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精準扶貧匯報材料
時間:2022-11-14 04:09:11
導語:供銷社精準扶貧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精準扶貧、同步小康的戰略部署,根據縣委、縣政府系列文件和會議精神,我社緊扣圍繞縣政府的工作大局,高度重視,提前謀劃,配強包村幫扶人員,壓實幫扶組和村干部雙重責任,細化分解任務到人到戶。
一、鄉村基本情況和重要數據
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1戶125人,其中2014年脫貧6戶16人,2015年脫貧12戶36人,2016年脫貧7戶17人,2017年計劃脫貧13戶42人,2018年計劃脫貧3戶14人,確保在2018年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銷號”。
二、對2014、2015、2016年精準扶貧包村幫扶工作“回頭看”情況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加強領導,制定工作方案
縣供銷合作社能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精準扶貧的工作部署,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扶貧攻堅領導小組,派駐由分管領導為組長包村幫扶工作組,結合聯系村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縣供銷合作社精準扶貧攻堅實施方案》,落實工作措施,明確工作任務,多方爭取和籌集幫扶資金。
2、建檔立卡,壓實脫貧責任
協助聯系村對已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多次上戶進行核查,確保程序規范、數據準確,并將年度脫貧任務分解到戶到人,對貧困戶實行包村幫扶組工作人員和村兩委干部包戶的“2+1”雙重的責任制,實現幫扶責任人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
3、落實措施,扶貧取得成效
(1)因戶施策,產業扶貧到戶。
對每個貧困戶逐戶分析貧困原因,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利用村距離縣城近的優勢,充分發揮村民種養傳統,通過每戶5000元的產業幫扶資金支持,幫扶黃、紅卡貧困戶發展微小產業,幫助發展一些大棚蔬菜,接納一些有勞動力的黃、紅卡貧困戶主動參與到生豬、牛養殖大戶,幫助一些貧困戶掌握實用脫貧的養殖技術,增加他們的收入。同時積極推行貧困戶出土地、出勞力,合作社包投入、包技術、包銷售的產業脫貧模式。
(2)加大宣傳,政策扶貧到戶。
一方面縣社包村幫扶組工作人員要不斷加大縣委縣政府對貧困戶產業扶貧、安居扶貧、保障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勞務扶貧等各項惠民政策的宣傳力度,讓每戶貧困知曉有關惠農政策。另一方面克服供銷社弱勢部門的不足,要求包村幫扶組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親人的事”意識,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幫扶組人員和村干部一起親自上戶收集有關材料,積極辦理有關低保、殘疾人補貼、新農合補償和醫療救助、兩癌救助等具體事宜,比如為貧困戶文政忠2015年辦理低保、2016年辦理殘疾人生活補助等,讓貧困戶深切地感受到政府的關懷和溫暖,讓改革的成果惠及各種弱勢群體,真正讓扶貧惠民政策落實到戶到人。
(3)爭取項目資金,幫扶扶貧到戶
每年我社從有限的財力中拿出2萬元用于聯系村幫扶,用于貧困戶發展產業、危房改造和大病慰問等。積極開展對貧困兒童的募捐籌資活動,免費贈送書包和學習用品,積極幫扶一至二名高中生順利完成學業。同時對部分貧困戶免費捐贈一部分化肥農資等,確保貧困戶正常春耕生產。
(二)存在的不足
1、單位自有資金有限,向上級和有關涉農部門爭取項目資金的渠道少,辦法不多,造成幫扶力度不大,幫扶效果不明顯。
2、包村幫扶組人員基層工作經驗不足,與縣扶貧辦和鄉有關黨政領導、分管領導、扶貧工作人員溝通較少,造成幫扶方式單一,難以發揮自身部門的優勢。
3、第一書記配置不夠強,與原單位工作脫鉤不徹底,有時月駐村不滿20天,幫扶手冊記錄不夠詳細,作用發揮還不夠。
三、2017年脫貧工作打算和工作措施
1、2017年,我社主動加強與縣扶貧辦、兄弟幫扶單位和鄉黨政領導、分管領導、扶貧工作人員、村兩委干部的溝通聯系,幫扶組長和第一書記主動加入鄉扶貧微信群,隨時了解和掌握縣扶貧工作動態和工作要求,促使我社盡快布置安排有關扶貧攻堅工作。
2、嚴格按照縣政府有關要求,包村幫扶組工作組成員每周到聯系村一至兩天,第一書記必須每月到村至少20天,深入各自負責的貧困戶了解貧困戶的基本家庭情況,逐戶分析貧困原因,因戶制訂脫貧措施,同時每周積極向單位主要負責人匯報扶貧工作情況,研究幫扶方案、工作措施和資金籌集。
3、加大幫扶資金力度,除單位擠出部分自有幫扶資金外,同時加大向涉農有關部門爭取有關項目資金。
- 上一篇:醫院心理疏導工作措施
- 下一篇:人社局脫貧攻堅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