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業局規劃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21 04:39:00

導語:縣農業局規劃上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農業局規劃上半年工作總結

半年來,我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全局職工的主觀能動性,推動了農業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為全年目標任務的實現開好了局、奠好了基。初步取得了“一增一好、又快又高和三強化”的好成績。

一增:

實現了小春增產增收。全縣小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18.31萬畝,糧食總產達到41315噸,較上年增產8.6%,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0.491萬畝,總產達23911噸;油菜種植面積為15.3萬畝,總產為29625噸,較上年增產8.12%、瓜果蔬菜類總產8*35噸,較上年增產18.25%。

一好:

大春生產形勢較好。今年大春生產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實現滿栽滿插。大春糧食作物種植達58.5萬畝,完成任務(56.3萬畝)的103.9%,其中,水稻22.1萬畝,完成任務的100%,玉米12萬畝,完成任務(11.8萬畝)的101.7%,紅苕8萬畝,完成任務的100%。水稻栽插于5月底結束,玉米移栽于4月中旬結束;二是重點技術得到了很好的推廣應用。重點抓好了優質良種的推廣,水稻、玉米優質率達80%以上,水稻旱育秧達90%以上、強化栽培2.2萬畝,超任務0.2萬畝;玉米肥團育苗100%,單株定向移栽達60%,其中蓋膜玉米達4萬畝,占玉米種植面積的33%,紅苕大力推廣了起壟栽培等新型栽培技術。三是狠抓了以病蟲防治為重點的田間肥水管理。組織科技人員加強了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及時病蟲信息,通過科技趕場,廣播電視、示范現場等形式廣泛開展了病蟲防治知識,組織科技人員進村入戶加強了技術指導和培訓。截止目前,全縣已防治大春農作物病蟲面積達25萬畝次,占大春種植面積的42.7%,其中水稻15萬畝次,占水稻種植面積的68.2%,肥水管理達60萬畝次。同時組織力量加強農資市場監督管理,在確保廣大農民用上放心農資的同時,確保了農業生產和環境的安全。目前,大春作物長勢看好,豐收在望。

又快又高:

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進度快、質量高。根據市和縣下達的目標任務,我局結合實際,擬定了具體實施方案,落實了具體責任人和實施部門,做了有計劃、有措施、有要求和達到的目的,確保了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的有序開展。

(一)四個一批項目

1.10萬畝優質蔬菜基地建設。根據“*”規劃,以一線兩片(即:以普靈線為中心的前廂片區和以任拔線為中心的后廂片區)為重點抓好了10萬畝蔬菜基地建設的穩步推進。引進蔬菜業主14家,承包土地面積1510畝,帶動了全縣蔬菜產業的發展。上半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7萬畝,預計總產15萬噸,總產值1.5億元。其中已在普安、新太、新寧、任市、新街、長嶺等七個鄉鎮完成了8500畝常年性蔬菜基地的規劃,已建成常年性蔬菜基地5192.03畝,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03.8%。縣下達任務的61.*%。

2.葛根產業化項目。規劃建10個粉葛育苗基地,今年已啟動2個,育粉葛苗100萬株,全縣種植粉葛面積已達3.2萬畝,完成任務(3萬畝)106.67%,其中今年新發展種植1.05萬畝,主要分布在:永興300畝、新太100畝、回龍500畝、普安500畝、梅家500畝、沙壩400畝、新寧300畝、廣福300畝、長嶺200畝;深精加工廠建設正在聯系之中。

3.千千豆制品產業化項目。新建加工廠一座和生產線一條正在落實中,并圍繞加工廠的建立,搞好了加工源和市場信息服務。

4.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工程。今年3月底已完成基本口糧田建設編制規劃,8年累計建設基本口糧田5.4616萬畝。20*年項目規劃在永興鎮、新太鄉、建設基本口糧田0.6827萬畝,預計投資409.6萬元。目前,項目正在國家審批之中。

5、農村沼氣項目。今年承擔省級農村沼氣建設項目2600口,年初以文件的形式將任務分解到了各鄉鎮和相關村,召開了動員大會,簽訂了目標責任書,落實了責任,搞好了技術培訓。截止目前,已建農村沼氣池1351口,完成目標任務的51.96%。

(二)重點工作

1.糧食生產。認真貫徹落實了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充分調動了廣大干群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落實了糧食直補、油菜和水稻良種補貼資金;落實糧食播種面積76.81萬畝,完成任務的99.75%,建立了回龍高板村500畝水稻高產攻關核心示范片,丁家山村600畝玉米高產攻關核心示范片和永興鎮300畝油菜高產攻關核心示范片。其中,油菜高產示范片經市專家組實地測產驗收畝產達到268公斤,居全市第一,有望獲全省第一。

2.測土配方工程。20*年實施國家測土配方施肥項目30萬畝。目前,已發放各類宣傳資料、施肥建議卡7.3萬份,推廣測土配方施肥23萬畝,占任務的76.67%,施用專用配方肥440噸,面積7.5萬畝,落實大春“3411”系列試驗12個。

3.發展目標。在去年的基礎上,對沙壩場鄉丁家山村春洋于——玉米間大豆——秋洋芋等模式進行了擴大,面積達600畝,較任務多100畝。目前,春洋芋已收獲,大春玉米長勢非常好。

4.馬鈴薯提升行動。今年,我局承擔了省農業廳馬鈴薯提升行動項目,安排在新寧、新太、回龍等鄉鎮實施,面積達26700畝,其中核心示范片2750畝。目前示范區馬鈴薯已獲得豐收,產量達2000公斤/畝,超額完成省上要求的畝增產5%,畝增收50元的目的。

5.全國第一次污染源農業污染普查。由我局牽頭,組織涉農部門技術人員,完成了全縣20個鄉鎮、涉及184個村(占全縣86%)的耕地33.3688萬畝,園地3.5924萬畝和1755戶(種植業1463戶、水產養殖業143戶、畜禽養殖業149戶)的調查。目前已完成環保的數據錄入工作,于5月底上報國家,正在錄入農業部的數據。

6.確保農產品質量。組織科技人員深入蔬菜生產基地和水果生產基地監督檢查,指導業主或農戶,進行無公害生產,從源頭治理農產品的污染。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農貿市場和相關超市的農產品進行抽樣監測,1--5月共抽檢蔬菜、水果樣品37個,經檢測樣品農藥殘留基本達標。

三強化:

強化機關效能、隊伍建設和信訪穩定工作。以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為契機,以構建和諧環境為宗旨,強化機關建設,提高了機關工作效率,樹立了良好的農業人形象。

(一)強化機關效能建設,提高工作效能。按照縣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的總部署和要求,在全局上下扎實有效地開展了機關效能建設活動,針對查出的問題,進行了有效的整改,取得了工作態度明顯轉變,工作熱情明顯高漲,群眾觀念和責任意識明顯增強的效果。

(二)強化黨風廉政建設,純潔干部隊伍。在抓好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工作的同時,堅持抓好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全局職工政治思想教育,取得了較好成效:一是抓政治理論學習,通過組織生活會、中心組學習、時事政治學習等多種形式,加強對黨的*、抗震救災英模事跡和農業相關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提高了全體黨員干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能力;二是組織建設加強,建立和完善了黨組議事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財務報銷制度等,進一步增強了班子辦事的透明度,使班子做到了團結、務實、有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

(三)強化了信訪穩定工作。認真落實了縣信訪穩定工作的會議和文件精神,成立了局信訪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針對縣種子公司,楊柳農場、石橋農場存在的不穩定因素,進行了認真排查和做好了矛盾化解工作。

總之,半年來,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上級要求和目標任務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查找存在的不足,再添措施,創新性地抓好下半年工作,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