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十三五”時期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13 09:51:52

導語:住建局“十三五”時期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住建局“十三五”時期工作總結

五年來,在區委、區政府堅強的領導下,區住建局積極主動作為,充分履職盡責,主攻難點,突出重點,緊扣節點,強力推進,取得較好的成效,具體如下:

一、“十三五時期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努力實施老城改造,不斷改善城市面貌

區老城改造工作始于2016年,共有70個標段、306項工程,總投資約15億元。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區已脫胎換骨、化繭成蝶。一片片老舊除去、一方方陋顏改變、一段段梗阻打通,取而代之的是美麗清潔街區、通達坦暢路網、綠色海綿城邦……身處,我們看到:市區道路平坦寬敞,臨街立面干凈整潔,人行道路平整順暢,車輛停放有序,樹木整齊劃一,綠地生態繁茂,單位拆墻透綠,街景夜景生動,廣場公園大氣,市場商場繁榮,出入口面貌美觀,基礎設施齊備,小區變成了花園,老城變成了新城,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空前提升。

(二)全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不斷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五年來,區累計改造農村危房9401戶(2016年5569戶、2018年2620戶、2019年1102戶、2020年110戶)。在工作中我們認真貫徹落實改造政策,積極發揮部門職能,嚴格執行工作程序,保質保量扎實推進,全力打造惠民安居工程,助力精準扶貧,真正做到把好事辦好。同時,我們實現了建設標準和補助標準“雙提高”。針對農戶因新建房屋面積小,改造意愿不強的情況,在上級補助標準不變的情況下,區委、區政府頂著自身財政支出的巨大壓力,重新調整了農村危房改造的建設標準和補助標準。D級危房建筑面積由原來的40平方米增加至50平方米,補助標準由原來的每戶補助3.2萬增加至每戶補助4.2萬元。

(三)積極加快棚戶區改造步伐,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五年來我區先后完成鐵東棚戶區改造征收2621戶、新立棚戶區改造一期征收746戶、新立棚戶區改造二期征收863戶、其他征收任務600余戶,累計分配回遷安置房屋7800多套。在征收中我們始終堅持依法征收;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做到法制化、程序化、規范化、標準化,補償結果透明公開化;始終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從根本上消除被征收人思想顧慮。

(四)強力推動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拉動經濟增長

“十三五”期間,住建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突出項目建設對經濟拉動的作用,狠抓項目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啟動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2018年7月,區政府第4次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區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該項目涉及全區12個鄉鎮場,計劃建設鐵籬圍欄114萬延長米、大門1.7萬個,估算總投資1.5億元。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成。

啟動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按照《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到保鎮和鎮被列入了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計劃。其中:到保鎮規劃總用地面積5026平方米,建污水處理站一座,建筑面積588平方米,處理規模為200m3/d,總投資估算1637.88萬元;鎮規劃總用地面積3044平方米,建污水處理站一座,建筑面積736.2平方米,處理規模為100m3/d,總投資估算1164.06萬元。目前,已完成項目建設工作。

啟動鄉村環衛一體項目。根據《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要求,并借鑒先進經驗和有效做法,確定通過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實施鄉村環衛一體化,最終確定昌邑市康潔環衛工程有限公司為中標公司。2018年11月22日在區鎮召開鄉村環衛一體項目啟動大會,在全市率先推行鄉村環衛一體化,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鄉轉運、區處理”的治理模式。通過兩年來的運行,累計清運農村生活垃圾4.63萬噸,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做出了貢獻。

二、2020年工作完成情況

新年伊始,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局干部職工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嚴防死守,經受住了疫情防控與開展工作之間矛盾的考驗,各項工作順利推進,成績可喜。

(一)疫情防控工作組織到位。新年鐘聲剛剛結束,住建局疫情防控工作業已全面鋪開,第一時間啟動行業部門疫情防控工作;及時挑選10名政治素質好、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參加高速出口疫情防控工作;認真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居家隔離人員垃圾清運工作;全員出動包保小區卡口疫情防控40天;服從調度聯合接防火車站疫情防控,出色的完成了各項任務,做到了疫情防控不漏一人,為全區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行業扶貧方面:一是脫貧摘帽“兩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任務,順利通過省級貧困縣退出實地核查評估,助力我區順利完成了脫貧摘帽任務。二是實施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上級下達的110戶改造計劃已全部完成。三是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按時限要求全面完成各級各類住房安全保障反饋問題整改任務。四是全面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核驗工作。協調各鄉鎮、村逐戶現場核驗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情況,確保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貧困村包保方面:開展送溫暖活動,在春節、扶貧日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為41戶貧困戶贈送米面油共計價值2萬余元,結合農村衛生清潔行動,為兩個包保村撥付幫扶資金10萬元。

(三)棚改征收工作有序推進。年初以來啟動了公園北區棚改征收入戶調查摸底、原水暖廠廠區改造、新立三期棚改征收前期準備工作,大力推進新立二期棚改協議簽訂、入住結算等工作,截止目前,完成新立二期780戶棚改居民的入住結算工作。在棚改項目建設中,華威二期、民主家園二期已完工并完成驗收,房源已移交;瀚海明珠二期、中青家園兩個項目已經完工,正在辦理驗收手續;白平出口項目已開工建設14棟,取消建設1棟,預計年底前可完建設完成。

(四)老城改造穩步收尾,城市面貌不斷提升。通過幾年的努力建設,我區海綿城市建設暨老城區綜合提升改造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截止目前,70個標段中已完工的69個,中農市場三條路改造工程正在推進中;已完成驗收的68個標段,驗收完成率97.1%;已完成結算56個標段,剩余14個標段,其中:在財審審核的8個標段,正在核量3個標段,正在完善資料2個標段,未完工1個標段,結算完成率為80%。

(五)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全面啟動。年初,市委、市政府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我們迅速行動,在街道辦事處的全力配合下,對未改造小區和部分使用功能不完善的小區進行摸底調查。按照市級統籌安排部署,我區今年改造老舊小區12個204棟樓。目前,已全部開工建設。

(六)火車站北道口公鐵立交橋維修加固改造工程有序推動。該橋始建于1989年,去年末,經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檢測,評定該橋等級為E級,屬于危橋,建議對該橋進行大修、加固或改擴建。年初以來,先后與鐵路部門對接,研商立交橋改造相關事宜;召開改造方案專家評審會議,確定改造方案。完成可研、涉鐵可研報告編制等工作,發改部門已經對該項目立項,計劃總投資3350萬元。目前正在沈陽鐵路局辦理涉鐵設計審定。

(七)行政審批、建筑工程招投標及安全生產工作不斷強化。按照相關要求,將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到政務大廳辦理,達到了“應進必進、能進必進”的要求。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了所有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不斷調整、充實大廳公開人員,將年富力強、熟悉審批工作的人員委派到工作一線,逐步提升我局行政審批工作效率,全年受理、辦結施工許可審批14項,核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14個。研究制定招投標工作制度,將招投標工作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防止招投標領域亂象漫延,杜絕違法違紀現象發生。狠抓建筑工地、燃氣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安全風險隱患得到有效排查治理,區屬建筑工地、燃氣企業未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樓房裝飾裝修監管工作有序開展,累計受理群眾舉報55件,辦結53件,辦結率97%,妥善的解決了群眾關心的居住安全問題,受到了群眾的稱贊。

(八)黨建及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加強隊伍建設不放松。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關于黨建工作會議文件精神,及時研究制定黨建工作計劃、制度和措施,并嚴格組織實施。強化理論學習不放松。堅持“”學習制度,堅持每周三下午開展理論學習,不斷提高干部職工政治理論素養。認真組織開展“制度建設年”、“警示教育年”活動,研究制定、修改完善機關各類制度41項,并實施。信訪維穩不放松。堅持就地化解矛盾原則,將工作重心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前排查,做到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理得好。全年接待咨詢來訪人員900余人次,辦理“一個電話解決難題”政務服務熱線信訪案件200多件,處理各類信訪案件80余件,未發生越級訪、去省、進京訪。強勢掃黑除惡不放松。按照上級部門的統一安排部署,認真開展“六清”工作,制定并印發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建筑工程領域行業亂象整治工作深入開展,累計排查區屬招投標項目9個,檢查在建項目7個,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13份、涉及整改單位7家。分別接受了市住建局和區掃黑辦的檢查,得到了檢查組的認可。狠抓創衛不放松。積極整改《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暗訪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方案》中反饋的問題,認真開展包保小區環境衛生清理工作,堅持常態化開展健康教育和控煙工作,為做好創城迎檢工作奠定了基礎。

三、存在的問題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還有一些工作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進展緩慢。

一是火車站北道口公鐵立交橋改造項目涉及鐵路部門審批手續復雜,預計用時較長,今年無法啟動施工;

二是因市級部門辦理前期手續用時較長,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剛剛啟動,今年無法完工;

三是新立三期棚戶區征收工作市級部門至今未明確啟動時間。

四是建制鎮污水處理廠資金保障能力弱、后期運營維護乏力。兩座污水處理廠后期運行年維護費用初步估算約70余萬元,兩鎮無力保障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污水處理廠建成后,需要專業人員專門進行維護管理,兩鎮不具備維護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