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新農村建設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9-05 04:19:00
導語:農業局新農村建設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及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按照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深入基層,扎實工作,務實創新,為民服務,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一、上半年農業生產情況
今年,我縣夏糧生產又是一個豐收年,全縣夏糧收獲面積37萬畝,平均畝產345.9公斤,總產量達到12.798萬噸。與去年比較,收獲面積、單產保持穩定。
1、冬小麥再獲豐收。2009年,全縣冬小麥收獲面積為15萬畝,主栽品種為京冬8號,平均畝產410公斤,總產量達到6.15萬噸,與去年比對,平均畝增產5公斤,增產率為1.23%。
2、豌豆產量穩定。全縣豌豆播種面積10萬畝,主栽品種中豌5、6號,平均畝產185公斤,總產量達到1.85萬噸,與去年相比,面積、產量基本穩定。
3、馬鈴薯面積穩定,單產不如去年。全縣地膜馬鈴薯栽培面積10萬畝,主栽品種為早大白,平均畝產(五折一)400公斤,總產量4萬噸。與去年相比,平均畝減產50公斤,畝減產率為11%。
二、發揮職能作用,完善服務手段
我們的工作目標是:積極穩妥地加大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以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引進項目資金為保障;以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為支撐;以農機、農藝結合為切入點,以發展高效農業、設施農業、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無公害生產基地建設、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為重點;以抓典型、搞示范、打市場、創名牌為突破口;上規模,建基地,發展農業產業化,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完成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任務。
半年來,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標,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實施優種工程,促進農民增收
我局堅持不懈搞好優種工程的實施,進一步發揮優種增收增效的潛力。
上半年共引進農作物優種100多個,以優質專用、特色為重點,廣泛安排品種的試驗、示范、推廣工作。引進蔬菜品種14個。
今年上半年,先后安排品比試驗212個,其中,玉米新品種試驗、展示200個;花生試驗品種11個;油葵新品種試驗1個。
2、推廣蔬菜生產標準化,確保蔬菜生產無公害
今年以來,為了確保我縣蔬菜質量安全,提高蔬菜品質和產量,我局重點抓了一些蔬菜新技術的示范和推廣工作。
一是在新集鎮和靖安鎮推廣滴微灌技術,面積50畝;二是推廣秸稈反應堆技術,面積100畝;三是推廣誘殺黃板技術,2000余張,減少了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節約了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產量20%以上。
繼續推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抓住重點蔬菜品種和病蟲害防治關鍵時期,提高科學防治水平,嚴格產地環境和投入品監管,落實好各項責任制目標,為全面提高蔬菜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3、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一是建立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對所有蔬菜產地、企業、農戶發放指導蔬菜安全生產的技術材料,開展蔬菜安全生產技術培訓,推行無公害蔬菜關鍵技術進棚入戶,到目前,共發放標準化技術規程1.5萬余份,推廣秸稈反應堆、黃板、殺蟲燈、節水灌溉等新技術面積3萬畝。二是檢測中心購進一臺蔬菜速測新儀器,提高檢測精度和范圍,蔬菜重點鄉鎮配有速測站。三是加強農業投入品管理。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對農藥市場集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以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為重點,加強市場監督檢查。嚴格查處蔬菜生產、加工過程中違規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及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四是爭取上級資金支持,《農產品綜合質檢站項目》,投資400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70萬元,改建試驗室,新增檢測儀器、設備,增強檢測能力。目前,該項目已上報實施方案,并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4、精心組織,做好“三夏”生產工作
農業局提前認真謀劃,精心組織,周到服務。抽調精干人員24小時值班,負責做好指揮調度,組織實施,協調管理等各項工作,另外成立了兩個流動服務小分隊,進行巡回服務,送技術、送收割機零配件到田間、地頭,對作業中發生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以保證作業進度。公布值班電話,做到電話一響,服務到場,確保今年“三夏”工作順利完成。
全縣冬小麥面積17萬畝,“三夏”期間,全縣共投入聯合收割機450臺,其中從外地引進聯合收割機400臺,我縣出動自走式聯合收割機45臺,鐵茬播種機34臺,完成機收面積16.5萬畝。完成機播玉米面積21萬畝。
5、做好病蟲害的測預、防治與測土配方施肥工作
按照2009年的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要求,今年安排夏玉米“3414”田間試驗10個,田間示范10個,完成全縣3450個土壤樣品采集、前期處理工作。
6、積極推進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
2009年新能源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具體國債項目任務:建設3391戶戶用沼氣池,中央資金356.5萬元,建設沼氣物業服務網點22個、中央資金44萬元,1000立方米大型沼氣工程1處,中央投資78萬元。中央合計投資478.5萬元。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①08年新增國債項目完成情況:新增國債項目任務2133個,涉及10個鄉鎮36個項目村。現已基本完成任務。
②08年一批國債項目完成情況:08年國債項目任務1258個,涉及12個項目村8個鄉鎮。現已建沼氣池360個,完成率28.6%。
③高標準示范村建設:城郊區西王莊已建2家示范戶、靖安鎮曾各莊已建1家示范戶。
④建設新能源技術實訓基地。3月中旬至4月中旬,投資3萬多元在秦皇島市噴灌機廠建立了新能源技術實訓基地,包括可容納90人的理論教室,400平方米現場教學大廳。
7、農業信息中心工作
一是加強**農業信息網站建設。我縣農業信息工作按照省信息中心的要求,對網站主要欄目及時進行更新維護,條每天更新20余條信息,板塊訪問人次達128870多次。同時積極進行省農業推廣總站“專家系統的完善與開發”項目的系統的開發。目前正在進行甘藍及花生系統的網上運行測試。
二是做好農情信息上報工作。從09年開始,我們直接向農業部上報農情數據,今年向農業部上報數據有山西、北京、河北和黑龍江四個省,**是秦皇島市唯一的一個縣。具體工作通過網絡就是每10天上報一次上報一次當地主要的農作物株高、葉片等數據。
8、搞好科技培訓工作,加快科教興農步伐
農業局通過不同的培訓形式,在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勞動技能,提高農業效率,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培訓內容涉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高產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沼氣池建造技術,棚室建造技術等。半年來累計培訓農民9800人,辦各種培訓班380場次,發放技術資料3000份。
另外,通過農村科技大喇叭工程、中專班招生等形式,培養了一批農村實用人材,切實提高了他們增產致富和示范帶頭能力,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9、加大農業綜合執法力度,保護農民利益
深入宣傳和貫徹落實了涉農法律法規,依法行政,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侵犯農民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依法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生產、經營秩序。
一是開展了種子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對全縣種子市場進行了拉網式檢查,今年共檢查種子經營門市103個。一查品種。嚴厲打擊“未審先推”,“亂改名”等違法經營行為;二查標簽。嚴格規范商品種子標簽和包裝管理。三查經營檔案。建立農民購種風險保障機制。
二是開展了農藥標簽專項整治工作,從經營門店隨機抽查農藥標簽100個,合格率70%。同時,著重開展了高毒農藥整治工作,檢查農藥經營單位317個,均未發現5種高毒農藥。
三是開展了肥料市場清查整頓工作,我們以復混肥、葉面肥、沖施肥為重點,認真開展肥料生產、經營單位的全面清查登記工。共檢查肥料生產企業4個,占總數的100%,檢查肥料經營企業131個。
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出動執法檢查人員200人次,65車次,我們發放宣傳材料1.7萬份,上半年立案4起,結案4起,罰款18000元。
三、農業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
項目建設不僅引入資金,而且可以加大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力度,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綜合能力。公務員之家:
1、標準糧田建設及其續建項目:(中央投資950萬元)
以實施優質糧工程建設為重點,建設高標準糧田。通過建設高標準糧田,改善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保障糧油等農產品的供給。
**縣標準糧田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1221萬元,中央投資750萬元,涉及劉臺、團林、泥井、安山4個鄉鎮28個村,面積4萬畝,到目前已打井40眼,修復舊井60眼,鋪設地下管道12萬米,修機耕路29000米,田間路8000米。
**縣標準糧田續建項目,項目總投資300萬元,中央投資200萬元,地方配套100萬元,涉及龍家店鎮、安山鎮兩個鄉鎮6個村,建設規模1萬畝。目前已打井10眼,修復舊井54眼,鋪設地下管道53000米,修機耕路8200米,田間路4700米。
2、良種補貼項目:(省級資金1005.5萬元)
今年,我縣先后申報了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良種補貼項目94.4萬畝,補貼總金額1005.5萬元。其中,小麥良補面積17.6萬畝,每畝補貼10元,補貼金額176萬元;玉米良補面積64.5萬畝,每畝補貼10元,補貼總金額645萬元;水稻良補面積10.5萬畝,每畝補貼15元,補貼總金額157.5萬元;棉花良補面積1.8萬畝,每畝補貼15元,補貼總金額27萬元;目前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爭取年底前一次性落實到農民手中。
3、農機具購置補貼項目(省級資金400萬元)
通過我縣積極爭取,河北省安排我縣2009年中央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資金649萬元,其中用于農機購置補貼400萬元(由農業局操作實施),用于生鮮乳收購站設備購置補貼249萬元(由畜牧局操作實施)。目前,400萬元補貼資金已全部落實,已與購機戶簽訂了購機協議。
4、2008年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分兩批,中央共投資356.6萬元)
第一批,中央投資100.64萬元,建沼氣池1258個,每戶補助800元,建設期限為2008年至2009年,涉及泥井、荒佃莊、十里鋪、靖安、新集等5個鄉鎮12個村;第二批是我縣爭取到的中央用于擴大內需的新增沼氣國債項目,中央投資255.96萬元,建沼氣池2133個,每戶補助1200元,建設期限為2008年至2009年6月底,涉及新集、靖安、團林、葛條港、城郊區、龍家店、泥井、十里鋪、茹荷等10個鄉鎮36個村。
5、2008年測土配方施肥項目(50萬元)
中央投資50萬元,通過項目的實施,提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落實到位率,減少因施肥不當直接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促進作物正常生長,增強抵御病蟲害的能力,相應減少農藥的使用,有利于環境保護。目前,該項目正在實施中,已采集土樣2000個,2009年底前完成。
6、整合資金項目(100萬元)
市級財政投資100萬元,建設內容有:新集鎮崖上二村、小營村修路、上電,規范批發市場建設,馬芳營旱黃瓜基地建設及新品種試驗示范。建設期限2009年3月-12月。目前,項目已基本建設完畢。
申報待批準的項目有;
1、農產品綜合質檢站項目(270萬元)
總投資270萬元。對農業局檢測中心進行改建,總面積315平方米。建設期限:2008年-2010年。
2、野生珊瑚菜原生境保護點建設項目(150萬元)
總投資150萬元。建設地點:團林海岸。該項目用于野生珊瑚菜保護,建設內容:建設核心區圍欄1500米、緩沖區圍欄2000米、防火隔離帶1000米等隔離保護設施,修建工作路3000米,打200米深機井一眼,購置簡單實驗分析設備、氣象觀察箱等必要儀器。
- 上一篇:市農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重點
- 下一篇:縣農業局農業結構優化半年工作總結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