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扶貧開發工作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10-18 10:54:26

導語:2015扶貧開發工作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5扶貧開發工作先進事跡材料

XX鄉地處川陜交界的大巴山腹地,距XX縣城100公里,海拔1200米。幅員面積143平方公里,轄8個村,48個社,有耕地面積9460畝,總戶數1663戶,總人口7196人。2007年前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僅1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1700元,年人均糧食產量540公斤,貧困人口3571人,其中絕對貧困人口1555人。近幾年,XX鄉黨委從科學決策入手,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培育產業為突破,通過實施全國首批扶貧連片開發試點項目,特色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群眾收入穩步增長、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社會事業不斷進步。

一、XX鄉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

鄉上組建了由黨委書記擔任組長,由鄉長、分管副鄉長擔任副組長,黨委成員、全體鄉村干部、鄉級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黨委一班人扎根山區工作多年,黨委書記XX同志連續工作在XX22年,立下了“XX不脫貧、誓不下山”的錚錚誓言。黨群、干群關系融洽,連續10年無上訪案件、無干部違法違紀案件,連年綜合目標考核位居全縣前列。

二、成功探索出了“三主一聯動”(政府主導、干部主責、群眾主體、整體聯動)的扶貧工作新機制

2007年9月,XX鄉被列入以“縣為單位、整合資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扶貧試點項目鄉,項目總投資11742.84萬元,其中試點補助資金679.66萬元、涉農資金6745.80萬元、招商引資1650.00萬元、農戶自籌及投勞折資2667.38萬元,分為“交通建設、土地整理、農村戶戶通電工程、飲水安全、產業開發、農戶環境改善、社會事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其他”9個大類40多個小項目。2009年9月全面完成,并成功探索出“三主一聯動”的扶貧工作新機制。

1.政府主導。在項目建設中,鄉政府主抓涉及全局性的大事、規劃布局、資源整合、統籌協調、宣傳引導,解決村組和群眾自身無法解決的難題。

2.干部主責。一是明確領導職責、二是落實指導職責、三是強化監管職責。

3.群眾主體。充分調動群眾自主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克服“等、靠、要”思想,積極投勞籌資,讓扶貧項目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4.整體聯動。一是做到縣、鄉、村三級干部和部門聯動;二是將扶貧開發、以工代賑、國土、水利、林業、電力等項目整合后集中安排,實行項目聯動;三是由受益農戶共同簽訂承諾書,保證承擔相應的勞務、資金,共同維護管理,集聚了群眾的力量,實行群眾聯動。

三、扶貧開發工作注重“四個堅持”

一是堅持產業為本,重點建設產業基地:抓萬畝馬鈴薯種源基地、萬畝干果基地、萬畝高山蔬菜基地、XX黃牛養殖基地。二是堅持基礎先行,進一步改善民生:利用扶貧開發項目組織群眾自發參與修路、治水、改善住居條件。三是堅持將“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利用XX獨特地理、氣候條件和優美的自然風光,發展鄉村度假旅游業,增加農民收入,現已有來自重慶、成都、西安等地300余戶旅居人士落戶XX。四是堅持素質并重,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進一步改變不良生產生活習慣,強化環境整治,加強法制教育,培訓實用技術,弘揚孝道文化。

四、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全鄉修建村社道路128公里,實現村村社社通公路;戶戶通大電,實現與縣城同網同價;聯戶建水池與戶建水窖相結合,破解了喀斯特巖溶地區缺水難題;村村建衛生站,義務教育、電視電話普及率達100%;通過建馬鈴薯專業合作社、成立農民股份制公司,建成了川東北最大的馬鈴薯種源基地;完成了《XX休閑農業旅游園區控制性祥規》,鄉村旅游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新的亮點;村村建起黨員活動室,安裝農村遠程教育設施。2012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28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92元,年末居民銀行存款余額2000萬元,實現了三年增長翻一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