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12-22 11:29:00
導語:工商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立四位一體監管機制構筑食品安全堅強防線
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監管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營造安全和諧的食品消費環境,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神圣職責。近年來我們××縣工商局牢記所肩負的責任,認真落實國家工商總局《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規范》和上級局《2006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方案》,依照“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打防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積極發揮職能作用,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探索建立“工商監管、業主自律、部門配合、社會監督”“四位一體”的監管機制,構筑四道食品安全的堅強防線,使全縣的食品市場始終保持了平穩有序的態勢,安全和諧的食品消費環境初步形成。
一、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探索建立工商監管機制,構筑食品安全外部防線。
近年來,我們從思想上牢固樹立食品安全無小事的責任意識,把食品安全工作擺到政治的高度來認識,來重視,來強化。在推進工商執法監管上,積極做到“四個強化”,達到“四個到位”。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到位。專門成立“××縣工商局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黨組書記、局長魯金旺親自掛帥擔任組長,其他4名黨組成員為副組長,各直屬機構負責人、股長、所長為成員,加強對全縣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下設辦公室,指定一名副局長主抓,明確由公平交易局具體組織實施,負責全縣食品質量檢測和大要案的查處。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和層級責任制,由局長負總責,所長為全所責任人,管片人員為轄區責任人。年初局長與所長、所長與管片人員、管片人員與經營戶層層簽訂責任狀,一級抓一級,做到責任明確,個個有責任,人人有壓力,初步形成了領導主抓、公平交易局組織實施、各二級機構協助配合、各基層工商所抓監管、片區人員具體負責的管理網絡,為抓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強化措施,做到執法到位。一是認真落實巡查制,加強日常監管。制訂《××縣工商局食品市場巡查制度》,規定城區工商所每周巡查不得少于1次,農村工商所每兩周不少于1次,集中檢查每兩個月不得少于1次,并把檢查、巡查發現的食品質量問題,特別是兒童食品質量等問題,及時予以處理,通過《食品安全信息公告欄》及時,告知消費者。同時將巡查情況及對有問題食品的處理情況及時在食品市場巡查記錄上登記,便于統一掌握企業的經營情況。二是大力開展專項整治,加強執法辦案工作。根據市局的統一部署,今年我們先后兩次集中開展了食品經營主體資格清理整頓工作。第一次是年初,一方面按照“誰登記、誰規范、誰負責”的原則,由注冊登記機構從年檢和驗照著手,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的前置條件、《營業執照》依法進行查驗、審核、規范和登記;另一方面按照“誰監管、誰清理、誰負責”的原則,由各基層工商所對本轄區內所有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主體逐戶進行摸底排查,清戶登記,對主體資格不合法的逐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督促辦理登記手續。第二次是6月份,結合市局組織的“食品無照經營整治月”活動集中開展了主體資格清理整頓工作。我們還針對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結合我縣食品市場實際情況,先后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兒童食品市場、夏秋時令食品市場、月餅市場、白肉市場以及“五一”、“十一”等節日市場專項整治。通過以上專項整治,依法查驗、審核和規范食品經營主體資格,查處無照經營行為7戶,其中依法取締7戶次;查獲假冒偽劣食品案件27起,當場銷毀過期變質食品1000公斤,總價值5萬元,較好地整治和規范了全縣流通環節食品市場主體準入行為,有效地凈化了食品市場環境。三是延伸監管觸角,拓展監管領域。各工商所主動把監管的觸角延伸到鄉、村及學校、鄰縣周邊地區的各個角落。隨著食品流通的日趨活躍,這些邊遠地區出現了一批食品生產的“小作坊”、地下食品加工的“黑窩點”、藏匿“三無”食品的“黑倉庫”。這些手工作坊人員利用時間差送貨上門,廉價推銷食品。而一些個體商店,小商小販圖便宜、圖省事、圖暴利,經常銷售這類食品,這給消費者,特別是農村學校的學生帶來了很大的隱患。把監管的范圍擴大到賓館、飯店、學校;把監管的重點放在食品生產、批發的源頭。嚴厲打擊生產經營者借“送貨下鄉”、“廠家直銷”的名義兜售假冒偽劣、霉爛變質的食品,坑害農村消費者的行為。
(三)、強化經濟戶口建設,實現效能到位。根據市局的統一按排,我們從去年開始就實施《食品經營經濟戶口》監管,當年投入2萬余元購置檔案柜20組、文件夾2000個,印制表格3萬余份,按照一戶一卡一檔的要求,對全縣1552戶食品經營戶全部建起了經濟戶口檔案,只要打開檔案,經營戶的姓名、身份證號、行政許可情況、主要經營情況、誠信守法情況、自律情況、信用等級情況、監管責任人、監管人員巡查情況等靜態信息資料一目了然,不僅如此,2006年我們繼續加強了經濟戶口檔案建設,要求資料規范,填寫完整、真實。為此局領導多次下基層進行明查暗訪,了解食品經濟戶口建設情況,查看巡查記錄情況,并將巡查記錄內容進行現場核實,有效地防止弄虛作假行為,確保巡查的真實性、有效性。此外我們還在全縣推廣鴉灘工商所的做法,在全市率先將這些書式信息資料輸入電腦,使管理人員無論通過書式檔案還是電子檔案都能夠方便而全面地了解經營戶情況,增強了監管效果。結合檔案建立,我們還對全縣所有食品戶實施了信用等級分類,評出A級383戶、B級1154戶、C級15戶,并以此為依據,落實預警機制,劃分重點監控戶14戶、巡點戶43戶、教育引導戶1493戶、幫扶示范戶60戶,為實行動態管理和目標化管理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大大提高監管效能,也為局黨組科學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
(四)、強化監管手段,做到檢測、監控到位。一是加大硬件投入,改進監測手段。近年來,我們先后投資10余萬元資金裝備了電腦、快速檢測箱等設備和專用檢測室,選派3名同志參加了省局專業培訓,為食品現場檢測提供了條件。二是按照上級局方案,制訂我縣食品監測計劃。實施快速監測,今年共檢測2類4個樣本,配合市局監測車監測1次,其中有奶粉、豬肉、新鮮水果等,共發現2個涉嫌不合格食品,還抽查各類飲料35組,其中不合格8組,對于涉嫌質量問題的食品都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了抽樣送檢和處理。通過開展食品質量快速檢測工作,查處食品質量案件27起,案值5萬元,有力地打擊了違法行為,進一步凈化食品市場,有效地維護了食品消費安全。同時通過檢測或抽檢,也對部分合格食品進行當眾正名,消除人們的某些顧慮。今年8月8日,我們利用快速檢測儀對雷池市場內出售的白肉含水量進行現場檢測。不到半個小時,10組白肉抽樣檢測含水量全部達標,解除了消費者的心頭疑惑,產生了很大的正面影響。三是創新監管形式。會同三家私營公司在縣城蘇果、鑫聯華、星都三家大型超市率先開通了“食品安全電子備案查詢系統”,對企業所經銷的所有食品商品實行電子監控,也為消費者鑒別真假提供方便。
二、以《工作規范》為準繩,探索建立經營者自律機制,構筑食品安全內部防線。
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規范》的要求,我們在落實監管責任、加強工商執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經營者自律制度的落實強化誠信建設,從經營者自身構建安全防線。
(一)、健全并執行經營者自律制度,完善自我約束機制。今年我們在所有食品經營戶中建立并執行七項自律制度,即索證索票制度,審驗食品生產者或供貨者的經營資格,驗明食品合格證明和食品標識;購銷臺帳制度,落實兼職人員負責建立健全購銷臺帳;質量承諾制度,安排專職部門或人員負責督促承諾制的落實,采取質量先行負責、“三包”等方式,向消費者做出質量承諾。××個私會長任建國全家經營四個食品網點,年銷售額在200萬元以上,他公開承諾:以最好的商品、把最好的服務奉獻給消費者。他以自已的模范行為言傳身教,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子女和從業人員,連續4屆被安慶市消費者協會授予“消費者信得過單位”。協議準入制度,嚴把食品進貨關,索取相關協議準入食品質量證明的有效證明材料,手續齊全,方可準入,如鮮豬肉“場廠掛鉤”的“三證兩票”,蔬菜“場地掛鉤”的農殘檢測證明、無公害及綠色食品認證等相關證明材料;市場開辦者食品質量責任制度,對入場經營者的資格進行審查,明確和落實入場經營者的食品質量管理責任,各工商所還與1552戶食品經營戶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食品質量自檢制度,指定專人負責食品質量的自檢自查;食品退市制度,經進貨檢查驗收,發現外包裝破損、標識不符,進貨手續不齊全、超過保質期、保存期等食品一律作下柜退市處理并對下柜、退市商品的處理情況作記錄,同時對檢測出有質量問題的食品和行政監管機關公布的不合格食品,及時停止銷售,積極配合工商等相關部門處理;對己經售出的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人身安全的食品,選擇能夠覆蓋銷售范圍的新聞媒體予以公告,或者在營業場所內公示,通知購貨人退貨,負責將不合格食品追回和銷毀。
(二)發揮行業協會作用,促進誠信建設。今年來,縣個私協會向食品行業3200名會員發出了“誠實守信,行業自律”的倡議。充分發揚個私會員的主人翁精神,堅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三自方針”。通過行規民約,自覺形成行業自律行為。
(三)組織開展“食品經營示范店”活動。2005年度我局按照標準評定出食品經營示范店36戶,他們以干凈整潔的店堂面貌,熱情周到的服務理念,規范守信的經營贏得消費者一致好評,也為自身贏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今年我們繼續開展了這項活動,力求以典型的作用來帶動更多的經營戶學習仿效,達到進一步促進整個食品行業的規范經營?!痢潦袌?、××商貿城是全縣食品批發銷售的交易中心,每天有624戶在此經營,這些經營業戶主動學習良好的經營行為,他們遵循誠實守信、顧客至上的原則,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生意越做越紅火。可以說示范店的做法意義深遠。
(四)、扎實開展“食品誠信萬民評”活動,推動信用建設。根據市局的安排,我們全縣工商系統自今年9月份開始用1個月時間在全縣開展了“食品誠信萬民評”活動。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制訂了《“食品誠信萬民評”活動實施方案》,規定了評定標準、等級分類和方法步驟。在活動開展中,積極抓好兩個方面工作。一是嚴格把關,公正評價。結合等級分類管理,嚴格按照《評定標準》,在發放1000份調查問卷多方面收集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得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努力達到評定結果讓消費者滿意,讓經營者服氣,讓有關部門認可的效果,切實體現出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的可靠性、真實性、嚴肅性。二是加強引導,強化管理。在開展評定活動中,要加強測評評定的后續監管工作,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要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提高回訪巡查頻率,努力實施動態監管。對“信用AA級、A級單位”要加大扶持力度和監督管理力度,一旦發現嚴重食品質量問題及食品安全隱患,要及時摘下表彰牌匾,并作出嚴肅處理;對“信用警示單位”要加強指導,督促整改,使其逐步規范;對在經營中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單位,要將其作為重點監控對象,實行零距離跟蹤管理。同時,要加大對其處罰力度,列入“黑名單”,進行公開曝光。通過宣傳發動、萬民測評、實地考察三個步驟,9個工商所初步評選出50戶信用等級單位,擬推薦最后報批授牌。這項工作在全縣產生了很大影響。
三、以“12315”為依托,探索建立監督制約機制,構筑食品安全心理防線。
建立完善的社會監督機制是維護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有了監督機制,消費者就有一定的心理依靠,經營者就有一種警覺,促使他們在日常食品購銷過程中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從而構筑一道心理防線。今年以來,我們著力建好“一個網絡”、完善“兩項制度”、抓好“兩個公開”,在全縣構筑了堅強有力的監督網絡。
第一,建好消費者投訴舉報網絡。為了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局成立了全縣“12315”投訴舉報中心,由縣消費者協會與公平交易局合署辦公。同時把投訴舉報站、聯絡站設到鄉村、社區、市場、企業、商場,在全縣鄉、鎮、村、場、企業,按片區建立消費者投訴舉報站和聯絡站32個。由所轄地的工商所長擔任站長,同時聘用了9名專職理事,聘請了163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鄉鎮領導和社會知名人士為“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同時設立投訴舉報電話9部??梢赃@樣講,“12315”投訴舉報中心就象一張鋪開的大網,覆蓋到全縣城鄉的每一個角落?,F在,在全縣任何一個角落接到消費者的投訴舉報后,我們都可以通過“12315”投訴舉報中心指揮人員、調度車輛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現場處理消費者的投訴。
第二,建立食品質量管理員和社會監督員制度。今年初,經過認真摸底篩選,我們以工商所為單位,在全縣各地的市縣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鄉鎮村領導和教師中聘請60名食品質量管理員和163名社會監督員,這些人員覆蓋了全縣主要鄉鎮和行政村以及大中型商場、超市、批發市場,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網絡。為了充分保證這兩項制度的落實,我們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確“兩員”的身份,規定了“兩員”的職責、義務和工作制度,同時向他們頒發了聘書,確保他們有效地行使職責。
第三,及時抓好問題食品信息公示和違法行為曝光。無論是上級轉來的不良食品信息還是在巡查中發現的過期變質下架的食品,或者在執法過程中查獲的有質量問題的食品以及案件查處情況,我們都要及時的在經營戶店堂的公示欄公布,共信息324次,同時通過縣電視臺、《××縣工商管理信息》等媒介進行公開曝光,形成廣泛監督的輿論導向,強化社會監督。
四、以部門配合為重點,探索建立聯動監管機制,構筑食品安全共同防線。
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廣大農村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法規性強、涉及面廣、利益沖突、成因復雜。這里有行政許可的問題、市場監管責任的問題;有生產經營者的經濟利益問題;有消費者的消費選擇問題以及條條塊塊單位職能分工等問題。是任何一個行政執法部門都不能獨立完成的。對此,我們主動搞好部門配合,形成合力抓食品安全監管。一是積極參加縣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組織的各項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每逢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傳統和法定節假日,縣政府都要組織工商、商業、衛生防疫、畜牧檢疫等行政執法部門開展食品市場的監督檢查。我們都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其中,只要需要,我們要人出人,要車派車,同時與食品藥品管理部門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今年以來共組織聯合行動次,共同把好食品安全關。××市場是大協作的典范。該市場有持照經營白肉、家禽、鹵制品、豆制品、水產品、早餐等260戶,臨時經營戶160余戶。開展食品安全活動以來,由于政府重視,部門配合,行業自律,被消費者評為誠信市場。二是與商業、畜牧部門常年聯手執法。對全縣48個生豬屠宰點跟蹤監管,從源頭上杜絕了私宰亂殺的現象;配合畜牧檢疫部門,把生豬檢驗檢疫落實到點,責任到人,現在年檢疫宰殺生豬8余萬頭,情況良好。
去年以來,我局在保障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使全縣食品市場主體資格和經營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食品市場秩序得到進一步好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進一步保護,為保障食品消費安全和促進食品產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縣委、縣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去年,在縣人大組織的對40多個行政執法單位行風評議中,我局位列前三名。今年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文明單位”。但是這些成績與各級領導的要求,與人民群眾的愿望,與全縣流通環節食品的安全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還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和不足,一是經營者的自律意識、責任意識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二是相關部門《許可證》等前置證件發放、變更不及時到位,造成食品市場主體資格有待于進一步規范問題等。這些說明我們的食品安全工作任務還很艱巨,情況還很復雜,因此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在今后的管理中,我們仍然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擺在政治和戰略的高度來重視,把它既作為一項重大的經濟工作,也作一項敏感的政治工作緊抓不放,進一步增強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充分履行工商監管職責,繼續開拓創新,完善監管機制,為創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促進地方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建設和諧望江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