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先進事跡材料(村)

時間:2022-05-27 09:03:00

導語:教師先進事跡材料(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先進事跡材料(村)

*中師畢業后,主動要求到交通不便、條件非常艱苦的家鄉任教。30多年來,她不顧身體殘疾,以頑強的意志扎根山區,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內涵,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

一、矢志不渝、扎根山區,獻身黨的教育事業

“讓山區的孩子都能上學”是*最大的心愿。為此,她克服家境貧寒、身體殘疾等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艱難地讀完高中,以優異成績考取民辦教師,從此在地處深山、條件惡劣的卸甲坪村一干就是30多年。在3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無論條件多么艱苦,環境多么惡劣,她從沒誤過學生一節課。每逢雨季,山陡路滑,河水暴漲,她經常不顧身體殘疾,踏泥濘,趟河壩,往返于家庭和學校之間。教室漏雨無法上課時,她冒雨到每個學生家里上課、輔導、批改作業。為輔導學生,她經常摸黑走山路,幾次從半山腰滾下來,她默默忍著傷痛,第二天又出現在課堂上。

二、不畏困難,頑強拼搏,創造性開展教學工作

*時刻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校舍破舊,她自己花錢維修門窗;沒有桌凳,自己打造水泥板桌面;屋頂漏雨,她自己出錢購瓦修好屋頂;風雨中,為了學生的安全,她以學生家庭為課堂巡回授課;教室坍塌,她把幾十名學生帶到自己家里上課,還傾其所有,在自己家蓋了五間房作為教室,以家為校十余載;為了學習,她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購買了錄音機等在山區學??磥磉€是相當先進的教學設備。

三、默默奉獻,不求索取,做群眾信得過的共產黨員

*常說:“為了山區的孩子,自己再苦也值得!”在轉為公辦教師前的26年里,她先后拿著5元、10元、30元、70元的月工資默默奉獻著。丈夫在外打工,收入不錯且急需幫手,親朋好友多次勸她放棄教師這一行,跟隨丈夫到外地掙錢致富,她沒有動心。由于長時間勞累和營養不良,她常常暈倒在課堂。為了學生,她常常把兩個年幼的孩子撇在家里。父親病重住院直到病危,她都未能床前盡孝。在以家為校的十年里,她從沒嫌棄過孩子們的臟和亂,從沒多收過學生一分錢,從沒向村里要過一分錢的補償。相反,她還經常用微薄的收入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同事住院,她義務代課八個月不取分文。

四、甘為人梯,以教為樂,體現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

30多年來,*對學生傾注了滿腔的愛。為了不讓一個學生輟學,她走村串戶,用真情打動學生家長;為了不使一個學生掉隊,后進生成為她關愛的重點;為了給學生御寒,她及早為教室制作了棉門簾,而自己孩子的棉衣卻沒有著落。在學生眼里,她既是老師,又是母親。學生的衣服破了臟了,她縫洗;學生生病,她打針煎藥;年幼的學生生活不能自理,她幫助系腰帶、鞋帶。在許多人眼里,*是不幸的,出生于窮鄉僻壤,并且身有殘疾,從教生涯中又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和艱辛。但在*看來,她卻是最幸福的,因為她深愛著她所選擇的教育事業,深愛著她的學生。用她自己的話說,“當我置身于孩子們中間時,就會煥發出神奇的活力,在播種知識和愛心的同時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不論在陰暗潮濕的破倉庫內,還是在山坡上、河溝里,都能傳出她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