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個人事跡材料

時間:2022-04-02 10:12:00

導語:交通局個人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局個人事跡材料

門之有官,意在保護人們生命、財產的安全。中國最早的門官叫“神荼”、“郁壘”,或稱其為門神。民間習俗中用這兩個人的彩像或書寫他們的名字,貼在大門上,以求達到平安的作用。

而我們想說的“門官”,則沒有一般意義上神的光環。他是一個普通而平凡的人,一個為踐行入黨誓言而默默工作的人。

每天清晨,天還沒有大亮,他就已經把機關大院打掃得干干凈凈,然后打開機關大門,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下班的鈴聲響了,機關辦公樓在落日的余輝下恢復了寧靜,他巡回在各樓層之間,從一樓到四樓,從樓內到樓外,認真檢查著每一扇門和窗戶。

夜幕降臨,夜色籠罩著機關的各個角落,他準時打開院內的各種照明燈,開啟電子防盜系統,不時地在樓內樓外巡查,守護著機關的安寧。

他,就是縣交通局機關門衛、共產黨員燕樹立。

“只有工作選我,我無權挑工作”

燕樹立是一名部隊轉業軍人。1980年12月,20歲的他剛剛走出校門不久,便穿上了一身國防綠,成為了一名軍人。在15年的軍旅生涯中,他曾榮立過3次三等功,連續4次被評為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由于表現突出,入伍第二年,年僅22歲的他就加入了黨組織,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1992年,35歲的他轉業回到了生他養他的一片沃土,成為了縣交通局的一名職工。

從一名軍人成為一名工人,工作性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燕樹立軍人的本質沒有變,對事業的忠誠沒有變。剛開始的時候,他當過道班的養路工人,當過食堂的管理員,也做過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并在很短的時間里學會了駕駛各種交通機械車輛的技術。正當他用火一樣的熱情投入到道路建設第一線的時候,領導和他的一次談話又一次改變了他的工作性質。

1998年12月,縣交通局機關需要一名年富力強、認真負責的門衛。領導們反復挑選,認為轉業軍人燕樹立是最合適的人選。第一,他是軍人出身,有擒拿格斗的基礎;第二,年齡相當,身體健壯,反應靈敏;第三,責任心強,把局機關的安全交給他放心。但領導們擔心的是,燕樹立當時正在地方道路管理站做施工管理工作,勞動強度不大,各方面的待遇比較高,如果讓他當門衛能接受嗎?領導們懷著試試看的想法找他談話,沒想到,一下就得到燕樹立的欣然應允。很多人對燕樹立的做法表示不理解:“老燕呀,你在工地做管理又累不著,補助又高,何必要到機關去當一個看大門的呢?”燕樹立卻回答:“只能讓工作選擇我,我無權挑揀工作。”

當然,了解燕樹立的人都知道他的性格和品質。他出身在龍家店鎮武埝坨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人。他一共兄弟六個,一家八口在極度貧困的年月里艱苦度日。由于家庭條件困難,他從上初中到高中,都是靠了學校減免學雜費完成學業的。有一年,他幾乎到了輟學的邊緣,是班主任老師將自己一個月的工資拿出來接濟他家里的生活。為此,他暗下決心,不論干什么,不論走到哪,都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社會,對待工作,對待周圍的人們。

他當兵的時候是這樣,轉業到了地方也是這樣。最難得可貴的是,他把自己所有成就的取得都歸于黨和組織對他的照顧。所以,他要不停地回報,努力地工作。

也許人們還記得,燕樹立剛剛轉業到交通局,那時候他還在地方道路管理站工作,整天忙碌在工地上。1994年10月17日的中午,沒有回家的燕樹立剛剛吃完飯,突然接到了家里來的電話,8歲的兒子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出了車禍,現在正在秦皇島市第二醫院搶救。當他趕到醫院時,兒子已經處于深度昏迷狀態。承受著極大的打擊,燕樹立白天下工地,晚上接替妻子守侯在兒子的病床前。這時候,領導沒有忘記他,同事們沒有忘記他,在物質和精神上給予了燕樹立極大的支持和關懷。8天后的一個中午,奇跡出現了,一直昏迷的兒子突然睜開了眼睛。燕樹立常說,在我最艱難的時候,我幾乎要垮了,是靠了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和照顧才挺過來的,我沒有理由不好好工作。

“我離開警衛室,有事怎么辦”

7年來,2500個日日夜夜,燕樹立靠著他扎實的工作實踐著對黨組織和機關的承諾。

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燕樹立一直沒有能力將家安到城里來。20多華里的上班路,剛開始的時候他是騎自行車,后來攢錢買了輛摩托車。無論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風霜雪雨,他從來都是像鐘表一樣準確地出現在工作崗位上。為了不耽誤時間,他從家里帶上三頓飯上班,一日三餐在警衛室用餐。夏天帶菜怕變質,他喝開水就饅頭;冬天則把飯盒放在暖氣上熱一熱。同事們有時和他開玩笑說:“老燕你可真摳,門口就是飯店,你怎么一頓不吃?”燕樹立說:“我不是舍不得錢,而是舍不得時間,我離開警衛室,有事怎么辦?”

近幾年正是交通體制改革深入進行的關鍵時期,由于種種客觀原因,新矛盾、新問題層出不窮,出租車司機、下崗待崗職工到機關上訪的事件時有發生。為接待好各種上訪,他認真學習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熱情主動地幫助上訪人員聯系辦事股室和人員。對于找不到辦事人員的上訪人員,他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并不失時機地做好政策、法規的宣傳工作。有相當一部分上訪者在燕樹立的解勸下不再上訪。對此,領導和同志們曾有過這樣的評價:老燕的崗位雖小,作用還真大,他的工作給領導和機關工作人員節約了不少時間。

燕樹立的認真、細心、負責也是出了名的。每天幾十次上百次的開門、關門,他總是把握到恰到好處;每晚幾次十幾次地巡視從不間斷;每天上班前下班后把每個辦公室門窗檢查一遍是他的習慣;當天的報紙、信件準確及時地送到科室和同志們手中,從不拖延;外來人員逐個詢問、登記,從不含糊。新局長上任的第一天,他仔細詢問,使局長不得不報字號。當時老燕也感到有些尷尬,但局長對他認真負責的態度給予了充分肯定。

寒來暑往7個春秋,燕樹立周而復始地重復著單調乏味的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地履行著神圣地職責。正是有了他的認真負責,才有了縣交通局安靜的辦公環境;正是有了他的一絲不茍,才有了縣交通局機關的安全保證。他,已經成為縣交通局這個高速運轉機器上一顆永不松動的螺絲釘。

“只要是我能干的活,就是我分內的事”

曾經有人問過燕樹立:“你認為啥是門衛分內的事兒?”他想了想說:“只要是我能干的活,就是我分內的事唄。”

在一般人的眼里,作為一名門衛,看好門,管好安全,也算盡職盡責了。但在燕樹立的工作日程表上,他為自己多填了許多項目。

7年來,燕樹立每天都將院子內外的衛生打掃一遍。如遇上刮風下雪,他的工作量就增大幾倍。春天刮大風是常有的事,大風卷起塑料袋滿院飛,燕樹立常拿著掃帚滿院追。

冬天下雪,燕樹立天不亮就開始掃雪。領導們看他太累,就對他說:“老燕,等大伙兒上班一起干吧。“他卻說:“上班后雪就凍在地上不好掃了,我趁著沒凍結實打掃起來省勁多了。”

辦公樓的垃圾通道堵了,燕樹立一聲不響地找來竹桿,綁上鐵鉤,一點兒一點兒往外掏,掏不動的地方就用手摳,直到把堵塞的垃圾清理干凈為止。

局機關樓里的廁所衛生原來都是機關人員輪流打掃,但是總有人遺忘,一天不打掃就難以入內。雖然是小事,也著實讓領導們費了一番心思。但逐漸人們發現,廁所衛生總是那么干凈整潔。原來,又是燕樹立,他已經默默地將廁所的衛生承包了下來了。

大門前的馬路上水道堵了,行人車輛走起來很不方便,燕樹立及時找來疏通機……

做這些工作,他從來不需要任何人提醒,他早已把這些事情當作了自己份內的工作。

是啊,人的一生,不可能誰都會成為叱詫風云的英雄和偉人;偶然和必然的相互作用,也不可能將機遇的天平永遠向對你有利的一方面傾斜。甘于平凡,才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要經歷的過程;享受平凡,才是我們將要認真面對的人生。正是千千萬萬個普通平凡人的默默奉獻,才顯現出生命的精彩,才詮釋著工作的崇高,才溶匯成黨的事業的無限輝煌。

有人問燕樹立:“你干門衛能堅持多長時間?”燕樹立回答:“我能夠堅持一生!”

用平凡奉獻書寫出偉大的品格,這就是燕樹立——一位普普通通的“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