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審計信息的實踐
時間:2022-10-02 11:12:11
導語: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審計信息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審計信息系統課程進行實踐分析。從整體目標、教學方法兩方面討論了課程思政在審計信息系統課程中的應用思路。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的主要目標是結合計算機技術來讓學生掌握網絡時代的審計工作方式。從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內容來看,可以使用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討論教學等教學方式并結合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課程思政在審計信息系統課程中的應用內容主要包括公正、法治、敬業、誠信等方面,這些都是對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總結了課程思政在審計信息系統課程中的應用途徑: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思想素質;借助多種審計案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健全思政教育機制,主動融入課程思政。在高校審計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課程思政與審計知識的融合非常關鍵,一方面可以優化審計教學,另一方面還能夠挖掘審計課程自身的育人功能,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核心。
關鍵詞:課程思政理念;審計信息系統課程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滿足審計工作的實際要求,很多高校都開展了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工作,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在審計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將審計信息系統課程與課程思政進行融合存在一定難度,主要原因就是兩者的教學方向各不相同,思政課程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而審計信息系統課程強調的是對學生進行技能方面的培訓。針對這一現狀,本研究分析了課程思政在審計信息系統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旨在通過優化課程思政理念來培育出更加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
1課程思政在審計信息系統課程中的應用思路
站在審計學的角度上來說,審計信息系統的學習內容就是以計算機輔助審計基本框架及流程為主線,再通過介紹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基本理論知識來教給學生利用計算機輔助手段完成審計實務的技術方法,以達到對經濟活動進行公平公正監督的目的。審計信息系統課程有助于培養出基礎扎實、視野開闊、適應性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在教學過程中,要將課程思政融入審計信息系統這門課程中,并結合審計工作的方向和當下信息系統工作的角度來進行綜合性考慮,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育人功能及信息技術教學水平。
1.1整體目標
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審計學課程屬于必修課程之一,主要內容就是對經濟業務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記錄進行分析與計算,找出經濟業務活動開展存在的不足之處,主要起監督作用。在高校教學的過程中,審計課程的主要目標在于更好地培養專業審計人才,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的主要目標則是結合計算機技術來讓學生掌握網絡時代的審計工作方式。
1.2教學方法
要想實現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掌握與其相關的知識和使用方法,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與應用能力,就要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這會對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質量產生積極影響。從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內容來看,可以使用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討論教學等教學方式并結合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通過考試來檢驗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獲取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吸收與理解情況,這樣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全方面掌握課程知識,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也比較高。在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中融入自學與導學的內容。學生可以通過自學的方式來掌握一些基礎知識,教師除了要講授教材里面的重要內容外,還要根據教學大綱為學生列出參考書,讓學生結合提綱與參考書自學課程內的相關內容,同時與學生討論一些具有整體性、啟發性、綜合性、趣味性的話題,激發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創造性,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幫助學生養成主動獲取知識的習慣,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的應用價值較高,教師可以通過案例來讓學生理解課程的重點與難點,要精心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審計案例,將理論知識與案例分析進行有序結合,讓學生能夠更加簡單地理解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在審計信息系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整合課堂教學資源,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來優化課堂教學,直觀展現完整的教學內容,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擴展課堂中的信息量。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具有邏輯性、整體性、直觀性、趣味性,學生在課堂上不用忙于記筆記,可以到教師處拷貝課件或在網絡中下載,以便課后整理筆記進行復習,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夠充分參與討論,更加專心聽課。為了學生能夠獲得豐富的實踐機會,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使用審計實訓軟件系統,在此系統中設置不同的實訓案例,并引入大量的真實發票、表單與單據,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模擬會計的日常工作。除此之外,審計信息課程也不能脫離審計實務,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要將審計實務中的查賬案例與理論知識進行融合,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進行講解,讓學生對審計理論進行深刻理解。在考試中,教師要提升考試的全面性與科學性,考核內容要注重理論性與實踐性,要以教材知識為主,重點考核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在考試成績的評定中,要改變以往重視期末成績的情況,要重視學生的日常成績與實踐成績,綜合考核學生的出勤情況、作業完成度及課堂表現等因素。在考試模式上,可以運用現代化的網上考試系統。通過創新考試方式,能夠全方面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應用能力、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
2課程思政在審計信息系統課程中的應用
內容公正、法治、敬業、誠信等都是對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審計工作對于經濟發展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高校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審計信息系統教學進行結合,培養出更高質量的審計人才。
2.1公正
公正是指對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存在偏袒的行為,具有非常中立性的價值取向。站在審計的角度上來說,公正的源頭在于審計人員,只有審計人員在治理層和被審計單位之間處于絕對中立的狀態才能夠更好地實現公正性。審計人員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成為第三方,既不屬于被審計單位也不屬于治理層,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自身擁有獨立性,確保審計工作擁有更加公正科學的發展方向。
2.2法治
法治屬于人類歷史的突破性成果,也是現代化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基本框架之一。審計工作的核心是根據政府部門的審計原則來對經濟組織的財務報表等數據進行分析與計算,需要反映出經濟組織的業績、財務情況、經營成果、稅收情況等方面內容并提出一些審計意見。為避免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違規情況,除了道德上的教育之外,還需要通過法律來約束審計人員,保證所有審計人員都始終秉持著專業負責的態度。
2.3敬業
敬業不僅僅是尊重自己的工作,同時也要尊重自己的行業,始終將自己的崗位看作是為人們服務的主要途徑。站在審計工作的角度上來說,審計作為一項趨向于服務性質的業務,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使用人員擁有相關數據,提供的更多是一種信息上的服務。審計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每年都需要審計人員進入經濟組織開展一次審計工作,這就需要審計人員擁有敬業的精神,認真對待每一次工作,充分發揮出審計人員的工作價值及實際作用。
2.4誠信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誠信作為企業的立身根本,需要企業用實際行動來踐行。被審計單位主要包括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上市公司等,尤其是上市公司,它作為公眾利益群體,誠信的價值更是不言而喻。上市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有責任上報自身工作情況及財務報表等數據,從而更好地反映出真實的經營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擁有誠信精神和對行業的敬畏之心,始終公平公正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審計學任務。審計就是為了將不誠信行為降到最低而出現的一項工作,使信息報表使用人員能夠擁有準確真實的企業信息,這就是審計人員的主要工作方向與工作目的。
3課程思政在審計信息系統課程中的應用途徑
3.1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思想素質
高校要想更好地開展審計信息系統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就要打造出一支有理想、有信念、思想素質高的教師隊伍,讓課程思政與審計信息系統課程進行充分結合,使課程思政發揮出自己的作用與價值,在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當中發掘出德育資源,關注學生職業道德修養的培養,通過自己的言行來感染學生。站在審計崗位的角度上來說,對于審計人員的思想素質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高校在審計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從而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學課堂。(1)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思政學習和教研活動討論,彼此交流教學心得,從而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2)讓教師掌握更多的信息化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3)高校應聘請一些德才兼備的審計教師,不斷提高審計課程的師資水平。
3.2借助多種審計案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審計課程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進行教學,需要引入多種審計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再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審計案例當中除了法治內容之外,還涉及了道德觀念及價值觀念的相關內容,這些都是考查學生的關鍵點,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切入點。在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閱讀案例,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審計案例來引起學生的思考,可以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模式讓學生分析財務報表,從而讓學生明確案例當中的一些錯誤行為,之后再向學生介紹職業道德方面的相關內容,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3.3健全思政教育機制,主動融入課程思政
審計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是通過思政教育機制來對學生進行引導,這也是當下階段審計專業教學的實際需求,高校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健全思政教育機制,將課程思政與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相結合,發揮出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的育人功能,而不僅僅是傳授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加強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保證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應用?;谒颊逃尘跋碌膶徲嬓畔⑾到y課程教學對于教學計劃有著較為嚴格的規定,主要是體現出思政教育對于整個課程教學的意義,從而更好地發揮出體驗式教學的作用。
4結語
課程思政主要的教學方向就是挖掘出專業課程的相關思政內容,從而增強專業課程的育人水平。高校審計信息系統課程的改革就是要通過課程思政來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核心,同時借助相關案例來幫助學生提高職業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邱群霞.審計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探析———以資金審計為例[J].商業會計,2021,(09):120-122.
[2]王文燕.三全育人背景下審計學融入課程思政的教學構建研究[J].質量與市場,2021,(07):81-82.
[3]冷琳.會計專業課程中的立德樹人教育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07):225-226.
[4]柳東梅.基于素質模型的會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J].會計師,2021,(04):102-104.
[5]馮曉雙.審計學課程思政教育的開發初探———基于元素凝練、內容設計與實踐路徑[J].商業會計,2020,(24):118-120.
[6]高曉霞.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中的審計課程思政[J].唯實,2020,(12):27-31.
[7]裴燕麗.課程思政在民辦教育課程中的應用———以《審計學》為例[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17):221-222.
[8]劉金金.思政元素在《審計學》課程中的應用探討[J].知識經濟,2020,(12):151-153.
[9]張露,林雪珠.高職審計課程信息化教學實踐探索[J].亞太教育,2019,(11):161-162.
[10]陳慧玲,馬春光.審計專業《企業財務審計》教學設計研究———基于課程思政[J].中外企業家,2019,(05):178.
作者:郝藝涵 單位: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
- 上一篇:口腔種植案例教學在規范化培訓的應用
- 下一篇:小白鼠設計與初中化學實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