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黨科學內涵黨課講稿
時間:2022-10-15 10:19:00
導語:認識黨科學內涵黨課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對象:基層干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
教學目的:通過奉課的學習,使廣大基層干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深刻認識黨的先進性的科學內涵;深刻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黨的先進性認識的最新成果,是新時期黨的先進性的根本體現,從而更好地保持黨的先進性。
教學提示:本課是“保持黨的先進性教育系列黨課之一”《黨的先進性是黨的生命》的深化。認識黨的先進性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前提條件。因此,講好這一課至關重要。本課《提綱》寫了3個大問題,第二、第三個大問題是本課的重點。第一個大問題說的是如何判斷一個政黨的先進性,《提綱》已有明晰的闡述,備課時除閱讀《提綱》外,還可參閱本課教學參考《如何理解判斷一個政黨先進性的標準、《歷史的對比》、《紅軍長征中的彝漢結盟》、《智利人民陣線政府垮臺的啟示》這幾篇文章。第二個大問題:認識和把握黨的先進性的科學方法。這個問題實際上說的是如何認識黨的先進性。如何認識黨的先進性?同志有深刻的論述(見這個大問題開頭第一自然段)。為了講課的條理性,《提綱》分4點進行了闡述。備課時可先閱讀本課教學參考《黨的領袖論共產黨的先進性》、《黨的先進性是一個持續發展的政治要求》、《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這三篇文章對如何理解關于黨的先進性的論述作了較詳細的闡述。為了論證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本課教學參考《歷史長河中的杰出共產黨員》、《從四次黨代會看黨的先進性》、《日本自民黨執政地位的得與失,可作講課時論證之用。第三個大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黨的先進性認識的最新成果。這個問題是本課重點的重點?!短峋V》從3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備課時,在閱讀《提綱》的基礎上,參閱本課教學參考《為什么說“三個代表”賦予黨的先進性新的時代內涵》、《“三個代表”深化了對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黨的認識》、《“三個代表”為保持黨的先進性指明了方向》。第一篇文章是對《提綱》中(一)的觀點作進一步的闡述;第二篇文章是對《提綱》中(二)的有關觀點作進一步的闡述;第三篇文章是對《提綱》中(三)的觀點作進一步的闡述。
教學時間:3小時(講課、討論各1.5小時)。
教學提綱:
黨的先進性是黨的生命(“保持黨的先進性教育系列黨課之一”已作了透徹的闡述——編者注)。這話告訴我們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極端重要性。然而,要保持黨的先進性,還必須對什么是黨的先進性有科學的、深刻的認識,這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前提條件,不然,保持黨的先進性就是一句空話。本課就如何認識黨的先進性問題進行探討。
一、判斷黨的先進性的基本標準
同志在2001年“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看一個政黨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先鋒隊,主要應看它的理論和綱領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是不是代表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边@就明確地提出了判斷黨的先進性的基本標準。
(一)黨的理論基礎是否先進。
理論是一個政黨的旗幟,代表一個政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一個先進的政黨必須以先進的理論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是最科學最先進的理論,它科學地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從建黨開始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
(二)黨的綱領是否先進。
一個政黨的綱領是一個政黨的行動準則和方向。一個政黨的綱領先進與否,是判斷這個政黨是否先進的重要標準。先進的綱領必然忠實地反映和符合基本國情,必然科學地揭示社會發展規律,必然代表和反映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中國共產黨的綱領是根據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和革命、建設實際相結合制定出來的,也是根據黨的性質、宗旨制定出來的。因此,它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反映和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和愿望的。因此,我們黨的綱領是先進的。
(三)黨是否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最廣大人民的衷心擁護。
一個先進的政黨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國共產黨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寫進了黨章總綱中。80多年黨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是深受最廣大人民擁護的。
(四)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實際作用大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一個政黨是否先進,不僅要看其怎么說,更要看其怎么做,看其對推動社會歷史進步作用大小。中國共產黨建黨80多年、執政50多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認識和把握黨的先進性的科學方法
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必須放到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中去考察,放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奮斗中去考察,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边@就明確地提出了認識和把握黨的先進性的科學方法。
(一)任何事物都是具體的,也是歷史的。
這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具體的,歷史的,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兩個重要特征,兩者密不可分。
所謂具體的,是指事物不是抽象的、虛無的,而是實在的、客觀的。所謂歷史的,是指事物的存在與發展,總是與特定的環境和條件相聯系,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內容和特點。具體地、歷史地看問題,這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要求。
(二)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
就是說,黨的先進性不僅要體現在先進的理論基礎和階級基礎上,而且要體現在它的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上。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通過正確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和扎實有效的工作,推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最終推動歷史前進。
(三)黨的先進性是歷史的。
這是指黨的先進性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和歷史的發展而發展。一切先進的政黨,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在于解決特定時代提出的課題,肩負起推動歷史前進的使命。
1.人類社會是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歷史條件不斷發展變化,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不同特征和具體課題。
2.黨的先進性要體現時代的發展要求,隨著歷史任務和時代要求的變化而變化。黨要始終保持先進性,必須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路線、綱領、方針和政策,根據不同的歷史階段的客觀情況來確定黨的先進性的具體內容和要求。也就是說,黨的先進性根據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和要求。
(四)黨的先進性要靠廣大基層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來體現。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所在,廣大黨員是黨的“細胞”。黨的先進的理論、綱領、路線、方針、政策要靠廣大基層黨組織來貫徹、執行,黨的宗旨要靠廣大“細胞”來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靠廣大黨員來踐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先進性決定了黨的先進性。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黨的先進性認識的最新成果
在跨世紀發展的關鍵時刻,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把握歷史全局,緊扣時代脈搏,根據世情、國情和黨情的變化,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地揭示了面向2l世紀黨的建設的根本規律,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保持先進性指明了方向。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賦予黨的先進性以新的科學的時代內涵,它是新時期對黨的先進性的高度提煉和集中概括。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地回答和解決了時代向我們黨提出的新課題。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涵蓋經濟、政治、文化和黨的建設各個領域,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為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兩大歷史性課題提供了理論武器。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偉大歷史任務指明了方向。要完成這一偉大歷史任務,黨必須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做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先鋒力量;必須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中建設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和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須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帶領人民向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指明了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努力方向。
1.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為促進生產力的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貢獻力量,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首要的時代要求。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黨的先進性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促進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
2.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為構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形態和強大的精神支柱貢獻力量,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的時代要求。共產黨人要在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倡導共產主義理想,身體力行社會主義道德,用先進的思想道德吸引群眾、凝聚人心,構建強大的精神支柱。
3.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維護群眾的權利、利益作出自己的貢獻,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的時代要求。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是黨的根本宗旨。作為人民根本利益忠實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必須自覺地維護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利益,同一切危害人民民主權利和利益的思想和行為作斗爭,特別是擔任領導職務的共產黨員,更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參考書目鏈接:
1.閩德民:《黨的先進性:涵義、價值與實踐》(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州學刊》2002年第6期)
2.陳傳闊:《認識先進性,保持先進性》(《人民日報》2003年2月17日)
3.楊彬:《與時俱進的先進性》(《光明日報》2002年11月27日)
4.戴可義:《深刻把握黨的先進性特征》(《大眾日報》2003年1月11日)
5.薛建中:《深化對黨的先進性的認識》(《黨建研究)2002年第8期)
討論題:
1.黨的先進性的科學內涵是什么?
2.為什么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黨的先進性認識的最新成果?(作者單位: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學參考之一:
如何理解判斷一個政黨先進牲的標準
曹招根
同志指出:“看一個政黨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主要應看它的理論和綱領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是不是代表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边@一論述為判斷黨的先進性提供了科學的標準。因為:
首先,一個政黨是否先進,與其階級基礎密不可分。衡量一個政黨先進與否,人們首先看這個政黨的階級基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毫無疑問工人階級是我們黨最重要的階級基礎。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先進,就在于黨的階級基礎是工人階級。因為工人階級是先進階級,是最具有革命的堅定性、徹底性的階級,代表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盡管今天我國工人階級的狀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這些變化并沒有改變我國工人階級的階級本質和階級地位,相反,它恰恰是工人階級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工人階級的整體優勢日益發揮的重要體現。
其次,衡量一個政黨的先進性,不僅要看其階級基礎,更要看它的理論和綱領。實踐證明,一個先進的政黨必須有先進的理論作指導,這個理論就是馬克思主義。因為,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是迄今為止最科學、最先進、最嚴謹的思想體系。另外,還要看這個政黨的綱領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就拿我們黨來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并宣告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直至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執政黨,就是因為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這一先進理論的指導下,制定了符合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的綱領和路線。如果背離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黨的先進性就無從談起。
再次,看一個政黨是否先進,還要看它是不是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一個政黨的先進性,來源于它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的事業,實質上就是人民群眾的事業;黨的活動,以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目的,除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越緊密、越廣泛,黨的群眾基礎就越堅實,黨的生命力就越旺盛。(作者系求是雜志社副編審)
教學參考之二:
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
谷安林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客觀事物和反映客觀事物的觀念形態都是具體的、歷史的,而不是抽象的、一成不變的。黨的先進性也是如此。因為:
第一,黨的先進性不僅體現在黨的階級基礎和黨的理論上,還體現在黨的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是否適應時代的進步潮流,是否充分反映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歷史階段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我們黨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問時代課題,提出和調整黨的路線、綱領、方針、政策,組織、帶領和引導中國人民不斷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使國家走向富強,人民走向富裕。廣大人民群眾正是通過各個時期黨的路線、綱領、方針、政策,通過各個時期在黨的路線、綱領、方針、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巨大成績,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認定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代表他們的根本利益,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第二,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還體現在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上。因此,我們黨歷來強調并根據不同歷史時期黨所擔負的歷史任務,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不斷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使黨不斷適應各個時期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的需要。例如,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也是確保黨的先進性的重要條件。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黨的任務的變化,民主集中制不斷補充新的內容。人民群眾正是通過這些具體的領導制度和領導方式,來衡量我們黨的先進性的。我們黨也是通過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改進黨的執政方式,解決各個時期的時代課題。
第三,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就是說黨的先進性的內涵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時期黨的先進性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表現。民主革命時期,黨的先進性表現在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帶領全國人民英勇斗爭,直至奪取勝利上。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黨的先進性表現為通過發展先進生產力鞏固社會主義制度上。黨的十一屆二中全會后,黨的先進性表現為積極投身和帶領群眾實行改革開放,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上。進入21世紀后,國內外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黨的先進性表現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上。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教學參考之三:
黨的先進性是一個持續發展的政治要求
薛建中
工人階級政黨的先進性要求并非一成不變。時代不同,國情不同,對黨的先進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過程中,突出強調黨的階級性和思想上的先進性。這是因為,工人群眾在參加反對封建貴族和專制君主的斗爭中,接受了資產階級的領導,思想上受到了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影響。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無產階級要爭得解放,在不得不把斗爭的矛頭指向過去的領導者和同盟者時,無產階級要在同資產階級的斗爭中取得勝利,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首先是要使工人運動擺脫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和其他錯誤思潮的影響,建設一個真正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為無產階級解放而奮斗的先進政黨。而要建設這樣一個先進政黨,則必須喚醒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劃清與資產階級的界限,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
列寧為保持黨的先進性,集中強調了三個方面:—是保證馬克思主義對黨的指導作用。列寧認為,“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列寧選集》第1卷,第242頁)。二足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三是黨應當由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組成。黨“是階級的覺悟的、先進的階層,是階級的先鋒隊”(《列寧全集》第19卷,第407頁)。列寧為保持黨的先進性而強調的這三個方面,既堅持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黨的先進性的理論,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因為,列寧時代,資本主義已發展到了帝國主義時代,同時,俄國與西歐的社會、政治、經濟和階級狀況也大不相同。
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并沒有照搬列寧提出的黨的先進性標準。認為,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一個先進的工人階級政黨,應該是“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選集》第2卷,第602頁),是一個具有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和批評與自我批評作風的黨。因為面對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只有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黨,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同敵人決戰。面對大量吸收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革命分子入黨的實際,只有實現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完全鞏固,才能建設一個布爾什維克化的工人階級政黨;只有在黨內形成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這個黨才能真正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同志根據國內外形勢和我們黨自身的變化,圍繞“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給黨的先進性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叭齻€代表”重要思想從時展的新特征、新要求上,進一步揭示了黨的性質、任務和宗旨。
教學參考之四:
為什么說“三個代表”賦予黨的先進性新的時代內涵
張文鏑
過去,人們一般都是從階級性角度來理解黨的先進性。應該說,這樣認識黨的先進性無疑是正確的。因為,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但是,僅僅這樣理解黨的先進性是不夠的。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必須放到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中去考察,放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奮斗中去考察,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也就是說,“三個代表”對黨的先進性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
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黨的先進性,歸根到底要看它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我們黨是否保持和體現了自己的先進性,這就要看我們黨是不是代表了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敏銳把握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趨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是不是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不是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不斷為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開辟新途徑。
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是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又一根本要求。先進文化是一個先進政黨引導社會前進的思想旗幟和精神動力,是時代前進的重要推動力和標志。文化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生產力有巨大的反作用。同志要求我們黨成為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代表,并把它擺在同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和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同的位置上,使我們黨的先進性的內涵更加豐富。
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的生命和力量的源泉,也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和動力。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
總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黨的先進性與階級性、群眾性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把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的要求更加緊密地統一起來。堅持了“三個文明”的統一、歷史發展規律與歷史創造主體的統一,從而給黨的先進性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作者單位: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雜志社)
教學參考之五:
“三干代表”深化了對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黨的認識
茍欣文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如何理解這個問題?
鄧小平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領導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經驗,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钡恼摂唷T诖嘶A上,我們黨形成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叭齻€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
思想路線方面提出了與時俱進;發展道路上提出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上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根本任務上提出不斷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改革上提出推進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對外開放上提出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對外開放戰略;經濟建設上提出推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政治建設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文化建設上提出創造更加燦爛的先進文化;國防與軍隊建設上提出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外交和國際戰略上提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領導核心上提出黨要堅定地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頭;執政黨建設上提出以改革的精神建設黨;根本目的上提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新觀點。
在建設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上,同志強調:一定要從新的實際出發,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決黨的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使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充滿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把我黨建設成為是“兩個先鋒隊”(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一個領導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三個代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黨。怎樣建設黨?就是要按照黨的政治路線,圍繞黨的中心任務,朝著黨的建設的總目標,堅持“四個一定要’(一定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時展的要求;一定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進一步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一定要準確把握當代中國社會前進的脈搏,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使黨的工作充滿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經常性工作,又抓緊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來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重點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總攬全局的能力。(作者系中共重慶市委黨??蒲刑幐碧庨L)
教學參考之六:
“三個代表”為保持黨的先進性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黨校副教授蔡霞
判斷一個政黨的先進性,歸根到底要看這個政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三個代表”之所以為保持黨的先進性指明了方向,是因為“三個代表”對推動歷史前進至關重要。
從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來看。人類社會的前進,最終是由生產力的發展所決定的。一個先進的政黨就要自覺反映和努力實現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努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樣才能推動歷史前進。一個政黨離開了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推動歷史前進的作用就無從談起,其先進性也無從談起。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在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具體內容。現階段,我們黨就是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從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來看。第一,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創造出反映先進生產力的思想文化。黨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必然要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是黨的先進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第二,社會的發展不只是經濟的巨大增長,而應當是社會的全面進步。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先進性體現在始終高舉先進文化的旗幟,就要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提升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第三,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一個國家經濟要發展,必須有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強大的精神力量。黨的先進性體現在努力建設先進文化,以凝聚民族力量、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質,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從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來看。第一,政黨是階級的代表,是實現階級利益的工具。我們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與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黨必須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活動都要為了實現、維護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的利益。第二,人民是生產活動的實踐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源泉。執政黨只有自覺代表、反映、實現和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從而充分激發和調動全社會的創造活力,才能實現黨推動歷史前進的作用。第三,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是由黨自封的,是由人民來評判和認可的。而人民的評判和認可,不是看黨說什么,而是看黨實際干了什么。這就要求全黨同志始終做到言行一致,不說空話大話套話假話,而是在實踐中努力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利益。
綜上所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黨在長期執政和改革開放條件下保持黨的先進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我們只有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去做,才能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和創造力。
教學參考之七:
黨的領袖論共產黨的先進性
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
——《列寧全集》第6卷第23--24頁
在人民群眾中,我們畢竟是滄海一粟,只有我們正確地表達人民的想法,我們才能管理。否則共產黨就不能率領無產階級,而無產階級就不能率領群眾,整個機器就要散架。
——《列寧全集》第43卷第109頁
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
——《選集》第2版第3卷第1094—1096頁
共產黨——這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中先進分子的集合體,它對于人民群眾的偉大的領導作用,是不容懷疑的。但是,它之所以成為先進部隊,它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群眾,正因為,而且僅僅因為,它是人民群眾的全心全意的服務者,它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幫助人民群眾組織起來,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爭。
——《鄧小平文選》第1卷第218頁
我們黨所以堅強有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作為自己的世界觀和行動指南。沒有先進理論武裝的黨,不可能是先進的黨;沒有先進理論武裝的共產黨員,不可能發揮先進戰土的作用;拒絕用先進理論武裝頭腦的人,就不會有真正的黨性,就沒有資格存身于工人階級先鋒隊的行列。
——:《論黨的建設》第11頁
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
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對于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發揮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來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始終是最緊要的。
——:《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2003年7月1日)
教學參考之八:
歷史的對比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黨史教研部張新華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時,只有53名黨員,處于地下秘密的非法狀態。此時的國民黨,是一個合法的全國性的政黨,其黨員人數遠遠多于共產黨員的人數。然而,前者以馬列主義理論為指導,以推翻封建專制(后為反對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為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進而實現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而奮斗。后者雖然通過孫中山的改造,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在國共合作中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但是,1927年叛變革命后,國民黨成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控制的政黨。1927年4月18日,集團開始建立南京國民政府,這實質上是一個反革命軍事專政的政權。叛變革命后,國民黨成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表,對人民實行政治上的壓迫和經濟上的剝削。而中國共產黨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中逐漸成熟起來,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共產黨實行土地革命,解決了占中國多數人口的農民土地問題,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大敵當前,共產黨人捐棄前嫌,以民族大義為重,提出并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而國民黨則實行消極抗戰路線,不斷制造國共摩擦,企圖挑起內戰,后雖然被迫抗戰,但拒絕發動工農群眾,把抗戰的勝利納入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私利之中。在全面抗戰路線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在敵后開展游擊戰爭,使敵寇陷入人民戰爭的大海中,人民抗日力量得到空前發展,成為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而在消極、片面抗戰路線下,國民黨軍隊則節節敗退。
1946年,國民黨發動了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當時,國民黨擁有430萬軍隊,而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只有127萬。自恃軍事和經濟方面的優勢,又有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不可一世。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無論是數量還是武器裝備,都處于劣勢,但由于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代表正義和人民的利益,國民黨及其領導的軍隊代表非正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人民解放軍在人民的支援下,到1948年,國共雙方兵力的對比,由戰爭爆發時的3.14:1,變為1.3:l?!扒胺酱蚴Y軍,后方刨蔣根”,從根本上昭示了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而國民黨政府則由一個全國性的政權變成了偏居一隅的地方政權。
中國共產黨執政50余年來,在探索中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0年,我國已經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而在臺灣的國民黨,由于黑金政治和四分五裂,就在這一年,失去了在臺灣的執政地位。
教學參考之九:
紅軍長征中的彝漢結盟
楊國宇陳斐琴李鞍明王偉
編者按: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判斷一個政黨先進與否,要看這個政黨及其成員的言與行。《紅軍長征中的彝漢結盟》這個故事印證了上述觀點。彝族同胞正是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和國民黨領導的軍隊的言行比較中,認清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紅軍是人民的軍隊,因而才會擁護共產黨、擁護紅軍。
這是發生在紅軍長征中的故事。
1935年5月19日,中央紅軍占領瀘沽后,繼續北亡抗日。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前堵后追的困境,紅軍決定搶渡天險大渡河。
從瀘沽通往大渡河有兩條路,一條大路,一條小路。走大路,前面有敵人一個旅的阻擊;走小路,要通過彝民區。由于國民黨反動派殘酷地對彝民進行盤剝、壓榨和鎮壓,彝民十分仇恨國民黨軍隊和漢人,不允許國民黨軍隊和漢人進入彝民區。
、、、等人經反復研究比較,決定走小路,并決定由任司令、聶榮臻任政委,抽調一軍團的部隊組成先遣隊,進入彝民區做彝民工作,為中央紅軍主力開辟道路。
5月22門,先遣部隊向彝民區進發。當部隊剛進入彝民區境內,四周便傳來“嗚嗬!”“嗚嗬!”的怒號聲,隨著響徹山谷的呼喊,彝民們成群結隊地拿著大刀、土槍、長矛、棍棒擋住了去路。紅軍耐心地向彝民說明情況:我們不是國民黨軍隊,是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是彝族人民的兄弟,是專門打國民黨軍隊的。紅軍不是來搶劫彝民群眾的財物,只是借道北上抗日。彝民們對這番話似乎不理解,仍然揮舞著手中的武器,高喊著不讓部隊通過。這時,先遣部隊后面突然響起槍聲,一隊彝民在一些人的唆使下,向紅軍工兵連開槍,并將工兵連的架橋器材和物品一搶而空,還扒光了戰士身上的衣服。
然而,先遣隊的官兵們遵照黨和軍隊的性質、宗旨,牢記的囑托:“過彝民區,一定要尊重彝族同胞,不能打槍,不能傷害彝族兄弟。先遣隊的任務是宣傳我們黨的民族政策,用政策的感召力與彝族達成友好。”他們對彝族同胞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反復宣傳共產黨的宗旨和紅軍的性質,宣傳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彝民們看到紅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與國民黨的軍隊完全是兩種軍隊,從而改變了對紅軍的看法。彝族首領小葉丹得知情況后便提出:如果紅軍真的把彝族人民看成是兄弟,就應當和小葉丹結為兄弟。
聽后十分高興,當即表示:我們和彝族不結盟是兄弟,結盟更是兄弟。”于是,他和聶榮臻等商議后,驅馬來到了約定的地點,按照小葉丹的要求,舉行了結盟儀式:和小葉丹并排跪在地上,面前擺著兩碗滴過雞血的清水(當時沒有酒),小葉丹首先端起—碗,鄭重地宣誓:“劉司令和小葉丹,在海子塘邊結為兄弟,以后如有改變,同雞—樣地死!”也雙手高高地端起碗,宣誓道:“上有天,下有地……愿與小葉丹結為兄弟……”兩人說罷,將血水一飲而盡。結盟儀式結束后,向小葉丹講了許多革命道理。劉司令員的話,句句打動了小葉丹和彝族同胞的心。臨別時,小葉丹把自己騎的一匹高大的黑騾子送給,并一直把送到自己管轄區的邊緣,還親自選了幾個彝民兄弟為向導,給紅軍帶路。
紅軍主力向北進發了,彝民的呼喊聲又—次在山間回響。不過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這次的呼喊聲表達的是彝民對紅軍的歡送之情。小葉丹率領彝民們站在村子里熱烈歡送紅軍,經過七天七夜,把紅軍全部安全地送出了彝民區。(摘自《軍事生涯》)
教學參考之十:
歷史長河中的杰出共產黨員
編者按:下面介紹的幾位杰出共產黨員處于不同的時代,他們的先進事跡也各不相同。從這幾位黨員的言行中,可以看出,黨的先進性是歷史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不同的歷史時期,我們黨對黨的先進性有不同要求。
“爆破元帥”
馬祥林
1948年,黨中央發出“打倒,解放全中國”的號召。
l948年5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打響了解放隆化縣城的戰斗。共產黨員所在的6連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出發前,身為爆破組組長、在比武中奪得“爆破元帥”稱號的,代表大家表決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
戰斗十分激烈。當人民解放軍打開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工事后,敵人隱藏在圍墻外河道橋上的暗堡里的機槍突然向我軍開火,部隊遭受重大傷亡。為了拔掉前進中的這顆“釘子”,我軍派出了一個個爆破手欲把這顆“釘子”炸掉,但由于敵人火力太猛,一個個爆破手都在途中倒下了。面對兇猛火力,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到了橋底。此時,他的左腿已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底部離干涸的河床還有段距離,河道兩側護堤陡滑.兩次安放的炸藥都因沒有支架而滑了下來。這時,沖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鐘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
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他年僅19歲。
“鐵人”王進喜
馬祥林
新中國成立后,王進喜當上了國營甘肅玉門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隊的石油工人,副司鉆。1956年,王進喜升任鉆井隊隊長,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鉆井技術還很落后,外國給我國扣上“貧油”的帽子。為了甩掉這頂帽子,多產石油,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王進喜提出“月上千,年上萬,鉆透祁連山,玉門關上立標桿”的口號。1958年,他領導的鉆井隊創造了月進尺5000米的全國紀錄,成為中國中型鉆機最高標桿單位,獲得“衛星井隊”紅旗,被命名為“鋼鐵井隊”。
1959年,王進喜到北京開會,看到北京街頭的公共汽車因缺油背著煤氣包,作為石油工人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這時我國發現了大慶油田,中央決定抽調力量到大慶展開石油大會戰。
王進喜從玉門油田率領1205鉆井隊來到大慶油田。剛到大慶時,油田工人腳下荒原一片,吃的是苞米炒面,住的是四壁漏風的馬棚,條件十分艱苦。王進喜提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率領的鉆井隊被譽為“硬骨頭鉆井隊”。
1960年4月,苦戰5晝夜,大慶第一口油井開鉆,不久即噴出原油。第一口抽井打好之后,王進喜的腿被鉆桿砸傷,他顧不上住院,拄著拐杖纏著繃帶連夜回到井隊。在第二口油井發生井噴又沒有重晶石粉的危急時刻,王進喜當機立斷,決定用水泥代替重晶石粉。沒有攪拌機,水泥沉在泥漿池底,王進喜便扔掉雙拐,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經過3個多小時的戰斗,井噴被制服了,但王進喜身上卻被堿性很大的水泥漿燒起
了大泡。房東大娘感慨地說:“王隊長真是個鐵人啊!”從此,“王鐵人”的名字傳遍了油田,傳遍了全中國。
抗非英雄鄧練賢
金敬邁
鄧練賢生前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傳染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2003年農歷正月初一,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轉來一位被稱為“毒王”的重癥病人。這位患者30多歲,體重80多公斤。轉來之前,他已經使救治過他的醫生護士、開救護車的司機以及包括親屬在內的七八個人病倒。他煩躁不安,狂呼亂叫,幾個人都摁不住他。鄧練賢是治療肝病的專家,平時對付這樣的病人他有一套辦法,可這位患者根本不聽招呼,不停地撕扯胸前的衣衫。在病人嚴重缺氧的危急關頭,鄧練賢與其他醫務工作者一道,果斷采取措施,給患者上呼吸機供氧??删驮趧倓偛搴霉茏訒r,病人又拼命掙扎,剛插進的氣管也掉了,病人的唾液、血泡、分泌物噴得到處都是,連無影燈、天花板上都濺滿了紅色的膿液,醫務工作者臉上、手上、口罩上、防護衣上都密密麻麻地沾滿了這些巨毒物質……此時,鄧練賢和他的同事們都明白,眼下應立即更換所有防護設備,否則醫務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會受到很大的威脅。但這樣做,就意味著徹底放棄對患者的搶救。這時,鄧練賢和同事們沒有顧及生命危險,而是爭分奪秒,繼續搶救。
病人終于逐漸平靜下來,呼吸漸漸勻和。然而,鄧練賢和同事們卻因搶救病人被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鄧練賢光榮殉職,終年53歲。(摘蝙自人民網)
教學參考之十一:
從四次黨代會看黨的先進性
文英
抗日戰爭即將勝利之時,我國兩種命運、兩種前途的決戰也即將開始。在這關鍵的歷史時刻,中國共產黨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開了七大。在這次大會上,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逼叽笸ㄟ^的新黨章把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使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成為統一全黨思想的理論基礎。黨的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線和政治綱領,以及確立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為奪取抗戰的最后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中國誕生后,中共作為執政黨,交了一份令人民滿意的答卷。到1956牛,基本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同年,鑒于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建立,中國共產黨及時召開了八大。面對怎樣發展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事業的重大課題,黨的八大根據時代與條件、形勢和任務的變化,規定了八大的基本任務: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中國而奮斗。八大明確地宣告: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
鄧小平逝世后,后繼者怎樣確定自己的方向?全黨和全國人民為之關注。1997年召開的黨的十五大作出了明確回答:堅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不動搖。十五大不但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而且將我黨歷史上第二大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進了黨章,使黨永葆先進性有了新的理論保障。
進入21世紀,由于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我黨面臨著進一步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我黨審時度勢,在2002年召開的十六大上,確立了正確的大會主題,鮮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實現什么目標妁重大問題。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對于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將會產生極其重要的作用。
從上述四次黨代會中,我們可以看出,每當社會、歷史發展到一個關鍵時刻,黨都要順應歷史潮流,與時俱進,制定適合形勢、任務需要的體現黨的先進性的路線、綱領、方針、政策。
教學參考之十二:
日本自民黨執政地位的得與失
唐洪英
編者按:黨的先進性是歷史的?!?本自民黨執政地位的得與失》迷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政競以前得到國民的擁護,不等于現在和將來也能得到國民的擁護。一個政黨的先進性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必須與時俱進,始終站在歷史潮流的前頭。
1955年,日本自由黨和合并而成的自由(簡稱自民黨)在大選中獲勝,該黨在國會眾院中占有299個議席,成為國會中議席超過半數的第一大黨和執政黨。
作為執政黨,自民黨有明確的綱領和目標:第一,“以民主信念為基本方針,刷新和改進各種制度和機構,以期建成文明的民主國家”;第二,“立足于人類希望和平與自由的普遍正義,糾正和調整國際關系,以期完成自主與獨立”;第三,“以公共福利為規范,制定和實施基于個人創意和企業自由的綜合經濟計劃,以期穩定民生,建設福利國家”。同時,明確規定了黨的性質:自民黨是國民政黨,是和平主義政黨,是真正的民主主義政黨,是議會主義政黨,是進步政黨,是為實現福利國家而努力的政黨。
自民黨執政后,以黨的鮮明的綱領、明確的目標贏得了國民的支持。更主要的是,隨著二戰后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中間階層不斷擴大,自民黨不但是壟斷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維護壟斷財團的利益,同時,在農村,自民黨實行改革,以贖買方式,由國家從地主手中收買出租土地,再轉給佃農,并給佃農貸款,從而贏得了廣大農村居民的支持;在城市,自民黨注意改善中小企業主、中高級職員、教師、機關人員、白領工人等的生活狀況,使之成為自民黨的重要支持力量。另外,自民黨執政后,在日本形成了一套社會協商機制,促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民主制度的建立,有組織地讓民眾參與政治,從而緩解了勞資矛盾。因此,自民黨執政后,日本經濟發展較快,自民黨社會基礎比較廣泛,使其能在日本這樣一個多黨制國家中,保持“一黨獨大”、“一黨執政”的態勢,連續執政38年之久。
但是,1993年自民黨卻喪失了執政地位。自民黨喪失執政地位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十分關鍵的一點,就是自民黨失去了民心。自民黨執掌權柄后,由于黨內派別林立,久而久之,自民黨內部派系之間勾心斗角,金錢政治大行其道,丑聞不斷,民怨日增,黨的社會基礎逐漸喪失。自民黨喪失執政地位的直接導火線是“金丸信事件”。作為自民黨副總裁、竹下派領導人的金丸信,因收受佐川快件公司巨額賄賂而被捕入獄。此丑聞一曝光,群情激憤,自民黨的民眾支持率一下子降到僅有20%。1993年7月,自民黨在大選中敗北,痛失政權,淪為在野黨。(作者系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
教學參考之十三:
智利人民陣線政府垮臺的啟示
1932年,智利“自由同盟”領袖阿圖羅·亞歷山德里在當選該國總統后,對內取消人民民主,殘酷鎮壓工農運動,實行法西斯獨裁;對外同美國壟斷資本相勾結,公開支持西班牙法西斯頭目佛郎哥的反革命叛亂,縱容德、意、日法西斯勢力。
為了反對亞歷山德里的反動統治,智利共產黨與社會黨、、激進黨和勞工聯盟等于1936年組成了人民陣線。1938年,人民陣線的總統候選人塞達爾,一舉擊敗了反動派的總統候選人羅斯,當選總統,開始了人民陣線執政時期。
人民陣線執政初期,大力推行民主改革,恢復了某些公民權利,并創辦“生產發展公司”,努力發展民族工業。1944年,智利同原蘇聯建交,翌年,宣布對軸心國作戰,參加反對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戰爭。人民陣線所采取的這些綱領和政策,順應了人民的意愿和歷史的要求,因而得到智利人民的廣泛支持。1942年和1946年,人民陣線的總統候選人里奧斯和魏地拉相繼當選總統。
但是,1946年魏地拉政府上臺后,對內,背棄人民陣線原來的綱領和政策,將共產黨人趕出政府,還建立了比薩瓜集中營,大肆迫害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實行反共、反民主的法西斯獨裁統治;對外,魏地拉政府追隨美國的外交政策,在多次召開的美洲國家會議上,公開支持美國提出的西半球“聯防”公約,與美國簽訂雙邊軍事協定,使智利更加依附于美國。
魏地拉政府實行的反共、反民主和親美的政策,引起智利各階層人民的強烈不滿。1952年,魏地拉政府在總統選舉中落選,宣告了人民陣線在智利執政的結束。
智利人民陣線政府的垮臺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政黨或政黨聯盟,只有代表人愉的利益,這個政黨或政黨聯盟才具有先進性,才能贏得人民的信賴與支持,即使沒有政權也會奪取政權;如果一個執政黨或政黨聯盟脫離人民,甚至與人民為敵,其政權就會得而復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