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做好失地無業人員就業服務工作的通知
時間:2022-03-10 11:48:00
導語:進一步做好失地無業人員就業服務工作的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市區勞動(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1999年以來,隨著我市城市建設和工業的發展,部分集體土地被征用,失地無業農民的就業問題日益突出,直接影響到了失地無業農民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為妥善解決失地無業農民的基本生活問題,維護其合法權益,保持社會穩定,現就做好失地無業農民就業服務和失業保險工作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強化領導
我市失地無業農民的主要特點:一是人數多。據統計,1999年以來,全市失地無業農民高達16.8萬人。二是文化低,無技術,且年齡偏大。三是過去居住較分散,現在還房后,變成了居民小區,且居住集中,有的小區達數千人,又都在城內,容易引起不穩定因素。四是就業較困難,近年來,我市就業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各級勞動就業部門的共同努力,雖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10多萬失地無業農民加10幾萬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加我市經濟欠發達,就業崗位有限,使失地無業農民就業更加困難。因此,各級勞動就業部門要高度認識做好失地無業農民就業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和艱巨性。要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高度,將失地無業農民的就業服務工作納入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重要內容,列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要強化領導,列入議事日程,納入年度工作目標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實,抓出成效。
二、搞好調查,摸清情況
各縣市區要在近期內,采取逐村、逐社、逐戶深入開展一次失地無業農民調查,詳細摸清1999年以來,本地失地無業農民人數、年齡、文化、技能,對未來就業培訓有何愿望等基本情況,并一一登記造冊,將就業特別困難的失地無業農民,要逐戶建立個人檔案,制定援助計劃,簽訂就業援助協議,實行有目標、有針對性承諾服務。
三、加強培訓,提高就業能力
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失地無業農民對就業培訓的愿望,選擇合適的工種、專業,積極組織他們開展各類培訓:一是創業培訓,將有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的失地無業農民組織起來,分期分批地開展創業能力培訓,爾后幫助指導他們在其還房小區或其他街道、社區開辦小副食店、美容美發店、維修維護、物業管理、保潔保綠、家政服務等便民利民實體,或劃定三類街區,或利用閑置廠房,或修建專門市場,創辦失地無業農民創業園區,讓失地無業農民自主實現就業,并帶動其他失地無業農民就業。二是舉辦各類技能培訓班。充分發揮技工學校就業訓練中心和各類民辦培訓機構作用,充分調動培訓機構和失地無業農民兩個積極性,大力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培訓結業后,多渠道幫助指導他們就業,或請市內外用工企業或基地到培訓班上現場招錄。其培訓費用從就業再就業資金中列支。
四、嚴格執行政策,認真做好失業保險工作
要認真貫徹落實《南充市人民政府批轉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關于做好失地無業農民失業保險和再就業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南府函〔2005〕169號)精神,對符合條件的新增失地無業農民,一定要納入失業保險范圍,努力做好失業保險工作。同時要按照政策規定,積極幫助落實各類培訓、職介和社保等補貼,以及其它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以促進他們盡快實現就業和再就業。
五、上下聯動,搞好服務
采取市縣(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大力開展“三進”、“四送”活動,全方位的做好就業服務工作。
“三進”:一是就業服務進社區。組織人員深入到還房小區現場為失地無業農民辦理《再就業優惠證》、《失業證》和社保補貼申辦手續,進行求職登記。二是就業宣傳進社區。在失地無業農民居住的社區或小區,設置專門宣傳點,辦宣傳欄,大力宣傳就業、培訓、失業保險和社保補貼等新政策。三是招聘會進社區。收集一些較好的用工信息,組織部分職業介紹機構和用工企業及勞務輸出基地,定期分別深入到失地無業農民居住較集中的社區,舉辦專場招聘會,幫助指導失地無業農民盡快實現就業。
“四送”:一是送政策到家。將對失地無業農民的扶持政策,整理印刷成冊,送到每個失地無業農民的家庭。二是送培訓到戶。對愿意參加培訓的失地無業農民,要將培訓的學校、地點、工種、專業、補貼標準等信息送到失地無業農民家中。三是送崗位到人。收集一些較好的崗位,送給急需就業的失地無業人員手中,使他們盡快走上就業崗位。四是送補貼到手。要幫助特別困難的失地無業農民按照政策規定,及時申報和落實各種社會保險,將社保補貼、培訓補貼等送到失地無業農民手中。
六、實行目標管理,狠抓工作落實
市就業局要將失地無業農民就業服務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管理,其具體分值和考核辦法由市就業局制定。要抓好典型,以點帶面。要定期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要抓住不放,認真進行分析,找出存在問題的原因,及時制定整改措施,并認真抓好落實。