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董事長優秀事跡
時間:2022-01-25 05:25:00
導語:公司董事長優秀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他,有南方商人的溫文爾雅,機智聰慧;近20年的北方生活又賦予他北方漢子的豪爽果敢。也許,正是這兩重性格使他在鵝產業中如魚得水。
他,就是*美中鵝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一個當年從大別山腳下走出來的,如今已經聞名*的收鵝大王。他的企業更是在全國同行業中占領排頭。
創業艱難:從收鵝毛到賣熟食,幾起幾伏完成原始積累。
*的奮斗是從一副小扁擔開始的,初中畢業的第二天——那年他18歲——*懷揣30元錢和同鄉踏上了收鵝毛的旅程。當時的南方,收鵝毛賣給加工廠,是個有利可圖的行當兒。*很快融入“鵝毛”大軍,每天挑著扁擔忙乎生意,在江蘇、浙江、四川等地輾轉四年多時間。1986年,*北上來到錦州,并在東北扎根,這里關于鵝的所有市場尚未形成,*文化不高,但謙虛好學加上與天俱來的觀察市場的天賦,使他瞄準了這一商機,這之后,他收購鵝毛的同時,兼做鵝肉生意。
1998年,*首次到*,做起熟食加工生意。萬事開頭難,當時*的餐桌上多的是雞肉、豬肉,唯獨鵝肉不被認可。第一天,他和同鄉宰了三只鵝做成熟食,連一個鵝頭都沒賣出去,此后的一個星期,銷售也一直不好,同鄉中幾個人走掉了,*卻留了下來,他認為越是未開發的市場潛力越大。不久,他想出一種推銷的辦法,推著自行車到商場、街邊攤床去推銷,每賣出一只鵝給業主提成7毛錢,逐漸打開了市場,每天的生產量從10多只猛增到六七十只。但火爆的生意只維持了一年多,紛至沓來的同鄉參與競爭,使利潤大幅度下降。不久,他再次選擇離開,去了法庫,并且一干就是8年。這期間,*賺了不少錢,并始終關注著*的白鵝市場。法庫和*縣相鄰,從頻繁的業務往來中,他認識到*是發展鵝業的“風水寶地”。
“美中鵝業”成立,*的事業發展中的里程碑。
二十幾年的創業,使*的鵝生意到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他的事業無論從資本上,還是生產運營上都已日臻成熟。這一次,他把落腳點選在了*。
1998年,*初到*。而此時,*全縣已具備年產70——80萬只鵝的能力;更被*看好的是,*白鵝體型小、肉厚且肉質鮮美、毛質優良。為了在*立穩腳跟,他以每市斤高出別人1毛錢的價格回收鵝,加工銷往重慶等地,并很快占領當地市場。鵝有了可靠的銷售渠道,他的收鵝量逐年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鵝產業的發展。
同時,由于*縣委、政府制定了優先發展林下養鵝的政策,到2003年,全縣白鵝飼養量達到260.5萬只,出欄203.15萬只,其中以大德、五峰等鄉鎮形成核心。
*的事業也得到了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2003年6月7日,美中鵝業責任有限公司成立了,當年的“小扁擔”成了遠近聞名的“收鵝大王”,公司成立后,集收購、屠宰、加工于一體,年屠宰量達到200萬只,占到*年產白鵝的70%以上。
*的鵝源成就了*的事業,而“美中鵝業”的發展壯大也帶動了*白鵝產業的做大做強。
還是讓我們共同著眼于美中鵝業的未來吧!
——老廠區之外,新的占地100畝的生產基地正在*工業園區開工建設,其中包括4000噸冷庫、4000平方米的羽絨生產車間,年產值可達2個億。
——據估算,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實現600萬只的屠宰量,這一數字依然是國內的“老大”。
——“遼鵝”牌商標已申辦成功,一個新的品牌戰役將在*大地打響,而“美中”的發展將帶動1500名下崗職工就業……
- 上一篇:縣高級農藝師先進事跡材料
- 下一篇:金融工程風險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