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共和國青天的法官們

時間:2022-12-04 02:29:00

導語:撐起共和國青天的法官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撐起共和國青天的法官們

在基層法院采訪的日子里,我們常常被法官們的事跡深深打動,我們對人民法官的敬佩之情常常如潮水般地涌動,我們多想把耳聞目睹的一切都告訴大家:共和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成千上萬的忠誠法官,才撐起了朗朗的青天。

有多少法官如拼命三郎,有的身患絕癥依然辦案不息;他們把生命的光和熱全部奉獻給了莊嚴的審判事業

在蘇北平原一個基層法庭,人們難以忘懷不久前去世的一位好法官,他就是海門市天補法庭審判員施品祥。

早在1994年,長期超負荷工作的他,在一次外出辦案途中突然暈倒,經醫院檢查為晚期肝癌。1995年初,上海中山醫院的大夫對他進行了手術治療。當醫生打開他的腹腔時,發現肝區已硬化萎縮并伴有腹水,腫瘤無法切除。于是醫生在他的病灶部位進行了冷凍治療,估計他只能活3個月。面對噩耗,施品祥只想著一件事,那就是在有生歲月里多為黨和人民做些工作。出院后,他又來到天補法庭向庭長要案子辦。就這樣,從1997年起,身患絕癥、隨時都會倒下去的施品祥,又戰斗在審判崗位上。多年來,他辦結案數百件,受到當地老百姓的交口稱贊。

一年歲末,村民毛老漢在做被服生意時,被同村的陳某賴賬1.6萬元。激憤之下,他將陳某告上了法庭。毛老漢回憶說:“當時正是寒冬臘月,施法官多次來到村里調查取證。最讓人感動的還是在執行過程中,賴賬人老是躲著法院執行人員,讓他們撲了五六次空。6月下旬的一天,下著小雨,施品祥為了找到賴賬人,帶著一行人,凌晨4點便踏著泥濘的小路來到村里。天亮時,他們又下菜地找了一圈,沒找到當事人。我見他身體虛弱,額頭直冒冷汗,不時地用手頂住腹部,實在過意不去,拿出200元錢遞給施法官讓他買點吃的,可他說什么也不要。那時,我真是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可我哪里知道,他正患著絕癥,忍著劇烈的疼痛啊!”

三和鎮遠征村村民王大媽因和女兒鬧家庭糾紛,一氣之下告到法庭,并從此和女兒分開居住。施品祥接受該案后,經多方調查了解,到現場開庭,最終判王大媽女兒每月承擔贍養費、定期送大米。由于母女倆成見較深,女兒提出只負責按時送大米,贍養費交給法庭。多年來,不管是春夏秋冬,嚴寒酷暑,從天補法庭到王大媽家有20多里地,經常可以見到拖著病軀的施品祥騎著自行車,穿梭其間……

像施品祥這樣生命不息、辦案不止的法官,實在是太多、太多,假如為近兩年逝去的法官立紀念碑的話,讓我們記下這些英模的名字吧!他們是:一等功臣、無錫市中院副庭長王長青;英年早逝的張家港市法院行政審判庭審判員萬寬喜;優秀法官、寶應縣法院執行庭長張鑫盛;蘇州市法院系統文明法官柳曙征;年僅31歲的贛榆縣法院優秀書記員萬里濤……

有多少法官寧可丟烏紗,決不讓天平失衡;他們無私無畏,顯示了人民法官的浩然正氣

鎮江市京口區法院院長蔡盛明的口頭禪是:“做法官,就要堂堂正正,一身正氣。”這位在部隊摔打磨練過的法官,曾經過四次生死考驗。不尋常的經歷,磨練了他無私無畏的品格。

蔡盛明在京口法院擔任院長期間,京口法院曾審理了一起派出所民警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公款案。審理期間蔡盛明多次接到某些領導及各方面的電話,要他指示合議庭作出無罪判決。有人勸蔡盛明權衡一下利弊,給自己留條后路。蔡盛明堅定地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他是民警就可逍遙法外?法院對有罪的人宣告無罪,那是多么黑暗,是對人民的犯罪,老百姓也不會答應的!”他頂住壓力,指示合議庭依法辦案,不受干擾。審理結果,那位民警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6年。

1996年,京口區法院判決了一起挪用公款案。去年初,被告蘆某刑滿釋放后,為達到推翻此案的目的,向原區委書記(已判刑)行賄數萬元人民幣,于是這位書記多次授意蔡盛明對該案“復查”,企圖翻案。面對頂頭上司的壓力,蔡盛明橫下一條心:就是不當院長,也不能“遵命”。蘆某的目的還沒有達到,而原區委書記卻因受賄而鋃鐺入獄。

鎮江某礦由于拒不履行歸還欠款的法院判決,法院曾兩次上門執行,均因礦領導阻撓而未果。在第三次執行中,法院決定將該礦的紅旗牌轎車作抵押。正當執行干警著手行動時,礦領導指使一些人圍攻、毆打執行人員。面對暴力抗法,法院果斷地拘留了一些肇事者。某些部門的領導得知此事后,指責院長蔡盛明:“你這院長,我們讓你當你才能當,不讓你當,你還當不成!”蔡盛明斬釘截鐵地回答:“我這院長是人民代表選的,不是哪一個領導封的,依法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這個立場一點也不能動搖!”

這就是我們的法官,為了共和國法律的尊嚴,他們可以將自己的榮辱置之度外,有的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剛剛被江蘇省高級法院榮記二等功的南京市秦淮區法院執行庭長陳煒,正是以鮮血捍衛了法律的威嚴。不久前,在一次強制執行任務中,他頭部被人連砍6刀,最長的傷口達12厘米,縫了28針。為了不讓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侵害,當時的陳煒忍著巨痛,以頑強的毅力制服兇手,控制了事態的發展,保證了執行任務的完成。

有多少法官寧可家徒四壁,甘愿一生清貧;他們斷然拒絕各種誘惑,清清白白做人

寶應縣法院有一位老法官叫張鑫盛,曾先后任經濟庭、執行庭庭長。不久前,病魔突然奪去了他的生命。干警們來到他家吊唁時,發現他家一貧如洗,無不為之動容。他有四個子女,兩個下崗,兩個無業,老伴不僅沒有工作,還病魔纏身。他去世后,沒留下一點積蓄,丟下的是一萬多元的債務。他的妻子回憶說,記不清有多少案件的當事人,千方百計給他送錢送物,都被他拒之門外。

泰州海陵區法院九龍法庭庭長李兆其,為民辦案幾十年,為轄區內老百姓做了數不盡的好事、實事。老百姓富裕了,而他卻依然清貧。家中一臺黑白電視機用了幾十年;一盞老式臺燈,每晚都伴隨著他研讀法學理論,撰寫法律文書。

我們的法官不是苦行僧,可他們卻耐得住清貧,因為他們懂得廉潔是法官的生命。面對種種誘惑,他們表現出人民法官的高風亮節。一位當事人為了自己的案件能順利了結,送給姜堰法院一位法官4000元人民幣和一張席夢思禮品券,并說:“這事只有你知我知,不會有事的。”我們的法官說:“天知、地知、良心知,我若受了你的禮,天理不容,良心不容,法律不容。”常州一位叫潘慧勇的法官,在珠海辦結一件案件后,當事人萬分感激,執意要給他買只手機表表心意。他婉言謝絕后說:“我們法官只有依法保護你們合法利益的責任,而沒有收取你們錢物的權利。”一位熟人在中秋佳節拎著一盒月餅、幾斤茶葉來到無錫市崇安區民庭庭長王德莉家,為自己的案件求情。王德莉認真地對他說:“法院辦案依據的是事實,適用的是法律,追求的是公正,你這樣做未免太庸俗,千萬別學社會上那一套。”在蘇北鹽城,一位女法官的表弟因交通肇事觸犯了刑律,兩個表妹拿著名煙名酒和5000元人民幣,雙雙跪在女法官面前,哭著哀求她無論如何幫助活動一下。在情與法面前,這位女法官沒有一絲遲疑。她鄭重地對兩個表妹說:“我頭上戴的是國徽,胸前掛的是天平,不能因為你們是我的親戚而讓天平傾斜。”兩個表妹在她的感召下改變了初衷,進而一同幫助說服表弟主動認罪服法。

有多少法官待人民如父母,他們用愛心架起了黨和政府通向百姓的橋梁

那是一個冷得連手都伸不出的隆冬季節,因為公路施工瀝青污染蟹塘,一位農民拉了整整一拖拉機的死螃蟹來到泰州市高港區法院,要討個說法。為了精確計算這起污染蟹塘案件的損失,高港區的法官們決定,對面積達12個足球場大的138畝蟹塘進行清塘。6名干警日夜守在塘邊,困了打個盹,累了抽根煙,餓了啃一口方便面。他們忍受著北風的肆虐和嚴寒考驗,在一間門都無法合攏的草棚里辦公,一干就是9天8夜,直至清塘成功。

前年春節前夕,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太太冒著嚴寒,從100多里外的靖海鄉趕到如東法院,顫巍巍地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判決書,老淚縱橫地訴說兒子的不孝。原來她老伴雙目失明,兒子又不盡贍養義務,“我們老兩口沒法活了,請法院幫幫忙吧!”執行庭副庭長萬十平接手該案后,為了讓老人過好年,冒著鵝毛大雪,騎上摩托車就出發。一路上狂風卷著雪花不時向他襲來,凍得他瑟瑟發抖,實在難以支撐時,他便下車跺跺腳,暖暖身子。他已記不清摔倒多少次,等趕到老人所在村落時,全身已凍得麻木。顧不上緩一口氣,他立即與當地鄉村組織取得聯系,先妥善解決了老人在過年期間的生活問題。大年三十晚上,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萬十平來到老人家中,從法律規定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說到社會的倫理道德,從違背法律不盡義務產生的后果說到家庭的幸福離不開彼此的關愛,字字句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老人的一對子女心靈深處受到了震動,從此,他們變了樣,老人身邊又有了盡孝心的子女。

在淮安市楚州區法院立案庭,一位老法官為了把前來告狀的80歲的老太太安全送回家,搭上了一輛顛簸的三輪車,他讓老太太坐在自己的腿上,一坐就是兩個多小時。一位身患麻風病的老人要打官司,立案庭的法官毅然走進老人那低矮的小屋,為他辦理立案手續。更讓人感慨的是常州中院的法官吳年喜,將自己獲得的常州市首屆十佳法官的1000元獎金,全部用來資助一位因工程事故造成高位截癱、申訴追加生活費的當事人……

親愛的讀者,用不著再舉更多的例子,你已經了解我們的法官:他們不愧是社會的脊梁、正義的化身、公仆的典范、廉潔的楷模。正是有了他們,社會生活才變得這樣有序而安寧,祖國的天空才變得這樣晴朗。讓我們一起為共和國有這樣一群忠誠的法官而驕傲和自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