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確保經濟平穩發展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27 10:39:00

導語:工商局確保經濟平穩發展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局確保經濟平穩發展半年工作總結

2010年是全市深入實施“三大戰略”,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一年,也是工商系統落實“新三定”,推進職能轉型,推動各項工作爭先進位的重要一年。今年以來,全市工商系統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服務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為主線,履職盡責,真抓實干,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選準工作切入點,服務經濟發展做出新貢獻

全系統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出臺政策,創新舉措,提升服務質量,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市委、市政府以及定興、望都、南市區、北市區、新市區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先后作出批示,對工商部門的工作給予表揚。主要工作成效有五個方面:

(一)服務“對接京津”有新舉措。堅持把服務“對接京津”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亮點工程來打造。4月中旬,市局組織考察組先后赴北京、天津和廊坊進行了學習考察,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保定實際,圍繞發展理念、發展政策、創優服務和發展環境等四個方面,制定出臺了《關于服務“對接京津”戰略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對全市“對接京津”重點項目實行全程服務的意見》兩個政策性文件,最大限度的清除各種政策圍堰和環境壁壘,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

(二)服務“招商引資年”卓有成效。全系統立足職能優勢,積極主動作為,全力服務“招商引資年”活動開展。市局制定印發了《關于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促進“招商引資年”活動開展的通知》;各縣(市、區)局主動融入地方黨委、政府的招商引資工作,主動聯系,提前介入,全程服務。望都縣局主動與投資商聯系、溝通和商談,成功引進一個辣椒色素提取高科技項目,投資額達3.2億元,投資商與望都縣政府已正式簽約。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系統共引進簽約項目4個,投資總額近4億元。

(三)服務“品牌建設”有新成果。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打造品牌建設示范工程,加快構建具有保定特色現代產業體系”的要求,大力推進“商標戰略”實施。在全系統組織開展了“4·26世界知識產權周”活動,設置宣傳點500余個,發放宣傳資料5萬余份,廣泛宣傳商標法律知識。圍繞地方黨委、政府確定的主導產業和重點項目,篩選20家發展潛力大、帶動力強的企業進行重點幫扶,努力爭創馳名、著名商標。今年以來,已上報中國馳名商標2件,省著名商標47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國馳名商標15件、省著名商標168件,分別居全省第2位和第3位。

(四)服務企業融資成效顯著。針對金融危機和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資金瓶頸難題,在全系統組織開展了“支持企業融資,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活動,積極引導企業利用股權出資、股權出質、動產抵押登記和商標專用權質押等方式獲取發展資金,拓展融資渠道。特別是對有融資需求、信用度高、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定期召開銀企對接會、洽談會,主動牽線搭橋,幫助企業實現融資。截至目前,全系統共組織銀企對接會、融資洽談會39次,辦理動產抵押登記191件,辦理股權質押登記5件,幫助企業實現融資8.02億元。

(五)服務“調結構、轉方式”有新作為。認真落實省局《充分發揮工商職能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若干措施》,結合實際細化工作措施,努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落實、完善“一審一核”、簡易登記事項“審核合一”、企業名稱遠程預先核準、上門年檢、網上年檢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縮減審批環節,提高辦事效率,政務環境進一步優化。充分利用登記注冊基礎信息,深入開展市場主體信息分析工作,為黨委、政府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參考。這些措施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各類市場主體呈現出健康穩定發展的良好局面。截至6月底,全市共登記注冊內資企業(含私營企業)49906戶,注冊資本1105億元;外商投資企業426戶,注冊資本14億美元,外方認繳出資額9.9億美元;個體工商戶157421戶,資金數額42.91億元。

二、嚴格執法,規范監管,突出工作重點,維護市場秩序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來,全系統認真履行市場監管職責,突出監管重點,加大執法力度,為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營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進一步加強。全系統以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為契機,把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作為市場監管的突出任務。一是落實“新三定”方案,市、縣兩級設立食品安全監管機構,配齊配強工作人員,為履行好食品安全監管職責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按照省局和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先后組織開展了“三無”有毒腐竹、食用油、白酒市場、農村市場、食品流通許可證等專項整治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8434人次,檢查食品經營戶21287戶次,食品經營市場57個。三是強化流通環節食品質量檢測,對調味品、肉制品、方便食品、乳制品、食用油、兒童食品等品種的6000個批次進行了抽檢,完成1500個批次食品的快速檢測。四是制定出臺了《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考核辦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及責任追究辦法》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二)“紅盾護農”行動取得明顯成效。以107國道沿線及農業較發達縣(市、區)為重點,加大監督檢查和案件查辦力度,共檢查農資經銷企業10453個,查辦農資違法案件261起,為農民避免經濟損失60.4萬元。繼續推行“兩帳兩票”、“一卡一書”制度,完善市場預警機制,對農資違法案件及時在預警指揮平臺和新聞媒體曝光,農資市場秩序得到有效維護。

(三)打擊傳銷力度進一步加大。繼續保持高壓態勢,與公安機關密切配合,加大案件查辦力度,集中開展打擊傳銷專項行動。截至6月底,全系統共搗毀涉嫌傳銷窩點35個,教育、遣散涉嫌傳銷人員429人次。深入推進“無傳銷社區(村)”創建工作,市區85%的社區已基本達到創建標準和要求。

(四)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工作進一步開展。以食品、服裝、日化用品、工業設備等領域為重點,深入開展打擊“傍名牌”專項執法行動,查處違法案件86起,收繳罰沒款21.3萬元;圍繞中央和省確定的重點領域和行業,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進一步拓展辦案領域,查處商業賄賂案件11起,收繳罰沒款44.5萬元。

(五)商標執法和虛假違法廣告整治進一步深化。以保護世博會專用標志、亞運會標志、涉農商標、食品藥品商標和馳名著名商標為重點,加大注冊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檢查經營戶2598戶次,整治重點區域8處。針對社會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對全市30余家廣告經營單位的主體資格進行了專項檢查,組織開展了電視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電視臺23家,停播廣告162條,查辦虛假違法廣告案件18起。

(六)清理取締無照經營專項行動扎實開展。采取“拉網排查、集中清理、依法規范”的方法,在全市集中開展了清理取締無照經營專項行動;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函告制度”,對于檢查發現的不屬于工商職責范圍的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及時轉告相關部門,增強了監管合力;加大網吧專項整治力度,查封違法經營場所49處,沒收電腦438臺,查處取締黑網吧361戶。

(七)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進一步加強。深入開展“家電下鄉”等市場專項整治,嚴把經營主體準入關,嚴厲打擊“以舊翻新”、“以舊充新”等制假售假行為;制定出臺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工作規范》和《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信息歸檔及報送辦法》,商品質量監測工作進一步規范;對電線電纜、水容器、鋼材、濕巾等7個品種102個批次的商品進行了質量檢測,對抽檢不合格的12種商品進行了立案查處。

同時,全系統進一步加強對糧食、棉花、成品油市場的監管,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掃黃打非、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等工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關注民生,服務百姓,打造工作亮點,消費維權工作受到群眾好評

全系統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關注民生,認真做好消費維權工作,進一步夯實人民群眾信賴的根基。

(一)“工商局長公開接訴接訪活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繼市委主要領導對去年舉辦的工商局長公開接訴接訪活動做出批示后,今年7月9日,市局再次組織26個縣(市、區)局局長在本轄區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公開接待消費者的咨詢、申訴和舉報,認真傾聽群眾意見建議。活動期間,全市近千名工商人員參加接訪活動,接待消費者咨詢14567人次,現場受理消費者投訴、申訴126件,辦結90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3.19萬元。中消報、中新網、保定電視臺、保定日報等新聞媒體先后進行了宣傳報道。

(二)消費宣傳教育工作有聲有色。3·15期間,全系統圍繞“消費與服務”這一年主題,組織開展了大型宣傳咨詢活動,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0余萬份,受理消費者咨詢4942人次、申訴舉報85件,得到市委、市政府和消費者的一致好評。進一步創新宣傳教育形式,采取移動車體信息、公益短片以及消費維權短信等多種形式,宣傳法律法規,引導科學消費,廣大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增強。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上,省局錢曉鐘局長對我局的這一做法給予充分肯定,提出了表揚。公務員之家公務員之家

(三)12315行政執法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認真落實省局推進12315行政執法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內部管理,12315制度化、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加強;繼續推進“一會兩站”進商場、進市場、進企業、進農村,基層消費維權網絡覆蓋面不斷擴大;定期對12315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及時消費提示和消費警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今年以來,全市12315系統共受理消費者申訴612件,辦結610件;舉報919件,辦結898件;接受消費者咨詢41180件、建議93件。

四、抓班子,帶隊伍,保穩定,扭住工作關鍵點,干部隊伍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

全系統以“干部作風建設”為抓手,強化干部隊伍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工商事業發展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一)科學調配干部,隊伍活力進一步增強。年初,市局黨組從干部隊伍實際出發,嚴格執行干部任用條例,堅持既看能力、又重品德,既看實績、又重勤廉,既看學歷、又重水平的全面選人標準,對部分縣(市、區)局班子和市局機關科職干部進行了較大范圍的調整和輪崗交流,共提拔科職干部22人,交流科職干部7人,轉任1人,免職15人。干部的科學調配,進一步優化了干部結構,激發了干部熱情,增強了隊伍活力,為推動各項工作上層次、上水平,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強化教育培訓,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以全省開展的“素質提升年,崗位大練兵”活動為載體,加大培訓力度,強化考試考核,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一是積極參加省局組織的領導班子建設專題研討班,市局、縣局和基層分局共計1245名干部參加培訓,組織各縣(市、區)局領導進行了專題研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二是分層次、分類別開展了大規模、多形式的業務培訓。省局于7月24日對市局進行了業務考試,市局于7月26日組織各縣(市、區)局在職干部進行了考試,在全系統營造了重視學習、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三是在全系統掀起弘揚工商精神、唱響工商之歌的熱潮,進一步提振了隊伍士氣,堅定了必勝信心,激發了工作熱情。

(三)嚴格隊伍管理,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一是切實加強法制建設。啟用了新式行政執法證件,組織開展了行政執法大檢查,健全完善了重大復雜案件集體討論、執法質量評價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執法行為進一步規范。我局的法制工作得到省局的充分認可,被省局推薦為“全國工商系統法制工作先進集體”。二是切實加強隊伍監督。繼續聘請新聞媒體,對25個縣(市、區)局、55個基層分局進行了明查暗訪,并制作錄像在系統大會上公開曝光。

(四)加強廉政建設,拒腐防變能力進一步提高。一是強化廉政教育。組織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利用短信平臺,定期向系統科級以上干部發送手機廉政短信,使領導干部做到警鐘常鳴、防微杜漸,進一步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二是繼續做好行風評議工作。經過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在上半年行風評議工作中,市局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歷史最好成績,22個縣(市、區)局進入前三名,其中11個縣(市、區)局排名第一,這也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三是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明確責任分工,進一步完善行風監督制度,積極參與保定市“行風熱線”,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四是強化案件查辦。今年以來,共受理群眾信訪舉報21件,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結果。

今年以來,全系統各級黨建、政務、老干部工作以及個私協會、消費者協會、維管辦、后勤中心、培訓中心等直屬單位都扎實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為確保全年任務的圓滿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的來講,今年以來,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長足發展,這是各級黨組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局黨組對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