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供銷工作會報告
時間:2022-11-19 10:50:04
導語:全縣供銷工作會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次全縣供銷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市供銷工作會議和全縣三級干部會議精神,總結2012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下面,我代表縣社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一、2012年工作回顧
2012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社的精心指導下,緊扣縣委“拼爭全國五十強縣市,建設現代化綜合新城”戰略目標,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開放合作為前提,以“為農服務”為根本,以“創一流業績”為動力,圍繞“兩大任務、三大工作、四項基礎、五大網絡,百個網點”的基本工作要求,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實現商品銷售總額9億元,利潤420萬元,均同比增長10%以上。2012年度,縣社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供銷合作社聯合授予“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被省供銷社授予“縣級供銷合作社‘爭先創優’考評特等獎”;被市供銷社授予“縣區供銷社綜合考評特優獎”。
(一)啟動“縣農資配送中心”立項工作。“縣供銷農資配送中心”項目,是縣社實施“新網工程”建設的重大重點項目之一。經過一年時間的申報籌備,于去年4月份縣政府同意立項并下發抄告單,項目進入規劃、設計階段。
(二)組織實施總社兩個項目建設工作。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引導資金對我縣“新網工程”項目建設的投入是縣社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年,已爭取總社對兩個項目的政策支持,并完成項目實施任務。1、“縣昌南煙花爆竹有限責任公司”通過軟硬件設施升級改造,高標準打造全省一流的(倉儲)配送中心,累計投入100多萬元完成了路面硬化、屋面改造、綠化美化等工程,使配送中心軟硬件設施處于全省領先水平。2、“潭林糧油食品發展有限公司”稻米精加工擴建項目,是全國供銷總社新型合作示范項目,企業投資1000多萬元,擴大了生產規模,增強了企業發展實力,已獲得了中央財政資金和省級配套資金共計161萬元。
(三)完成市縣引導資金項目建設任務。一是新建網點100個,全縣五大網絡網點總數達1041個。其中,農資網點312個,新增10個;日用消費品網點187個,新增20個;農副產品網點128個,新增30個(含農民專業合作社);煙花爆竹網點305個,新增20個;再生資源網點109個,新增20個。二是打造網點100個,已爭取市、縣“新網工程”引導資金300萬元,通過精心布局和網點建設,100個經營服務網點全面達標,29個網點獲市級財政引導資金96.6萬元,71個網點獲縣級財政引導資金200萬元。
(四)認真抓好四項基礎服務性工作。2012年縣社重點抓好四項基礎工作。一是服務“三農”。做好農資經營等傳統服務,在系統內11個基層社布設了“助農取款服務點”,建立農村現代金融服務;重點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現34個的基礎上新增10個有供銷股份的專業合作社,使入戶農戶達4000多戶,幫助農民年實現收入9000萬元以上;積極開展技術培訓活動,累計培訓3場共600余人次;各類信息600余條,服務廣大會員3000余人次。二是信訪維穩。認真做好信訪苗頭的排查,妥善處理好各類矛盾糾紛,全系統未有一類上訪事件,呈現出祥和穩定的良好局面。三是安全生產。全系統把危房安全、煙花爆竹及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切實抓緊抓好,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四是基礎管理。完善制訂各項基礎管理辦法,完善修訂機關效能管理規定,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和社有資產管理。
(五)全力推進基層社標準化建設任務。2012年,縣社繼續采取“土地變性型”、“籌資改建型”、“借資改造型”等“三種模式”盤活社有閑置資產,建設鄉級農資配送中心。把盤活資產同危房改造結合起來、同“新網工程”建設結合起來、同新型基層社建設結合起來。完成了三江、廣福、岡上、富山、八一等五個基層社鄉級農資配送中心的升級改造。同時,按照全國總社“十有”標準,在全縣十二個基層社中,建成了基礎夯實、機制靈活、功能齊備的新型基層供銷社。
(六)有序開展作風和效能建設年活動。縣社積極開展“作風大轉變、效能大提速、環境大優化”活動,把營造工作環境,轉變工作作風,提升供銷形象作為工作重心來抓。完善修訂機關效能管理規定,嚴格執行考勤(請假)制度,促進了干部職工的工作作風大轉變、工作效率大提升;制定系統綜合業績考評辦法,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調動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認真開展支部晉位升級活動,營造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氛圍,基層黨建工作得到了加強,在去年全縣“效能杯”乒乓球比賽中獲一等獎,圓滿完成了縣委、縣政府房屋征收工作任務。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和群眾的期盼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全系統多數社有企業規模偏小,效益不高,網點布局不合理,基層社基礎工作薄弱等問題,這些前進中的問題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和解決。
二、2013年工作安排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圍繞縣委十二屆五次全會關于“‘三年倍增計劃’,為躋身全國五十強縣市、建設現代化綜合新城”的奮斗目標,按照“半年有苗頭、一年有勢頭、兩年有看頭”的要求,堅持社有經濟發展和系統為農服務兩手抓,高舉為農服務旗幟,為農村繁榮、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作出新的貢獻,為加快構建核心增長極戰略支點而奮斗。
(二)目標任務
主要工作任務是:實現社有企業經濟快速發展和為農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主要工作目標是:
1、全系統實現商品銷售總額10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實現利潤483萬元,同比增長15%以上;
2、新建服務網絡網點60個,使全系統網點總數達1100個;
3、建設“十有”標準基層供銷社2個,達到總數14個;
4、向上爭取政策或資金較去年有大的飛躍,新上規模項目有大的增加。
(三)工作舉措
圍繞“搶機遇,促發展;夯基礎,建網絡;搭平臺,強服務;保穩定,促和諧”的基本工作思路,狠抓七個方面工作舉措。
1、積極爭取政府支持,重點打造精品網點。一要積極爭取各級政府支持。按照省政府2013年2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支持供銷合作事業發展的意見》(贛府發[2013]2號)的文件精神,積極申報、包裝項目,爭取更多資金用于全縣“新網工程”網絡建設中來,推動基層社和社有企業快速發展,提升自身實力。二要高標準建設好精品網點。今年重點建設好100個精品網點,新增60個經營服務網點(其中,農資連鎖服務網點10個,日用消費品服務網點20個,農副產品服務網點10個,再生資源回收網點10個,煙花爆竹網點10個。),牢固樹立精品意識,高標準打造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建設。三要精心組織實施總社兩大項目建設。1、“縣幽蘭馬游果蔬專業合作社”蔬菜加工項目;2、“縣幽蘭潭林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優質水稻種植基地改建項目。
2、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全面加強基層社建設。縣社將以全省深入開展基層建設年活動為契機,不斷夯實基層社發展基礎。提升基層社建設水平,對照“十有”標準,以基層社升級改造為抓手,加大“新網工程”建設力度,年內完成2個基層社的標準化建設任務,繼續抓好已初具規模的十二個基層供銷社標準化建設,全面推進以“三社一會”為主要內容的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切實配齊配強基層社班子,今年要重點解決好基層人才隊伍斷層的問題,在系統內和社會上聘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熱愛供銷事業、樂于奉獻的優秀人才充實到基層社供銷隊伍中來,同時,認真解決好基層組織“有人管事,有錢辦事”和“人浮于事”等問題,充分發揮基層社為農服務的職能作用。
3、加強社有資產管理,盤活現有資產存量。進一步完善社有資產管理,嚴格執行社有資產管理的辦法,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批準變賣社有資產,對改制后剩余不多的資產進行盤活,確保社有資產保值增值增效。今年要重點盤活黃馬、蓮塘、蔣巷、塘南等基層社的鄉級農資配送中心建設。各基層社、直屬企業現有門店在公開、公正、公平基礎上,陽光操作,大幅提升資產的升值空間。積極探索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辦法,實行資產市場化運作,從今年開始,縣社將到期的租賃資產委托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對外進行統一拍租,最大限度的提高社有資產的經濟效益。
4、做大做強系統企業,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為進一步做大做強企業規模,提升效益,增強企業為農服務實力和能力,項目建設是關鍵。縣社將充分整合系統內部資源,以抓項目促發展,重點推進“縣農業生產資料配送中心”和“再生資源綜合大市場”等重大項目建設。盡快完成“縣農資配送中心”項目的規劃、土地運作等前期準備工作;力爭完成“再生資源綜合大市場”項目(用地面積約120畝,投資1.2億元,是集交易、回收、利用、加工、展示、倉儲、貨運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交易場所)選址、立項、報建工作;積極籌備“縣日雜茶果公司煙花爆竹配送中心”選址規劃工作,同時,儲備好一批潛力大、帶動面廣、有配送能力的連鎖經營企業進入國家政策扶持項目建設中來。
5、拓寬三農服務渠道,提升為農服務水平。全系統在確保做好傳統為農服務的同時,不斷探索為農服務的新辦法,要在生產生活中關注農業發展的新態勢和農民的新需求,延伸服務領域,強化服務載體,提升服務水平,加快搭建為農服務平臺,充分發揮供銷社的為農服務優勢。加強農資網點、莊稼醫院和綜合服務站的服務功能,繼續為農民提供包括市場信息、農業實用技術、產品銷售、科學用肥、合理用藥、蟲情測報、價格公示、發送農產品信息等服務,指導農民科學種田。加大開放辦社力度,走強強聯合之路。通過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各類協會、專業合作社等組織搭建合作平臺,提升縣、基層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水平;組織農民養植大戶加入專業合作社,促進農產品專業化、規模化生產,逐步建立和培育有影響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產品品牌,幫助更多的農民增收致富。繼續抓好各類技能培訓活動,免費培訓農民1000人次以上,為供銷事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6、妥善處理矛盾糾紛,確保系統和諧穩定。一是妥善處理信訪維穩工作。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制定突發事件預案,妥善解決好企業改制遺留問題和各種矛盾糾紛,做好重點人員的穩控和接訪息訪工作,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二是認真抓好安全生產工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經營,進一步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把危房安全、煙花爆竹及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安全(消防)生產,作為工作重中之重來抓。三是切實解決好弱勢群體的民生問題。解決退休人員、下崗職工生活生產中的問題,每年拿出不少于10萬元的慰問金用于訪貧問苦,確保全系統和諧穩定,為打造全新供銷合作社創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7、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全面加強作風建設。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切實加強領導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建設,堅持創新發展的思路,穩步推進工作方法的創新。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縣委、縣政府36條規定,在實際工作中自覺踐行厲行節約的作風,嚴格執行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款出游的要求,在全系統形成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風氣。進一步完善全系統綜合業績考評辦法,重點增加機關作風建設、經濟效益指標、基層社標準化建設、網絡網點建設等在考評中的份額。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有關規定,實行領導干部“一崗雙職”制度,做到清正、清廉、清明,樹立務實、清廉的形象。
同志們:機遇前所未有,形勢催人奮進,使命無比光榮。讓我們抓住各級黨委、政府對供銷社高度重視和支持,加快謀劃,以全新的工作思路、昂揚的工作斗志、扎實的工作實效,在供銷合作事業大發展中贏得主動,有所作為,為打造全新供銷合作社而努力!
- 上一篇:供銷社反腐倡廉工作意見
- 下一篇:供銷社工作安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