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休黨支部先進事跡
時間:2022-02-20 02:47:00
導語:離休黨支部先進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945年生人,高密市闞家鎮闞西村人,1999年退休,2003年起擔任闞家鎮老干部黨支部書記,負責該項工作以來,他認真負責,開拓創新,充分挖掘、發揮老干部潛力和作用,在活躍農村文化、幫助青少年成長、社區糾紛調解等方面發揮余熱,推動了新農村建設,受到了干部群眾的廣泛贊譽。先后獲得“濰坊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高密市老干工作先進個人”、“高密市十佳五老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一、積極組織各項文體活動,豐富老干部精神生活
老干黨支部成立后,在*的組織下,積極開展了各項文體活動,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讓他們老有所樂。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購買了二胡、乒乓球、象棋、臺球、撲克等文體用品,建設了高標準的門球場,建立了臺球室、乒乓球室等活動場所,每天都吸引大批老干部及附近群眾前來參加活動。特別是闞家鎮老年門球隊組建以來,他們從無到有,隊伍逐漸發展壯大,隊員之間的技術配合也越來越熟練,在當地小有名氣。為了進一步提高知名度,他還積極聯系企業贊助,舉辦了“瑪鋼杯老年門球賽”等賽事,邀請了市里其他單位前來參加,通過比賽,愉悅了身心,交流了感情,受到了市領導的表揚。他還邀請了闞家籍在外知名書畫人士,舉辦了“興隆杯老年書畫展”,收集了上百幅省市級名人的書畫作品,并代表全鎮組織參加了全市的書畫展。在他的組織下,2007年5月成立了壕里人劇團,由退休干部及其家屬和附近居民自發組成,現已經發展到60多人,其中有38人能熟練使用二胡、月琴、琵琶、京胡等樂器,有26人擅長唱京劇、茂腔等。劇團成立后,自編自演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曾在高密市西部南部安全飲用水工程慶典儀式、全市慶?!叭恕眿D女節、柏城杯茂腔劇團電視大賽中等多次參加演出,受到了群眾的好評。目前,已經在全鎮20多個村義務演出,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進行新農村建設做出了貢獻。2007年底,因為開發需要,原來的老干支部大院需要搬遷,因為沒有活動場所,在他的提議下,黨委、政府投資100多萬元,在鎮政府大院東新建設了功能齊全、高檔次的文化大院。大院內有老干部活動中心,設有健身廣場、籃球場地、門球場地、乒乓球活動室和閱覽室等,很快將投入使用。
二、廣泛開展系列教育活動,解決孩子多元化需求
*注重從本鎮實際出發,發揮老同志的特長,分別成立了中小學校外教育輔導隊伍和“五老”報告團,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主義、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為開展好系列教育,他經常與鎮關工委的其他同志一起研究探討開展活動的方式、方法,走街串戶,深入家庭、學校進行調查,了解現在的青少年到底關心什么,需要進行什么樣的教育,講什么樣的課能對他們的成長有實效。根據調查存在的問題,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教育計劃,然后把報告團的12名同志分成三個小組,各組準備不同的內容,有講法律知識的,有講傳統教育的,有講道德文明建設的。鎮關工委五老報告團成立后,先后在雙羊小學、初家學校、闞家中學等學校做了題為“遵守社會公德、增強法制意識”等多個主題報告會。圍繞道德與法制教育的有關知識,結合生動的案例及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用一個個生動具體的案例,以案釋法,以法論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有關法律常識和道德理念,勉勵學生從小做到知法、守法,自我塑造良好形象,取得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果,學生的行為習慣、道德素質、守法意識都比以前有了明顯提高。他還利用當地的“精忠岳祠”被市關工委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時機,因勢利導,每逢清明節、建軍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以“精忠岳祠”為載體,組織老干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向學生宣講宋代抗金著名將領岳飛的英勇事跡。“精忠報國”、“岳家軍”、《滿江紅》等精彩的典故、詩詞等讓學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啟迪。他還根據本地暑假很多在外打工的父母無暇顧及孩子的情況,創辦了“留守兒童”之家。在他的提議下,鎮黨委政府撥出???,成立了“留守兒童”之家,先后收留了60余名“留守兒童”。他在輔導孩子學習過程中,發現這些孩子中間,有的不安心學習,經常出入網吧,還有的因上網騙家長、偷家長和學生的錢進網吧等問題,決定針對存在的問題,走訪慰問,與學校、學生家長共同研究如何解決學生的不良行為,從形成了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整體合力,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三、積極參與社區共建,幫助解決基層矛盾糾紛
今年9月份,他積極發揮老干部經驗豐富、威望高的優勢,成立了闞家鎮五老志愿者糾紛調解團。調解團得到了黨委政府和雙羊法庭的大力支持,在全鎮的闞家、初家、雙羊、高戈莊四個大社區分別成立了四個調解小組,主要針對社區產生的尚未成訟的或已到法院起訴但還沒有啟動訴訟程序的婚姻、家庭、借貸、傷害等民事案件糾紛進行訟外調解,化解矛盾,避免上訪,維護穩定,促進社會和諧。調解團成立以后,先后調解民事糾紛25起,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維護了社會穩定。
另外,他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奉獻愛心,今年,他還拿出5300元錢捐助村里水泥硬化大街,用實際行動參與新農村建設。
- 上一篇:老年大學合唱班事跡
- 下一篇:市老干部工作創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