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心得體會

時間:2022-10-27 04:06:00

導語:編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心得體會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讓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其內容實質是要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其根本要求是統籌兼顧;而本質和核心則是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是新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新的執政理念。從宏觀上看,它是指導新世紀和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思想;從微觀上說,則是我們做好本職工作,促進事業發展的前進指南。

發展是時代的主題,是人類社會的主題,也是當代中國的主題,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如果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就必將會走向衰亡,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莫不如此,所謂的“不進則退”闡述的正是這樣一個道理。但是,發展不能是片面的,必須是統籌兼顧的全面發展;發展不能是短暫的,必須是可持續的發展。而要做到這點,就必須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我們當前的工作與未來發展方向的制定與實施。

科學發展觀是我黨對歷史經驗的總結,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理念的新貢獻,也是為億萬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所作出的新建樹。它的理論核心,緊密地圍繞著兩條基礎主線:其一,努力把握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平衡,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及其關系的合理性存在。其二,努力實現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協調。通過輿論引導、倫理規范、道德感召等人類意識的覺醒,更要通過法制約束、社會有序、文化導向等人類活動的有效組織,去逐步達到人與人之間關系(包括代際之間關系)的協調與公正。

作為一名圖書館專業雜志的編輯工作者,我認為尤其有必要加強學習,深入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精髓,并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加以運用。因為雜志是一種宣傳媒介,任何一種雜志,只要它還在出版發行,就必將會對它的受眾形成一定的影響力,這種影響不一定表現得十分明顯,但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卻是持續不斷與根深蒂固的。因此,編輯工作帶有很強的導向性,你宣傳什么、推廣什么,都必將會使一些受眾的思想觀念發生微妙的變化。

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有什么樣的編輯工作,發展觀對于編輯工作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正是由于雜志這一宣傳媒介的特殊性,就使得我們必須緊跟黨中央的步伐,不僅要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還應當在刊物的內容選擇上加以體現,必須結合本行業的實際狀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辦刊發展之路,這對于我們來說,算得上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

因此,我們自己在學習與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必須做到真學、真懂與真用。

所謂的真學,就是認真學習有關文獻,做好讀書筆記,積極參與各種討論;真懂是在學習、思考與討論中把握其理論精髓,明確今后工作的發展方向;真用則是在工作實踐中堅持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具體地來說,就是要:

1、明確方向,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編輯工作的開展

明確刊物的發展方向,就是對刊物的本質和核心內容進行定位,對刊物的受眾面進行定位。而且還應當運用科學發展觀來進行驗證,驗證其定位是否符合當前工作的需要,以及本行業未來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能夠準確地把握住當前圖書館工作的實際狀況,全面了解圖書館學術發展的走向與動態,要使得所辦的刊物既能對當前的工作實踐有指導作用,又能對讀者進行學術研究時有所啟迪與幫助,真正將刊物辦成一個傳播本行業先進理念和創新意識的媒介,走上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優化選題,堅持辦刊特色的精品之路

刊物的發展,關鍵在于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特色模糊的刊物是不可能具有品牌效應的。因此,充分發揮編輯的主觀能動性,做好刊物的選題與策劃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憑借對選題的細化與開發,往往能促進刊物內在質量的全面提升,使自身的特色和品牌得到有力的支撐與強化。

3、以人為本,建立一支穩固的作者與讀者隊伍

擁有自身的特色并不意味著就是一種高質量的好刊物,只有那些經常刊載一些高質量學術論文,或所發論文對當前工作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刊物才能算得上是高質量的學術刊物,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擁有一支高質量的作者隊伍,以及穩定的、為數眾多的讀者隊伍。其中,高質量的作者隊伍是提高刊物質量的有效保障,穩定的讀者隊伍則是刊物生存的基礎。而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只有與作者、讀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互動關系,才能保證刊物學術質量的提高與受眾面的穩定與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