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動員部署實踐科學發展觀講話

時間:2022-10-30 09:03:00

導語:市委動員部署實踐科學發展觀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委動員部署實踐科學發展觀講話

按照市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統一部署,今天下午,我們召開這次專題民主生活會。剛才辦公室通報了“開門評部”座談會上對市委組織部征求意見和評議意見的建議,各位副部長結合本人的思想、工作、生活實際,進行了深入客觀實在的剖析,希望大家對照評議意見和自身的不足,進一步落實好、貫徹好、實踐科學發展觀。下面,我在大家發言的基礎上

,就市委組織部和全市的組織工作作一個剖析發言。

我是2006年9月18日來到衡陽工作,到現在已經有5個年頭3年多時間。感謝大家這幾年對衡陽組織工作所付出的艱辛,對我本人工作上的大力支持,生活上的真誠關心。應該說,自到衡陽任職以來,我就一直是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提高全市組織工作水平的指導思想,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始終堅持民主民生、始終堅持開明開放,大力推進領導班子、基層組織、干部隊伍、人才隊伍、黨員隊伍和組織部門的自身建設。下面,利用這次民主生活會的機會,我對三年多來的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的總結剖析,肯定成績,找準差距,進一步明確工作方向。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所做的主要工作

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過程中,我們牢牢把握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這條主線,在服務科學發展,提高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推動推動衡陽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始終圍繞服務大局開展組織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組織部門的生命所系、價值所在。回顧幾年來的工作,我們始終把黨的組織工作放在黨的工作大局中來謀劃和推進,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提出的“一化三基”的戰略,認真執行市委提出的“富民強市,重振衡陽雄風”的基本思路,在圍繞推進科學發展配備班子、儲備干部、培育人才、夯實基層等方面作了大量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比如在去年以來開展的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們組織部門承擔了組織、謀劃、抓落實等具體工作,在全省有經驗,在全國有影響,得到了市委的高度評價和省委的充分肯定。我們始終把學習實踐活動作為推動衡陽科學發展的重要載體,把衡陽經濟、社會、民生等各項工作貫穿于學習實踐活動的全過程,解決了諸多影響衡陽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干部作風問題以及社會上存在的、人民反映大的、各方面呼聲強烈的問題。應該說,在近兩年的衡陽發展中,組織部門作了大量較有成效的工作。又如,在干部調整中,三年來共調整配備縣處級干部24批次1621人次,失察失誤現象很少,只有3人。我們特別重視基層,把41名年輕鄉鎮(街道)黨政一把手提拔進入縣市區黨政班子,解決32名鄉鎮黨委書記的副縣級待遇,4名提拔到市直機關擔任副處級領導職務,3名提拔到省直機關任副處實職。在干部隊伍儲備方面,完成了100名縣處級黨政正職后備干部隊伍名單,500名縣處級黨政副職后備干部隊伍名單和5000名的科級后備干部隊伍名單,為衡陽的科學發展提供了組織保證。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圍繞打造衡陽發展“不差人”和“人不差”的局面,先后兩次開展了人才隊伍大調研,在08年開展了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調研,09年啟動了全市人才隊伍建設大調研,目前實地調研的工作已完成,正在進行下一步的綜合完善。在老干部方面也有長足發展,爭取資金2000多萬元,解決了企業退休干部養老保障問題,解決長期制約老干部工作的瓶頸問題,實現了改革發展成果共享,為衡陽科學發展創造了穩定的環境。

2、以忠誠教育為核心,強化思想政治建設。針對部分領導干部政治忠誠意識比較淡薄的問題,在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在全市開展了講政治、講黨性、講原則、講勤廉“四講教育”;在組織部門內部掀起了以“解放思想、興利除弊”為主題的“頭腦風暴”。在干部教育培訓中注重加強政治忠誠教育,引導廣大干部忠于國家、忠于政黨、忠于人民、忠于事業。同時,注重干部素養的全面提升,黨校的培訓質量不斷優化,基礎設施不斷改進。此外,積極打造市外培訓基地。與清華大學簽訂了5年培訓協議,每年選派4批,每批60人到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習,中國最高學府向衡陽的干部敞開大門,現已選派了兩批;在青島和上海分別建立了教育培訓基地;與新加坡有關教育培訓機構合作,從2010年開始,每年選送30名干部赴新加坡學習培訓。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干部的培養,針對有的干部應對網絡輿情能力不強的問題,組織到美國、加拿大培訓,讓干部走向世界,開拓思維和眼界。同時,在推進干部培訓的過程中,特別要求增加歷史、人文課程,使干部懂歷史以鑒現實,知人文以厚情商。針對少數干部不會“說話”的問題,增加了“如何說話,不講‘雷人’語”的課程,增加“互聯網輿情應對”的內容;讓干部會說話、能說話,能講正確的話,提高廣大干部應對媒體,應對網絡輿情的能力。

3、公平公正、開明開放的工作理念進一步彰顯。公平公正、開明開放一直是我們倡導堅持的政治理

念和工作理念。無論是全市的組織工作,還是組織部系統內的工作,都堅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如在干部選拔上,堅持和創新公選制度,擴大公選范圍,降低報名門檻,三年共公開選拔副處級領導干部15人。2009年全委會差額票決產生8名縣處級公選干部,得到中組部的肯定,其經驗在《組織人事報》頭版頭條推介。在機關干部選拔任用上,著力推行“全員競爭上崗制”和“交流輪崗制”,三年來共有數十個單位開展了中層干部全員競爭上崗。在機關干部選拔上,堅持“凡進必考”原則,杜絕了進人不公,任人唯親、唯私的現象。我們注重加強對干部的監督管理,特別是對干部現實情況的監督,在全省率先出臺和實施了《擬提拔干部考察對象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我本人也多次找縣市區和市直主要負責人談話談心,盡可能地讓干部不犯錯、少犯錯。在民主公開平等的理念支撐下,我始終堅持權力下放,充分發揮分管副部長的作用,不搞獨斷專行,不搞唯我獨尊,不搞家長制,不搞神秘化,班子精誠團結,為做好全市的組織工作奠定了基礎。近三年,市委組織部部機關通過考試公開選調了11名干部,提拔了9位科長,13位副科長,部內機關干部基本上實現了輪崗,真正做到了不讓老實人和干實事的人吃虧,在全市帶了好頭,起到了模范作用。

4、基層民主得到有力地推進。幾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一化三基”,以基層組織建設為抓手,積極穩妥推進黨內民主建設,“下層影響上層,基層影響機關”的民主氛圍不斷夯實,基層民主取得新的進步。2007年村兩委換屆選舉,普遍推廣“兩推一選”和“公推直選”,選擇352個村進行了無候選人直接選舉,工作成效和做法得到省委組織部的高度肯定。2009年的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中,首次推行了“直接選舉”和“戶代表選舉”的模式。其中,實行直選的居委會107個,占20.9%;實行戶代表選舉的居委會35個,占6.83%,較好地培育了基層的民主文化,為培養公民民主素質,推動衡陽發展作了有益探索。同時,在全市全面推行黨務公開,建立健全“三先”“四議”制度、推行“4+2”工作法等,激發了基層參與民主的積極性。在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上,實施拴心留人的鄉鎮“五小”建設,著力打造“稱砣式”干部,取得了明顯成效,在中央的《黨建要報》和《湖南日報》等媒體得到推介,在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中,省委推介了衡陽的經驗。遠程教育的站點學用的功能日益顯現,與勞動、商務、電信等部門聯合,大量志愿者的主動參與,為農村、農業、農民服務的作用發揮越來越好。

5、組織工作的主體先進性進一步體現。在自身建設上,我們以“講、重、作”活動為載體,注重建設學習型機關,開展“讀書月”、“開門評部風”、“一幫一”等活動,提高組織部門的執行力、創造力、公信力。強化對組工干部的教育培訓,分批選派組工干部到清華大學培訓,到市委黨校學習,以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外宣工作平臺得到拓展,《衡陽黨建網》日益完善,一級欄目由原來的89個增加到132個,日平均訪問量達5000次,網站被中組部評為全國優秀黨建網站,被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正式確立為聯盟網站。充分體現組織部應對媒體的開明開放性。網絡輿情的引導進一步得以加強。改版了部刊《黨建》,實行月刊全彩版,贈閱量每期達1300份,贈送范圍由機關擴大到鄉鎮、學校、企業,打造了宣傳品牌。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每年組織省、市各媒體開展了組織工作宣傳聯誼活動,對外宣傳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沒有出現引起全國、全省負面影響的輿論事件。

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的工作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歸納出四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1、民主政治的理念還沒有完全樹立。民主政治是組織工作發展創新的基礎,是最科學的理念。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倡導民主政治理念,一些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推進,但民主政治的理念還沒有形成氛圍,如:還有為數不少的黨員和干部缺乏民主意識,缺乏政治參與熱情,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意愿;還有個別領導干部仍以父母官自居,把公共權力當成私人權力;在執行民主集中制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存在偽劣民主的問題,有按領導的等級、職務高低來說話的庸俗“民主”作風,有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兩面派“民主”作風,還有一把手搞“一言堂”的霸道作風等。少數領導干部有“霸者之氣”、“貴者之氣”,部分干部中有“鄙者之氣”、“氓者之氣”。在衡量和評價工作成效時,仍存在重上級評價、輕基層群眾意見現象,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參與評價和監督的渠道還不夠寬等等。

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難以突圍。實事求是地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還沒有正本清源,還沒有從根本上突破,有些改革只是修枝補葉,小打小鬧。從大的方面來看,我們有些干部缺乏面向世界的眼光、全局的眼光、歷史進步的眼光和創新發展的眼光,工作定位不高,沒有站在歷史長河的大視角來考量未來,沒有從普世價值中來思考問題。從具體方面來講,就是不敢突破既得利益集團利益的枷鎖,受到條條框框的束縛,雖然在一些單項領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缺乏深入研究、系統思考,存在求穩怕亂的問題。工作中常常是被動創新、適應性創新較多,主動突破禁區、勇于打破常規的探索精神不強。并且有些改革是停在表面,流于形式,一些長期困擾干部人事工作的難題,如干部能上難下、黨員隊伍出口不暢、干部培養缺乏前瞻性、怎么樣讓老實人不吃虧等,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3、組織工作體制機制還不適應。如干部工作透明度還不夠高,干部考核評價機制還不夠完善;干部監督機制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干部教育機制還不能滿足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干部培訓需求;基層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基層黨組織激勵保障機制還不夠健全;黨管人才、人才工作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的機制也不夠健全;對組織工作服務科學發展和組織部門自身科學發展規律研究還不夠系統等等。在這些體制機制上,我們沒有新突破、缺乏新探索。

4、選人用人工作滿意度還不是很高。主要表現為選人用人公信度不夠高,距離老百姓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在08年全國首次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中,我市組織工作總體評價、組工干部形象評價、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評價、防止和糾正用人上不正之風工作評價等4項指標的分值都比較低,在全省的排名靠后。在09年的后備干部集中調整中,對我市的滿意度測評,在全省的排名也靠后。這些情況一方面證明衡陽的情況復雜,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干部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如跑風漏氣、跑官要官、封官許愿等不正之風;關系錯綜復雜、社會網絡不清;選人用人沒有把最優秀、最能干的選上來;對一些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管理監督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對一些同志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等不良現象,奉行好人主義,拉不下面子,不能自覺地進行抵制;有的同志律己不嚴,造成不良影響等等,都直接影響了我們選人用人的公信度。

三、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提高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指導思想,重點解決在組織工作中科學化不高的問題,使組織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制度不斷與時俱進,不斷破解難題。

1、立足中心大局,在增強組織工作的服務性上下功夫。組織工作不能擺架子,不能擺權威,更不能搞形式,我們要從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空間去謀劃工作,不僅僅是考慮部門工作,更要考慮一個地方的發展;不僅要考慮地方的發展,更要考慮國家、政黨和民族。要跳出“就組織工作抓組織工作”的定式,增強組織工作的服務性;準確把握組織工作的總體布局、重點任務,為科學發展配好班子、搞好培訓、帶好隊伍、用好人才;準確把握組織部門的“黨員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功能,積極搭建服務平臺,延伸服務觸角,充分調動黨員、干部和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真正讓組織工作出生產力公務員之家。

2、加快改革步伐,在增強組織工作的創造性上下功夫。“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就會有危險”。當前干部群眾對組織工作的意見集中在選人用人上。我們要順應群眾呼聲,不斷深化改革,在“要害部位”動手術。今年,要建立健全“五項機制”。提名制。在深入總結衡東縣規范“領導干部初始提名權”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健全主體清晰、程序科學、責任明確的干部選拔任用提名制度,實行提名回避制、提名責任制。今年擬在市直部門拿出一定的正職職位進行初始提名權改革。競爭制。完善公開選拔、全員競爭上崗等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針對競爭性選拔干部中存在的方法簡單、以考取人等問題,正確對待分數、票數與德才、實績的關系,改進程序和方法,突出崗位特點,注重能力實績。票決制。全面實施縣市區委常委會討論決定干部票決制。差額制。完善差額選拔干部辦法,推行差額推薦、差額考察、差額醞釀、試行討論決定領導干部差額票決制。監督制。健全干部選拔任用監督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嚴重違規用人問題立項督查制度,尤其要加大對干部選拔任用中不正之風,加強對干部現實情況的監督,以匡正選人用人風氣,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3、堅持民主公平,在增強組織工作的開放性上下功夫。推進組織工作科學化,應當以更加開放的視野、開闊的胸襟擴大民主。不論是干部選拔、班子配備、人才培養,還是基層組織建設,都應當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做到政策公開、標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繼續大力推進黨內民主建設,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多種實現形式,逐步實現通過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力爭在衡陽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有更大突破,建設真正民主之衡陽。

4、加強統籌協調,在增強組織工作的系統性上下功夫。要統籌組織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組織工作與黨委的中心工作相結合,把農村黨建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相結合,把社區黨建與建設和諧社區相結合,把企業黨建與企業發展相結合,推進組織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對接和相互促進。要統籌謀劃、推進各項組織工作,統一規劃,分清輕重緩急;對重點工作要通觀全局,既突出重點,又整體推進。要統籌協調各方面的組織力量,充分發揮組織部門對激活、配置、優化社會資源的牽頭抓總作用,抓好人力、資金、項目整合,實現各方工作力量和工作資源的有效利用。要統籌城鄉基層組織工作,讓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向農村傾斜,向基層傾斜,建立健全以城帶鄉、共同提高的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機制,建立健全管理嚴格、服務到位的城鄉一體黨員動態管理機制。

5、完善制度機制,在增強組織工作的規范性上下功夫。推進組織工作科學化,就要注重把好經驗、好做法、好方法上升為規范,建立制度,形成機制,使其發揮長效作用。要把握制度建設的出發點,讓素質高的人減少失誤,讓素質差的人辦不成壞事。要把握制度建設的重點,堅持民主集中制,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基層組織建設制度、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制度、人才工作制度等。要注重程序規范,嚴格執行各項工作程序,實現程序公正。要把一些原則要求制度化、具體化,制定明確的、便于操作執行的準則或規定,特別是在年度考核工作上作進一步完善和修正。

6、堅持興利除弊,在增強組織工作的原則性上下功夫。推進組織工作科學化,必須增強組織工作的原則性、戰斗性,堅持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敢于抵制違的原則的人和事,敢于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要不斷強健自身,打造服務科學發展的“模范部門”和“過硬隊伍”。進一步強化從嚴治部,突出抓好組工干部“十嚴禁”紀律要求的學習貫徹,制定落實“十嚴禁”具體措施,嚴格內部監督,強化社會監督,堅決防止和糾正違反“十嚴禁”的行為。對在組織工作中“拉拉扯扯”、“跑風泄密”、“幫忙運作”的組工干部,堅持從嚴懲處,堅決按照組織程序嚴格處理。要進一步提高組工干部素質,去惰氣、去嬌氣、去驕氣,進一步提升組工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思維思想水平、工作操作技能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