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局工作總結與工作安排
時間:2022-08-13 10:03:29
導語:城建局工作總結與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市城鄉建設局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加快沿海崛起、實現新的跨越”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又好又快的發展方針、突出“抓轉型、促發展”的工作主題,牢固樹立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的發展意識、解放思想敢于突破的創新意識、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的實干意識,全市城鄉建設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城鄉建設快速推進,各項指標全面完成
全市城鄉建設系統以城市組團開發為主線、以重點工程推進為突破、以完善城市功能為重點,強化城市品質提升、注重海濱特色彰顯、突出行業服務提升。城市化率達55%,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40平方公里;綠地率達37%,綠化覆蓋率達40%;城市供水普及率達10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2%。
從全市范圍,2012年,全市共實施城建項目906個,年內完成投資556億元。
從市區范圍,2012年,市區計劃實施城建項目402個,年內完成投資248億元。
從建設局范圍,2012年,市城鄉建設局計劃完成市區規模以上城建項目投資18.5億元。
二、主體功能全面強化,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快速提升。以市政道路和公用事業為重點,以重點工程建設為突破,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功能顯著提升。投資9.8億元快速實施了38項道橋工程,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資7.89億元,新增城市道路54萬平方米。全長33.1公里BRT一號線工程國慶期間建成運營,其中我局承擔建設投資任務3.6億元;投資6000萬元的秦東門大街跨西鹽河景觀大橋建成通車;隴海東路、凌洲西路、新建東路等道路工程全力推進;投資2.3億元的科苑路、學院路等5條道路出新工程,投資1.4元的瀛洲路、東路、新海路等8條道路的綠化提升、城市家具工程11月開工建設,年底確保通車使用;海濱大道工程指揮部掛牌運轉,各項工作全力推進;背街小巷整治力度加大,修建便民道路80余條,整治人行道路50余萬平方米,人居環境得到大幅改善。投資2.36億元實施供水、污水、天然氣等公用事業重大項目6項,市第三水廠擴建工程完成投6500萬元,徐圩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城市飲用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穩步推進,投資300萬元的沙板橋污水泵站及配套污水管道已6月份建成運行;取水口上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2月底上報市政府審批;投資5000萬元新建改建供水管網25公里,投資約6300萬元新建污水管網46公里;新增小區管道燃氣用戶共11000戶,投資約5500萬元完成、、等城市中壓燃氣管道約28公里。
(二)組團開發強勢推進,城市框架迅速構筑。以整體規劃、組團推進的工作思路,集中優勢資源,突破重點片區,采取市、區聯動的方式,全力突破連云新城、新海新區和徐圩新區3個市級重點片區的開發建設,重點推進濱河新城、西鹽河片區、港口配套發展區和商務中心區、花果山大道軸線功能帶以及綜合性旅游風景區5個區級組團的開發建設。根據“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基本建成”的目標要求,連云新城全年投資25億元實施了北固山莊搬遷工程等一大批重大項目,新城雛形初步顯現;徐圩新區吹響產業興城的沖鋒號,年內投資13億元建設了包括242省道、國際物流中心等大批重點工程;新海新城強勢推進,累計投資38億元,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實現明年新生開學啟用,花果山酒店年底投入運營。現代化國際海港中心城市的商務中心區、科技文化產業集聚區和城市功能配套區建設得到快速推進,全市城市建設新示范、新亮點、新形象逐步形成。
(三)園林綠化扎實開展,景觀水平明顯提高。全面推進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全年投資9.2億元實施111個園林綠化項目,新增綠地380多公頃。東鹽河景觀綠化工程、朝陽橋游園等綠化工程已經竣工;孔望山公園、中華楹聯園、新浦公園、北崮山生態公園等公園綠地等重要河濱綠化進一步完善實施;建設東路、紅砂路等道路綠化工程付諸實施;動物園、園博園、大型公園穩步推進。組織參加第八屆中國國際園博會,并榮獲特有建設獎、建筑小品獎等多項殊榮。
(四)舊城改造效果明顯,人居環境有效改善。堅持平安和諧、公平自愿、公開透明的征收理念,全力加快重要街道、重點地塊、關鍵節點和棚戶區的整治改造,迅速提升老城區建設水平,居民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得到有效改觀。今年以來,全市實施94個舊城改造項目,完成改造面積61萬平方米,其中市區涉及舊城改造項目約47個,完成改造面積約21萬平方米;爭取國家專項棚改補助資金1.5億元,錦屏磷礦棚戶區改造完成建筑面積約12.3萬平方米,完成項目投資7000萬元;金橋鹽化棚戶區完成建筑面積約20.5萬平方米,完成投資5億元;孔望山新城安置房完成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新建東路安置房進行征地拆遷,外倉街拆遷已完成40戶。
(五)產業經濟健康發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一是建筑產業快速增長。省內外、國內外建筑市場的開拓力度不斷加強、對全市財稅貢獻力度不斷加大、建筑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資質等級和企業實力進一步提高,全市建筑業總產值達410億元,建筑業增加值達到97億元,上繳稅收25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5.8%、26%和16%。新增建筑業一級資質3家、二級資質5家、三級資質58家,勞務5家;全市現有一級資質企業28家,二級115家,三級311家,勞務49家,初步形成了大、中、小梯次結構合理,總包、專業分包、勞務分包配套成龍的專業結構體系。二是房地產產業健康發展。全市共有房地產企業626家,全年累計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約297億元,保持施工面積約1583萬平方米,新開工面積約72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約528萬平方米,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105.5%、240%和76%;其中市區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約119億元,保持施工面積約735萬平方米,新開工面積約379萬平方米,竣工面積約235萬平方米,分別完成年度計劃完成105%、189.5%和117.5%。
(六)鎮村環境明顯改善,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按照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加強統籌規劃,加大督查指導,村容鎮貌極大改善,村鎮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全市已完成15個三星級康居鄉村創建和521個村莊環境整治,于6月份全部通過省級驗收;5個三星級康居鄉村創建和770多個村莊環境整治工作正在整改,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今年目標任務;11個鄉鎮、19個村莊開展城鄉統籌發展試點工作,6個鄉鎮開展市級城市化示范鎮創建;完成農村危房改造5316戶。
(七)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建設行業秩序井然。一是質量安全。切實加強工程質量監督執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全面提高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全市質量監督受監工程2501項,建筑面積2375萬平方米;其中竣工236項,建筑面積258.51萬平方米。目前,全市在建工程2265項,面積2117萬平方米。市區在建項目1449項,建筑面積1045.3萬平方米;全年新受監工程346項,建筑面積269.2萬平方米;全年竣工交付單位工程187個,建筑面積139.88萬平方米;住宅工程驗收136項,面積99萬平方米,實施分戶驗收率100%。市區質量監督覆蓋率達99%;應監理工程監理率98%。全年對161項申報優質結構工程進行了檢查,其中136項工程已通過檢查,推薦為優質結構工程。同時,對63項申報市優的工程履行考評程序,評選出49項市“玉女峰杯”優質工程獎;從中選出7個項目推薦省優,已于11月19日通過省廳資料審核和現場復查程序。已培育77項工程創建市級文明工地;36項工程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工地。二是建筑市場監管。集中整治圍標、串標、轉包和違法分包行為,為企業提供公平的市場環境;強化合同監管,防范合同爭議,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進一步規范用工管理,減少拖欠民工工資現象。截止日前共辦理施工許可357件,面積572萬平方米,竣工驗收備案手續466件,面積385萬平方米。三是建筑節能。成功申報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中央財政補助專項資金5000萬元;積極組織各單位申報省級建筑節能引導資金項目,爭取各類補貼資金1200萬元;450萬平方米民用建筑施工圖通過節能專項設計審。四是監理行業。監理隊伍不斷壯大,業務范圍不斷拓展,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全市監理企業監理范圍涉及房屋建筑、化工石油、市政公用、港口航道、水電水利、礦山、機電安裝等7個行業,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516人,省監理工程師460人。
(八)惠民措施有力到位,社會評價不斷提升。一是全力做好12319熱線服務工作。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服務宗旨,全力辦好12319熱線服務工作,數字城管二級平臺5630件。2012年“12319”熱線累計接到群眾來電共計4872個,中心直接受理3513個,轉相關部門1359個,受理率100%,辦結率100%;接待群眾來訪112次,中心直接受理124個,轉相關部門280個,轉相關單位32個,累計接訪324人,受理投訴的及時率均達到100%。二是加大清欠力度,切實維護民工權益。2012年共受理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有效投訴112件,投訴金額1.4億元,接待民工3700余人次,所有相關投訴均按時處理、辦結。發放農民工勞動計酬手冊2600余冊,召開訴案協調會23場次,形成調處意見16份;按照相關規定辦理減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461件,減免金額1430萬元。
(九)體制機制全面創新,行政服務日益完善。一是開展制度建設。實施工程建設“四定一包”制度:定領導、定任務、定時限、定獎懲,任務包干;班子成員駐地辦公制度:每位領導確保每周兩天以上住在工地現場;工程施工先標準段試驗再全線展開制度等多項制度。二是完善行政服務。進一步完善建設簡易審批程序,實行重點項目重點片區上門服務制度和“超時默許”制度,加快企業信用管理系統和電子化遠程招投標平臺建設速度。三是強化廉政建設。簽訂廉政保證書,規范工程建設行為,強化黨風廉政責任制落實,全面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在肯定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推進城鄉建設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不足。
一是園林城市創建還需進一步加強。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中,還沒有成立專門的創建工作班子,部分創建指標還存在差距,園林綠化工作經費還需要進一步保障,城市綠化水平和檔次有待進一步提升。園林綠化行業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急需出臺。
二是新城建設進度還需進一步加速。征地拆遷、資金籌措、安置房源不足、用地指標受限等等諸多問題給新城建設快速推進帶來較大難度。安置房源需進一步增加,拆遷補償規范需進一步界定明確,新城道路、排洪溝及其他配套設施建設需加快推進。
三是城建融資平臺還需進一步拓展。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城建項目不斷增多,建設資金日益短缺,土地證的辦理緩慢,影響了城市建設順利擔保貸款。
四是城鄉統籌發展還需進一步平衡。近年來,小城鎮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與縣城和市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鄉鎮財力較差,基礎設施落后,村鎮建設資金缺口大,給鄉鎮建設帶來了難題。
三、科學謀劃轉型升級傾力作為再創輝煌
2013年,全市城鄉建設系統將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引領,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強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突顯城市特色、彰顯城市品質為目標,以重點工程為主線、以行業管理為要務、以城市發展為根本,堅持市場運作主體,強化公共投入導向,緊緊圍繞“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方針,上規模擴面增量、提品質爭先創優、強功能固本強基、樹形象快見成效,全力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目標任務。
(一)主要經濟指標
全市總體經濟指標:2013年,全市計劃實施城建項目943個,其中新建項目631個,續建項目312個,項目總投資1811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678億元,年內計劃竣工項目523個。
2013年,城市化率達56.7%,比2012年提高1.7%,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50平方公里。綠地率達37.5%,比2012年提高0.5%,綠化覆蓋率達41%,比2012年提高1%,城市供水普及率達10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4%,比2012年提高2%。
市區主要經濟指標:市區計劃實施城建項目355個,其中新建項目218個,續建項目137個,總投資1021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338億元,其中政府性投資項目258個,年內計劃完成投資274億元,年內計劃竣工項目157個。
(二)主要工作思路
一是組團式開發節點化推進,全力推動更高層次的城市發展
以高標準規劃為引領、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依托、以重點工程推進為抓手,加大組團式開發規模,強化節點化建設速度。重點實施市政公用和園林綠化項目在3000萬以上、建筑工程在3億元以上的“規模工程”,推進各大組團互聯并進。各組團明年要把區內功能配套建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迅速形成集聚效應、擴散效應。全力加快市級連云新城、徐圩新區、新海新區等片區的建設速度,著力推進濱河新城、西鹽河片區、港口配套發展區和商務中心區、花果山大道軸線功能帶以及綜合性旅游風景區5個區級組團的開發步伐,加快贛榆琴島天籟片區、灌云縣城東區、東海新區的建設力度,努力形成城市建設的新動力、新示范、新形象。
2013年,市城鄉建設局以市城投集團為主要實施主體,繼續推進新海新區內(原鳳凰新城、行政中心周邊)項目建設和孔望山新城項目建設。項目總數17個,新建項目8個,續建項目9個,年內竣工項目11個,項目總投資23.6億元,年內完成投資7.5億元。
二是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實施,全力提升更高品位的城市形象
按照最佳人居獎、范例獎、魯班獎等標準和要求,開展城市品質提升,大力實施名品工程、精品工程、品牌工程。新建工程要按照“高水平策劃、高起點設計”的要求,引入一批資質水平高的設計單位,鼓勵集研究、設計和施工于一體的企業參與建設,注重在規劃方案、工程設計、施工組織和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上精細化管理和安排。在規劃設計、方案品質和社會效益等方面,廣泛征求社會的意見,確保新增一大批特色精品工程。老城區改造提升,突出重點地段、窗口地段和重要節點,彰顯文化內涵,體現地域特色,在古城改建完善、功能街區打造和村鎮整治等各方面盡快形成階段性效果,積極推進東海溫泉鎮、贛榆新城申報省人居環境范例獎工作。市區開展城市風貌的研究和實施,在各類規劃的基礎上加快城市設計的速度,以《市道路和城市家具設計技術導則》為藍本,開展城市家具、道路出新、照明升級等工程,確保城市街景和重要節點的景觀水平有一個全面的改觀。各縣把城市品質的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因地制宜地開展相關工作。
三是強調科學性突出群眾性,全力優化更高水平的城市配套
在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中,著力強調工程的科學性,圍繞港城特色、生態節能做好工程設計;突出項目的群眾性,圍繞人文關懷、群眾使用做好項目建設。一是市政道路。以重點工程為突破,以城市出新為特色,投資15億元,全力推進海濱大道建設;繼續實施城市道路提升工程,投資3300萬元,實施解放路、朝陽路、新孔路等9條道路32萬平方米路面改造,沿線景觀綠化改造和城市家具工程;投資1.8億元續建新建東路、鳳舞路、鳳翔路等6條道路,年內基礎實現通車或部分通車;投資3300萬元新建銀鳳路、丹鳳路工程并實現年內竣工通車;投資6500萬元重建解放橋、和平橋工程。二是公用事業。投資2800萬元繼續實施第三水廠擴建工程,年內實現調試運行;投資300萬元擴建海州水廠;投資2500萬元新建改建供水管網20公里;開工建設總投資5.5億元的取水口上移工程。投資3000萬元新建污水管道10公里、污水提升泵站1座;投資1100萬元完成南城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連接工程。投資1500萬元新增燃氣用戶8000戶,投資2500萬元新建燃氣管道25公里。進一步提升城市安全運營水平,根據《市城區防汛抗災建設提升方案》,實施城市防汛抗災重點整治工程。
四是規模化增量特色化提升,全力打造更高水準的城市綠化
鞏固擴大國家級園林城市成果,進一步增加城市綠量,高度重視規模綠量的成片增加,更加重視園林綠化的景觀水平。2013年,投資1億元實施海濱大道綠化工程;投資8000萬元實施BRT沿線景觀提升;投資1300萬元實施鳳凰新城內新建東路、鳳舞路、鳳翔路、銀鳳路、丹鳳路、鳳鳴路等6條道路沿線綠化建設。投資4億元實施動物園項目,2013年完成投資7000萬元;投資2000萬元實施蒼梧綠園升級改造工程;申辦第九屆園博會,做好園區前期工作及周邊建設;投資230萬元參加省第八屆揚中園博會,實施約14500平方米綠化展示。
五是打造戰斗力提升競爭力,全力推進更高規模的產業發展
進一步加大建筑業、房地產業對全市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堅持打造戰斗力、提升競爭力的工作思路。建筑業發展。著力提升全市建筑企業資質水平,重點培養優秀優質企業向集團化企業發展,創新機制體制,加大企業人才培養力度,打造具備戰斗力、凝聚力和開拓精神的企業班子,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全力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進一步服務全市建筑業優勢企業的做強做大。2013年,力爭全市建筑業總產值達500億元,建筑業增加值達到132億元,實現外出施工產值312億元。房地產業發展。保持房地產健康發展,加強房地產企業信息平臺建設,嚴格開發小區配套建設監管,推進住宅全裝修試點,促進住宅產業化進程,為推動全市經濟增長提供堅強支撐。
六是規模式推進特色性建設,全力做好更高基礎的城鄉統籌
按照新時期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求,深入貫徹“村當鎮建、鎮當城建”的村鎮建設理念,繼續開展村莊整治,全力推進城鄉建設一體化、功能配套均衡化。完成全市2033個村莊環境整治,組織實施5000戶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工作,創建15個三星級省級康居示范村;培育創建1個省級園林小城鎮,創建5個市級城市化示范鎮,創建1個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
七是群眾式思維服務型政府,全力突出更高要求的民本理念
努力做好12319等品牌服務工作。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進一步拓寬熱線服務空間,認真及時處理好人民群眾的來電、來信、來訪,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切實為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
努力做好清欠工作。以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為重點,著力建立和完善階段性整治和長效管理的機制。加強政策宣傳和教育,堅持上門服務,及時受理投訴,快速處理協調,按照相關政策加大對農民工的扶持和幫助。
努力改善居住環境。加快舊城改造步伐,計劃完成舊城改造面積50萬平方米,切實做好征收補償糾紛和矛盾化解工作,迅速改善弱勢群體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結轉2012年項目繼續實施新建東路拆遷安置房建設,計劃年內完成投資1億元,完成一期部分主體工程。
八是組織化領導創新型隊伍,全力建設更高要求的保障機制
加強組織領導。創新理念,比學趕超。在全市城鄉建設系統形成了“比學趕超,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成為又好又快新局面的內生動力。創新機制,依法行政。進一步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完善行政執法監督考評制度,建立健全以執法人員資格準入為重點的崗位責任制、以社會評議為重點的監督機制和以執法績效考評為重點的獎懲機制,加快建設化解危機的預警機制。創新考核,目標管理。繼續開展城市建設目標管理,科學制定考評辦法,真正發揮目標管理的推進作用、導向作用。
加強隊伍建設。以領導有力、機制有效和運轉有序為主要內容,積極開展“業務型、創新型、服務型”領導班子創建。加強業務學習和培訓,注重業務能力和素質的快速提升,不斷增強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執行能力、服務發展的專業能力、行政監管的執法能力,打造特別能干事、特別有成效的人才高地。
加強資金保障。加大投資主體及市場監管體系建設,以政府性投資為主推進公共公益性項目建設;加快融資平臺建設和招商引資工資工作,引進社會資本,以各種方式推進城市建設投入市場化;加快市場監管體制建設,促進投融資市場的規劃化、標準化;加強投融資管理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投融資市場管理水平。
- 上一篇:法治財政建設整改方案
- 下一篇:交通運輸審計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