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幼保健服務新需求預測分析
時間:2022-10-02 09:49:07
導語:婦幼保健服務新需求預測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緩解當前新生兒生育率低下及人口老齡化問題,我國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對三孩政策下婦幼保健服務新需求進行預測分析:重視對高齡產婦的技術支持、教育與心理疏導,提高孕產婦的心理適應能力;轉變年輕一代的生育觀念,改變其生育行為;合理安排婦幼保健機構的人力資源、硬件設施的配置與分布,提高基層機構服務質量,減少資源浪費,緩解大城市接診壓力;解決就醫環境擁擠的問題,使不同醫院的供需達到相對平衡;安排專業人員對月子中心等母嬰護理服務行業進行指導和檢查,制訂并完善相關行業標準;提供個性化、人性化服務,打造舒適優雅的環境,提供一對一服務,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專業指導,解答產婦在產褥期出現的各類問題,從而改善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緩解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平緩總和生育率下降趨勢,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關鍵詞:三孩政策;人口老齡化;婦幼保健服務;需求預測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和人口生育率下降現象進一步凸顯。我國要積極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2021年5月,我國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決定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學者認為,雖然二孩政策帶來的生育水平提升有限,但二孩在全部生育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1],且如果沒有二孩政策,出生人口會下降得更快??傮w來說,二孩政策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即便我國自2013年陸續實施了單獨二孩、全面二孩等政策,2019年我國的出生率是自1949年以來的最低值[1]。面對日漸嚴峻的人口形勢,國家決定實施三孩政策。當前,很多家庭受制于較高的生育養育成本而不想生、不敢生,但這并不代表所有人的想法,推行三孩政策的意義,正是為那些礙于政策限制而不能生育的家庭開放一條綠色通道[2]。養育成本快速提高,是當下家庭生育面臨的主要矛盾,教育、住房、就業等相關經濟社會政策成為影響家庭生育抉擇的關鍵,為了促使三孩政策更好地實施,我國明確了將配套支持措施和三孩生育政策作為一個整體組合提出,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提出了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一攬子支持舉措[3]。國家頒布新政策鼓勵增加新生兒數量,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也更加重視生育孩子的質量,這也對婦幼保健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生兒護理、產科兒科床位緊缺、高齡產婦以及產后恢復等方面需求不斷提升。婦幼保健機構應當不斷完善自身服務,從而更好地促進三孩政策的實施。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婦幼保健服務新需求進行預測分析。
1三孩政策下婦幼保健服務新需求預測
1.1重視對高齡產婦的技術支持、教育與心理疏導
[4]二孩政策開放以來,高齡產婦比例有所上升[5]。三孩政策出臺后,35歲以上高齡產婦的比例可能更高,面臨的生產風險、胎兒出生缺陷等概率隨之增加。產婦會增加心血管代謝風險,罹患妊娠期糖尿病、子癇前期、妊娠期肥胖等的概率也會變高;胎兒會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子代遠期的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代謝綜合征的風險[6]。此外,高齡產婦若是經歷過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罹患前置胎盤并胎盤植入、瘢痕妊娠伴發瘢痕憩室、子宮破裂等疾病的風險也會更高,這些都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因素[7]。因此,對于有再生育需求的高齡產婦,各科室需要聯合為備孕婦女制訂再生育方案,并充分重視產前檢查、咨詢和診斷工作。臨床醫護工作者還需要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在手術中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避免造成醫源性感染[8]。相關調查數據顯示,高齡產婦發生焦慮、抑郁等問題的概率較高,產婦可能存在不良孕史、不良流產史,或者擔心孩子存在罹患畸形、遺傳病的風險,此外家庭關系不融洽也會造成產婦的焦慮和抑郁情緒[9]。因此,醫護人員有必要在孕產婦的產檢和生產過程中進行相關的心理教育與心理疏導,在教育疏導的同時可以運用臨床心理護理中的聚焦解決模式使孕產婦也能夠充分地參與其中[10],提高孕產婦的心理適應能力。
1.2轉變年輕一代的生育觀念
隨著生活質量的日漸提升,人們普遍重視優生優育,尤其是80后人群[11]。但是受到家庭條件的限制,部分家庭選擇放棄數量追求質量,只生一胎或者二胎。這種以“注重發展”為主導的生育觀念,雖然具有一定的優點,但從長遠來看無法解決我國目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此外,隨著年輕人的思想逐漸開放,選擇丁克的家庭也越來越多[12],這也對我國的人口結構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為了改善這樣的現狀,加強對年輕一代的生育觀教育很有必要。婦幼保健醫療機構可以利用短視頻宣傳、微信推送、公共廣播等方式,向年輕一代宣傳婦幼保健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醫療技術不斷升級等內容,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逐漸轉變目前的生育觀念,從而改變生育行為[11]。
1.3合理安排婦幼保健機構的人力資源、硬件設施的配置與分布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產科、兒科醫生較為短缺。楊婷[13]在2016年預測二孩政策下20162020年產科醫生缺口數為44087~59402人,兒科醫生缺口數為195059~198287人,婦幼保健人員缺口數為62576~65185人。隨著三孩政策的實施,預計缺口數將會進一步擴大。目前,婦幼保健行業不僅人員短缺,還有存在從業者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不高等問題,基層婦幼保健機構面臨的問題更為嚴峻?;鶎尤瞬哦倘迸c服務人員質量不高,使得患者更愿意到條件和技術更好的高級別醫院就診[13],這也導致了高級別醫院婦產科分娩量越來越高,床位越來越緊缺,醫護人員負擔越來越重,而基層醫院的分娩量和床位利用率卻在下降,造成了資源浪費。因此,婦幼保健醫療機構應加強產科和兒科人才的引進力度,醫學類高校應提高此類人才的輸出數量和質量,同時強化三級婦幼保健網絡建設,以此為基礎,明確基層婦幼保健機構的目標和職能[14],提高基層機構服務質量,減少資源浪費,緩解大城市接診壓力。
1.4解決就醫環境擁擠的問題
相關研究表明,我國產科床位配置存在一定的問題[13],三孩政策的實施會使產科床位配置面臨更大的挑戰。目前,醫院產科床位存在分布不均的問題,大醫院的接診量大、床位緊張,部分一、二線城市出現“一床難求”的情況,而基層醫院卻出現病床閑置的現象。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交通越來越便捷,人們更愿意到服務和條件更好的大醫院就診,這加重了大醫院就醫環境擁擠的問題,而基層醫院的閑置資源也越來越多,影響了患者的就醫質量。建議進一步完善婦幼保健醫療機構之間的競爭機制建設,解決部分基層醫院資源利用率過低的問題,優化整合閑置床位。加強基層醫院的硬件設施建設和提高服務質量,提升人們對基層醫院的信任,使不同醫院的供需達到相對平衡。
1.5安排專業人員對月子中心等母嬰護理服務行業進行指導和檢查
隨著人們保健觀念的改變,近年來月子中心等母嬰護理服務行業不斷發展。但是,因監管不力而導致的母嬰權益受損事件時有發生,如對嬰兒的臍部護理不當導致嬰兒患敗血癥、員工感冒傳染嬰兒導致嬰兒患肺炎等[15]。部分月子中心的工作人員未接受過專業培訓,不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因此婦幼保健機構首先需要加強對行業從業人員的考察工作,提高服務人員的準入門檻,定期派專業人員對其進行指導,檢查機構的衛生環境等。舉辦線上產后護理講座和培訓,線下走訪中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建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制定并完善相關行業標準。
1.6提供個性化、人性化服務
相關調查顯示,孕產婦在孕期和產后都具有諸多知識需求,如與孕期相關的營養、運動;胎兒健康、分娩;產后恢復;新生兒喂養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產婦開始關注產后恢復問題,順產產婦比較關心盆底肌功能的恢復問題,剖宮產產婦則更加關注產后切口愈合問題,而產后體型、容貌的恢復,則是二者共同關注的問題[16]。鑒于這樣的需求,婦幼保健機構可以根據產婦的不同情況提供產后恢復的個性化服務。以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為例[17],醫院打造舒適優雅的環境,提供一對一服務,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專業指導,解答產婦在產褥期出現的各類問題,幫助其做好乳腺、子宮、卵巢以及身形的恢復工作,不僅解決了產婦在生理層面上出現的健康問題,也保障了產婦的心理健康,從一定程度上預防了產后抑郁的發生,提升了產婦和新生兒的生活質量。此外,也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專門的網絡平臺對孕產婦進行指導[16],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既節省了醫生的時間和精力,又使產婦的疑問得到了正確、專業的解答。
2結語
三孩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改善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緩解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有利于平緩總和生育率下降趨勢,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作者:徐薪蓉 湯秋勤 朱葉 吳煒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南京市婦幼保健院)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上一篇:化學實驗課深度學習的實踐
- 下一篇: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學體系研究
精品范文
10婦幼健康教育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