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和懲治腐敗關鍵點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01 05:38:00
導語:預防和懲治腐敗關鍵點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為本,防范為先。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反腐倡廉的強大精神支柱。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腐敗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黨員干部丟掉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成了剝削階級思想的精神俘虜。因此,加強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教育是鏟除腐敗賴以產生的思想根源的迫切需要。黨員干部必須加強共產主義思想道德修養,最基本的就是要解決好思想入黨的問題,而要真正做到思想入黨,就必須自覺抵制剝削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始終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勵。要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包含著具體的內容。鄧小平同志指出,新時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內容就是“要教育全黨同志發揚大公無私、服從大局、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精神,堅持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牢記使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的根本利益,成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高尚的人、百姓的貼心人。從長遠來看,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是反腐敗的基礎和根本,其著眼點在于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通過思想道德教育和紀律教育,督促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自覺經受住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長期執政的考驗。
嚴格監督,有效制約。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權力監督與制約機制可以有效地預防腐敗。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走向腐敗。如果思想防線不堅固,經不起誘惑,又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機制,想腐敗輕而易舉。因此,要加強對行政行為的監督。提高行政行為的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制化程度。制訂行政自由裁量行為的程序、規則,明確行政自由裁量的范圍、制約行政自由裁量權。重大行政裁量行為必須經過咨詢、聽證、決定、審議、復核和監察等環節。同時,必須增加行政行為的透明度,建立健全行政公開制度,公開辦事制度和規則、公開辦事機構和人員、公開辦事程序和方式、公開辦事結果和依據。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加強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凡是設定審批權的事項,必須設定嚴格的審批條件、審批范圍和審批程序。要完善和強化黨內紀律監督。黨內紀律監督是在黨的上下級之間、黨員之間建立起來的一種內部紀律監督機制。加強黨內監督,必須進一步加強紀委對反腐倡廉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紀委的組織協調作用,加強紀律部門干部隊伍建設;增強黨內民主,強化民主集中制,實行黨內政治生活公開化、透明化。
健全法規,制度保障。完備的法規是反腐敗的強有力的保障。發達國家和地區因其反腐敗基本納入了法制化的軌道,成效顯著。成功的原由在于其中包含著三個基本的要素,即嚴密立法、嚴格執法和嚴厲制裁。要真正做到“三嚴”,需要有相應的制度和大量的法律法規來保障。當前,中國反腐敗的法制建設已經遠遠落后于反腐敗實踐的需要。雖然我們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預防和懲治腐敗的法規、條例和規章,但是這些法規、條例大多散見于憲法、刑法等法律之中,迄今尚未形成一部完整的反腐敗法律。對此,我們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加強立法建設,為預防和懲治腐敗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腐敗是制度漏洞的表現,反腐敗本質上就是不斷完善和創新制度的過程。醫治腐敗的根本途徑和突破口就是構建國家廉政制度。一個國家不論處在什么樣的發展階段,采用什么樣的社會制度,腐敗的程度多么嚴重,建立國家廉政制度對于醫治腐敗仍具有普遍性意義。這既是人類反腐敗智慧的結晶,又是最有效的反腐敗措施。當前,中國廉政制度建設的重點在于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完善黨的內部運行機制、政府職能的轉變。在滋生腐敗的各個環節進行系統性的改革,以制度創新來根治腐敗,使腐敗由“低風險、高回報”轉變為“高風險、低回報”。倘若能夠做到這一條,相信我國的預防和懲治腐敗一定能取得明顯的成效。
- 上一篇:信用風險探討論文
- 下一篇:中央銀行透明性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