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風廉政再認識科學發展觀內涵
時間:2022-12-31 10:07:00
導語:黨風廉政再認識科學發展觀內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重視發展問題。
“和諧社會”是一個內涵相當豐富的概念,它涵蓋了人們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和評判標準,也是各不相同的。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解讀上述六個基本特征我們會發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很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在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要更好的促進公平正義,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公平和正義。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蛋糕”的不斷做大,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公平正義問題日益凸現。如何切實做到全體社會成員權利公平、機會公平、分配公平,如何顧及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實現社會的整體、全面和諧,促使社會穩定發展,歸根到底是一個發展問題。
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為主題,強調“科學”發展,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定下一個基調。發展是第一要務,這是黨和政府一直強調的。我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后20多年的持續高速增長,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新的發展時期面臨著新的挑戰、新的任務與新的機遇,它同時還需要新的智慧和新的發展對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要經過長期的奮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不是一項短期的任務,同樣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是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才能逐步實現。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以科學的發展觀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指南。
二、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1、發展的全面性就是全方位多方面共同發展。
發展的全面性至少應當包括兩個層次的含義:第一是構成發展內涵的各個要素、各個方面要全面;第二是各主要方面內部各方面的發展要全面。具體地說,不僅生產力的發展和人的發展要全面,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要全面,而且生產力、經濟、人、社會本身的發展也要全面。因此,著眼于全局,從局部著手,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2、發展的協調性就是按比例地和結構合理地發展。
科學發展觀不僅是全面發展的發展觀,而且也是協調發展的發展觀。黨中央提出“五個統籌”就是協調發展觀的集中表現。統籌城鄉發展,就是要協調城市發展和鄉村發展,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收入的差距和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從而達到城市與鄉村良性互動、共同繁榮;統籌區域發展,就是要協調各個區域的發展,逐步縮小地區發展和收入差距,實現東、中西部良性互動,促進區域經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就是要協調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切實改變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局面,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進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就是要協調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改變任意破壞生態環境、浪費資源、不惜代價促進經濟增長的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就是要協調本國發展和世界發展的關系、國內需求和國外需求的關系、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關系、國內資源和國外資源的關系、自主研發能力和引進先進技術的關系等,從而加快提升綜合國力。
3、發展的可持續性就是人類社會世世代代能夠持續不斷地發展。
持續性發展就其本來意義是指人類世世代代都能持續不斷地發展,當代人的發展不應當對后代人的發展造成總體上的不利影響,不應當以犧牲后代人的發展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這個概念強調的是代際間的公平問題。當今世界,即使是同代人之間,也存在嚴重的社會不和諧問題,甚至出現社會沖突。因此,可持續性發展不僅關注環境、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而且關注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這里涉及兩個問題: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如人口的適度增長、資源的適度開發和合理利用、環境的保護和優化、生態的平衡、資源有效配置;二是人類之間的和諧,如社會公平分配、代際間的可持續發展等。可持續發展就是高尚文明的發展,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地發展及人類間和諧地發展。
三、科學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面解放、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容有四點:一是人本,即以人為中心、為根本著眼點;二是全面;三是協調;四是可持續。其中人本是核心,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由人本的派生。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發展的目的和歸宿。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看來,所謂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人的社會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對社會關系的控制程度的高度發展。它有兩方面的含義:就整個人類社會而言,人的全面發展實質上就是人類社會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過渡,它強調的是人的社會化程度,即整個人類社會在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發展,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又協調的發展,就作為個體的人而言,全面發展強調的是人的個性化程度,即人的能力、素質、需要、獨特個性、社會關系等諸方面自由而充分的發展。人的社會化和個性化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同推進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人的個性和能力的全面發展依賴于整個社會的全面發展,高度發展的社會生產力和它所創造的社會物質文化生活條件,構成了個人全面發展的現實基礎;而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則是社會全面發展的主要條件。一個全面發展的社會,必須依靠人們長期的努力去創造。
總而言之,人的全面發展就是:第一,全面滿足人的需要,不僅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而且要滿足人民的政治需要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的需要;第二,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包括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生理素質等;第三,全面發揮人的才能,包括通過教育、激勵和競爭機制,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等。這三者互為條件、互為前提。歸根到底,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人自身的解放和發展,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 上一篇:認識科學發展觀心得感悟
- 下一篇: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年終總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