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分局上半年工作總結暨下半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2-08-12 08:58:00
導語:工商分局上半年工作總結暨下半年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二○一○年上半年,分局在市局和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市委四屆八次全會、全市工商物價工作會議和區委五屆七次全會精神,以推進基層網格化監管為主線,解放思想,真抓實干,認真履行工商物價監管職能,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一)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全面扎實推進網格化監管工作
1、認真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分局圍繞“兩化”戰略、市場監管模式“兩個轉變”,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以新一輪的思想解放推動新一輪工商物價工作的跨越式發展。據統計,分局黨委理論中心組開展解放思想專題學習討論3次,邀請深圳大學教授舉行專題輔導講座1次,聯合《深圳工商物價》編輯部組織專題論壇1期,在分局系統內舉辦各類專題活動24場次,黨員干部學習覆蓋率達100%。通過學習討論,全體黨員干部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增強“五種意識”(憂患意識、大局意識、敢闖意識、以人為本意識和國際化意識),強化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在進一步解放思想的基礎上,分局結合市場監管的實際,圍繞網格化監管、食品安全、政務公開、基層基礎建設等23個重點課題,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據統計,上半年分局班子成員到各科、所開展調研活動60多次,召開專題調研座談會30多場,收集有關“兩化”、網格化方面的合理化建議22條,完成調研報告14份。
2、扎實推進網格化監管。根據市局的統一部署,分局結合轄區實際,全面、穩步推進網格化監管工作。一是成立了由分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太連任組長的網格化工作領導小組,班子成員分赴掛點聯系的工商所進行督促指導;二是從各相關業務科室抽調骨干組成網格辦和兩個工作指導組,具體組織、指導分局系統的網格化監管推進工作;三是召開了網格化工作動員會議和經驗交流會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推廣好的做法和經驗;四是積極協調福田、寶安等分局劃清邊界,按照工商所責任網格盡量與辦事處行政區域相對應的原則對部分工商所轄區進行調整,重新確認各工商所的邊界,解決網格劃分中待開發區域、“插花地”網格邊界勘定以及城中村網格化監管等疑難問題,完善了分局網格地圖,完成了單元網格和四級責任網格的劃分。據統計,共理清單元網格922個,劃分一級責任網格(分局層級責任網格)1個、二級責任網格(工商所層級責任網格)12個、三級責任網格(監管執法隊層級責任網格)24個、四級責任網格(網格責任人層級責任網格)90個;五是邀請市局網格辦業務骨干,對網格責任人集中進行網格化監管相關業務系統的培訓,全面提升網格化監管的工作技能;六是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先后出臺了《工商(物價)分局各級責任網格劃分的決定》、《工商(物價)分局各層級網格監管職責》等相關規定,組織研究網格化監管中的科、所事權劃分及網格監管的具體內容和操作方法等。
各工商所也結合轄區實際,積極推進、落實網格化監管工作。如科苑所制作出轄區三維電子網格地圖,使轄區的網格劃分更加精確直觀;招商所和粵海所主動邀請轄區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到現場勘察,協助劃清邊界;四海所、所、南頭所、同樂所運用轄區內社區、租賃部門的分片管理資料,有效推進了劃分轄區單元網格的工作進度;沙河所在原轄區網格地圖的基礎上進行微調細化,確保網格化監管工作的平穩升級;西麗所、桃源所積極溝通協調,合理劃清過去存在交叉的轄區邊界;蛇口所領導與全所人員交流談心,全面聽取意見建議,使工作網格劃分更合理、更科學等。
(二)以迎奧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復查迎檢為契機,著力打擊各種經濟違法違章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及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1、積極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復查迎檢工作。根據市局和區委區政府的迎檢工作部署,分局上下高度重視,成立由王太連局長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和張振明副局長統籌負責的迎檢辦公室,召開了專題工作會議進行動員部署;迅速制定分局的迎檢工作方案,明確海雅步行街、海上世界廣場、東濱路服裝批發市場、西部電子市場、賽格電子市場、華僑城等為迎檢的重點整治區域。目前,經檢科、綜合科、市場科、商廣科等業務科室根據分局迎檢工作方案的要求,積極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創建活動,組織各工商所開展打假、整治“六小場所”、集貿市場和食品安全、戶外廣告等迎檢專項整治工作,切實完成好上級部署的各項迎檢指標任務。據統計,上半年分局共立案查辦“打假”案件35宗,結案27宗,罰沒8.4萬,收繳服裝、電器、電腦配件、食品等假冒偽劣商品7209件。其中“4.09”經銷假冒“VERTU”品牌手機案應涉嫌犯罪,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大力治理商業賄賂,共查辦商業賄賂案件2宗,結案1宗,罰沒入庫1.2萬元;認真做好廣告招牌的審批,共受理戶外廣告14份、廣告認領130份,立案查處違法廣告案件4宗,結案3宗,罰沒入庫46.800元,對11家違規廣告企業進行處罰,罰沒金額8.000元,處理廣告投訴6宗,認真開展轄區戶外廣告調查摸底工作,共登記關口戶外廣告23處、高速公路戶外廣告5處、市政道路戶外廣告77處、建筑物戶外廣告226處、道路公共設施戶外廣告219處;開展4次掃黃打非專項檢查,共出動檢查人員998人次、332車次,檢查出版物市場7個、音像經營單位150家、書報刊經營單位449家、印刷企業17家、歌舞娛樂場所47家、網吧63家,查繳盜版光碟1,500多張,移交無照店檔19家;積極做好合同監管調解工作,共受理合同糾紛投訴5宗,其中成功調解4宗,將1宗涉嫌犯罪的合同詐騙案移交公安機關處理、涉案金額8萬多元。
2、大力查處商標侵權違法案件,著力保護奧林匹克標志和馳名、著名商標知識產權。分局開展了保護奧林匹克標志和“三角”等馳名、著名商品專用權的專項行動,累計出動執法人員546人次、188車次,檢查企業340家,重點區域12處和各類市場120個;繼續加大對食品、藥品和電子產品等群眾關心的重點商品商標侵權案件的查處力度,共立案10宗,結案4宗,簡易處罰11宗,罰沒入庫5,5760元,暫扣案值15萬元的涉嫌侵犯名牌皮具商標專用權產品一批;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區內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的保護力度等。
3、繼續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全面鞏固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成果。一是按照區農改聯席會議精神,分局繼續深入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各項工作。目前,后海批發市場已完成改造準備驗收,市場已經進入施工階段,蛇口市場制定改造方案,光前市場、龍井市場提交了改造申請,將在下半年落實改造;二是進一步推進義務監督員隊伍、監督站的建設,統一規范市場開辦單位、食品經營單位食品安全管理職責,健全完善“三位一體”監督管理體系;三是結合網格化監管,強化日常巡查和專項整治,重點加大學校周邊等區域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督執法力度,確保3個“100%”和1個“徹底”的食品安全工作目標不下降。據統計,上半年分局系統共出動食品安全監管執法人員5,700多人次,整治學校周邊等重點區域38個,檢查各類食品經營戶7,185戶,責令1,223公斤過期等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將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經營戶實行“一次性淘汰”、堅決予以退市。此外,分局不定期開展對肉品的突擊檢查,共查獲并沒收銷毀630公斤未經檢疫的私宰肉;積極開展“限塑”有關工作等。
4、積極開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大力整合、拓展消費者權益服務站職能。一是根據省、市局的部署,分局加大商品準入管理制度,健全監測機制,積極開展流通領域商品特別是食品安全檢測。上半年,分局共抽檢流通領域食品和工業品343批次,比去年同期增長81%,檢測認定不合格商品18批次,比去年同期下降47%,對檢測中發現的10家經營不合格商品的商場進行立案調查;二是整合了137家消費者權益服務站。整合后的服務站增加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價格管理等相關職責,從而更好地調解消費糾紛,處理消費投訴,實現基層維權的目的,得到了消費者的充分肯定;三是開展對全區消費者權益服務站200多名協商和解員、工商物價監督員和消委會調解員的業務培訓,重點培訓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法規、消費糾紛調解技巧、商品質量檢測、食品安全、價格管理知識、網上受理投訴的辦理流程等知識,推進整合職能后的消費者權益服務站的高效運轉。
5、強化價格監管和服務,維護和諧有序的價格秩序。一是針對物價上漲壓力過大的現狀,積極落實國家臨時價格干預措施,開展對納入提價申報和調價備案范圍的生產加工企業、大型零售企業的價格跟蹤監控和檢查,嚴格控制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總漲幅;二是年初南方雨雪災害期間,分局全力開展市場價格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推動完成升級改造的農貿市場盡快投入運營,確保特殊時期市場物價穩定;三是開展公交票價、成品油零售價格、抗震救災安置房價格、殯葬服務價格、電信資費等一系列價格專項檢查,共立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4宗,結案2宗,罰沒入庫5.5萬元;四是繼續推進“價格服務進萬家”系列活動,完成行政事業性收費許可和年審、社會力量辦學收費備案和明碼標價格式監制等工作。
6、暢通信訪投訴渠道,抓好安全維穩工作。一是繼續抓好投訴舉報和信訪渠道建設。據統計,上半年分局消保和信訪系統共受理信訪投訴623件,處理619件,處理率達99.36%;價格科共受理價格投訴106件,處理102件,處理率達96.23%;區消委會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20件,處理220件,處理率達100%;二是成立專門工作小組,配合上級部門開展對“2.27”火災事故調查,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據統計,上半年共出動執法人員6,430人次,共檢查經營單位11,481家,其中“二合一”、“三合一”場所1,324家,“三小”場所4,021間、人員密集場所2,620家,已關閉、取締存在安全隱患場所1,281家,已完成整改場所525家,暫扣非法經營物資一批,并對分局自有物業的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和整改;三是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社會治安綜合整治行動,對轄區內的重點行業、特種行業等進行了全面整治;四是組織安全生產月活動,集中觀看了安全教育片《火海逃生》,開展反恐培訓、火災緊急疏散演習等;五是妥善處理“超凡百貨”、四海肉菜市場綜合樓業主等重大信訪案,及時消除清拆月亮灣市場、九祥嶺市場和市場升級改造中市場經營戶的一些不安定因素,維護了社會穩定。
(三)注冊與監管并重,促進轄區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一是在保持服務質量、注冊效率的同時,狠抓登記注冊質量。先后推出了場地調查、電子比對、實質性審查等多項措施,嚴格把好市場準入關。據統計,截止6月底,區共有各類市場主體55,271戶。新登記市場主體3,866戶,比去年同期增長6.7%。其中新登記內資及私營企業1,667戶,比去年同期下降14%;外資企業272戶,比去年同期增長3.8%;個體工商戶1,927戶,比去年同期增長36%。特別是生產型企業新登記174戶,比去年同期下降17.9%。生產經營場所不足已經成為制約我區企業增長的最大因素;
二是開展打擊“三虛一逃”專項整治。分局成立了打擊“三虛一逃”專業隊,配備了專職人員,出臺了整治方案,著力打擊虛假登記、虛假出資、抽逃資金等違反企業登記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據統計,專業隊成立后,在注冊科的配合下,對全區廢舊物資回收行業的216家企業進行全面的核查,對其中47家涉嫌年檢中提供虛假材料的企業進行調查,已將10家涉嫌偽造環保批文的企業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此外,專業隊已經辦結2宗提供虛假資料騙取年檢案件,罰沒入庫3萬元;對4家涉嫌虛假注資、2家涉嫌提供虛假資料騙取登記的企業立案調查;
三是落實對重點行業企業年檢的實質性審查制度,提升企業年檢質量。上半年,分局應檢內資企業26,281家,網上審核通過19,676家,實檢13,397家,實檢率50.98%,應檢外資企業2,914家,網上審核通過1,829家,實檢1,233家,實檢率42.33%,吊銷1,981家2006年度未年檢的企業和注銷5,303戶個體工商戶,凈化了市場環境;
四是強化對企業特別是重點行業企業的日常監督管理。上半年共實施重點企業新企業回訪924戶,超期經營企業檢查161戶,外資企業出資檢查67戶,對237家涉嫌查無下落企業實施限制設定,并公告限期責令改正;將九大類重點行業企業納入網格化監管,開展800萬元以上注冊資本外商投資企業、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和興奮劑生產經營企業等專項檢查,共檢查九大類重點行業企業356家、800萬元以上注冊資本外商投資企業57家、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416家和興奮劑生產經營企業152家;
五是繼續深入組織開展“清無”工作。分局充分發揮區“清無”辦的組織、協調職能,先后組織區“清無”成員單位開展學校周邊區域、安全隱患突出場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復查迎檢等“清無”專項整治行動,共出動人員82,177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場所65,077家,存在安全隱患并責令整改的經營場所20,690家,查封取締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隱患、食品安全隱患和無證無照經營場所7,565家(其中廢品回收站904家,“三小”場所5,945家,無證無照飲食店716家),拆除亂建4,323家,暫扣、沒收各類違法物品5,558件,收繳黑煤氣瓶1,109個,立案550件,罰款10.46萬元。
(四)抓好政務公開、述職述廉兩個示范點,積極開展“四查四整頓”活動,推動隊伍建設上新臺階
1、全力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工作。作為總局、省局和市局的示范點,分局全力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工作,依托信息化手段,著力打造對內局務公開和對外政務公開兩大平臺。分局梳理編制并下發了政務信息公開目錄,改版分局內網增設局務公開專欄,建立分局政務公開外網,及時做好內外網的信息錄入工作,編印分局《信息公開手冊》,建立信息公開配套工作制度,確保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做到“五到位”(領導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和責任到位)、“三突出”(突出重點、突出規范、突出創新)。
2、落實整改,認真總結述職述廉活動經驗。分局針對去年述職述廉活動中群眾提出了19條口頭建議和21條書面建議,逐條梳理,發往責任單位落實整改,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打假掃劣、年檢辦照等群眾關心熱點的工作力度;認真總結活動經驗,向市局紀檢組、監察處專題匯報,并在市局紀檢監察部門的指導下進一步完善述職述廉活動的具體方式方法,不斷深化活動的內涵。此外,分局制作述職述廉活動專題片,編印專題資料集,積極開展與相關示范點單位的工作交流,共同提升活動的層次和水平。
3、扎實開展“四查四整頓活動”,實現干部隊伍作風真轉真變。為深刻吸取“2·27”重大火災事故的慘痛教訓,深入查找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工作責任心、工作干勁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制定并印發了“四查四整頓”活動方案和各階段工作安排表,組織分局黨委和各支部召開了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24場次,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深刻剖析思想根源,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1條,提出整改措施15項,完善安全生產和綜治維穩責任制等5類責任制度,進一步明確了責任追究。通過干部作風整頓,造就了一支堅強團結、求真務實、奮發有為的干部隊伍,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不斷提高。
4、強化法制、培訓工作,提升干部業務素質。分局制訂年度調研培訓計劃。上半年共組織參加調研培訓24批次375人次,針對網格化監管、辦公自動化、食品安全監管、消費者服務站等課題進行了多層次、多門類、多形式的業務培訓和專題調研;嚴格依法行政,認真做好案件的核審、聽證、復議、訴訟和執法指導等工作,共核審各類案件42宗,組織聽證2次,參與《深圳市股權出資登記程序試行辦法》等法規的立法調研工作,重點針對工商所日常監管中遇到的企業監督管理等業務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下發了大量的業務工作指引。
5、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增強隊伍凝聚力。根據市局的統一部署,分局著手開展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動,撰寫紀念文章,組織老干部座談,舉辦專題論壇、發展成就展等;組織開展“三八”婦女節活動、迎奧運火炬紀念“五四”青年節主題活動和“六一”讀書系列活動,組隊參加全市工商物價系統“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踐行思想解放,展現青春風采”辯論賽和“紅盾杯”男子籃球比賽,分別榮獲亞軍、季軍的好成績;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先后組織抗震救災捐款捐物獻愛心活動5次(包括特殊黨費1次、特殊團費1次、工會3次),募集捐款245,364元;分局婦委會和注冊科、財務室“巾幗文明崗”參加了區“牽手困境兒童志愿行動”,自愿幫扶3名困境兒童,受到區婦聯的好評。
6、抓好辦公室綜合服務,確保分局各項工作高效運轉。分局辦公室文秘宣傳、檔案保密、財務統計、信息化等各項工作均取得良好成效。宣傳報道、政務信息工作在市局系統、駐區單位中名列前茅;順利完成檔案庫的搬遷,收集整理2007年度3000多件文書檔案和各工商所歷年移交的50000多份個體檔案;1-5月執收執罰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有所上升。其中企業注冊登記費195.9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收7%,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費5.88萬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7.8%,個體工商戶管理費891.9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收0.6%,罰沒收入53.1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收65%,市場管理費40.69萬元,比去年同期減收27.5%;更新了分局網站服務器,推進了紅盾網的改版,信息化軟硬件建設有了較大的提高。
7、消委會、個私協工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區消委會牽頭組織開展了主題為“走進服務站,維權在身邊”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10萬余份,提供咨詢服務2000余人次,在《蛇口消息報》連續10天刊登了10個專版宣傳欄目。區個私協繼續做好會員的教育、引導、服務工作,積極為會員排憂解難,組織會員為四川汶川大地震災區捐款100多萬元。
二、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上半年,在分局黨委的領導下,全體黨員干部同心同德,奮發有為,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的工作部署和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績效明顯。但也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是日常執法監管工作仍有待提高。具體包括一些領域監管不到位、執法行為有待進一步規范、部分基層工商所和基層執法人員的辦案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2.27”事故雖然主要的行政監管責任不在工商,但也給我們敲響警鐘。任何行政機關,履行自身職能不到位就等于失職瀆職,在某些特殊環境下就會釀成重大責任事故。
二是基礎硬件建設仍有待加強。上半年,在市局領導的重視和分局的努力下,分局的執法裝備、執法車輛得到了加強,但長期造成的基礎硬件建設薄弱的局面依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物業歷史遺留問題、大量執法裝備特別是執法車輛亟待更新,依然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基礎建設問題。
三是部分單位工作缺乏前瞻性和主動性,忙于應付,顧此失彼,影響分局系統整體的工作績效和政務水平。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下半年,分局按照年初工作部署,結合近期上級有關工作安排,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迎奧運,保平安,切實抓好“特別防護期”內分局自身和職能范圍內的安全、維穩工作。
作為中國南大門和奧運賽區(香港)的鄰近城市,我市奧運“特別防護期”安全維穩工作任務十分艱巨。我們應嚴格按照省委“五個確保”和市委“五個嚴防”、“三個確保”的要求,認真貫徹市局和區政府的具體工作部署,全面強化信訪維穩、安全生產、反恐安保、社會治安等各項工作,為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營造團結、歡快、和諧、穩定的良好社會環境。一是加強口岸、供港基地(食品企業)等重點區域、重點對象的食品安全工作,提高消費維權力度,確保奧運食品安全,保障中外旅客合法權益;二是打防結合,堅決取締傳銷活動,防止由此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三是暢通信訪渠道,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認真排查矛盾糾紛,超前防范突出信訪案件的發生;四是注意在組織“清無”、開展日常執法監管和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等各項工作中的方式方法,防止激化矛盾,維持社會穩定和諧;五是抓好本部門人員、辦公場所、工作裝備的安全管理,切實做好職能范圍內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落實24小時值班和緊急、突發事件即時報告制度。
(二)繼續深入推進網格化監管工作,探索注冊體制、執法體制改革。
目前,分局網格化監管工作已經完成工作網格劃分、網格責任人確定等工作,正在開展網格市場主體情況調查摸底,已經初步實現了網格化監管工作中“誰來管”、“管理誰”的前兩項工作目標。下半年,分局網格辦將圍繞“管什么”和“如何管”,認真組織研究解決工商所推行網格化監管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制定監管規則,下發工作指引,明確科所事權劃分,穩步推進分局的網格化監管工作。同時,主動協調街道及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強與街道和諧平安社區網格化建設、房屋租賃網格化監管等工作的銜接,形成合力,打造各職能部門網格化綜合管理的平臺。此外,結合申局長5月27日到分局調研的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網格化監管模式的“倒逼”機制,著力探索注冊體制、執法體制改革,研究包括增加分局注冊窗口、合理劃分分局、工商所兩級注冊、執法權限等課題,確保分局“兩化”建設各項工作能按照市局的部署如期完成。
(三)繼續強化隊伍建設,提升隊伍整體戰斗力。組織開展政風行風滿意度提升行動,完成好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動,配合市局舉辦好述職述廉活動經驗交流會,搞好“七.一”表彰先進支部和優秀黨員活動;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以政務公開、述職述廉為載體,深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提高行政效能;按照年初工商(物價)工作會議的部署,發揮正確的用人導向作用,科學、合理進行崗位交流調整,保持隊伍穩定,激發隊伍活力,提升隊伍的整體戰斗力。公務員之家:
(四)持續深入地開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努力實現市場監管模式的“兩個轉變”。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復查迎檢整治的契機,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強化與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作,共同推進轄區內市場食品安全整治、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的深入開展,加強對“六小”場所、三虛一逃、超范圍經營、不正當競爭、商標侵權、違法廣告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持續開展打擊假冒偽劣商品的工作,注重聯合協調行動,切實加強對價格行為的指導、管理和監督,繼續開展價格檢查專項整治工作,加大對價格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和業務培訓,以多種形式開展法律法規、執法業務、辦案技能的專題培訓,組織開展基層執法交流和基層行政執法檢查,加強案件審核,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水平,逐步實現市場監管模式“兩個轉變”。
(五)推動東濱路服裝專業市場業態規范,創新專業市場、商品市場監管機制。努力推動市局、區政府對東濱路服裝專業市場專題調研成果的轉化,積極跟進、及時向市局和區政府報告市場發展和規范的狀況,提出扶持、規范、引導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建議,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動員市場開辦單位和場內經營戶推進市場所在片區規劃調整,重新確定片區功能,制定片區內市場發展、硬件建設、主體準入、產品質量、品牌保護等統一規范,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我區服裝文化產業的長遠、規范發展。按照市局的部署,積極探索、穩步推進市場開辦單位“一照制”管理,創新專業市場、商品市場對場內經營活動統一管理、統一承擔權利義務的監管機制。
- 上一篇:學生最新入黨申請書
- 下一篇:機關作風建設個人學習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