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衛生局上半年工作總結與下半年思路
時間:2022-04-21 01:59:00
導語:區衛生局上半年工作總結與下半年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上半年工作總結
20*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衛生行政部門的直接指導下,區衛生局認真貫徹黨的*和區委八屆三次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衛生事業發展全局,衛生事業發展迅速,衛生設施建設日趨完善、社區衛生改革全面推行、“八小”整治成果顯著、“手足口病”防控有力、健康城區建設全面啟動、行業整體素質不斷提升,為“打造杭州中心區、構筑和諧新江干、爭創生活品質新示范區”提供了堅實的健康保障。
(一)衛生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在區委、區政府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制定了《江干區區域衛生發展規劃20*-2010年行動計劃》,為構建與大都市中心城區相適應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和網絡體系打好基礎。一是堅持標準。規定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筑面積不少于1200平方米,社區衛生服務站房屋建筑面積不少于150平方米,并按照國家配置標準配(補)齊基本設備,為推進衛生強區、強鎮(街道)打好基礎。二是加大投入。區財政確保“三年行動計劃”規定的基本建設項目所需資金,街道、鎮負責改造面積未達標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租用街道、鎮房屋的,一律免收租金。三是狠抓落實。區衛生局專門成立建設辦公室,負責具體實施。區政府將對各鎮、街道及相關責任部門落實情況的的考核納入全區目標管理綜合考評。20*年的任務是新開工建設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續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改建、遷建社區衛生服務站9個,目前各項工程均能按照預定的時間節點推進實施。
(二)社區衛生改革全面推行。在獨立核算的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以“收支兩條線”為重點的社區衛生服務運行機制改革。一是改革財務管理體制。制定下發了《江干區全面推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工作方案》,對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的相關單位的人員、財務收支和資產情況進行全面測算和分析,為推動改革奠定基礎。同時改進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現有的財務核算和管理模式,以全面反映公益性服務所消耗的費用,確保社區衛生服務的公益性。二是完善用人機制。在區人事局的大力支持下,出臺了《面向局屬醫療機構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方案》,使40%的非在編人員能夠進編,極大的穩定了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并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同時引進競爭機制,完善人員聘用、考核和解聘制度,保持隊伍的合理流動。三是完善考核機制。制定了《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考核辦法和細則》,從內部管理、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三個方面完善對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考核方案,將考核結果與中心績效工資總額掛鉤,提高社區衛生服務的效益和效率。同時,按照按勞分配和按崗定酬、按任務定酬、按居民滿意度定酬的要求,建立起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的分配激勵機制。
(三)“八小”整治成果顯著。緊緊圍繞“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打造清潔江干”的工作目標,扎實開展“八小”行業整治工作。一是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在全區廣泛懸掛“創建”橫幅和宣傳畫,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有效整合全區專、兼職衛生監督員的力量,層層分解整治任務,逐門逐戶向“八小”行業經營戶分發了5000份宣傳資料,使管理相對人從抵觸到理解直至配合,為整治工作打好基礎。二是搞好服務提高持證比例。通過簡化手續、調整標準、上門服務、加強指導等服務方式,有效提高健康證和衛生許可證的持證率,確保經營戶規范經營。同時抓好小餐飲店、小副食品店、小理發店、小旅館、小浴室等重點、難點和薄弱環節的管理。三是樹立典型實現長效管理。在每個街道(鎮)創建一條示范街、一個示范社區,成“比學趕幫”的良好創建氛圍。通過大力整治,轄區“八小”行業的衛生水平得到明顯提升,衛生許可證及其從業人員持證率分別由原來的70%和68%一起提升到了95%以上,公共用品、餐飲具消毒率由原來的65%提升到了90%以上,各項指標均達到省級示范文明城區測評體系要求。
(四)“手足口病”防控有力。我區自4月30日晚確診5例兒童手足口病以來,迅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一是處置救治到位。第一時間成立了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救治小組,及時下發相關防控方案,全力做好確診病例的醫療救治、流行病調查和消毒監測工作,果斷對67所幼托機構和學校采取停課措施(目前已經復課52家),并開展轄區幼兒園周邊的環境衛生整治。二是主動監測到位。全區130家幼兒園于5月4日起全面實行晨檢制度,實行病情動態監測。加強對當地幼兒園病例的主動搜索,同時加強急診科、兒科、皮膚科、腸道門診和發熱門診對手足口病的預警和監測。三是宣傳教育到位。開展各類防控業務培訓二十五期,受訓人員共計2512人。通過調查摸底,掌握了我區現有散居兒童23191人的基數。采取在《江干報》開辟專欄,召開兒童家長會,發放《告家長書》,在建筑工地張貼宣傳畫、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以兒童家長和外來務工人員為重點的群眾開展相關知識宣教。共懸掛橫幅38條、展出畫板136塊、張貼宣傳畫1800份、發放宣傳資料43萬份、發送手機短信32000余條。通過上述防控措施,實現了“兩控一無”,即控制患者病情、控制病例擴散、無死亡病例。
(五)健康城區建設全面啟動。制定下發《杭州市江干區建設健康城區三年行動計劃》和《20*年建設健康城區工作意見》,全面啟動健康城區建設。一是營造健康文化。打響江干健康教育品牌,開展了“江干健康教育大講壇”活動,結合“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在彭埠鎮舉行了啟動儀式,以各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分壇,每月開展宣講一次。同時開展“江干健康短信”發送活動,每周發送一次。半年來,共開展各種宣傳咨詢活動87次,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7類38種計68507余份。二是優化健康服務。以維護居民健康為中心,加強疾病防治工作和基本醫療服務。在慶春廣場舉行了“江干區健康生活進萬家行動”啟動儀式,市、區領導和近300余名群眾參加了活動,并向全區9.63萬余戶家庭贈送了“健康生活五件套”。三是保護健康環境。大力開展除“四害”、改水改廁等群眾國衛生運動,改善我區環境衛生水平。全區共清除各類衛生死角690余處,清運垃圾3740多噸,清理樓道420多個,新增無害化戶廁789座(完成年度計劃的78.9%),完成了市劃定范圍內清露拆棚改建工作。目前,全區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衛生戶廁普及率均達到100%。
(六)行業整體素質不斷提升。以提升衛生系統整體素質為目標,切實加強隊伍建設。一是加強思想建設。突出“*精神主題教育”這一重點,抓好黨委班子的中心組理論學習和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這兩個層面,分別邀請市委黨校馬曉秋老師和區委組織部江小華部長作了*精神專題輔導報告,先后開展了黨委班子“樹、創、建”活動和“學習貫徹*、我為衛生作貢獻”征文演講比賽,切實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加強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機關和行業作風建設,在全系統深入開展各級文明單位的創建活動,同時結合實際,自上而下開展了“滿意機關、滿意科室”、文明單位、文明職工等創建活動和民主評議行風活動,繼續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和商業賄賂專項治理活動,促進全系統工作人員進一步改善服務態度,規范醫療行為,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塑造衛生行業和醫務人員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強形象建設。注重虛實結合,做到內、外兩線并進,努力塑造衛生系統的良好形象。內線抓典型示范,通過開展“十佳青年醫衛工作者”、“十佳護士”和“十佳青年志愿者”評選活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導示范作用,努力提高衛生隊伍的整體素質。外線抓新聞報道,先后重點報道了衛生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江干區民工醫院等特色工作和我區醫護人員抗震救災的感人事跡,及時總結提煉具有江干衛生系統特色的工作經驗和典型做法,樹立了我區衛生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此外,我區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免疫規劃工作、婦幼保健工作、精神衛生工作和紅十字會工作繼續有序推進,實現了衛生事業的均衡發展。
(一)繼續抓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針對前期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念好“三個訣”,切實落實防控措施。一是抓好一個“教”字,進一步做好上門調查、上門宣傳、上門回訪工作,確保防控知識宣傳“進村、入戶、到人”,提高防控知識知曉率。二是抓好一個“防”字。進一步加大城鄉結合部、建筑工地、流動人口積聚地等薄弱地區的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加大散居病例的防控工作力度和患兒居家隔離、訪視工作,切實做好醫院感染控制工作,防止交叉感染。三是抓好一個“責”字,按照“以塊為主、部門支撐”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制,抓好重點區域、重點環節和重點人群的防控工作和晨檢、消毒、停課制度。
(二)繼續抓好“八小”行業整治工作。下一階段,繼續高標準嚴要求的做好轄區“八小“行業的整治工作。一是查漏補缺,消除監管空白。認真查找前期工作的薄弱環節,努力消除監管空白,將衛生狀況還不盡如人意的早餐店作為整治重點,有針對性的開展錯時檢查,實現全天候、全區域監管。二是嚴格執法,加大監管力度。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與配合,積極開展聯合執法和綜合執法行動,打擊各類違法行為,堅決取締各類無證經營,確保全區“八小”行業的規范經營。三是突出重點,鞏固監管成果。切實加強對農村市場及分散在社區、城鄉結合部和村鎮“八小”行業的監管力度,開展有針對性的衛生法律、法規及科普知識宣傳培訓,加強現場巡查指導,鞏固各項創建成果。
(三)繼續抓好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一是加強軟、硬件建設。扎實推進社區衛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確保“3189工程”按計劃有序推進。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開發區域衛生信息數據采集系統,提高健康檔案電子化率和動態管理率。二是加強制度建設。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重點抓好《財務管理辦法》和《績效工資考核分配辦法》的制定及落實。深化責任醫師團隊制,轉變服務模式,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轉變工作重點,變注重基本醫療服務為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并重。三是加強特色服務。大力實施“中醫藥進社區”工程,積極引進并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試行中藥飲片的集中配送,努力提升中醫藥服務水平。
(四)繼續深化“醫院管理年活動”。一是嚴把“準入關”。在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前提下,擇優引進水平高、實力強、特色明顯的民營專科、特需醫療機構,培育有序、良好的醫療市場競爭環境。二是嚴把“管理關”。提高醫院管理水平,繼續抓好醫療機構規范化建設,加大對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力度,堅決打擊各類非法行醫活動。三是嚴把“質量關”。加強衛技人員和醫務管理干部培訓,舉行病歷書寫、檢驗操作競賽,開展各類質控檢查及醫療質量檢查,確保醫療安全和醫療質量。
(五)繼續深化愛國衛生工作。一是開展建設健康城區系列活動,確立一套符合江干特色的相關指標體系,推進12類健康單位建設,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活動。同時有序推進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深入。二是開創衛生創建工作新局面。對全區2003年以來創建的省、市、區三級衛生單位進行回訪,加強對新申報衛生單位的指導力度,打好衛生創建基礎。三是提高改水改廁和除“四害”工作質量。到年底前,力爭實現全區新增自來水受益人口18900,三格式無害化戶廁比例達80%以上。確保全區“四害”密度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為順利通過國家“滅鼠”先進城區奠定基礎。
- 上一篇:衛生局監督科上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市衛生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