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三農”工作匯報

時間:2022-11-14 02:55:00

導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三農”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三農”工作匯報

科學發展觀統領三農工作匯報

尊敬的各位領導:

區委提出“農民萬元增收計劃”以后,我們認真對全鄉200*年至200*年農村經濟收入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了全鄉“農民萬元增收計劃”的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現將有關情況作一個簡要的匯報。

一、全鄉實施“農民萬元增收計劃”的現實基礎和經濟基礎

200*年至200*年,區委政府加大城市建設的力度,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大,對我鄉農村經濟的帶動明顯加快。一是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對農副產品的需求急劇增加,帶動全鄉種植業、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全鄉種植業、養殖業的收入分別從2004年的13493萬元,到2004年的14705萬元,到200*年實現15567萬元,分別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3.13%、52.58%、50.37%。200*年,第一產業比200*年增長了15.37%,但在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趨勢。二是隨著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加大,在建工業項目增多,對全鄉建筑建材、運輸、商飲服務拉動明顯。全鄉二、三產業200*年實現收入11904萬元、13520萬元和1580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6.83%、47.42%、50.96%,平均增幅達15.91%,成為農村經濟發展中新的亮點。三是隨著城市用工增加,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力度加大,農村勞務經濟200*至20*年實現收入916萬元,2004年實收收入1389萬元,2006年實現收入1765萬元,200*年比20*增849萬元,增幅達92.69%,成為農民收入增加快速增長點。四是隨著城市經濟的拉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全鄉農民人均總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逐年增加,農民人均總收入200*實現了6210元,20*年實現6772元,2006年實現7398元,年均增長9.1%,農民人均純收入200*年實現3203元,20*年實現3467元,2006年實現3709元,年均增長7.6%。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們x作為城郊結合部,隨著區委政府城市化、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力度的加大,在圍繞城市服務、轉移農村勞動力方面,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日益增強,為今后農民萬元增收計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發展農村經濟指明了方面,這是我匯報的第一方面內容。

二、我們實施“農民萬元增收計劃”的主要打算

一是明確目標任務。“農民萬元增收計劃”從今年啟動,到2010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71億元,比2006年的3.09億元增1.62億元,年均遞增8.5%;農民年人均經濟總收入達10832元,比2006年的7398元增3434元,年均遞增9.28%;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5050元,比2006年的3709元,增1341元,年均遞增7.23%。

二是正視困難和差距,在“農民萬元增收計劃”的組織實施過程中,我們經過分析,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困難和問題:⑴圍繞珠江源大城市建設,在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參與城市建設方面存在差距;⑵資金短缺,投融資能力弱,勞動力就地轉移難度大;⑶為城市消費群眾提供優質農副產品方面仍有差距;⑷面臨土地資源約束與環境污染的雙重壓力。

三是把握方法措施。在推進“農民萬元增收計劃”實施過程中,我們認為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1、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

當前,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區委政府制定了很多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社會穩定的辦法和措施,發揮好政策的引導示范作用,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主體意識和參與熱情,對于全面推進“農民萬元增收計劃”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只有加強學習,加大宣傳,營造氛圍,嚴格執行土地保護政策,中小學生兩免一補政策,農村稅費改革政策,計劃生育獎優免補政策,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的作用,帶頭落實區委政府關于開展農民萬元增收計劃的各項決定,把萬元增收計劃與“三村四化”相結合,與“平安創建”相結合,與當前開展的各項工作相結合,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2、發揮基礎設施的促進作用。

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著重突出五個方面的工作重點:一是加強水利建設,重點對農田水利、產業園區水利設施進行改造;二是加強道路建設,通過努力,力爭完成曲龍路、六、七號骨架和全鄉鄉村、村村和村內道路硬化、綠化,解決群眾行路難的問題;三是加強村莊建設。按照住房新型化的要求,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加大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力度,改善農民居住環境;四是實施生態鄉建設項目,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五是加大固定資產的投入,重點以x二期工程和x街非公經濟園區建設為主,加大固定資產投入,帶動平江街、鄉政府集鎮建設,創造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

3、發揮園區項目的輻射作用。

圍繞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工作思路,我們將認真做好金江生態園的總體規劃,加快x街、x屯、x、x四個村委會的新村建設,全力推進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確保x二期工程順利實施,做好征地拆遷和新村安置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同時,加快諾特零部件制造廠、x區豆制品廠、x磚廠、罐裝氧氣廠廠房建設,盡快投入生產,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700余人。圍繞服務城市,我們在沾潦路沿線的大龍、雞街、新發等村委會,將突出建筑建材和高效生態觀光農業兩個重點,形成以x采石廠、x磚廠、x石材廠為主,帶動x磚廠建筑建材行業,以x莊、x山莊、x生態園為主的休閑旅游業,以x乳業公司,x奶牛公司、x鴨子孵化基地為主的養殖業,重點發展牛奶、鮮花、蔬菜、瓜果、水產品、肉、蛋等優質農副產品,為城市提供更好的服務。

4、發揮勞務經濟的推動作用。

在發展壯大勞務經濟方面,我們要緊緊圍繞城市發展帶來的廣闊就業空間,充分利用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城郊區位優勢,壯大勞務經濟,力爭2010年全鄉60%左右的農村勞動力從事非農產業。以“兩校進村”和“科技明白人”工程為契機,實施農民素質工程,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把理論培訓與現場操作培訓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力爭2010年轉移勞動力20000人,實現收入6000萬元。同時,堅持做到“三培育”,一是培育龍頭企業和種養殖大戶,加快土地的合理流轉,促使土地和經營的適度集中,讓農村勞動力有地方轉移;二是培育協會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走“支部+協會+農戶”促進農民增收的路子;三是培育新型農民,依托陽光工程和農村科普教育活動,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

5、發揮優勢產業的帶動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以“四穩五抓”為工作中心,鞏固傳統產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四穩”即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穩定仔豬、生豬產量,穩定水生蔬菜和水果,穩定水產品生產。“五抓”,一是抓家禽養殖。以x、x村委會為中心,加大專業養殖園區建設,大力發展肉雞、肉鴨、蛋雞生產,做到每個村委會每年發展1—2戶養殖數量在3—5千的養殖大戶。二是抓奶牛養殖。以x、x村委會為中心,堅持優質、高產、生態、安全、高效的發展方向,以三牛乳業和鴨子奶牛公司為基礎,引導廣大群眾種草養畜。到2010年,飼養奶牛2000頭以上,帶動農戶增收2000萬元。三是抓花卉種植。以x村委會為中心,以x科技示范園、x花卉基地為基礎,積極引進技術、新品種、擴大種植規模,到2010年達到1000畝,實現產值1000萬元。四是抓旱地蔬菜種植。以x、x村委會為中心,堅持無公害、綠色、安全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旱地蔬菜,新增5500畝蔬菜種植面積。五是抓休閑旅游。依托朗目山獨特的文化資源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保護、開發x風景區,積極開發農家樂項目,重點推進x、x莊、水產站養殖基地、農業局水產養殖基地、x、x生態園、x生態旅游城的發展,提升觀光、旅游、垂釣、休閑的檔次。

6、發揮組織領導的保障作用。

“農民萬元增收計劃”是實現農村生產發展、農民生活寬裕的重要載體,是“三村四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為確保“農民萬元增收計劃”工作的順利實施并取得成效,我們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班子,選派抽調工作人員,制定科學的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強化考核,保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我的匯報完了,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