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局退休職工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10-17 09:54:00

導語:水文局退休職工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文局退休職工先進事跡材料

××同志是××水文局退休職工,現年83歲,中專文化,工程師職稱。于1951年1月參加水文工作,1985年12月退休,在水文戰線上工作的三十多個春秋里,劉老一直以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樸實正直的處事風格受到同志們的尊敬,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退休后,他發揮自己的余熱,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積極投身于各項社會公益活勸,盡可能的發揮自身價值。

一、轉變觀念,身體力行。

1、身后遺體,無償捐獻。

1997年的一天,劉老無意從電視等媒體得知我國醫學教學事業急需人類遺體進行解剖教學這一消息后,立即萌發了捐獻遺體的想法,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對于身后事的處理還相對保守,如何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成了劉老考慮得最多的問題。于是他四處收集遺體捐獻的相關資料和報道,在一次家庭會議上向家人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令劉老出乎意外的是,家人不僅沒有反對,而且非常支持他,這令劉老感到非常高興。有了家人的支持,劉老的心里踏實多了,隨后經家屬及單位簽署意見,本人自愿申請,遞交到了省級醫學單位,1998年10月8日,劉老最終如愿以償地與××省湘雅醫學院簽訂了遺體捐獻協議書,并經市公證處公證。

2、嚴傳身教,樹立榜樣。

劉老家祖孫四代都是晚婚晚育,特別是在重男輕女、封建思想非常嚴重的上世紀五十年代,曾作為青年知識分子的劉老作出了終身只要一個孩子的決定,女兒長大結婚后,同樣生的是女兒,受父親的影響,女兒也同樣決定只要一個孩子。目前,劉老家已是四代同堂,且三代都是獨生女,在劉老的言傳身教下,一家人和睦相處,互尊互敬,曾于1998、2002、2004年分別被單位評為“五好文明家庭”。

3、勤奮自學,樂在其中。

退休后的劉老總也閑不下來,每天看新聞、看報、收聽廣播、抽時間旅游及時了解國家大事都成了劉老最大的愛好。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近些年來,電腦的應用也日漸廣泛起來,看著電腦在生活中越來越廣泛地被普及運用,劉老又心動了起來。女婿家前幾年買了一臺電腦,劉老便每天興致勃勃地要女婿教他用電腦,從最簡單的操作到上網瀏覽新聞,劉老硬是花了幾個月時間反復練習,還自己親手編輯打印了“保健知識“、“普通話初學要訣

”等資料無償送給社區老人和想學普通話的群眾。用劉老的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才充實。

二、發揮余熱,老有所為

1、加入志愿者行動

2002年3月5日,××團市委在中心廣場舉辦學雷鋒義務服務活動,并現場招募志愿者,當時劉老看到了許多年輕同志在積極涌躍地報名,心里立即產生了想成為一名志愿者的想法。在報名時,團市委工作人員滿心疑惑地看著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并詢問他這么大年紀了為什么還想成為一名志愿者,劉老不緊不慢地說到:“人和社會的關系主要是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現在社會發展很快,國家對老年人也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愛,我們在享受國家好政策的同時,也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報社會,發揮余熱。”劉老的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團市委也破例實現了劉老的愿望,劉老也成為了當時本市年齡最大的“青年志愿者”。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劉老忠實地履行著一名志愿者的職責。

劉老自費購買了家用電腦數字血壓儀,定期為周邊社區和本單位的老年朋友測量血壓120多人次;多次深入蘆淞區、石峰區敬老院義務為老年人測量血壓170多人次,并向他們捐贈了一臺助聽式血壓計和保健書籍,在節假日對這些老年朋友進行探望。2004和2005年的學雷鋒活動日當天,團區委設點為劉老用數字式電腦測量儀為街頭群眾義務測量血壓和發放保健資料86人次。

2002年8月,王塔沖社區臨街十一間鋪面破舊不堪急需改建,劉老作為土建工程師應辦事處書記邀請免費參加了該工程的設計、施工。因方案一再修改,該工程多次變更設計、施工及決算等工作,劉老不厭其煩,運用自身專業所學,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最后為該工程節約投資三萬余元。后又為周邊2位群眾危房改建、提供設計圖紙、購房過戶、購房質量檢測以及本單位基建等提供免費咨詢服務。

2002年8月,劉老得知王塔沖社區一雙殘家庭孩子因經濟困難缺少入學學費這一消息后,立即捐款250元為他們補齊了入學學費;2005年元月,在單位響應市里號召積極為下崗群眾獻愛心活動中,劉老主動捐衣物和生活用品約十余件;2007年3月,本單位一職工住院,因醫療費用過高該同志無力承擔,單位向廣大職工發出倡儀,劉老得知消息后積極行動,還主動發動全家為該職工捐款300元。

自從加入“青年志愿者”的隊伍后,隨著時間的累積,劉老在××市“道德銀行”服務存折上己存入了400余個小時的服務時間。

2、積極推廣普通話

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語言,大力推廣、積極普及有利于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作為早年曾任教的劉老一直深有體會,1988年劉老曾編寫了一篇《長沙人學說普通話》稿件,并向長沙晚報投稿,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學習普通話的行列中來。2001年1月,我國《語言文字法》頒布后,劉老又重新整理了教材,以表格形式編印了《普通話初學要訣》講義,向廣大群眾進行義務宣傳。從2003年起,劉老便主動到市內各藥店、賓館、飯店等服務行業義務推廣普通話,并授課11次,人數達110多人次。2005年,劉老參加了市語委在中心廣場進行的普通話測試活動,經現場測試,結果評定為二級甲等并領到等級證證書。取得普通話測試證后的劉老還鼓勵自己的外孫女學習普通話,在他的影響和支持下,外孫女也于2006年8月取得了普通話的二級甲等證,平時在家中,與自己的外孫女對話都是說普通話。劉老一邊不斷提高自身的普通話水平,一邊不忘繼續推廣和普及普通話。2008年3月,劉老無意中在收聽長沙人民廣播電臺傳奇886節目中得知有很多青年人想學習普通話,便主動與電臺主持人聯系,表明了自己愿意無償向公眾推廣普通話的想法,取得了電臺的支持并公布了劉老家的電話,此后,劉老家的私人電話成了熱線,還應社會各界各單位邀請,開展了推廣普通話的活動。2008年3月起,83歲高齡的劉老孤身一人先后在長沙和××授課七節次,有近200多人次參加;還自費復印了近300份學習資料發到學員手中。平日在家,劉老先后接待了前來學習普通話的市民近十余人,家中儼然成了一個學習普通話的小課堂。近日,受長沙某社區邀請,劉老還將前往授課。

3、為《××市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合理化建議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規劃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2006年,劉老在自家訂閱的《××晚報》上看到了有關城市規劃的報道,××市將征求市民意見,召開城市規劃聽證會,劉老立即報了名并應邀作為代表之一參加了聽證會,并提交了六條有關城市規劃的構思和建議,后經相關部門審定,大部分己被采用。

這就是劉老,一個普通而樸實的老人,在全家人的支持下,劉老依然快樂地做著一名“青年志愿者”,雖然八十有余的他還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和前列腺等疾病,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做一名志愿者的決心。劉老的事跡在社會也引起強烈的反晌,曾先后有××日報、××晚報、××電視臺及新華通訊社多家媒體對劉老的事跡進行了采訪和專題報導,同時也得到了團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張寧主任助理的稱贊。2003年“五四”期間,團市委授予劉老“杰出志愿者”榮譽稱號,03、04年,市、區文明辦分別向劉老頒發了“文明公民”榮譽證書。在2008年由中央文明辦主辦的了“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劉老作為××市3位候選人代表人之一,參加了中國文明網“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的網上評選活動,并在09年的5月進入

“助人為樂”好人榜。面對這些榮譽,劉老總是謙虛地擺擺手說到:“這只是我作為一名普通公民應盡的義務,不算什么”,用他自己的話說:“我覺得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充實,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