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增強審計工作能力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08 04:17:00
導語:科學發展觀增強審計工作能力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總結了20多年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對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為審計事業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當前,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繼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之后,又一次全黨范圍的集中教育活動。我區廣泛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新起點、把握新要求、轉變新作風的寶貴機會。這段時間來,通過教育動員、集中學習、討論座談等活動,使我對科學發展觀所蘊含的科學理念、方法、精神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我簡要談談第一階段學習科學發展觀理論的認識、思考和體會:
一、對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的認識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十七大報告深刻揭示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報告對科學發展觀的這一精辟概括,提綱挈領,闡明了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精髓,使我們對科學發展觀豐富內涵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不能離開發展這個主題。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集中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創新。發展之所以要以人為本,是因為,第一人的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第二人的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第三人的發展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標志。以人為本的發展觀是黨的執政為民理論的必然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必須堅持統籌兼顧。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于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營造良好國際環境。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統籌兼顧,要求我們把發展看作是各方面共同推進、彼此協調的過程,在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和矛盾時堅持“兩點論”,防止片面性。
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是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實現“又好又快”,是發展觀念的調整,要把“好”置于首位,做到好中求快。這就是說,要更加強調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加注意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更加強調以人為本,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十六大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集中體現在科學發展觀上。我們黨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等一系列新的理論命題,都貫穿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了以人為本這個核心。掌握了科學發展觀科學內涵,就掌握了理解這些重要思想的關鍵。
通過參加第一階段的科學發展觀理論的學習培訓,進一步深化了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信心、恒心和決心。我最大的觸動是:科學發展觀既是武裝全黨、推動發展的重大理論成果,也是指導人生、促進工作的具體要求;科學發展觀不是遙不可及的生硬理論,而是與我們的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鮮活思想;科學發展觀就在眼前、就在身邊。因此,我們最大的行動就是:做好本職工作,進一步提高為*經濟建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二、實踐科學發展觀,培養審計綜合能力。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最根本的是貫徹落實問題,是搞好結合的問題。對于我們審計工作來說,就是要把科學發展觀融入到審計工作的實踐中去,運用科學發展觀解決審計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要緊扣“彎道超越率先現代化,逆風起飛再造新*”這一鮮明主題,切實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著力在轉變觀念、創新工作、提高水平上下功夫。
審計是一項對專業技術要求很高的職業,不是哪個人隨意拿起來就可以干的工作。審計人員業務素質高低是影響審計工作質量優劣的關鍵因素,客觀環境要求我們審計人員必須樹立科學發展的審計理念,具備豐富的會計、審計知識,具有敏銳的分析能力和準確的判斷能力,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還要通曉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和政策,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因此,我們審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四種能力”的培養,以更好地發揮審計的監督職能和服務作用。
一是知識更新積累能力。現代社會信息量大、知識更新換代快、新生事物不斷涌現,這就對審計人員的業務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審計的對象又包括財稅、工商、金融業等諸多行業,因此審計也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客觀需要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層次呈現多學科、多領域的狀態。現代內審工作更加強調審計人員的知識性、專業性和綜合性。我們必須好學進取,樹立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理念,堅持實踐第一的觀念,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充分利用平時的點滴時間,廣泛積累專業知識、工作經驗和工作技巧。通過自學和參加業務培訓的形式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不斷接受后續教育,及時進行知識更新。另外,還要及時了解國家和行業的最新動態,保持與時俱進。適時掌握國家宏觀改革的方向和任務,了解各級對審計工作的新要求,熟悉國家法制建設進程和相關行業的規章制度,盡快實現知識不斷擴展,努力使自己在相關專業上成為可以替補的復合型人才,以達到一專多能、精益求精的要求,適應不斷發展的時代需要。
二是交流溝通能力。與人交流和溝通是一種能力,會不會審計溝通是一種綜合協調能力。審計工作不是孤立的,它同樣需要雙方溝通和交流,合時的交流溝通對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至關重要。交流溝通貫穿于審計的整個過程,審計計劃階段、審計實施階段和審計報告階段各個環節側重點又不一樣。特別是在審計報告階段,內部審計人員應在審計報告正式提交之前就報告中的審計概況、審計依據、審計結論、審計決定等與被審計單位進行認真充分的溝通,應要求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結果提出書面意見,并將該材料作為審計工作底稿歸檔保存,避免今后出現異議。另外,審計人員要注意交流溝通的方式方法,注意協調上下左右的關系,尤其積極主動向領導匯報,向上級審計部門匯報,取得他們的支持。交流與溝通得當能夠密切與被審計單位的聯系,少走彎路,提高審計效率,同時也能積極促進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有效發揮審計的作用。
三是處理問題的能力。問題查出來,怎樣處理,能力是關鍵。審計一個單位,最終要落到處理上來,而處理的依據就是法規,可見學好用足審計財經法規至關重要。首先要認真學習好《審計法》、《審計法實施條例》和《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同時必須學好與審計有關的財經法規。法規學習要領會其實質,做到融會貫通。在使用法規時要注意法規的適用性、時效性,不要用那些與審計項目無關的、過時的法規。用好法規,就必須理解掌握法規,維護法規的嚴肅性,依法審計,依法處理。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該單位負責的就追究單位的責任,該由個人負責的就處罰個人,不為人情所役,這樣才能使審計決定不折不扣地執行,使審計處理處罰落到實處。
四是扎實的文字寫作能力。公文寫作水平不僅反映審計人員的文字綜合能力,審計報告更是審計成果的集中體現。審計過程中,通過審計日記、審計工作底稿及其他材料為載體,記錄了整個審計項目中的每一步驟,全面反映出審計的過程。但對外最終體現審計成果的是審計報告。審計報告,不僅是審計成果的載體,而且集中反映了審計工作的整體水平和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一個審計項目,如果審計報告表述不清,問題定性不準,或引用法律法規不當,都將影響審計成果的體現。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審計、理解審計,提高審計地位,審計人員就必須要有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和邏輯組織能力。將專業術語變為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讓不懂審計、會計的人也能看懂審計報告。因此,我們要苦練文字功,提高自己文字綜合和表達能力。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能以小見大、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分析問題,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從微觀入手著眼宏觀,歸納、提煉出具有本質性、規律性的東西和管理制度中的薄弱環節,進而從體制上提出解決和預防問題的辦法,使審計報告在更廣闊的范圍內發揮作用。
以上是我對第一階段科學發展觀理念學習的一點粗淺認識和體會,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指正,以便我在這一學習培訓階段及時調整。
- 上一篇:科學發展觀促進審計理念的調研報告
- 下一篇:講在語文教學中地位分析論文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