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半年目標工作運行情況匯報
時間:2022-01-01 11:24:00
導語:鎮上半年目標工作運行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經濟建設目標
1、全口徑稅收:1—5月已完成全口徑稅收*萬元,預計至6月底可完成*萬元,占全年目標*萬元的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萬元,預計至6月底可完成*萬元,占全年目標*萬元的*%。
3、工業投資:1—5月已完成*萬元,預計至6月底可完成8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的*%。
4、技改投資:1—5月已完成*萬元,預計至6月底可完成*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的*%。
5、工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預計6月底工業投資可完成*萬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8%。
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月已完成*萬元,預計6月底可完成*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萬元的*%。
7、規模以上規模工業企業利潤:1—5月已完成入庫稅收*萬元,預計6月底可完成稅收*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萬元的*%。
8、農業增加值:預計6月底農業增加值可完成5115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萬元的54.74%。
9、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068元,占全年目標任務5262元的58.3%。
10、完成農業和農村經濟目標任務:大蒜種植面積10991畝,在回龍、勝利村發展食用菌種植350畝,生豬存欄2.2萬頭,出欄1.9萬頭,小家禽存欄43萬只,出欄84萬只。截止5月30日,農業招商引資引進項目3個,分別為成都川福食品廠、成都滿江紅調味品廠、成都紅雙喜飼料廠,協議投資達2800萬元,已到位資金800萬元,使用本地農民進廠務工26人。
二、重大決策目標
1、完成規劃編制、執行目標情況。
按照縣委、縣政府總體要求和規劃局具體指導,完成了鎮域內產業布局、城鎮規劃、用地規劃的調整和修編工作,并嚴格按照規劃認真執行。
2、完成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年目標任務。
上半年,我鎮共引進項目14個,其中新引進項目7個,續建項目7個,項目總投資628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8800萬元,占全年目標10000萬元的88%,其中新引進項目到位資金2080萬元,續建項目到位資金6720萬元;引進3億元項目1個(成都航空儀表有限公司),為工業港引入項目3個,占為工業港引項目目標任務的50%。
3、完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目標。
按照郫目督[2006]13號文件精神,鎮黨委政府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推進三個集中。
4、完成就業社保目標。
開展勞動就業技能培訓9期,培訓人數400人,取得證書460人,實現轉移450人。
5、完成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目標。
扎實抓好鎮務公開、村級財務村務公開,認真落實黨務公開制度,對一般黨員、干部、群眾開放鎮黨委會4次。
6、完成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目標。
進一步落實了鎮便民服務中心工作制度和人員,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嚴格鎮村干部遵章守紀管理考核,加強了對干部狀態情況的督查;落實鎮干部外出告知制、掛牌上崗制、首問責任制、承諾服務制等制度。
7、完成城鄉綜合環境整治工作目標。
落實責任由鎮環衛所對全鎮城鎮和村社垃圾實行集中收集、堆放、清運,安排專人對城鎮區域和各村主要道路、河流及人口聚集點實施保潔工作。鎮經委對全鎮污染企業進行排查清理整治,鎮農發辦對全鎮養殖污染進行拉網排查,報請環保部門整治。
三、重點、特色工作目標
1、繼續抓好工業港南片區用地、拆遷工作,協助做好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工作。
今年,鎮上已完成工業港南片區內所有項目用地的拆遷工作,保證項目按期順利落地建設。積極協助企業做好了道路、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配合企業搞好項目建設,多次受到縣委領導的表揚。
2、協助完成清江家園安置小區1、2期建設任務。
年初,全部完成清江家園安置小區1、2期建設用地的拆遷騰地工作,全力做好拆遷農民的工作,確保了安置小區順利進場建設。
3、完成王橋路拆遷騰地工作。
已于今年5月15日全面完成王橋路的拆遷騰地工作,并協助港通公司做好管線架設和預埋工作。
4、協助電子高專做好進場建設工作。
在全鎮干部的努力下,電子高專于3月份順利進場實施建設工程。
5、完成文明路延伸段路基工程200米,啟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該項工程當前已啟動,預計年底即可完成道路路基及路面的鋪設工作。
6、完成舊城改造拆遷居民安居工程建設。
加快城鎮危舊房屋拆除工作速度,已拆除舊房面積8000平方米,已動工新建房屋15000平方米。
四、實事目標
1、完成承辦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為民辦實事目標。
一是投入14萬元,全面完成了為28戶貧困戶改擴建住房的目標任務。
二是全面完成新型合作醫療工作,全鎮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24944人,參保比例達到96.6%。
三是開展勞動就業技能培訓9期,培訓人數400人,取得證書460人,實現轉移450人。
四是扎實開展幫困助學活動,與縣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學校密切配合,開展“兩免一補”工作和對貧困學生的慰問幫助工作,未出現1例因貧困輟學現象。
五是協助抓好清江家園安置小區建設和成都合作污水處理廠拆遷農戶安居建設。
六是完成柏林同心中心店、展望青龍中心店和勝利中心店等5個農村放心商店建設。
2、完成自定為民辦實事目標任務。
一是啟動城鎮風貌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82%。
二是實施村社道路整治維修工程,目前已完成3公里的道路整治。
三是已完成城鎮拆遷8000平方米。
四是已啟動榿木河城鎮段整治工作。
五是已實施村社道路維修整治工程,完成3公里道路維修整治工作。
五、和諧社會目標
1、完成維穩、綜治、防邪目標任務。
扎實抓好綜治、維穩、防邪工作,社會政治穩定,轉化×××習練人員166人,基本轉化4人。
2、完成信訪工作目標任務。
變信訪工作上訪為下訪,推行了村級信訪制,信訪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3、完成計劃生育目標任務。
計劃生育率、三查工作、流動人口辦證率等均成效明顯,計生工作半年檢查受到計生局表揚。
4、完成安全生產目標任務。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重點抓好用電、道路交通、建筑工地、水塘等區域的安全生產,安全生產形勢良好。
六、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1、政令暢通,決策落實。
認真學習上級黨委政府的決策決定,以堅定的執行力不折不扣地執行縣委的決策。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2、完成黨建目標。
加強了基層組織建設,認真扎實地開展了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了對黨支部書記的社會評價、村黨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的述職述廉和民主評議黨員干部活動,認真開展學《黨章》活動,發展新黨員25名,轉正23名。
3、完成黨風廉政建設、投資軟環境建設目標。
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學習,注重警示教育,開除1名黨員黨籍;加強投資軟環境建設,對影響投資環境的人和事堅決給以批評和處理。
4、完成宣傳思想、精神文明、文化建設目標任務。
認真按照縣委宣傳部、文明辦、文化戰線部門的要求開展工作。
5、完成統戰、依法治縣目標任務。
高度重視并扎實做好統戰工作;按照治縣辦工作要求,有序推進依法治縣各項工作。
七、完成縣委、縣政府專項目標和臨時交辦事項。
1、積極做好工業港南片區跨過清水河向南發展的前期準備工作。
2、高質量地完成成都合作污水處理廠拆遷騰地及協助進場建設工作。
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壓力大。一方面城鎮建設、管理,公共基礎設施、綠化等的維護均需投入大量的資金,財政相當緊張。二方面鎮上自籌人員和離退休干部多,資金缺口大。
二、穩定壓力大。因工業港南港片區拆遷、農民安置、就業等問題,增大了我鎮社會穩定壓力。
三、城鎮建設速度加快,但是城鎮建設的規模、輻射帶動作用未發揮出來。
下半年工作要點
一、全力服務工業港,促進工業經濟集中發展
(一)繼續為工業港南片區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一是深入聯系企業,促進已簽約項目落地、動工、建設,促進在建項目加快進度,早日建成,早日投產,盡快見效。
二是幫助企業協調各方關系,解決企業在建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三是開展全天候滿覆蓋巡邏,確保工業港內公共基礎設施和企業的人員、財產安全,為工業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二)全力招大引強,開創招商引資新局面
一是打造誠信政府和規范化服務型政府,營造一流的投資發展軟硬環境。
二是優化鎮、村、社三級招商聯動機制,繼續落實好捆綁式招商工作方式,保持全員招商的良好局面。
三是強化招商信息網絡建設,抓好用好招商信息,落實好跟蹤服務,傾盡全力為工業聚集發展引入更多高科技、高稅收、高附加值、無污染的產業化項目。
(三)積極穩妥地做好工業港拓展區的準備工作
一是按照規劃要求,加大工業港向南拓展區域內各村的農房建設、土地租用和戶籍管理等的審批、控制和巡查、整治力度,堅決制止、糾正違法違章建筑和搭建行為。
二是加大對拓展區內農戶的教育培訓,增強農民的發展意識、創業意識、法制觀念,提高村民素質,為工業港南港片區拓展區的順利啟動和推進作好鋪墊。
(四)努力提升鎮域工業經濟總量
切實加強和改進對企業的服務,幫助重點企業、優勢企業、稅源企業解決各種難題,全力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做大工業經濟總量。
二、加快城鎮化步伐,吸引農民向城鎮集中
一是加大舊城改造力度,年內拆除舊房面積8000平方米,新建房屋15000平方米。
二是投資80萬元,全面完成城鎮風貌改造工程;投入資金60萬元,對禹廟街長1000米、寬14米道路實施硬化建設;投入資金140萬元,拓展文明路700米,全面完成延伸段道路路基鋪筑和路面建設;投資100萬元,對榿木河城鎮段800米河道兩岸實施標準化、規范化打造;協調自來水六廠,力爭將水六廠自來水引入城鎮,提高居民飲水質量。
三是完善城鎮配套設施,推進城鎮綠化美化,加強街道衛生保潔,強化城鎮環境和經營秩序管理,完善城鎮功能。
四是按照城鎮總體規劃要求,結合村莊整理工作,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對城鎮周邊院落實施整理。
三、實施產業化經營,促進土地向規模化經營集中
一是鞏固壯大××大蒜產業協會、前進二金條辣椒協會、和眾村無公害蔬菜營銷協會、食用菌生產基地,帶動農戶科學調整結構,走產業化發展道路。
二是保持紅七星大蒜種植面積10000畝,培育10個以上種植面積在1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鞏固省級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三是大力引進農業產業化項目,依托永光櫻桃蕃茄品牌優勢,成立農業股份合作公司,引導農民土地入股,實現農業的產業化經營。
四是大力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和充分就業工作,重點開展針對工業港、新城區、安置小區等失地農民的就業觀念、就業能力等方面的培訓,提高農民的就業競爭力和擇業范圍;完善就業務工信息制度和網絡建設,促進農民向城鎮、公司、工廠、商貿服務流通行業規模有序轉移,實現農民向城鎮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