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服務經濟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08 08:18:12
導語:環保局服務經濟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以中心工作為抓手,服務大局,推動全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積極完成今年招商引資任務。今年以來,我局將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招商辦公室,組建三個招商小組,重新制定招商引資考核辦法,把任務分解到每個科室,將壓力傳遞到每一個人,形成人人參與招商的良好氛圍。通過廣泛出擊,拜訪客商,以商引商,成功引進投資1.2億元的海斯特特種玻璃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環評、立項、工商注冊、總平設計等工作,場地已平整,10月底開工建設,這也是我局今年招引億元項目的主要成果。另有兩個項目正在洽談簽約中。
2、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今年以來,我們在抓好經常性招商活動的同時,全力推動在建項目建設進度,積極推進萬博馨精油科技項目快建設、早竣工、早投產。由于我們抽調專人跟蹤服務,及時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解決建設中的有關問題,使工程進展非常順利。目前,環已酮車間完成主體廠房建設,正在開始設備安裝;松油生產車間開始土建。投資2500萬元的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工程已全部竣工,開始調試運行。
3、扎實開展三大攻堅工程工作。今年我局一如繼往地做好“三大攻堅工程”工作,瞄準目標,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多引項目。在破零工作上,先后投入5萬元,幫助漁溝鎮董巷村新引項目2個,即新紡服裝廠和飼料油加工廠,目前兩個企業已開始生產;同時,將董巷村現有的集體土地發展蔬菜大棚8個,承包出租。截止10月底,董巷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17.8萬元。在脫貧工作上,投入1.5萬元用于漁溝董巷、南陳集小橋29戶貧困戶發展蔬菜種植、畜禽養殖等,確保三年內貧困戶100%脫貧。
二、以綜合整治為平臺,加大環境監管力度,不斷提高環境質量。
1、重點流域專項整治行動效果顯著。以加大水環境整治為平臺,不斷加強環境管理力度,全面開展各項整治活動。集中力量加強飲用水源整治。對飲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實行日查日報制度,制定應急預案,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對保護區內的生活污染源等仔細排查,形成整治報告及保護建議上報區政府實施。大力開展黑臭河流治理。對城區鹽河、孫大泓、崔大泓河流質量狀況進行拉網式調查,對雨、污管網進行排查,查明原因,形成崔大泓水體黑臭環境隱患調查報告及加強崔大泓保護建議,并積極向上級環保部門爭取專項資金300萬元,用于崔大泓污染治理,同時將整治要求分解到區長環保目標成員單位,確保城區無劣五類水體。加強農村地表水監測力度。對功能區、鄉鎮、行政村河流267個監測點位,進行兩次全面監測,全年水質達標率97.3%。
2、環境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把好環境準入關,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源。今年以來,我局共受理建設項目365個,拒批印染、電鍍、化工等污染嚴重項目15個,對40多個建設項目進行了“三同時”驗收,環評執行率100%。認真落實排污許可證管理和現場監察制度,要求320家企業單位進行排污申報,70家企業換發了排污許可證,21家企業進行了排污許可證年審。對華能、污水處理廠等污染減排企業,現場監察60余次,督促污水處理對污泥處置、應急措施等運行管理不到位的問題進行整改,完成COD和SO2凈削減量71.5噸和375噸,凈削減率分別為1.39%,1.32%;對25家安裝自動監控裝置的重點企業,實行監控AB崗,每月1次現場監察;對振達鋼管、四個元明粉等企業,加強重點監管,確保達標排放。全年現場監察2000余次,立案查處違法行為3起。對全區160家企業進行環境等級評定,評出綠色企業2家,藍色企業157家,黃色企業1家,并予以公布,從而有效地規范了企業的環境行為,轄區內污染物基本能夠達標排放。
3、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啟動。今年,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農村環保工作,借鑒城市長效管理的成功經驗,建立一套簡單、易行、有效的獎懲辦法,從而形成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統領、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督查室督辦、各鄉鎮具體負責的工作格局。3月4日全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督查室揭牌儀式以來,全區配備保潔員587個;整治溝塘616個、打撈水草面積達92萬平方米;配備垃圾桶4437個、垃圾車921輛,建垃圾池2587個、垃圾房471個,整治硬化道路1050公里,總投入1597萬元。經過半年的努力,全區道路、集鎮的環境衛生有了顯著變化,農村環境質量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4、環保宣教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進一步鞏固宣教現代化建設成果,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圍繞“六五”世界環境日和我區環保三十年等重要活動,舉辦“環保30周年”成果展,制作環保專題片,開展環保知識競賽,組織青年志愿者開設環保課堂,倡導低碳生活,開展各類咨詢活動20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解答群眾疑難問題50多個,不斷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環保意識和法制觀念。圍繞綠色創建、環保規范化管理、秸稈禁燒等重點工作,開展環保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鄉鎮等“四進”活動,發放宣傳資料3000多份,拍攝環保宣傳建設紀錄片1部,創建綠色社區3個。
5、生態保護和創建工作不斷深入。今年初,我們按照省、市環保部門的要求,分解下達了全區生態建設年度工作目標,生態保護工作開展深入。9月份,區人大審議通過生態區實施規劃,目前,正在制定《區生態區建設實施方案》,規劃一些生態重點實施工程,并于近日內實施。進一步加強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創建工作。王營鎮、古寨鄉、吳城鎮三個鄉鎮爭創省級優美鄉鎮,規劃已編制,通過努力工作,目前各項創建指標基本符合要求,正準備迎接省里驗收;同時,積極幫助吳集鎮吳集村等四個村申報省級農村環保治理以獎代補專項資金,所有材料均已上報。
三、以軟環境建設為龍頭,強化服務意識,推動行風建設的再上新的臺階。
1、以優質的服務,推動項目早落戶。一是推行建設項目跟蹤服務卡,變環保審批為環保服務。公開審批政策、審批程序,方便項目投資人辦理相關手續;開辟綠色通道,做到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隨到隨辦,對中馳塑膠、義務商貿城、金太陽電力公司晶硅切片、佳英特鋰電池等重點項目、外資項目一律先予辦理,并實行全程幫辦,對總量不能在區內平衡的,主動與上級環保部門聯系,實行“點供”政策,暢通項目審批渠道,想方設法,推動項目早落戶。二是推行“一站式”服務,提高審批效率。在依法合規,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我們完善了工作業務流程,抽調專人,聯合審批,對排污申報、排污收費、投訴舉報、項目審批實行一站式服務,一個窗口對外,簡化程序,提高辦事效率。
2、實行陽光環保,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一是推行企業環保聯絡員制度。實行一線工作法,零距離接觸,對區內所有企業,定人定崗,實行上門服務,定期了解重點企業的環保需求,幫助企業開展環保規范化建設。二是實行文明執法。始終把服務貫穿于執法的全過程,完善行政處罰的自由裁量標準和程序,對輕微的,沒有造成危害的,以教育為主;對未批先建等嚴重違法行為,查明原因后,督促和幫助企業做好整改,降低企業違法成本,幫助企業走上規范化管理軌道。三是實行陽光收費制度。針對當前經濟形勢,對運轉困難、暫難繳納排污費的企業,我們適時調整征收周期;對提標改造、污染減排項目實施到位的,及時核減排污費;對停產限期整改企業,按實際排污量核算排污費,友情操作,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3、以務實的作風,解決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一是開展重點污染源環境月測月報制度。充分發揮飲用水源和大氣自動監測站的作用,對重點污染源實行月測月報制度,開展企業環境信息行為等級評定,就重點流域、重點企業的環境狀況編制環境監測報告,向社會公開環境質量情況,讓群眾及時了解環保信息。二是完善環境信訪舉報制度。推行領導帶案下訪和環境信訪接待日制度。局領導每月帶著重點信訪案件安排一次下訪和每周一次信訪接待活動,現場接待,現場辦公,多年上訪的黃秀軍案件得到了很好解決,受到上級環保部門好評。“12369”環保熱線保持24小時暢通,對環境污染投訴、舉報,受理及時,查處到位,辦理快速,對于重點信訪案件還征得舉報人的書面認可,整個程序才算走完。今年以來,受理各類環境信訪案件163件,所有環境信訪案件均做到處理率、回復率100%,滿意率達98%。
一年來,我們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上級領導的要求,離廣大人民群眾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環保自身建設不足等問題還依然存在。新的一年,我們將進一步細化責任,強化措施,嚴格執法,努力推進環保工作再上新臺階。
- 上一篇:氣象局創建省文明城市匯報
- 下一篇:區環保局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