每一邊會有兩條車道,右側車道是慢車道,左側則是超車時使用的車道。[5]在高速公路三車道設計中,慢車走右車道,快車走中間車道,超車走左側車道,若超車以后可以安全轉換車道,此時車輛需要行駛至合適車道內。要想駛入高速公路可采取以下方法:在汽車行駛到入口支路的時候,可通過高速公路右側車道適當加速以后進入高速公路,此時需要對右側車輛行駛情況以及車速充分了解,提前做好估算,當信號發出以后,要及時將車速進行調整,選擇恰當的時機駛入右側車道,同時要加速行駛。若高速公路行駛結束,車輛需要轉為普通公路時,駕駛員要調整為右側車道,并做好減速準備,在距出口300m處將右轉向燈打開,減速后駛入選好的出口,嚴禁通過制動踏板猛然減速。若錯過出口,嚴禁停車或倒車,繼續向前行駛,直至下一出口,按照以上操作駛出高速公路,以免發生交通事故。

4.2控制好高速公路行車的速度

在我國明確規定了小型客車在高速公路行駛過程中,車速<110km,大型客車車速在90km以內。[6]很多駕駛員在高速公路行駛中無法感覺到車速,所以極易出現超速行駛的情況,主要是由于受到視野的影響,汽車制動距離處于延長狀態下,如果超速行駛,會導致汽車零部件極限運轉,不僅會損害到汽車的性能,而且極易出現緊急剎車事件,此時在慣性的影響下,駕駛員很難控制好車輛,進而導致安全事件的發生。但高速公路行駛時車速也不宜過低,這樣容易發生追尾事件,高速公路快速行駛功能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所以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行車過程中要控制好車速,不宜太快或太慢,與前車保持好最佳的間距,勻速行駛在車流中,若遇到雨、雪、霧等惡劣天氣,要減速行駛,保證行車時的安全性。

4.3嚴禁違章停車

汽車駕駛員在高速公路行駛過程中,若車輛發生故障,或者需要緊急停車維修,此時需要提前將右轉向燈開啟,并駛離主車道,停靠在緊急停車道上,嚴禁在行車道停車,若車發生故障較為突然,并且無法繼續行駛,此時又離緊急停車道較遠,駕駛員就要將危險報警燈開啟,并且車的后方150m處放置危險警告標示牌,一方面是為了保證自身安全,另一方面確保后方行駛車輛及時調整車道,保證自己及他人的行車安全。需要注意的是高速公路嚴禁隨意停車,上下人,違反高速公路交通規則人員是需要承擔相應處罰的。

4.4提高安全行車素質及駕駛技巧

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中,自身素質是保證操作規范的重要指標,所以要想確保安全行車,駕駛員首先應該掌握駕駛車輛的技巧。換言之,駕駛員安全行車時要自覺做到不疲勞駕駛,喝酒不上路,上路不喝酒,自身文明意識、安全意識較強。除此之外,汽車駕駛員要掌握專業且熟練的駕駛技巧,對汽車結構充分了解,并能夠掌握一些汽車性能以及極易出現的故障,小故障可以自行解決,大故障能夠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例如高速公路行駛中極易出現不確定性因素,此時駕駛員就要結合自身駕駛經驗以及掌握的技巧,針對特殊性況及時采取有效操作,行車時時刻保持安全警惕心,當突發事件發生時,依然能夠熟練且規范的操作,比如轉向失靈時,首先要做的是車速減緩,根據行駛速度將油門關閉,輪胎和地面產生摩擦力,以免車輛側滑。4.5及時調整生理狀態在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安全行車中,生理狀態的及時調整是駕駛員必須要遵守的規范。除了要對自身體質情況、視力進行定期檢查以外,還要時刻關注身體的變化,如果長期處于生理狀態不佳情況下,嚴禁駕駛。特別是在惡劣天氣下,要保證行車時的視野,不僅要減少行車的次數,而且還要及時對擋風玻璃、倒車鏡雨滴、霧氣進行處理,盡量避免由于視野受限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的發生。除此之外還要合理安排好休息的時間,睡眠充足且質量較好,保證身體處于最佳狀態下,嚴厲疲勞駕駛,主要是由于疲勞駕駛時,駕駛員的身體承受能力已經到達極限,極易犯困,眼睛痛,意識模糊,頭會不由自主的向下耷拉,精神狀態欠佳,此時駕駛員要每行駛45分鐘,就要有15分鐘的休息時間,也可根據行駛的路程遠近、行駛時間的長短,規劃好行車的時間。與此同時也可以減少單獨駕駛的次數,可安排副駕駛陪同,這樣雙方都有充足的時間去調整生理狀態,保證行車過程更加安全。

4.6重視自我情緒及不良心理的管控

在汽車駕駛員高速公路行駛中,不良情緒及心理是安全行車重要誘因,所以要給予駕駛員心理及情緒上更多關注。一是要將行車態度端正,重視意志力的磨煉,將安全行車放在首位。雖然一些駕駛員駕駛技術較好,但行車時隨心所欲,稍有一順便帶情緒開車,賭氣較真,進而引發了交通事故。針對此情況,相關部門應該強化宣傳與管理,加大處罰的力度,幫助駕駛員及時改正錯誤的行車態度;二是駕駛員要做到自我情緒及心理調節,行車時情緒要穩,心理冷靜不急不躁,重視自身修養的提升,培養良好行車習慣,即使遇到外界刺激,依然能夠保持理智行車行為,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做到安全出行;三是必要時可以由專業心理師、咨詢機構給予幫助,引導駕駛員解決心理問題,緩解情緒及心理矛盾。

5結語

人們生活水平及質量的提高,對于出行的要求也日益趨于多樣化。當前國家加大了鐵路、公路建設的力度,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推動區域經濟增長,促進人民高質量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利有弊的,高速公路在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極易出現交通事故,由此引發的人員傷亡是難以估量的,但是多數都是由于汽車駕駛員行車過程中操作不規范,疲勞駕駛所致。針對此情況,汽車駕駛員要從自身做起,提高駕駛水平,控制好行車的速度,嚴禁違章停車,調整好生理狀態及情緒,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及行車次數,不疲勞駕駛,進而才能降低行車過程中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

參考文獻:

[1]顧衛周.汽車駕駛員心理素質對行車安全的影響[J].時代汽車,2021(23):191-192.

[2]戴元明,李勇.關于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影響因素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9(27):206.

[3]黃虎.淺析城市軌道交通行車安全影響因素及對策[J].科學技術創新,2019(26):129-130.

[4]楊曼,吳超仲,張暉,李思瑤.行車安全事件的駕駛風險影響因素研究[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8,36(05):34-39.

[5]劉蘊平.影響鐵路行車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19):82+84.

[6]劉家棟.影響駕駛員行車安全的心理因素與對策分析[J].南方農機,2018,49(10):167.

作者:姚衍賓 單位: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