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黨務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11-08 03:18:00
導語:鄉鎮黨務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年36歲,200*年3月任商州鎮黨委組織干事以來,憑著對組織工作的熱愛、執著與忠誠,從事關百姓民生的點點滴滴小事做起,模范學習實踐“三個代表”,忠誠為黨工作,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大力加強農村班子建設,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先鋒模范作用,為促進全鎮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使百姓從他身上真切感受到黨的工作就在身邊。他本人連續2年被縣委組織部評為組織工作先進個人,并被縣委命名為縣級優秀人才示范崗。
學習永不停,業務日益精
200*年3月,楊光聯接手了全新的組織工作,為了盡快熟悉業務,他撲下身子,從頭學起,他總是把工作和學習安排得很合理,為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學習范圍和學習要求,每天總要抽出一定的學習時間,不到半年時間,就成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行家里手,還加強了辦公自動化建設,切實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中,他有一股韌勁,敢啃硬骨頭。200*年11月,在該鎮村級班子換屆時,他主動聯系了問題較多的商州鎮民樂村。為了摸清情況,找到癥結,他經常到民樂村各家各戶了解情況,講解政策,耐心細致地做干部群眾的思想工作。針對以前村干部力量薄弱、群眾意見強烈這一焦點問題,請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推薦出了年輕人競選村干部,使該村班子換屆選舉工作按期完成。
在工作中,他一直承擔著基層黨課教育、支部書記培訓和非黨積極分子培訓任務,每年鎮黨委關于農建工作一系列文件和《基層黨組織目標管理方案》等都由他親自執筆完成,督查、考核、評比都是他親自操作實施,從制定方案到總結等環節的文稿都是他親自起草,經常起早貪黑,但默默無聞,從不說一個累字。
對人公正對己清正,塑造組工干部新形象。
楊光聯同志始終懷著對黨的深厚感情和對黨的組織工作的一片赤誠,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組織工作當中。始終把公道正派作為一名合格的組工干部應該具有的一種政治品質,一種思想作風,一種人格力量。他說“人不能在利益面前屈膝,不能在原則面前跌倒,公道正派是組工干部的天職”。幾年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一直堅持用這樣的人生信條要求自己,積極進取,默默奉獻。
組織干事是專門從事黨員隊伍建設的黨務干部,培養積極分子是黨員隊伍建設的一項最基礎的工作。為了搞好積極分子培養,結合全鎮發展黨員的實際情況,他組織各支部進行了五個方面的探討:一是怎樣搞好積極分子隊伍建設;二是怎樣對積極分子培養教育和考察;三是怎樣制定年度發展黨員工作計劃;四是怎樣嚴格履行黨章規定、入黨手續;五是怎樣進行預備黨員的教育、考察和轉正工作。通過以上的探索和討論,各村黨支部普遍反應收效很大,更加熟悉了積極分子培養的方法和組織工作程序,今年各支部確定了100余名合格積極分子。
在他眼里,不論職位高低,都一視同仁。多年來,他在村干部選任工作中從沒有出現過以權謀私、優親厚友、跑風漏氣現象。他以政治素質支撐正派,以業務素質實現公正,以堅強的黨性詮釋公道。2003年“非典”期間,鎮黨委抽調他參加抗非典工作,他義無返顧地參加“抗非”工作,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表現出一個組工干部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受到了縣委的通報表彰。
按組織原則辦事、按政策辦事、按制度辦事是楊光聯的一貫作風。在組織發展中,他嚴格按照黨員發展的“十六字”方針,嚴把入口關,絕不允許一名不合格黨員混入黨內。有一名村干部寫了入黨申請書三年了,但由于該同志存在好賭好色陋習,并且群眾對他的工作有意見,最終這名村干部沒有過到審查關,現在已經讓其離開了村干部崗位。開展先進基層黨組織評選工作中,嚴格審核,深入基層和群眾中調查核實,確保把工作有實效、成績突出的基層黨組織評選上來。工作三年來,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組工干部對人公正、對己清正、對內嚴格、對外平等的新形象。
耐寂寞守清貧,舍小家顧大家
“你已經35歲了,又有學歷,怎么愿意從事清貧、單調的組織工作呢?能耐得住寂寞嗎?”2004年3月,因工作需要,鎮黨委安排楊光聯干組織工作時,許多人問他這個問題,每次他都給予肯定的回答。工作生活中,他堅持原則、公私分明。多年來,他從不參加與工作有關的私人宴請,不收受當事人贈送的禮品和紀念品。2003年他在縣城柏溪買了住房后欠下了一大筆債務,使他本不富裕的生活更加清苦,但他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從不和別人攀比生活好賴。
作為一名鄉鎮干部,他對工作盡職盡責,但作為兒子、父親、丈夫,他卻總覺得愧對家人。他的父親早在1978年就因公去逝,是母親辛辛苦苦把他們五姊妹拉扯大,他很敬重自己的母親,他參加工作后,在柏溪安了家,便把母親從鄉下接到了縣城里,原想是讓母親享福,可自從到商州工作后,由于離家太遠,他無法照顧母親,反而讓年逾古稀的母親照看自己正在讀小學的孩子,平時工作太忙了,根本沒時間回家陪母親說說話,有時出差柏溪回到家里,但很快又要回商州上班了,臨別時母親的眼神里充滿凄涼,兒行千里母擔心啊!今年3月底,他女兒病重,頭昏嘔吐不止,當時他正忙著到村上去評議后進村支部班子并要同電腦公司到4個遠程教育接收站點安裝接收設備,工作實在脫不開身,聽著孩子在電話里一聲聲地叫爸爸,他的眼淚一直在眼里打轉,可他硬是牙一咬,打電話給妻子:“我現在工作正是關鍵的時間,脫不開身,你自己弄孩子去看病吧。”經過三天的緊張工作,遠程設備順利安裝完成。當他滿懷內疚地打電話回到家中,妻子哭著給他說,孩子的病可能很重,還要到重慶去檢查,聽到這種情況楊光聯的淚水刷地流了下來。
的確,在很多人看來,他在基層工作了這么多年,變換一下工作環境,調到縣里的單位,應該可以吧。可楊光聯從沒有向組織提出過這方面的要求。他說:商州人民很窮,政府又缺人手,能夠在商州工作就是我的福氣了。
默默無聞工作甘為人梯奉獻
“干就要寧可身受苦,不讓臉受熱”。去年領導安排楊光聯同志兼任鎮黨委目標辦的工作,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今年鎮黨委又給他加擔子,讓他還要負責黨委系統各類文件資料的打字工作,要知這打字工作可不是一件輕松的差事,但他還是毫無怨言的接受了,為高標準完成各類工作任務,經常加班加點,沒日沒夜地工作,他辦公室的燈總是亮到很晚,人們時常能看到他伏案工作的身影。為趕材料起早貪黑,吃不好、睡不好是常事,他經常連續幾個星期吃住在機關。由于打字是成天面對電腦,他的眼睛又不行,有時坐得腰酸背痛,他便靠在椅子上換一種姿勢繼續工作,今年4月為了把“一折通”的基礎資料拿出來,他連續工作了5個日夜,由于過度勞累,他的肩膀右側痛了1個多月,到現在還沒有去檢查是什么毛病。有的人說:“楊光聯,年輕的老干部,不多拿一分錢,何苦拼死拼活地干呢?你虧了!”,他總是坦然回答:“吃虧是福,吃苦是樂,怕苦怕累就不要做組工干部”。
“當紅花固然好,但不可能人人都是紅花,就讓我做一片綠葉吧。”這是楊光聯的心聲,也是他的人生準則。他沒有感天動地的豪言壯語,卻在默默無聞地做著一項項工作,幾個人的擔子一人挑。對待工作極端負責,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在工作中,但他從無怨言。為使村干部考核工作考準考實,他很注重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群眾測評與領導點評相結合,使考核制度更加科學完善、考核內容更加全面、考核結果更加公正。
學習和實踐使他認識到,當組織干事就要當黨委抓黨建工作的參謀和助手,為了干好工作,他自費訂了一些報紙和黨建期刊,潛心研究新時期農村基層工作的政策法規,他的視覺靈敏,經常開展調查研究,積極撰寫新聞稿件,去年他有10余篇稿件被宜賓日報刊登。同時他協助黨委,對群眾反映強烈,工作平淡的村進行了調查摸底,并及時向黨委準確詳實地匯報情況,提出解決方案,把群眾基礎好,黨性強,辦事公正、農村工作經驗豐富,有經濟頭腦的同志充實到黨支部。
楊光聯視名利淡如水,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公道正派”的時代內涵,展示了新時期組工干部的風采,做到了慎獨、慎言、慎欲、慎為,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覺把組織工作置于服從服務于經濟建設大局中,以堅強的黨性做政治堅定、服務大局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