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鄉村科學發展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1 10:50:00

導語:年底鄉村科學發展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底鄉村科學發展的調研報告

緊緊圍繞“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按照縣委關于“抓干部,推創新;破瓶頸,促發展;重民生,建和諧”的主題要求和鄉黨委以“保穩定,重民生,促發展,建和諧”為主題的深入學習實踐活動的安排部署,本人多次到馬西當村扎實深入地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基本情況

城北部,南距縣城12公里,北離捧當鄉政府8公里,是捧當鄉的南大門。全村轄三個自然村共五個村民小組(昌娃1—2組、托肯3組、馬西當4--5組),農戶153戶共519人。該村是以傈僳族為主的峽谷山區村,少數民族人口數占總人口數的98.5%。長期以來,先進的農業科技推廣應用不多,仍然停留在傳統粗放的生產管理水平上。全村經濟發展相對緩慢,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8萬元,人均純收入998元。

全村經濟來源主要以畜牧業和種植業為主,其中第一產業(農業畜牧業)占約65%,第二產業(碎石廠等)占5%,第三產業占30%,主要包括副業、服務業(零銷小賣部)20戶、農閑外出務工等)。

該村土地資源相對豐富,2008年全村有常用耕地面積1055畝,其中水田54畝,以旱地糧食作物為主,主要種植玉米、洋芋、蕎子等作物。2008年糧食總產量222噸,人均占有糧食428公斤,均低于貢山縣和怒江州的農民平均水平。

畜牧業主要靠飼養山羊、黃牛、生豬為主。部分農戶靠飼養山羊為主要經濟收入。2008年全村共有大畜存欄188頭,出欄46頭;生豬存欄855頭,出欄490頭;山羊存欄710頭,出欄180頭。

林地總面積10000多畝,其中退耕還林地200多畝,每畝每年補助264元。經濟林木主要以核桃為主,去年人均產核桃73斤,可賣1.1元/斤。

二、資源優勢分析

一是馬西當村有相對豐富的土地資源特別是草場資源,海拔在1700——2300米之間,海拔差為800米左右,可容納3000頭左右大小牲畜。

二是境內有豐富的礦藏資源,以錫礦和鉛鋅礦為主。

三是托肯集貿市場近水樓臺,且大部分小組位于公路兩邊或已經通路,交通便利,農產品和日用品交易比較方便。

三、影響和制約馬西當村發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一是全村境內高山與河谷相間,山高坡陡,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較少,土層瘠薄,農耕條件差,農作物產量低,主要以旱地種植為主。并且,因該地氣候屬于“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高山峽谷立體氣候,農業生產上還處于傳統粗放的管理水平,農業效益較低。

二是雖然草場資源豐富,但因資源承載量有限,純放養方式不可能無限發展,加上圈養發展不夠,牲畜品種老化,畜牧養殖與傳統農業種植矛盾的激化,小春基本不種等,嚴重阻礙了該村畜牧業和種植業的發展。

三是雖然有豐富的礦藏資源,但是由于這些資源屬于國有資源,并且受開發資質、資金、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礦產資源的開發潛力難以發揮,在有限的開發過程中還產生了大量的礦產資源耗損和浪費。

四是雖然坐擁托肯集貿市場,但農民市場交換意識不強,除村委會可以收取一定的衛生管理費外,沒能以此為平臺進一步推進該村發展。

五是貢山全縣酒風較盛,該村也不例外,此不良民風也間接成為制約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因素之一。

四、今后一段時期的發展思路和對策

鑒于以上分析,為破除影響和制約馬西當村發展的因素,充分發揮馬西當村的資源優勢,推動馬西當村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現把馬西當村今后幾年的發展思路概括為:大力推進村風文明建設的同時,以新建的托肯集貿市場為載體和依托,按海拔帶分布綜合協調全村發展,整村采取放養圈養有機結合特別要促進圈養的方式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江邊一線著力發展蔬菜種植特別是大棚蔬菜種植,其他海拔帶則有針對性地推進傳統農業、經濟林果和中藥材種植業。具體規劃和措施如下:

1、倡導村風文明,提升素質觀念

在“百部影片進貢山”項目中,捧當鄉將分得一部數字電影放映機,可有效利用此放映設備,多次到馬西當村播放科教片、村風文明建設片和現代新型農村建設片,從而改變村民素質觀念,提升農業科技水平,促進勤勞致富。

2、管好發展平臺,用好發展載體。

托肯集貿市場即將竣工,這對馬西當村來說是一大利好,為他們農副產品的銷售搭建起一個好的平臺和發展載體,以此平臺為載體和依托,可以大力發展周邊江邊沿線一帶的蔬菜種植業和全村的畜牧養殖業。但能否充分發揮這個帶動作用,還取決于村民市場意識的提高,和村委會對集貿市場的管理水平。為充分發揮集貿市場對馬西當村發展的帶動作用,一是鄉政府可以通過督促村委會對集貿市場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對村委會來往賬目制定規范的財務制度,從而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二是建議把集貿市場的街天從現在的每周五改到每周六,街天改到周末,就可以把政府機關、企事業等單位的工作人員吸引到托肯集貿市場來,從而擴大顧客群體,促進市場繁榮,增加農民收入。

3、改良江邊沿線農田,著力發展蔬菜種植業

針對該村山高坡陡,土層瘠薄,農田水利落后的現狀,多方爭取資金,推進沿江一線特別是托肯集貿市場周圍農田的改良,加強水利建設,進一步完善灌溉溝渠建設,同時堅持科技興農,提高種植科技水平,大力推廣和發展地膜冬早蔬菜和大棚蔬菜種植。

4、放養圈養相結合,大力發展畜牧業

因為馬西當境內有上千畝的牧場,非常適合大規模放養牛、羊等牲畜,就目前養殖數量來看,離草場資源承載量的飽和還有一定空間,畜牧業的發展潛力不小,如果再結合圈養方式,那么可以說是發展潛力巨大。因此,要把放養與圈養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充分挖掘該村的畜牧養殖業,進而把養殖業發展成為該村的支柱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前景一片大好,但必須解決好以下問題:公務員之家:

一是要多向掛鉤扶貧單位和其他部門爭取資金和項目,解決牲畜品種老化和退化問題,推進發展飼料加工和儲存,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

二是要盡力爭取資金和項目,新建和改建牲畜圈廄,大力推進牲畜圈養工作,同時結合飼料加工和儲存的發展和養殖科技培訓,有效解決養殖業與種植業的矛盾,全面提高牲畜養殖的科技水平,全面提高養殖效益。

三是要通過多種考察和培訓,提高村民市場交換意識,有效利用托肯集貿市場就在附近,運輸成本低的優勢,多向市場銷售牛、羊、豬、雞等牲畜肉,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5、按海拔分類管理,進一步推進經濟林果和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

根據海拔高低,在整村發展好畜牧養殖業和江邊一線發展好蔬菜種植業的同時,對其他海拔帶相應適宜發展的項目進行分類管理,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好傳統農業、經濟林果和新型產業。一是繼續抓好傳統農業,提高玉米、水稻的產質量。二是緊緊圍繞“百萬畝林果基地”工程項目,充分利用貢山整縣核桃、草果初具產業雛形市場銷售基本不愁的優勢,繼續改良和發展核桃、草果等經濟林果種植業。三是在不占用基本農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林地和退耕還林地,大力發展秦艽、木香等中藥材種植業,進一步探索和推進新型產業在馬西當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