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休干部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2-24 11:25:00

導語:離休干部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離休干部先進事跡材料

*同志是1988年經組織批準離休的。今年已經81歲高齡,中共黨員,農藝師。他擅長蔬菜種植技術,經驗豐富,對常見的蔬菜防疫治病方面有許多獨到的見解。離休16年來,他沒有像普通老人那樣在家里享"清福",而是主動發揮余熱。利用自己搞蔬菜生產的一技之長奉獻于社會,服務于人民。多次獲得國外、國內光榮稱號和榮譽證書,為祖國、為黨和人民贏得了榮譽,充分展示了新時代老干部的風彩,樹立了老干部"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光輝形象,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曲不悲夕陽晚樂在奉獻中的夕陽紅之歌。

沖破禁區,異國他鄉創奇跡。1990年*縣為了安排農村剩余勞動力,組織農工去俄羅斯種菜,這是件關系到祖國聲譽和出國農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在外國種菜,技術是關鍵。*同志從事蔬菜生產技術服務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的蔬菜生產經驗,應該說去俄羅斯,他是當時最合適的農藝師人選。可是組織上考慮他年事已高,而且已經離休,無法動員。當他知道領導正為找不到合適的農藝師人選著急時,便毅然以一名老干部堅忍不拔的勇氣和一名老科技工作者強烈的責任感,主動請纓,向黨組織表示愿意擔此重任。這時有關部門正在組織報名,許多想去的人正在觀望,報名的只有二十幾名,當人們聽說*同志擔任農藝師去俄羅斯時,報名人數一下子超過百人,這是對他最大的信任,使他倍受鼓舞。當時他填報57歲后出國,在俄羅斯一干就是三年。在此期間,他嚴把技術關,有些關鍵技術活,他都親自去干,從未出現絲毫疏漏,使蔬菜生產連年豐收。俄羅斯的伊爾庫茨洲切得姆霍夫市彼得羅夫農場,地處貝加爾湖附近,被俄羅斯人稱為種菜禁區,*同志作為總農藝師負責該地區各種菜隊的技術指導工作,由于進行了周密的調查研究,采取了科學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地科學種、科學管,使蔬菜生產獲得該地區蔬菜種植歷史上第一次大豐收,*隊合同規定年產量為624.8噸,實際完成1,371.7噸,產量翻了一番。其中,最大的大頭菜一個近24斤,俄羅斯人認為是創造了奇跡。這一年因彼得羅夫農場效益可觀,該場場長得到了上級獎勵一臺小轎車。當時任吉林省省長的王忠禹同志,率領代表團到俄羅斯參觀訪問時,專程去伊爾庫茨洲看望吉林省派去的各個蔬菜種植隊,當王忠禹同志看到*他們取得的成果后,高興地說:"感謝你們為祖國爭得了榮譽",并和*同志一起合影留念。經過一年的蔬菜生產使俄方領導信服了,多次誠懇地挽留他在俄羅斯傳播技術,還答應給一套高標準的房子,配專車和服務員,除高薪報酬外,還給介紹一個臨時老伴,但他想到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自己的技術是黨多年培養教育的結果,自己是一名中國的老干部,建設祖國、建設家鄉才是自己的奮斗目標和歸宿。于是他婉言謝絕了俄方領導的挽留,三年合同期滿后,俄羅斯伊爾庫茨洲農工委、切得姆霍夫市農工委授予他列寧勛章和榮譽證書,還獎勵他一臺刻有*名字的高級照相機作為紀念。1990年和1999年兩次獲得吉林省先進離休干部獎,1997年榮獲國家民政部、勞動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全國婦聯、中國老齡協會頒發的“全國老有所為奉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