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法貫徹實施情況匯報提綱
時間:2022-05-26 04:17:00
導語:公路法貫徹實施情況匯報提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到“十一五”末,全市境內公路總里程為231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寧淮高速)14公里,國道(G205)30公里,省道(S312、S205及重要縣道銅金路、關渝路、仁界路)112公里,縣道296公里,鄉道514.2公里,村級道路1347公里。“十二五”期間,市交通運輸局將結合市城鄉總體發展規劃,本著“構建東接西連、南北貫通綜合運輸體系”的思路,對全市綜合交通進行規劃編制,明確交通中長期發展思路和總體框架。市交通局已經委托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對全市交通進行了規劃編制,目前已經完成初步編制。
一、我市國道、省道和縣鄉公路建設情況
1、55公里宿揚高速(段)建設工程,投資約40億元,該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已進入預可行性研究階段。
2、30公里國道205(段)路面黑色化改造工程,投資約3億元,已完成9公里。
3、50多公里S312秦欄—釜山段一級公路改建工程,投資約12億元,其中亞行貸款項目—秦欄段改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房屋拆遷、樹木砍伐任務,目前正在進行項目招投標工作,預計7月份開工建設;S312—釜山段改建工程已進入環境評價、水土保持等可行性研究階段,預計今年底進入征地拆遷階段。
4、40公里S205—東陽段二級公路改建工程,投資約3.5億元,工程已進入環境評價、水土保持等可行性研究階段。205省道至東陽段、312省道至釜山段為省市共建項目。
5、40多公里縣道改建工程,投資約6500萬元,分別為:改建X101(老205國道)30公里,已完成17.8公里;銅城—金湖4.3公里,已完成1公里;仁和—新華4.85公里,已完成0.5公里;銅城—龍崗連接線工程2.79公里,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6、5座橋梁改造工程,投資約1500萬元,分別為長興一號、長興二號橋、石街橋、七里橋和劉白渡改橋;其中長興一、二號橋、石街橋和七里橋已經全部開工建設,劉白渡改橋正進行項目申報。
二、我市公路養護情況和路政管理情況
1、公路養護情況。公路分局擔負著省道205線東陽至冶山、省道312線釜山至秦楠和重要縣道共139.3公里干線公路、32座橋梁1491.2延米的養護與管理任務。年,公路分局率先實行養護體制改革,撤班設站,成立了“集養護生產、路產路權管理,應急搶險”為一體的養護中心,下設1個機械隊、1個中修隊和3個公路站,即石梁、八里、永豐公路站,形成公路養護管理新格局。采取突擊搶修、及時中修、局部大修等應急措施對公路進行及時養護,改善了超期服役公路路況,保證了公路安全暢通。
農村公路管理局擔負著縣鄉公路養護與管理任務。
(1)在縣道養護方面:農村公路局修訂了《道班養護管理辦法》和《道班養護人員目標考核細則》。根據養護路況實際,月初下達養護計劃,月底進行考核驗收,并將出勤、工效、完成質量和工資獎金掛鉤。該局小修隊每年4月初開工,月底完工,對全市縣道公路毀壞路段進行循環修復,使我市縣道路況得到很大改善,通行能力明顯得到提高。
(2)在鄉村道養護方面:年制訂《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暫行辦法》,市各鎮(街道)都成立了“農村公路管理站”,配備了專職或兼職公路站長,各鎮(街道)都有一名副鎮長分管此項工作,農村公路局幫助各鎮(辦街道)公路站進行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并制訂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細則》。通過一年兩次檢查考核,各鎮(街道)公路站對鄉道、村道管養力度有了明顯提高,確保農村公路鄉道、村道安全暢通。
2、路政管理情況。公路分局負責省道干線公路及重要縣道路政管理工作,目前有路政管理人員12名;農村公路局負責縣道、鄉道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目前有路政管理人員6名。路政管理工作職責是負責管理和維護路產路權、保障公路安全暢通;實施公路巡查;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制止、查處各種違章利用、侵占、污染、毀壞和破壞路產的行為;控制公路兩側建筑控制區;維護公路養護、施工作業現場的正常秩序。
三、對破壞道路違法現象的打擊和監督檢查
1、加大對超載超限運輸車輛整治力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于年就成立了聯合治超執法隊伍,加強對超限超載運輸的管理,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了“源頭治超”的機制,各部門之間緊密協作,嚴格執行黑名單制度、抄告制度、倒查制度等。通過路政、運政、交警的聯合治超行動,目前我市超限運輸管理已經達到省交通廳規定的超限率4%以下的控制目標。
2、加大路損案件查處力度。市交通運輸局通過加大路政巡查力度,采取路損案件舉報獎勵方法,爭取公安交警部門支持,加大對路損案件查處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收取路損賠償費。
此外,將路政管理與日常養護管理相結合,加大涉路工程監管、公路標志標線管理、非標管理力度,完善突發性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為道路安全暢通做好了保障工作。
四、我市貫徹《公路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我市在貫徹實施《公路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公路建筑控制區的管理和縣鄉道管護問題。
(一)在公路建筑控制區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有:
1、公路建設與沿路建房的矛盾。公路建設過程中,政府一方面支持公路建設,對影響公路拓寬改造的房屋進行大規模的拆遷,但是為了減少拆遷矛盾,又允許沿路群眾在公路建筑控制區新建房屋。這就為今后公路的進一步拓寬改造留下了隱患。同時與《公路法》和市政府通告產生矛盾,使法律規定得不到落實。
2、執法主體不清晰。我市政府在對公路建筑控制區管理是比較重視的,[]天政通3號文件《關于禁止在國省道公路兩側建筑控制區內修建建筑物、構筑物的通告》就特別重申了滁政[2004]78號文件的規定。但是市政府將國省道公路兩側建筑控制區管理權授予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影響到公路路政管理的執法權威,也造成了目前路政和城管之間“誰都能管卻誰也不管理”的尷尬局面。
3、公路街道化現象嚴重。為尋求解決公路街道化問題的辦法,公路分局于年組織人員進行調研,形成了《關于市公路街道化現象的調查報告》材料(詳見附件材料)。我們認為公路路政管理的核心問題是公路街道化現象的逐步蔓延,報告中所提出的一些建議,望能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
(二)在縣鄉道管護方面,存在的問題有:
1、縣道超期服役毀壞嚴重,盡管每年都安排經費進行大中修,但只能維持通車,有的甚至前修后壞,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面貌,需加大縣道改建力度。
2、部分鄉鎮養護管理工作不到位,多數鎮(街道)配套資金不足,少數鎮(街道)公路站日常養護工作沒有正常開展。部分鄉鎮對“村村通”道路的管理還不到位,運輸車輛長期碾壓,造成“村村通”路面毀壞,又未及時修復,使鄉村道使用壽命受到影響。
總之,我市貫徹實施《公路法》的過程中取得一定成績,在源頭治超、路域環境整治和穿集鎮公路路段治理等文明公路創建活動一定成果,這得益于上級交通主管部門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所出現的問題主要還是因為各執法職能部門在《公路法》、《土地法》、《城市規劃法》等法律的執行過程中存在各自為政現象,以及一些涉路鎮對公路管理重視不夠因素造成的。因此只有建立以“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的聯動執法管理機制,各法律在貫徹實施中才能發揮最大效能。
精品范文
2公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