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金效工程匯報材料
時間:2022-03-11 06:07:00
導語:電子政務金效工程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政府辦按照國務院、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本市實際,全力推動電子政務"金效工程",使這項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年9月,省政府辦公廳在我市舉辦全省電子政務專家論壇。從年月到年5月先后有及韶關等地的領導來我市參觀考察電子政務工作。現就我市電子政務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市電子政務基本成效
1、網絡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一是綜合布線系統來勢較好。據初步統計,全市有50%以上的單位新建辦公樓建成了綜合布線系統。市政府新辦公大樓在搬遷之前,就考慮到了各機關單位網絡互聯互通,投資150萬元完成了市政府新大樓綜合布線系統,實現了入駐的23個市直單位網絡聯通;市政務服務中心也已全部完成綜合布線工程。二是以市政府辦公室為樞紐的辦公業務資源網(專網)基本建成,并不斷延伸擴展。該系統主要包括:電子政務基礎組件平臺、辦公自動化系統、視頻點播系統、內網門戶網站、市長多媒體熱線、基礎數據庫等。中心機房設在市政府新辦公大樓。目前專網已通過專線聯接了11個縣(市、區)政府,市政務服務中心及省政府辦,通過電話撥號方式聯接了20多個市直單位。三是市政府公眾資源網(外網)已初具規模。目前全市有32個政府部門在國際互聯網上建立了網站。這些網站對宣傳政府方針政策,宣傳投資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全市政府系統視頻會議系統建設已基本完成。根據《關于建設全省政府系統電視電話會議系統有關事項的通知》(湘政辦函〔121號〕)文件和全省政府系統秘書長會議精神,市政府辦公室對全市政府系統電視電話會議系統認真做好規劃、指導、建設和管理工作。此系統以市政府小禮堂為主會場,11個縣(市、區)政府會議室和市政府常務會議室為分會場,分為網絡控制系統、擴聲音響系統、會議燈光系統、會議討論系統、多媒體顯示及攝像系統、LED電子顯示屏等6個部分,全市總投資700多萬元。經過廣大工程技術人員三個多月的艱苦工作,全市十二個會場建設已基本完成。
3、政府內網網站內容不斷豐富。一是完成了政府文件庫建設。現已上傳市政府及市政府辦文件1000多個,內容包括年1月-年6月市政府及市政府辦下發的絕大多數文件。二是新增領導講話、提案建議,經濟動態等8個欄目。其中領導講話材料82個、提案建議400個、經濟動態信息150條、縣(市、區)政務信息600條、綜合信息92條、外地信息74條、湖南政務要情127期。天氣預報欄目每天都有最新的天氣預報情況。三是及時更新網站信息。今年我們通過落實欄目到科室到個人,基本做到了信息的及時更新。
4、市政務服務中心網絡和管理系統軟件正進入最后階段。目前市政務服務中心綜合布線,機房建設,及網絡測試,與市政府中心機房的聯接網絡已基本完成。中心管理軟件也已基本開發完成,目前正在進行調試和數據錄入。預計7月份整個系統可以投入使用。
5、應用工作逐步展開。一是上內網的人數大幅度增加。由于內網內容不斷豐富,功能不斷完善,上內網查閱資料人數由去年的16000多人次,增加到今年的40000多人次。二是政務信息的報送初步實現了網絡化,無紙化。目前縣(市、區)政府和大多數市直機關報送政務信息到市政府都是通過網絡報送,不再采用傳真。三是市長多媒體熱線系統經過升級換代后,受話量不斷上升。四是電視電話會議系統應用工作全面鋪開。我們通過會議系統先后進行10多次的網上遠程電子政務培訓工作,目前已完全具備了召開電視電話會議的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設想
1、推進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和"金效"辦公內網的應用。目前,我市政府系統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已經可以投入使用,我們以后將要求大多數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該項一年可節省會議經費開支上百萬元,另外隨著金效電子政務辦公內網的正式運行,大量的政務信息、政府公文、會議講話材料通過政府內網實現無紙化傳輸,一年可節約經費數十萬元,大大減輕財政負擔。
2、全面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一是進一步提高全市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計算機普及率。要推動各縣(市、區)政府、市直部門及中省駐郴單位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普及率,力爭年年底前,所有市直部門計算機要配備到科室,有條件的單位要配備到每個工作人員,縣(市、區)政府及其部門在年底前配備到股室。二是完成縣(市、區)政府和市直機關內部綜合布線。要在年10月底前完成縣(市、區)政府機關和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各單位內部的綜合布線,布線時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布雙線,內外網完全物理隔離。2005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市直機關和中省駐郴單位的綜合布線。三是完成各單位內部局域網建設并與實現電子政務內網的互聯。年6月底前,完成市政務服務中心、市政府大院所有單位與市電子政務中心平臺(在市政府中心機房內)的網絡聯接;年年底完成縣(市、區)政府及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市直單位的內部局域網建設,并實現與市電子政務中心平臺的聯接;2005年6月底完成所有市直部門內部局域網建設及與市電子政務中心平臺的聯接。沒有特殊需要,部門不要建設縱向網絡,部門與下級之間的信息交換,通過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中心平臺實現。最終形成以市政府辦公室為樞紐,聯接市委、市人大、市政協、縣(市、區)政府及市直各單位的內部辦公業務專網。
3、努力提高電子政務應用水平。一是加快市政務服務中心管理系統應用,推進審批項目網上運行。年6月份正式投入運行,10月底前實現部分審批項目在內網上進行運行,試行遠程審批;并加快"中心"管理系統與"中心"外網的數據交換系統建設,年6月底試行部分審批項目在互聯網上進行審批。二是加快公文流轉、信息報送、會議通知網絡化進程,推進辦公無紙化。為避免重復建設及保證公文和信息的統一處理和流轉,全市各級機關的公文和政務信息處理等業務工作,必須使用統一的軟件系統和數據格式。為此,全市各級機關的子網或遠程工作站要盡可能統一使用成熟的"金效"電子政務辦公軟件。要求在年9月底前所有縣(市、區)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門全部安裝和應用"金效"電子政務辦公軟件,與市政府實現公文、信息的網上傳輸,并逐步試行公文網上審批。同時,利用"金效"電子政務辦公軟件和手機短信平臺會議通知,實行會議通知無紙化。年底實現與黨委、人大、政協的公文傳輸、信息報送和會議通知無紙化,從而最終在市、縣兩級實現辦公主要業務的無紙化。三是加強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不斷豐富內網門戶網站內容。要進一步明確內網網站欄目分工和責任,制定出內網網站欄目分工表,把任務落實到單位、到科室、到人,建立欄目更新督查制度,督促有關單位和科室按期更新欄目內容,確保各欄目內容能及時更新。要完善建議提案等欄目,增加政府新聞會(視頻、文字)直播、最新政務信息、各縣(市、區)及部門重要文件等欄目。同時,加快大型數據庫建設。一方面要建設好國土資源數據庫、人口資源庫、礦產資源數據庫等信息資源庫,另一方面要通過購買國家法規數據庫及中經、國研等網的大型數據庫,加掛在內網門戶網站上,豐富和完善內網的信息資源數據庫。四是完善和提升市政府門戶網站、縣(市、區)政府及部門公眾網站,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要通過整合、提升使市政府門戶網站由原來的公眾信息服務網站逐步過渡到政務信息、提供政務服務、部門網站導航、網上政務公開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門戶網站。已建好的縣(市、區)政府及部門公眾網站要進行完善和提升,沒有建設網站的單位可以通過主機托管的方式抓緊建好,最終實現市政府和縣(市、區)及部門網站資源綜合利用。
4、努力為推進"金效工程"提供強力保障。一是建立培訓機制,提高公務員電子政務應用能力。要全面提高我市電子政務管理和應用隊伍的素質,全面提高我市電子政務管理和應用水平。首先是加強對電子政務管理人員的培訓。聘請青島大學、中軟公司、省政府辦公廳技術中心等單位的專家和教授,對市、縣(市、區)和各單位電子政務管理人員進行強化培訓,重點培訓電子政務規劃、應用、管理和維護能力。其次加強對各縣(市、區)政府和市直單位電子政務應用人員的培訓,重點培訓電子政務應用能力、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操作能力及網絡安全知識。第三是加強對全體公務員的培訓,重點培訓電子政務基礎知識,計算機基本知識及實際操作能力,由市政府辦公室與市人事局、市委組織部協調,在公務員計算機培訓中,加入電子政務基礎知識的培訓內容,提高公務員整體隊伍的電子政務應用能力。二是完善安全機制。首先是建立健全安全制度,要制定《關于行政機關數據通信網工作站管理規定》、《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暫行辦法》、《電子公文傳輸管理辦法》、《電子政務中心機房安全管理規定》、《電子政務內網用戶權限分配及密碼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并要求各部門有關人員嚴格執行。其次,要強化安全基礎設施建設。要求所有進入電子政務內網的計算機必須安裝網絡安全隔離卡,必須實現內網與外網完全物理隔離。網絡系統要安裝防火墻、病毒入侵檢測、加密機等網絡安全設備。再次,要建立網絡安全事件(網絡災難)應急響應預案。一旦發生安全事件,就可以觸發相應的預案處理程序,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的網絡服務和信息服務,力求把安全事件的破壞力降到最低。
三、需要領導關心的幾個問題
1、要盡快理順管理機制。電子政務工作是辦公室一項新任務,必須成立專門工作機構,配備專職人員負責。根據濟南、青島、上海、深圳等地的經驗,要實施"金效工程",必須盡快理順管理體制,主要是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市政府辦有職能無機構;二是市政府信息化辦公室與市信息中心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問題;三是避免電子政務管理機構黨政分設問題。為此,我們特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在市信息化領導小組下設一個不與市信息中心合二為一的專門辦公室,放在計委,行使市委、市政府對全市信息化建設的綜合職能,辦公室8個編制。所需編制,從現在市信息中心等額劃撥。二是成立市委、市政府電子政務技術中心,編制8人,由市政府辦和市信息中心等額劃撥,由市委辦、市政府辦雙重管理,以市政府辦管理為主。主要職責為規劃全市電子政務工作指導、協調縣(市、區)和市直各部門電子政務工作,并負責中心機房、市政府內、外門戶網站的日常的維護、信息更新及其他一些相關應用程序的開發。各縣(市、區)政府也要盡快成立相應機構,負責本級網絡的應用、管理和維護。
2、要加強網絡資源整合。目前,我市大部分部門的網絡建設是各自為陣,自行建設網絡和開發應用系統,形成了信息孤島,造成了大家的財力、物力浪費。所以我們一定要下大力氣整合各種網絡資源,要求各部門一定要按照即將下發的《市-年電子政務"金效工程"總體實施方案》文件要求建設網絡和開發應用系統。
3、健全資金保障機制。
電子政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根據我市實際情況,由市財政每年安排150萬元用于我市電子政務"金效工程"建設和日常運行維護,該項經費應列入財政預算。另一方面拓寬融資渠道,采取多種方式籌集建設資金,并逐步按照"政府資源,市場運作"的模式,逐年減少財政投入,最終實現市場化運作。
- 上一篇:全縣網絡問政管理規定
- 下一篇:全縣農業發展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