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環保局政務公開半年總結
時間:2022-04-21 11:35:00
導語:縣環保局政務公開半年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環保局20*年上半年工作,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政協監督下,在省市環保部門支持指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目標,加強環境監管,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減排工作,深入開展區域、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大力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能力建設,著力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進一步提升環境質量,為構建和諧*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閩北經濟躍升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一)切實加強領導,強力推進減排工作
20*年是完成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關鍵一年。為確保我縣20*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任務的順利完成,我局高度重視:一是認真制定20*年減排目標。(1)SO2減排目標:20*年全縣SO2排放量計劃控制在0.0458萬噸以內,力爭實現全年較20*年凈削減50噸,年度削減9.8%;(2)COD減排目標:20*年全縣COD排放量計劃控制在0.2326萬噸以內,力爭實現全年較20*年凈前頭787噸,年度削減25%。二是積極制定減排措施:1、推進產業結構調整。(1)造紙行業:認真落實國家發改委、環保總局關于做好淘汰落后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生產能力工作的通知精神,20*年按計劃淘汰落后造紙行業產能6萬噸。(2)其他行業:認真執行國家有關產業政策,適時淘汰落后工藝、設備。2、推進減排項目建設。(1)非電行業SO2:加強對重點行業的污染治理,確保廢氣污染物達標排放。督促正大生化有限公司、綠安、綠康生化有限公司、核威化工有限公司、華瑞化工有限公司、和順礦業有限公司等排放廢氣污染物較大的企業于20*年10月前建成脫硫設施并投入運行。(2)生活污水COD: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管網配套步伐。對新開發住宅小區一律按要求建設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預計20*年新開發房地產項目,成住人口1萬人,可實現削減COD328噸。(3)工業廢水COD:加大涉水、化工等行業污染企業治理力度,正大生化有限公司、綠安、綠康生化有限公司、核威化工有限公司、華瑞化工有限公司、和順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要完成污水處理設施的改造、完善,加快工業區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三是全面落實企業污染減排。1、污水廠廠減排項目是*縣污水處理廠,規模1.5萬噸/日,投運時間為2009年。2、工業COD減排項目有12家企業,投運時間為20*年1月,20*年削減量為62.89噸;綠源環保工程公司20*年5月投運,計劃削減198噸;*正大公司浦潭廠區20*年10月投運;計劃削減85噸。3、非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減排項目有13家,20*年減排量為185.37噸。4、20*年淘汰、關停企業有8家,20*年COD削減量4*.9噸,SO2削減量59.72噸。5、20*年淘汰、關停“小造紙”企業9家,20*年COD削減量212.1噸,SO2削減量12.1噸。
(二)貫徹《水污染防治法》,繼續推進飲用水源保護工程
根據省、市、縣安排部署,我局高度重視,狠抓落實。一是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執法檢查。20*年元月7日上午,由縣水利局牽頭聯合縣環保局、縣安監局對大游東區水廠上游排污企業進行聯合檢查。在東區水廠水源保護區(含一、二級保護區)范圍內(城關電站攔河壩至萬安鄉大游村坡下自然村渡頭亭斷面)的水域及其兩側外延至一重山脊范圍陸域均無設置排污口。在水源保護區上游有7家排污企業。二家正常生產但無污水排放,一家污水回用80%,約20%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已被環保局通知停止生產,其他四家因未環保審批,環保設施不達標,礦源緊缺等一直未生產。在檢查中發現水源保護區上游忠信、仙陽、管厝、萬安仍有部分村民往河道傾倒垃圾現象,特別是仙陽獅子巖河段仍有大量垃圾。已建議轄區內相關鄉鎮加強管理,杜絕傾倒垃圾現象發生。二是加強建制鎮、鄉飲用水源地保護規劃工作。目前,全縣除盤亭鄉、蓮塘鄉、萬安鄉、河濱街道外已全部完成飲用水源地保護規劃上報工作,已下文通過評審8家。三是全面清理取締縣、鎮、鄉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各類排污口和違章建筑。
(三)做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
根據國家、省、市污染源普查辦公室的統一安排和部署,我局高度重視,精心準備,積極開展污染源普查工作:一是召開普查員培訓工作會議。3月21日上午在縣環保局會議室對36名普查員入戶調查、表格填報等事項進行培訓,努力提高普查員的業務水平。二是營造良好的普查氛圍。在縣電視臺黃金時段滾動播放普查宣傳標語,在重點工業企業、鄉鎮、街道張貼宣傳掛圖500余份,發放宣傳單、宣傳手冊1000余份,公開信500余份。三是積極開展清查。清查工作是普查的基礎性工作,按照《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細則》的要求,結合工商部門提供的名錄,對全縣污染源進行清查,共有工業源287家,生活源249家。四是完成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上報工作。截止6月20日,我局已將工業源:重點114家,一般75家;生活源213家,集中式8家;農業源:種植業847戶,農場1個;畜禽養殖業:專業戶244戶,規模化養殖小區1個;淡水養殖專業戶242等家的普查數據上報國、省、市普查辦審核。
(四)認真做好環保目標責任制和城考工作。
縣長環保目標責任制和城考工作是全局性的首要工作。為落實縣長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進一步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我縣環境保護工作,服務和促進海峽西岸綠色腹地建設,我局根據《南平市人民政府關于下達市長環保目標責任書和城市環境綜合定量考核20*年度工作計劃的通知》(南政綜[20*]52號)要求,由縣政府以浦政綜[20*]64號文下達20*年縣長環保目標責任書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計劃的通知,認真組織實施,目前已基本完成資料和有關數據上報等項工作。
(五)加強建設項目管理,認真履行環保監督職能。
我局嚴格執行環保法律法規和建設項目管理條例的規定,加大對全縣建設項目環保監管力度。對環境會造成重大污染、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屬淘汰落后生產技術的項目,一律不予辦理環保審批,從源頭上真正有效地控制新污染的產生。20*年1至6月份,共審批建設項目5個(環評報告表),其中出具初審意見項目2個,共竣工驗收企業3家(其中出具初審驗收意見1家)。同時對已批在建項目環保“三同時”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各企業執行情況如下:麗瑩選礦廠2次,龍和選礦廠2次,福建歐普化工有限公司2次,山下洋村鉛鋅選礦廠3次,綠園環保有限公司2次,廣泰礦業有限公司1次,中山醫院1次,江濱新天地房地產1次,強美礦業有限公司1次,德興再生紙廠1次,正大生化有限公司1次。對沒有依法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環境違法企業,下發限期改正通知書;對環保污染治理設施未建成,以及未經環保驗收或驗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產的,依法責令停止生產完善相關設施建設工作;對未按規定申請環保竣工驗收,長期以試產名義方法排污的企業,下文停產整治。
(六)強化環境監理、監測,切實解決群眾關注的環境熱點難點問題。
我局緊緊圍繞“三查二調一收費”的工作職責,充分發揮環境監察職能:一是加大污染糾紛管理力度,解決群眾關心熱點難點問題。今年1--6月共受理群眾投訴的污染糾紛案件45起,結案率100%,處理率100%,群眾反映的熱點和難點集中在工業廢氣污染和生活廢氣我局采取限期改正措施,防止矛盾激化,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二是加強環保設施檢查。檢查污染治理設施65套,除兩家不正常使用外,其余均能按要求正常運轉,運轉率達97%,現場檢查132次。三是加強現場環境監測。對南浦溪、馬蓮河四個斷面及兩個飲用水源進行1、3、5月份常規監測。四是依法、全面、足額征收排污費。在局機關各股室的密切配合下,今年1-6月份征收排污費124.35萬元。五是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目前已完成全縣32家企業排污申報登記與核發工作及標志牌的現場勘察。
(七)大力開展環保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今年上半年我局以“6·5”世界環境日為契機,大力開展環保宣傳活動:一是授予*縣忠信中學、中心小學、富嶺中學、中心小學、永興中心小學為*縣第二屆縣級“綠色學校”的稱號。希望受表彰的學校再接再厲,為爭創市級、省級“綠色學校”做出更大的努力。二是在今年“三·八”婦女節之際,縣環保局與縣婦聯合開展“節能減排、從家庭做起”活動,旨在號召全縣廣大家庭,積極倡導簡約環保的生活方式,熱心參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全縣近500個家庭女性積極參加了這次活動。三是我局以全縣舉辦20*年*縣科技·人才活動周為契機,在縣城關郵政廣場認真組織開展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活動:一是宣傳20*年減排目標;二是發放節能減排相關資料書籍100本。環保知識雙面彩色宣傳單600份。三是接受群眾節能減排法律法規咨詢、環保投訴達200余人次,此次宣傳活動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八)切實加強環境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一是提升環境監察能力,不斷改善和改進監察手段和方法,提高環境監察有效性,進一步規范排污費征、管、用。目前已啟用排污費征收管理系統,依法、及時、足額征收排污費。二是提升環境監測能力,不斷提高對環境要求的常規監測和污染物實時監測能力,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為環境監管、經濟社會發展和主要污染物減排提供科學的監測數據。目前,縣環境監測站編制、人員、儀器設備基本到位,擬在8月上旬通過計量認證,為我縣環境執法提供有力條件,同時對提高環境質量掌握第一手數據,促進我縣經濟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提升環保宣教能力,多形式、多渠道,開展群眾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宣教活動,制作宣傳精品,滿意群眾要求,切實發揮環境宣傳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今年充分利用活動日開展宣教活動。
(九)積極抓好精神文明,綜合治理、機關高效、績效評估、行風建設等項工作。
強化精神文明創建:一是積極開展省級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全面落實省級單位創建的目標任務,強化各項措施,明確責任,提高標準把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洛以實處。二是不斷推進“六進社區”活動,認真貫徹落實市、縣20*年科教、文體、法律、衛生、環保、涉臺教育(六進社區)活動實施方案,積極開展環保進社區活動,著力培養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溫馨詳和的新型社區。三是開展為民辦產事活動,強化“共建帶創”措施。認真做好掛點村各項工作,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促進文明和諧社會的建設。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綜治責任制:一是年初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綜治責任落實列入局20*年工作要點,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獎懲,同時建立工作機制。二是簽訂責任書。局長與各股室及直屬單位負責人簽訂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和社會綜合治理責任書。責任到各股室單位,任務具體落實到人頭。
加強機關效能績效評估和行風建設工作。為深入開展機關效能、績效評估和民主評議行風工作:一是成立了績效考評、效能考評和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局長朱程壽任組長,副局長占益云、主任科員徐立成任副組長,各股室直屬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并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安排。(二)制定方案。制定20*年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實施方案,20*年度機關效能建設工作考評方案,20*年度績效評估工作方案等,實行以制度管人管事,把各項工作落在實處。(三)聘請環保社會監督員。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等對象對評議工作全過程進行監督指導。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環保監察人員編制不夠,*縣環境監察大隊1985年8月成立,人員核編3人,至今未增加編制,無法適應當前環境監察工作重要。
(二)環保技術力量嚴重不足。環保局近10年未進專業技術人員。
(三)領導力量不足。要求增加一位副局長。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1、抓好環保目標責任制工作,組織實施環境保護績效考評,落實環保“一票否決權”制度。
2、加強建設項目管理,集中抓好化工、鉛鋅采選項目的環保“三同時”制度落實,確保各污染防治措施建設到位,防止環境污染事故發生。
3、開展環保執法督查活動。一是繼續開展打擊違法排污企業專項行動。二是加強對污染源企業的監督管理,督促污染源企業整改,加強管理,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遏制偷排、漏排和惡意排污等不法行為發生;三是加強新上項目“三同時”管理,督促承諾單位按時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和環保設施;四是加強被取締、關停的“十五小”企業的監管,發現回潮及時處理。
4、加強污染源重點企業的整治,建立閩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責任制,配合部門抓好南浦溪流域的整治工作。
5、完善環境信訪工作制度。按照“樹立形象、迅速快捷、做好工作、解決問題”的工作要求,抓好環保110工作。
6、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整治。進一步加強畜禽業污染綜合整治力度,強化畜禽養殖項目建設的監管。對新建、改建的養殖場必須嚴禁在禁建區和禁養區新建畜禽養殖場。
7、加強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積極開展全社會環境警示教育,增強社會資源危機、生態惡化和憂患意識,開展“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引導社會關注環保,支持環保,積極參與環保的新風尚。
8、按照省、市局的要求,做好全國第一工業污染源檔案管理工作。
9、切實抓好SO2、COD的削減工作的各項措施的落實,確保任務的完成。
10、按照縣政府的要求,切實做好監測站的計量論證工作。
11、深入開展機關效能、績效評估和民主評議行風活動,健全環保服務經濟、依法行政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提升機關效能建設的機制。
- 上一篇:市環保局政務公開上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環保局分局政務公開上半年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