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系統固定資產管治自查匯報

時間:2022-02-17 09:07:00

導語:國稅系統固定資產管治自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稅系統固定資產管治自查匯報

一、當前固定資產管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疏于管治,賬實不符比較嚴厲。

(二)重購輕管思惟普遍,存在資產閑置鋪張現象。

(三)崗位職責不明確,造成了管治脫節。

(四)財務軌制出缺陷,影響了核算的正確性。

二、固定資產管治存在問題的成因

(一)管治體系體例不健全。一些領導對資產管治的重要性熟悉不夠,以為國稅系統“家大業大”,沒有必要精打細算,花起錢來大手大腳,管起家來隨隨便便,對家底心中無數。一些單位管治軌制存在漏洞,缺乏法律規范與強有力的政策指導,法律與政策滯后于資產管治的實際是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治存在諸多問題的重要原因。

(二)會計核算不規范。核算程序不嚴密,賬簿設置不齊全,賬外固定資產大量存在,管治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資產損失現象嚴厲。一些會計職員政治思惟素質不高,責任意識稀薄,業務素質難以適應新會計軌制和財務規則的核算要求。特別是在單位負責人不正視的情況下,往往不愿負責,得過且過,工作失職。

(三)監視考核弱化。一些單位沒有將資產管治納入到機關領導干部任期目標考核,資產管治工作顯得無足輕重;固定資產在轉讓、出售、處置、變賣等流動中不按照國家有關劃定報請管治部分審批,也沒有進行嚴格的資產評估工作,而多半是協商交易,使固定資產產權變動脫離了有效監視。尤其是私自低價轉讓、出售、變賣和處置固定資產現象的存在,導致了固定資產產權被腐蝕。

三、加強國稅系統固定資產管治的建議

(一)轉變思惟,掌握重點。如今資產種類越加龐雜,資產變動日益頻繁,對固定資產的管治不能停留在原來的思惟模式上,要加大管治力度,正視內部管治,按劃定建賬設卡,按期進行清理清點。要將固定資產使用效率和完好程度作為考核單位負責人政績、業績的一個重要指標,保證國有資產的公道利用。

(二)明確職責,環節控管。作為垂直管治機構,國稅系統在固定資產管治要自覺接受地方財政部分的指導和監視。同時,上級國稅機關應健全和完善固定資產管治的規章軌制,制定資產配置尺度,發展財產清查,在全面摸清所屬單位資產存在、使用狀況的基礎上,根據下級國稅機關承擔的工作量公道調劑,有計劃地進行配置。

(三)加強核算,把握實情。針對現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軌制中固定資產賬面不能反映資產真實價值的問題,建議鑒戒企業會計軌制關于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的劃定,結合行政事業單位購建固定資產時一次性列支的實際,增設“累計折舊”會計科目列于資產負債表“固定資產”科目下方,作為固定資產的備抵調整科目,同時增設專欄反映固定資產凈值。

(四)完善軌制,嚴格清查。一是要建立按期清查制。各單位每年年終要對資產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對來摸清“家底”,對盤盈盤虧的資產,要找出原因,分清責任,按現行劃定及時處理;對資產結構和管治現狀進行分析,盤活存量資產,防止積存閑置,做到物盡其能。二是建立重點抽查制。財務部分要依據會計核算資料,對資產使用重點部分進行重點抽查核對,做到賬、卡、物相符。三是建立離任核查制。單位領導或資產管治使用職員離任時,要組織核查,辦理資產移交和監交手續,保證人走賬清,防止資產流失。

(五)立異手段,科學管治。開發和運用固定資產管治軟件,為各級稅務部分提供統一的業務處理平臺。工作流程嚴格按照財務會計工作規程設置,軟件科目以及固定資產挑唆、處置權限、程序統一由總局規范,做到規范性與靈活性并重,實現信息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