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場管理工作匯報
時間:2022-02-22 11:48:00
導語:文化市場管理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幾年來,在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的監督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著作權法》、《體育法》、《音像制品管理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印刷業管理條例》、《出版物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按照上級關于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經營秩序的工作部署,組織實施2003年、2004年“掃黃打非”行動方案,切實履行文化市場的監管職能,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促進了文化市場健康發展,遏制了違規經營、非法經營蔓延的勢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為進一步規范我市文化市場的經營秩序,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創造了良好條件。據統計,目前我市擁有歌舞娛樂場所166家,音像制品經營單位359家,網絡和游戲經營單位136家,演出團體40家,出版物零售和印刷企業645家,體育健身休閑經營單位79家,基本形成了發展速度快、檔次品位高、場所分布廣、門類品種全,集欣賞娛樂、健身休閑為一體的文化娛樂產業。同時,在近兩年的文化市場管理中,全市共收繳卡通本13萬多冊,收繳盜版光盤5萬張;關閉違規“地下”電子游戲經營場所315家,收繳銷毀各類電子游戲機以及游戲主板2287臺(塊);查處非法“網吧”128家,沒收電腦2000多臺;整治錄像投影廳73家,取締無證經營書刊、音像制品店、游商、地攤132家;取締非法“影吧”68家,沒收影吧設備842臺;取締非法娛樂場所18家,沒收有關設備46件。現將主要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強化打擊整治,規范音像市場。我市音像市場除個別音像店正版制品占有較大份額外,大部分音像店盜版制品仍占有相當比重,一些“游商”和社區內或明或暗的銷售點,兜售的全部都是非法音像制品。這種違法經營的勢頭如果得不到遏制,將嚴重侵犯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破壞我市音像市場經營秩序,使一些人群形成不健康的文化消費觀念。在近兩年的文化市場監管工作中,我們結合音像制品專項治理整頓,加強對管理人員、音像制品經營單位法定代表人、場所負責人以及有關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對各類違法違規的經營行為,嚴格按照國務院《音像制品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進行查處,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厲打擊走私、盜版等音像制品違法經營活動。另外,我們還把“影吧”這個新問題作為近年文化市場監管工作的一個重點來抓,扎扎實實地開展清理整頓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共取締非法“影吧”68家,沒收相關設備842臺。
(二)強化日常監管,整頓印刷業市場。整頓文化市場、凈化出版物市場,首先是整頓印刷業。我市印刷業已形成規模產業,據印刷協會統計,2003年印刷業產值25億元左右。但印刷手續不全,印刷制度不落實,違法盜印等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根據國家、省、泉州市的相關通知要求,在今年的“掃黃打非”工作中,繼續對全市印刷企業進行整頓。一方面,按照“壓縮總量、優化結構、加強監管、嚴格規范”的要求,堅持打擊與防范,扶優與治劣相結合的原則,堅決取締無證無照和證照不全的印刷廠點,嚴厲查處違法違規印刷行為,壓縮不符合條件的印刷企業,同時幫助印刷企業建立、健全承印驗證、承印登記,印刷品保管、印刷品交付、印刷活動殘次品銷毀等五項制度,不斷規范印刷行為。另一方面,積極發揮印刷協會的作用,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協會章程,制定行約行規,約束經營行為,逐步實現行業自律管理,促進我市印刷業依法、健康、有序地發展。
(三)強化責任落實,凈化出版物市場。我市目前有100多家有證照的圖書、報刊零售店,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地攤、游商和非法銷售點。有一部分書店由于利益驅動,違法銷售非法出版物,時有粗制濫造、格調低下、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出版物出現。我們在清查出版物市場時,首先是強化責任制,按照“守土有責”的原則,分片包干,明確市鎮兩級“掃黃辦”的工作職責,確實履行各自監管職能,爭取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境外文化垃圾、精神不流入我市。其次是強化排查打擊,每年對出版物市場進行一次“拉網式”的清查,逐一查清經營單位的經營手續和進貨渠道是否合法,有無違規經營,逐個建立經營單位檔案,并簽訂依法經營責任書。對無證無照經營點一律予以取締,對地下窩點、地攤游商重點打擊。第三,強化專項清理,按照新聞出版行政管理的要求,繼續開展對內部資料性書刊的清理,取締無準印證的內部資料性出版物,通過聘請審讀員,加強社會監督,確保內部資料性書刊發行不出問題。
(四)強化重點治理,規范網吧經營秩序。近年來,我市“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過多過濫,出現了一些違法違規現象,經營秩序混亂,安全隱患突出,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身心健身。為繼續把“掃黃打非”工作推向深入,我們按照上級部署,從2月份開始在全市開展對“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專項治理活動,嚴格“網吧”的日常管理制度,堅決打擊利用“網吧”經營含有色情、賭博、暴力、愚味迷信等不良內容的電腦游戲和有害信息,嚴厲查處容留未年成人進入“網吧”和超時營業等違法經營活動。對無證無照的網吧,予以取締,并根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的規定,提請工商部門沒收從事違法經營活動的全部器材和違法所得。今年我們重點查處容留未成年人上網和通宵上網,以及不按規定進行上網登記的網吧共14家,取締無證網吧128家,沒收電腦2000多臺。為防止被取締的“黑吧”返潮,市文體部門分三批及時地把有關情況通報電信部門,并由電信部門責令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停止接入服務。同時,我們還加強宣傳教育,做好輿論引導工作,通過公布舉報電話,公布被取締“網吧”的名單和地址,接受社會監督,廣泛發動人民群眾參與,形成全社會共同抵制、打擊違法經營“網吧”的良好氛圍。
(五)強化管理服務,規模發展娛樂產業。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歌舞娛樂場所迅速增多、漸成規模,形成了以青陽、安海、英林為中心的歌舞娛樂產業。為進一步開放市場,促進市場繁榮,實現監管職能轉變,我們按照自主決定優先和市場優先的原則,在審批歌舞娛樂場所時,對總量、布局、結構等不作嚴格要求,而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審批情況每季度一次對比信息,引導企業投資流向和規避投資風險。同時加強跟蹤管理工作,加大日常監管力度,逐步規范歌舞娛樂場所的經營活動,推動娛樂產業依法、健康發展。為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我們還打破了市場分割,排除了隱性規則,給外地投資者進入我市娛樂行業創造良好的條件。目前已有港、澳、臺資金進入我市娛樂市場,每家的投資金額都在500萬元左右。全市現有歌舞娛樂場所166家,并且都具有一定的規模。如市區內陽光廣場周邊37家不同檔次的歌舞廳和KTV,投資都在100萬元至500萬元之間,基本能滿足人民群眾娛樂消費的需要。
二、存在問題
(一)管理對象較多,造成管理不夠及時到位。市“掃黃打非”領導組辦公室、文化市場管理領導組辦公室承擔著全市1425家的經營單位的管理責任,數量龐大,任務繁重。因此,管理也只能是“撲火”式的管理,即哪里有舉報有反映就往那里去,日常的跟蹤管理相對就少了。另外,隨著網絡信息的發展,違法經營活動經以往更加隱蔽了,查處工作難度較大。
(二)數量控制與實際需求差距太大,造成無證經營者增多。文化市場,內容是文化,調控是市場。但有的項目如“網吧”上級給晉江的審批總量就限制在60家,而市場的實際需求卻很大,致使一部分想從事“網吧”經營的群眾自覺不自覺地加入到“無證經營”的行列。客觀上造成增加管理部門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誘發了違法經營行為。
(三)消費者認識偏差,造成違規現象屢禁不止。音像制品和印刷品正版與盜版的質量,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分不出明顯差別,而價格的差別又相當大,的確給非法出版物提供很大的市場生存空間。
(四)一些突出的違法經營問題仍然存生,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由于周邊環境和市場利益的影響,一些突出的違法經營行為仍然存在,嚴重擾亂了文化市場,危害了社會健康。如,網吧整治工作仍然面臨嚴峻的形勢,學校、家長和群眾仍然意見很大,反映情況較多,突出表現在:無證“黑網吧”時閉時開,逃避管理,中小學生等未成年人進入“網吧”屢禁不止,時有發生;超時經營情況突出,零點以后“封閉式”違規經營現象嚴重;脫網游戲,不健康游戲現象仍較嚴重。因此,目前最需要的是形成整治合力,建立文體市場長效管理機制。
三、下階段工作思路
(一)加強文化市場執法隊伍建設。要充實“掃黃打非”辦公室和文體市場稽查隊,配足配齊管理工作人員。要抓好隊伍的作風建設和業務培訓,增強執法人員的法律法規意識,做到清正廉潔,嚴格執法,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積極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結合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大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力度,堅決取締學校周邊200米內設立的網吧和電子游戲等娛樂場所。同時利用節假日、傳統節日,積極開展面向未成年人的廣場、社區、校園和鎮(街道)文化活動。
(三)推行陽光網吧工程。在市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文體服務中心和各學校統一設立“陽光網吧”。“陽光網吧”為非營利上網場所,服務對象主要為未成年人。目前,市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已免費開放,龍湖鎮燒灰村的文體活動中心,在團市委的指導下,已實行非營利上網。
(四)建立工作情況通報和舉報獎勵制度。以通報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將文化市場管理工作情況進行通報,特別是群眾反映的熱點和焦點問題,要及時通報相關職能部門,采取積極認真加以解決。要做好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設立舉報信箱的工作,指派專人負責登記,反饋。對舉報有功人員,要按照市政府的規定給予適當獎勵。小陳老師工作室原創
(五)繼續保持對無證照經營單位的打擊高壓態勢。在日常的管理、打擊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無證照經營單位逃避了打擊,有的從沿街店面向居民樓房轉移,有的從市鎮向農村轉移,他們都在觀望,伺機繼續違法經營。因此,我們對無證照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特別是黑網吧和地下電子游戲場所要繼續保持打擊高壓態勢,一旦發現,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堅決依法予以取締。
(六)建立文化產業經營者法規教育和業務培訓制度。通過舉辦法律法規和業務培訓學習活動,使文化產業經營者增強守法經營意識,真正做到誠實守信,依法經營。對守法經營者要給予激勵和表彰。
精品范文
2文化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