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輔導講稿
時間:2022-09-10 06:58:00
導語:學習《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輔導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全鎮這次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學習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學習交流。今天學習的篇目是鄧小平同志的一篇講話《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
小平同志生前的這篇講話是在年×月×日,他在參加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發表題為《改革科技體制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的講話后,現場又作了一次即席講話。下面,我從發表講話的時代背景、思想內涵、以及重溫講話精神的現實指導意義三個部分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發表講話的時代背景。(重復兩遍)
《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小平同志的這篇講話在當時概括起來主要居于兩個背景。
(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在我們國家已經揭開了以改革開放為主旋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重復兩遍)
1978年12月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第一、這次全會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兩個凡是”是怎么回事?就是為了維護歷史地位在當時提出的指導思想?!皟蓚€凡是”的方針指“凡是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作為臨終前指定的接班人,在粉碎反革命集團的斗爭中是有功的,也試圖結束“”造成的混亂,使社會、經濟發展得更快一點。但是,他沒有能從根本上認清“”的危害,特別是沒有認識到晚年提出“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的錯誤,未能解決既要糾正“”的錯誤,又要維護的歷史地位和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地位這個復雜的問題。通過否定“兩個凡是”,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第二、全會決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工作重點轉移經濟建設上來的決策,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第三、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取得了組織路線撥亂反正的最重要成果。第四、審查和解決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開始了系統清理重大歷史是非的撥亂反正。第五、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務。會議還提出要正確對待的歷史地位和思想的科學體系,為糾正晚年的錯誤、同時堅持和發展思想指明了方向。這次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開始了中國從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從封閉半封閉到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
到1982年9月召開黨的十二大,這次大會系統地總結了黨的歷史經驗和新取得的經驗,鄧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命題,提出了黨在新時期的總任務,把我國建設成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黨開始把中國帶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的政治軌道,開始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到年和年,全國農村改革已經全面展開以后,農村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中國農村進入了歷史上發展最快的階段。
(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的同時,依然存在改革的障礙和干擾,國內社會在思想認識上存在或“左”、或“右”的傾向,在思想領域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有所泛濫。(重復兩遍)
由于改革是前人所沒有搞過的,一些黨員干部的落后保守思想對改革抱有疑慮;還有另一些人,包括黨內一些領導干部和高級知識分子缺乏共產主義理想,缺乏社會主義信念,反對四項基本原則,主張全盤西化。以致于年發生學生游行鬧事事件,在安徽、上海、北京等地占全國大學生近的高校學生上街游行鬧事。后來年,鄧小平在會見津巴布韋總理時說:“這幾年來,一直存在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但反對不力,盡管我多次強調要注意這個問題,可是實際工作中我們黨的領導不力,這是同志的重大失誤。所以黨中央接受了他提出辭去總書記職務的請求?!?/p>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當時一方面搞改革開放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另一方面國內改革的障礙和干擾依然存在。所以,鄧小平參加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作完主題講話,抓住機會現場告戒和教育廣大知識分子和黨員干部,要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增強紀律自覺性。
以上就是發表講話在當時的兩個主要背景。
二、講話的思想內涵。(重復兩遍)
《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小平同志的這篇講話篇幅不長,總共將近字。語言平實無華,但是講話思想內涵比較豐富。他用短短近字,回答了我們應當樹立什么樣的理想信念、怎么樣實現這樣的理想信念、和為什么要靠理想和紀律的問題。
我們循著上述三個問題來解讀和學習他的講話:
(一)應當樹立什么樣的理想信念問題?(重復兩遍)
一說理想,大家都明白理想是什么?理想就是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并且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理想。比如,有的人理想是當教師,有的人理想是做官,有的人理想是做企業家,等等,但是這些個理想是對每個人的個體而言。鄧小平所講的理想是個大理想,是要求從黨的領導干部到黨員和群眾都團結起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個共同理想,這個共同理想說白了就是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應當樹立什么樣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在現階段,就是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重復兩遍)
我們看鄧小平的講話,他一開始就緊緊扣住主題說,“現在我們國內形勢很好。有一點要提醒大家,就是我們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時,一定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堅持五講四美三熱愛,教育全國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這四條里面,理想和紀律特別重要。我們一定要教育我們的人民,尤其是我們的青少年,要有理想?!币惺裁礃拥睦硐肽兀拷又∑酵菊f:“我們干的是社會主義事業,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這里就十分明確地告誡大家,應當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但是,實現共產主義又是最終目的,最高目標,是將來的事業,現在干的是社會主義事業?,F在應當樹立什么樣的理想呢?鄧小平接著講,“我們現在搞四個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不是別的現代化”這就又回答了在現階段,我們的理想就是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小平同志講話言簡意賅,句句話邏輯性非常強。好象講點題外話,大家也都知道一點馬列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它把社會主義看作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或者初級階段)。我們國家搞的社會主義是個什么狀態的社會主義呢?翻翻我們建國后的歷史就知道:我們國家從千瘡百孔、一窮二白的舊中國脫胎而來過度到社會主義,國民經濟基礎非常薄弱。年建國以后,到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算是過度到社會主義制度。到年由糾“左”變成反“右”,到年開始搞“浮夸風”、“”,接著就是人民生活連飯都吃不飽的三年困難時期。從年開始恢復生產,剛剛走上國民經濟正常發展軌道,從年(實際上年就已經開始“”,年正式宣布“”)開始搞起了一發不可收拾的歷時十年的“”。各種運動喪失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歷史機遇,人民的文化思想信念受到沖擊影響。因此可見,對于我們這樣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搞社會主義,只能算是個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后來鄧小平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義,實質上就是指切合中國實際的社會主義。中國最大的實際是什么?就是說我們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狀態,擺脫不發達狀態惟有建設成功社會主義現代化。所以說,我們應當樹立什么樣的理想信念?就是鄧小平所回答的,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信念,在現階段,這個共同理想就是建設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二)如何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共同理想問題?
小平同志在短短字的講話中,回答了我們應當樹立什么樣的理想問題后,他抓住社會主義本質,通篇講話強調為了社會主義,圍繞發展經濟從發展策略上、排除干擾上回答了如何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共同理想。
⒈首先從發展經濟角度,把握社會主義本質。(重復兩遍)
小平同志說,“我們采取的所有開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薄吧鐣髁x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边@就抓住了社會主義本質問題。接著小平同志用兩個“如果”,“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睆姆疵鎸ι鐣髁x本質作進一步強調論證。其實,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也有一個由不太清楚到清楚的過程。他在《改革是中國生產力發展的必由之路》(《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一文中指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還在摸索之中?!痹诮涍^多年社會主義實踐后,鄧小平總結馬克思、列寧、等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沒有丟掉科學社會主義的老祖宗,總結實踐經驗,吸取歷史教訓,他認為離開生產力抽象談論社會主義,把許多束縛生產力不具有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東西當作“社會主義原則”加以固守,把許多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有利于發展生產力的東西當作“資本主義復辟”加以反對,這不符合實事求是原則,就是不符合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小平同志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不是社會主義,不搞物質文明不是社會主義,不搞精神文明也不是社會主義,沒有民主不是社會主義,沒有法制也不是社會主義。后來又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鄧小平理論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內涵有五句話?!吧鐣髁x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重復兩遍)其中,“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基礎和前提,是社會主義社會存在的根據;“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是社會主義與一切私有制的根本區別,是實現最終目標的手段;“共同富?!笔巧鐣髁x要達到的真正目標。從中可以看出,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問題沒有對實行什么樣所有制作規定性闡述,只提出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就是保證大方向這個前提,為公有制的實現形式留下了廣闊空間。
到了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寫進黨章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明確提出,公有制實現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這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的進一步發展。
⒉從發展策略角度,敢于突破禁區,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最終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重復兩遍)
小平同志根據多年社會主義實踐,澄清了搞社會主義,特別我們國家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社會主義,不是一大二公,盲目求純。講話用了兩個“允許”和三個“提倡”說明強調發展策略。允許個體經濟、允許中外合資經營和外資獨營企業發展,是過去經濟發展的禁區,堅持公有制為主體這個前提的大方向下,改革政策使之放手發展。正因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可是這么大國家,同步富裕、同時富裕、同等富裕都又不可能。所以提倡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以帶動越來越多的地區和人民逐步達到共同富裕。在這里,小平同志還特別強調一句,對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個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稅。還有,提倡自愿拿出錢來辦教育、修路。這就體現出小平同志反復強調的社會主義本質所要實現的真正目標,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近,國務院已經邁出所得稅征收改革的第一步,根據人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由元起征提高到元起征。還有一些針對富裕地區和家庭財產的稅種由于時機沒有成熟尚沒有開征。等等的這些政策以法治形式付諸實施必將為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作出保證
關于發展策略,我們再看看我們國家建設現代化戰略發展步驟(這是小平即席講話中沒有的)。其實,建國以后到年之前,我們黨和國家曾經先后提出過三個現代化戰略。第一次是年月,提出中國要在鋼鐵和其他主要產品方面“年趕上英國”,結果發動了“”和“以剛為綱”的大規模建設運動。實踐證明這個戰略目標帶有強烈主觀主義色彩,急于求成給國民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困難和損失。第二次是年,全國人大三屆會議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分兩步走的現代化戰略目標:第一步用年時間到年建立起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世紀末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這個戰略步驟由于“”沒有得到實行,但是客觀評價,這個戰略設想在年內就實現四個現代化,也是超越實際可望不可及的。第三次是年初,五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重新提出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并以糧食和鋼產量增長為標志,計劃到世紀末各項經濟指標分別接近、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這個要求相當宏偉卻不可能如期實現。
年月,鄧小平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分階段實施,提出到世紀末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翻,達到人均美元,就是小康水平。到年代中期,鄧小平經過深入考察反復論證,完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構想。根據鄧小平倡議,年召開黨的十三大,正式規定了“三步走”的經濟發展戰略部署。“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包括:第一步,從年到年國民生產總值比年翻一翻,人民生活達到溫飽水平;第二步,從年到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翻,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重復兩遍)
到黨的十五大,同志站在世紀之交,面向新世紀為實現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目標,明確提出了“新三步”,就是:第一步在世紀前十年(到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年翻一翻,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步在世紀第二個十年(到建黨一百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在世紀中葉(到建國一百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重復兩遍)
到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明確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并且明確提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到年力爭比年翻兩翻(年國內生產總值是萬億美元),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從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到黨的十六大明確建設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目標是越來越近,越來越具體。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那么,全面小康社會是啥樣?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的《××××年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了年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它是供有關部門作決策參考:我們來看看。報告指出,用年左右的時間,總量在年的基礎上翻兩翻,基本完成工業化。我國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三名行列,同時基本達到可持續發展良性循環的要求。到年,城市化率從現在的提高到以上;城市容量從億到億人口;信息化程度和國際競爭能力提高到全球前名的行列;城市化進程中土地占用面積不得超過國土總面積的;人均預期壽命歲,人均受教育年限超過年,科技創新能力指數平均達到,科技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貢獻率達到以上。四大系數:恩格爾系數不超過,基尼系數到,人文發展指數不低于,城市二元結構指數以下。(重復兩遍)
⒊從排除干擾上,主張拿事實解除擔心憂慮,教育人民堅定理想信念。(重復兩遍)
鄧小平講,“現在有人擔心中國會不會變成資本主義,這個擔心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我們不能拿空話而是要拿事實來解除他們的這個憂慮,并且回答那些希望我們變成資本主義的人。”那么,拿什么事實解除這個憂慮?就是拿通過改革取得的發展成就。其實,小平同志的這些話就體現了我們黨長期實踐的基本經驗,即發展是硬道理,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與此同時,小平同志強調宣傳媒體要注意這個問題,就是要求報刊、電視和所有宣傳工具,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聯系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要注重正面宣傳報道,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教育人民特別是我們下一代,下兩代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從中可以看出,小平同志是堅持在發展的過程中排除改革的干擾和障礙,反映出:“發展是硬道理,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的問題”觀點。這就是鄧小平的發展觀。
(三)、為什么要靠理想和紀律問題。(重復兩遍)
小平同志在講話的后半部分說,“有了理想,還要有紀律才能實現。”“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想理,二靠紀律?!编囆∑阶约禾岢鰡栴},自問自答后又作了簡要論述。他說:“沒有理想,沒有紀律,就會像舊中國那樣一盤散沙,那我們的革命怎么能夠成功,我們的建設怎么能夠成功?”沒有理想和紀律,就不能夠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重復兩遍)
小平同志講話中舉例子聯系實際說明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反對不正之風,要依靠黨紀國法。(重復兩遍)他說,現在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比如:一切向錢看;有的黨政機關把國家經費拿去做生意,以權謀私,化公為私;還有其他的種種不正之風。通過舉這些例子說明小平同志已經看到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少。看到問題小平同志沒有回避。他接著就講,“我們要提醒人們,尤其是共產黨員們,不能這樣做。不是在整黨嗎?應該首先把這些不正之風整一整。”這就表明了鄧小平對不正之風的立場和方法,一個是要提醒,一個是要整一整。講話最后部分,鄧小平從反對不正之風、經濟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向全黨和全國人民發出聲明:共產黨員一定要嚴格遵守黨的紀律。無論是不是黨員,都要遵守國家的法律,遵守黨紀國法最高標準是真正維護堅決執行黨和國家政策。有理想,有紀律這兩件事我們務必時刻牢記在心。這樣,在講話的最后,小平同志再一次的緊緊扣住主題、突出強調主題。小平同志善于用事實說話,善于總結實踐經驗。他在講話的最后部分,通過聯系實際工作回答了為什么靠理想和紀律問題。
三、重溫講話的現實指導意義。(重復兩遍)
今天,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學習小平同志的這篇講話,對于加強理想信念和組織紀律教育具有著重要指導意義。
(一)共產黨員要在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社會主義信念上當模范(重復兩遍)。
鄧小平同志指出:“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那么,先進到底體現在哪里?先進不只是活干得比別人多,比別人好,更重要的是黨員要比一般老百姓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也就是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并為實現這個遠大理想而奮斗。
(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先進性。不論從事什么職業,擔任什么職務,也不論是處在什么環境下,都必須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堅定社會主義信念。(重復兩遍)
改革開放以來,多數黨員都能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黨的十六大精神,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但是,也確有少數黨員受封建主義思想和資產階級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不講理想信念,認為“政治是空的,理想是假的,只有錢才是實的”;還有的黨員因為不加強學習,對現行的方針政策和某些改革措施不理解,從而對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產生了懷疑和動搖;有個別黨員甚至不信馬列信宗教,不信共產主義而信奉個人主義。這都是與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相違背的。我們在入黨時,都曾舉手宣誓,要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如果連共產主義都不信了,不為共產主義而奮斗,還算什么共產黨員?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就要講理想、講紀律,并腳踏實地地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而奮斗。在現階段來說,就是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也就是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
重溫小平同志的講話,就是要求領導干部和共產黨員應該立志建設,立志改革,艱苦奮斗,腳踏實地干事業。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不斷提高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重復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